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

所以對張遼來說,從剛開始,孫策就一直是那麼個態度,而那樣兒,就是爲了收買自己而已,當然也是做給所有人看的,很正常。所以在他和甘寧來說,曹操如此作爲,說實話,真就是讓他們心裡有點兒受寵若驚。畢竟曹操既不是馬,更不是孫策,所以兩人會有如此感覺了。仔細一想,兩人如此,也屬正常,那他們自己主公(將軍)什麼樣兒,這麼多年了,

他們可以說早就習慣了。就像曹操要是對他屬下的人如此,他們可絕對沒甘寧張遼這麼樣兒的想法,因爲他們也早已習慣了,所以還真是,必須要承認,這個就是熟悉的東西,其實基本上就已經習慣了,那麼習慣的東西,就自然了,還能有多少讓人是覺得意外,受寵若驚

什麼的呢。而這個時候,甘寧和張遼是趕緊讓曹操他們留步,然後就帶着己方的人馬離開了。這次還別說,他們真是沒損失多少士卒,不多,就是一多半,這個還真是,比上次次剩下的多多了,至少沒全軍覆沒,是,哪怕這次依舊是接近了全軍覆沒,但是那都不重要了。

有時候還真是,至少對甘寧張遼他們來說,比上次強,那絕對就是讓他們滿意的了,真的。至少他們覺得,帶着這麼多人回去,也算是好向着自己主公(將軍)交差啊,所以這個,是吧,確實,如此。甘寧帶兵回了長安,張遼自然是回了建業,不過兩人還是有段路是一起走

的。所以他們兩人路過冀州的時候,還是耽誤了好幾日,張遼對甘寧,他可真是盛情難卻,

後者非要讓他在冀州涼州軍地盤住幾日,然後也宴請了他好幾日,這張遼實在是沒有辦法,

也只能是答應。而且還得說甘寧會做人,跟着張遼回建業的那些江東軍士卒,如今沒剩下多少,但是即便如此,甘寧宴請張遼的時候,他也沒說忘了犒賞一下他們。甘寧不是爲了收買

人心,對那點兒人,他還不至於那樣兒。而且江東軍士卒,哪是他能收買得了的,他不是不知道。更何況,張遼回建業,怎麼說,孫策都會知道他在冀州的事兒。那麼些士卒呢,可能沒有一個說的嗎?所以這個事兒,怎麼都避免不了,因此,甘寧確實,他也沒那個想法,

就讓士卒什麼都不說。不過就是想讓張遼滿意而已,好歹從去年開始,兩人就可以說是朋友了,如今又經過了今年這麼一次接觸,這友誼也算是更加深厚了點兒,所以甘寧覺得,讓朋友滿意高興,這就是自己要做的,尤其如今是有這麼個條件的,這個很重要。所以這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你說他帶兵路過己方的地盤,哪怕如今的江東軍和兗州軍是盟友不假,可和

己方,還不是說就完全撕破臉兒了,所以甘寧覺得,也沒什麼。而張遼也確實,覺得甘寧是真夠意思。因爲作爲朋友,他覺得其人對自己這樣兒,他是能理解的,因爲就算是他甘寧,帶兵經過己方地盤的話,自己也得如此。但是他對己方士卒,也是,宴請自己就犒賞他們,

張遼對此,確實是覺得不錯。關鍵是他也知道,估計這也就是人家涼州軍的人能做得出來吧,畢竟人家不差那點兒東西,可己方和兗州軍呢,都是沒人家財大氣粗啊。所以張遼自然是滿意,心裡也自然是高興。而且每日宴請自己,涼州軍在冀州的主要人物都作陪,這個也確實是讓張遼有點兒不好意思。去年的時候,已經就算是認識了,不過就是不怎麼熟而已。

但是那幾個人的大名兒,哪怕就是張遼,也早都算是如雷貫耳了,不管說是趙雲,還是典韋,哪怕就是郝昭,哪個也都不是無名之輩啊,所以甘寧一宴請自己,三人就過來陪着自己一起吃喝,讓張遼對此,他也是有點兒過意不去。所以他也沒呆幾日,就趕緊和甘寧是一起離開了。沒辦法,張遼覺得自己是必須要走,別說耽誤回建業的時候,就說在人家這兒,總

不是辦法。雖說每日都是好酒好菜,好招待,但是在張遼看來,哪個不是人情,所以……依舊是和去年的地方,兩人分道揚鑣,互相道別後,拍馬離開了。甘寧帶兵奔向了西南,而張遼則往東南而去,畢竟長安和建業,那可是兩個方向。而對於此次的戰事,兩人之前路上

也聊了會兒,之後自己也是想了不少。說起來,別看兗州軍在遼東,損失了差不多五萬的人馬。可怎麼說呢,至少兩人就很清楚,最後他們奪取了遼東,滅了遼東軍,這結果對兗州軍,那絕對是利大於弊的。至少這個不得不說,真是如此啊。而張遼想法更多,如果說以前

