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五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完)

畢竟這才哪兒到哪兒啊,所以也真是,曹操還不至於說就那麼着急。他認爲,就算今日這麼一日,自己是,可以說馬上就鳴金收兵了,但是也一點兒都不會影響全局。這個如今的戰事,怎麼說還得是循序漸進,這樣兒才行。要說己方全面壓上,一直那麼攻城,自己讓他們和城頭的遼東軍死戰,死磕,那都不是不行,可己方最後得傷亡多少?是吧,所以那絕對不

是自己想要的結果,因此,哪怕說如今這樣兒,自己也認爲,半個月之內的話,也是必破朝/鮮了!其實就別說是曹操/他本人了,就是兗州軍的其他人,包括甘寧張遼他們,基本上也都是曹操如此想法。就連公孫康,他也是差不多這麼想的,知道自己能守個十日,那其實

就都已經算是很不錯,很不錯的了。所以他都認爲,到時候只能是比這個時日更短,什麼?你說比這個時日長?也許吧,但是公孫康可沒什麼信心啊,關鍵還是那話,自信到底要從什麼地方來,這個是很重要的事兒。你說你沒那個實力,你就盲目給自己信心什麼的,那不是

自信,是自大自狂。而你真正有那個實力的那麼樣兒了,才叫自信,不對嗎,好像是沒錯吧。所以如今的公孫康,他真是沒什麼信心。兗州軍鳴金收兵,樂進三人是馬上就帶兵退了。對他們來說,自己主公(曹操)今日和昨日一樣兒,他們也並非就出乎所料了,畢竟自己主公(曹操)那人的性格,是吧,所以……幾人都沒覺得有什麼意外的,其實一想,還是很正

常的。而且那邊兒都鳴金了,自己幾人,也只能說是趕緊帶兵撤退,沒其他說的。公孫康依舊是在兗州軍回了營之後,他下了城頭,對他來說,確實是不清楚,自己還能守住幾日,不過自己是要好好想想,到底什麼時候跑纔好,這個顯然,是更重要啊。別看如今才第二日,

可公孫康一樣兒是明白不少,兗州軍剛來,他確實是沒那麼想着,自己一下就跑,哪怕是昨日,他也沒想這些。但是今天,他卻不得不這麼想了,自己什麼時候跑好。反正朝/鮮早晚是要落到人家手裡,最後樂浪是一起陷落,自己是什麼玩意都沒有,所以不想好早點兒跑,

更待何時?反正如今不想好,那麼到時候,沒準城破了,自己還反應不來,就要被人抓住,一想這個,公孫康都不寒而慄,這怎麼自己小命兒還是別丟好啊。所以這個時候,他已經是想了,自己什麼時候好跑,跑了才最合適啊。要說公孫康都這麼樣兒的想法了,要是朝/鮮能有什麼作爲,那纔怪了。你要讓他死守着城池,來一個誓與朝/鮮城共存亡,那也許別人

能做出來,可換成他公孫康,那是絕對不會有那樣兒事兒存在的。真的,出了那樣兒的事兒,也真不是他公孫康了,可不是嗎,所以這個也真是,確實是如此。很多時候,真是要說,公孫康也明明知道,自己那樣兒了,也沒有什麼大用。最多最多,就是多守住城池幾日,然

後,城還得是讓人家給破,所以說自己就算是來一個誓死與城池共存亡,有用嗎?這個時候,永遠都是保住自己小命兒最重要,其他的,都放放的,那真都不重要了。他倒是希望能保住城池,自己還能有個容身之地,可那想法是挺好,不過顯然,沒什麼可能了。就算是有個奇蹟,都沒可能。所以公孫康也不得不承認,如果是讓自己一直就那麼帶兵守城的話,還

不如趁早就殺了自己好呢。那樣兒的話,來得更痛快啊,而如今,自己是想着,哪天就開跑,現在來看,是支持不了幾日了,所以說這個必須要抓緊想好,然後就付諸行動了,不錯,就得這樣兒。之後兗州軍是繼續進攻了五日,反正從剛開始他們不怎麼佔優,到後來,他們是越來越有優勢,覺得破城的時日,估計也就是這麼三五日了。就像之前在襄平一樣兒,說

起來那個時候,他們覺得再有個十日左右,就破襄平。而如今呢,他們倒是沒覺得還有那麼多,也就是三五日左右,也就差不多了。確實,他們所想不錯,公孫康,他就算是拼了所有的力氣,也就再守個五日,多說了,那都頂天了,所以你還能指望着他什麼呢。所以說是

五天,那絕對是擡舉他,試問他公孫康可能一直就那麼守城,然後等兗州軍過來攻破城池?那樣兒的話,襄平也不是那個結果了吧,是,雖說那時候不是他公孫康先跑的,但是怎麼說,他如果之前沒點兒想法,他可能溜得那麼快?所以這個都不是沒有原因的,他能這樣兒,顯

然就說明了,他是早就準備好了。所以又過了兩日,公孫康是連夜逃跑了,等兗州軍現的時候,他們當然是沒有放過,是直接就去追他了……又是一個半夜,曹操帶兵進了朝/鮮城,這次倒不是襄平了,不過卻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城池。基本上可以這麼說,佔據了朝/鮮城,實際上就等於是拿下了樂浪郡,就是這麼回事兒。在府邸的會客廳,所有人都在,唯

獨是少了樂進他們三個,曹操也都知道,他們三個是追公孫康了。他也清楚,三人絕對只是會往一個方向去追,那就是南,其他方向,就算自己是他公孫康,都不會往那幾個地方跑的。不過能不能追上,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但是方向的問題,是沒錯,不光是曹操這麼認

爲,就是程昱荀攸他們,也都是如此想法。當然也都包括了兗州軍的那些武將,他們都是這麼想的。一想也是,公孫康除了往南跑之外,真就沒有其他的地方去了。如果說他還是在襄平的話,那麼他跑,是能往南,也能往東南,而他所選擇的,就是東南,到了樂浪。因爲

直接往南的話,就等於他放棄了,只是撒腿就跑,想要保住自己小命兒。而往東南,就是如今這樣兒,他還和己方鬥了幾日,哪怕最後這結果還是一樣兒,可確實,應該說對他的好處更多了,這樣兒。曹操也沒和在座的衆人說幾句,主要他還是先見了一下在朝/鮮這兒,也是樂浪這兒的大小官員,收買人心的工作,他可從來都不會落下。幾句話,最後說奏請天

子赦免衆人,衆人對曹操也算是感恩戴德的。畢竟都知道,許都那位,不過就是個傀儡而已,做主的,從來都是他曹孟德。所以他一句話,其實是比天子都好使啊。曹操讓衆人退下,然後又和自己這些屬下說了幾句,無非就是還在這兒呆幾日,然後就打道回府,回許都了。

這個時候,追公孫康的樂進三人都回來了,曹操一看就知道,這他們和上次一樣兒,依舊是沒能抓到人家。不過想想也對,公孫康這個人,可不是說那麼容易,就能抓住的。但曹操卻依舊還是安慰了三人幾句,最後說道:“公孫康早已被通緝,看來以後要加大懸