遼東的戰馬,還能往江東軍這邊兒交易的話,如今是徹底沒有了。就只剩下和曹操這麼一條線的交易了,他們不會找涼州軍,所以就只剩下曹操這麼一家了,這個對他們來說,絕對算不上什麼好事兒。張遼雖說不認爲曹操就會用戰馬的事兒,來卡江東軍什麼,但是這麼一來,至少在戰馬的問題上,絕對是要受制於人的。畢竟產戰馬的州就三個,兩個在馬手,

一個在曹操手。涼州幷州都是涼州軍的地盤,基本上江東軍就不會想什麼了,主要是他們不認爲涼州軍不會賣他們,關鍵是他們要想兗州軍的態度。至少曹操他們,是絕對不會同意說讓他們在涼州軍那兒買戰馬的,所以……而幽州所產的戰馬,也許有的,確實未必就比不

上幷州的戰馬,但是和人家涼州所產戰馬一比,那就是高下立判了。這個必須要承認,涼州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是整個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必須要承認什麼呢,就是人家那兒接觸很多,都是大宛馬,所以是吧,最後配種什麼的,那麼多年,絕對是讓他們那戰馬,一

代比一代強,這個是絕對的。所以說,幷州和幽州,也許在戰馬的問題上,誰也不服誰,這個很正常,但是一遇到涼州的戰馬,那麼都得跪,這個有真是不錯。所以基本上全天下都知道涼州的戰馬最好,但是馬還真是,控制這個,比較嚴格,但是哪怕如此,每年他們在戰馬這兒的進賬,卻依舊是很多,這個就不得不說,有糜竺這麼個商業天才在,馬都不用

管什麼了,他就在家數錢玩,就好。而且這還沒讓他夫人出馬年,要是糜貞也和他兄長一起做生意去的話,那麼如今涼州軍絕對是更有錢,但是那事兒絕對不可能。就算是馬能讓她去,那手底下那些人,也絕對沒有一個會同意的,就是這樣兒。所以說馬很多時候都絕

得,自己還是對不起自己妻子,要不是自己的話,她也不會說放棄了她的理想。如今家裡倒是不用她相夫教子,不過就是處理一下府中的瑣事,還有就是管管賬,也就是這樣兒了。但是糜貞對此,她從來都是沒有什麼怨言,應該說她當初選着了跟着馬,就已經放棄了很多東西,不是嗎?所以說對此,她從來就沒後悔過,人這一輩子,從來都是有得必有失,她

是知道,自己失去了一些東西,但是同樣兒,其實自己是得到了更多,尤其那還是自己更想要的。所以對於現在,糜貞還是很滿意,唯獨讓他不太開心的是,馬在家的時日不長,總是帶兵征戰,這個讓她覺得不太好。不過這兩年是好多了,因爲天下沒有什麼戰事,除了曹操帶兵戰遼東之外,就沒有其他的了,而自己夫君,更是天天和自己一起,所以糜貞覺得,

要是永遠都這樣兒,那該多好,不過她也知道,那不過就是自己美好的想法罷了。遼東戰事一結束,沒準什麼時候,就又來了天下大戰,到時候,自己夫君還得帶兵去,那都沒有辦法的事兒。所以糜貞也是,特別珍惜和馬在一起的日子,說起來人其實都是如此,如果說

他們兩人每日每時每刻都膩在一起,那麼兩人基本上都不會有什麼太大感覺。但是就因爲聚少離開,見不着面兒的時候,可能一年都看不到,所以兩人都特別珍惜彼此在一起的機會,所以說糜貞對馬是滿意的。因爲自己夫君不在的時候,那沒有辦法,就是平時說話的人,

都沒有幾個。但是隻要他在,就從來都是,基本上就是日日陪着自己,所以自己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呢。說起來都已經這個年紀了,三十多歲了,但是在馬眼裡,糜貞和當年自己認識她的時候,十八/九歲的樣兒,都沒太大區別。這個區別說是性格,說的是人心,那個時候,糜貞就這樣兒,如今還是沒怎麼變啊。所以哪怕都三十多歲了,糜貞還是喜歡在馬的

懷裡撒嬌,馬也是沒有辦法。心說幸好是沒讓其他人看到,要不然還不得笑話死你。當然這話他不敢說,因爲一說的話,沒準自己的腰就要被掐,所以馬是不敢。不過他也知道,在屬下的面前,糜貞是主母,她是怎麼都不會像現在這樣兒。也只有是在自己身邊兒,而且

還都沒有其他人的時候,她才暴露了本來面目。不過雖說如此,馬依舊是喜歡她不得了,而且絕對是真愛,深愛。要不然的話,爲什麼馬到了現在,他依舊是這麼一個妻子,一個女人,是,他是忙,但是同樣兒,也必須承認,馬這輩子,他就認定這麼一個女子了,其

他人,不會被他看上。所以這個糜貞確實,她一直都是爲了馬,付出了很多很多,這個是一點兒都不錯的。但是同樣兒,馬也不是說就一點兒沒付出什麼,至少在娶妻納妾的事兒上,他從來都是沒想法。如果說馬在少年的時代,他還真有其他想法的話,那麼他和糜貞在一起了之後,就真是沒有其他想法了。而糜貞也知道,自己夫君什麼樣兒性格,所以她

就是說了兩次納妾的事兒後,就不提了。說起來這個事兒,她主要是兩個原因,讓馬納妾,一個是延續子嗣,有更多的孩子,終究是好事兒,而不像現在,就只有一兒一女,太少了。但是自己夫君,是一點兒都不在乎這個事兒,所以她也是沒有辦法。而且更關鍵是,自

己母親,也不在意這個事兒,所以糜貞就一點兒轍都沒有了。她知道自己夫君很聽他母親的話,但是他母親什麼都不說,那麼這個事兒,就一點兒可能都沒了。而第二點呢,就是糜貞想着,自己夫君納妾的話,能爲自己分擔點兒,必須自己夫君也是三十多歲,正值血氣方

剛的時候,所以就自己一個人的話,每次還是有點兒……不過對這個事兒,自己夫君還是不那麼在意,反而還教自己很多東西,一想到這個,糜貞就臉紅。不過怎麼說呢,雖說是如此,但是隻要自己夫君開心高興了,那麼自己就算是做再害羞的事兒也都認了。還真是別說,

糜貞愛馬,確實是都到一定程度了,絕對是大愛,深愛。如果說是剛開始,她剛認識馬

的時候,馬這樣兒,她可能還接受不了,還得想馬怎麼是這樣兒的人什麼的。但是都十多年的老夫老妻了,對於自己夫君什麼樣兒的性格,她實在是太清楚了。因此,馬即便是要求有一些,但是糜貞都是儘量去做到,給他最好的,也讓馬覺得,自己對自己妻子,

還是虧欠了不少。但是沒有辦法,什麼時候天下真就沒了戰事,那才能算是完,可如今,差得太遠太遠了,自己不努力,那必然是不行的。

第十五章 比試畢沒有敗者第六五八章 涼州軍夜戰晉陽〔續〕第四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〇)第一二四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三)第四十七章 北上路聯軍夜戰第一二五章 交換畢各回各營第一六七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六)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七五一章 有乾坤魏延得信第四三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一)第九一七章 涼漢荊兗戰樊城(完)第四四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四)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九五七章 蔡孫劉相商合作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三六七章 馬超安慰馬雲騄第七二四章 劉備隆中訪諸葛第七〇三章 臨湘城聯軍再戰第三三二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續)第七二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完)第三九八章 孟達勸說兩洞主(續)第一八六章 劉宏擬旨拒敵第四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九)第二〇六章 劉宏力排衆人議第五八五章 孟起遣人說張繡第八一六章 劉備軍夜襲臨沅(續)第一八九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二)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三)第六九一章 黃漢升城頭問詢第二六四章 漢軍大戰羌兵(中)第二二五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八)第四七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一)第五五六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五)第一五三章 三方逼問刺客第九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三)第八六三章 王子均抵達房陵第二五八章 孟達雷銅擒敵將第二四四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六)第三八九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五)第八四五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三十一 )第九十二章 接聖旨馬孟起赴京第三三八章 銀坑洞得見三老(完)第七〇七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續)第八八九章 曹操帶兵到樊城第四九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七)第五一四章 涼州計文聘入彀第八七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八)第五八二章 孫伯符戰呂奉先第七四〇章 涼州趁機襲江陵(續)第四六七章 來者原是故人後第七八一章 劉備軍攻破江陵第四八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二)第六一二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九)第三八九章 馬超帶兵入沔陽第五二九章 楊奉相商謀曹操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八九三章 曹操襄陽會兄弟第四八四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續)第一三四章 攻城戰精銳首敗第六七二章 戰江陵馬岱登城第九九一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六)第二二五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十二)第五六七章 涼州軍再次攻城第三十五章 涼州軍夜襲聯軍第七二八章 世家密謀反袁紹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七)第一八〇章 尋謀士賊首相詢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二五九章 行軍途中偶遇第三九一章 孟子敬罵陣引敵(續)第九五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三)第四五三章 押送物資回南蠻第一〇九章 石全搬兵拖兗州(一)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夜襲敵營第二一三章 馬孟起求人尋人第四一九章 郭奉孝出計擾敵第九八九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四)第六〇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三十三)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一四八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六)第七三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六)第二六四章 漢軍大戰羌兵(中)第四九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〇)第一六四章 漢軍一戰破廣宗(三)第八四二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九)第八三六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二)第九二八章 徐晃率兵闖包圍第二八一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五)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四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九)第九〇五章 楊任押糧到房陵第一七〇章 馬孟起率衆夜戰(續)第八九三章 劉備宴請夏侯淵第三八〇章 馬超兵至陽平關第四六九章 過兩郡抵達武陵第七九三章 周瑜出馬說守將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第二八二章 何遂高聚衆密議第一章 曹孫劉兵進江夏第九十五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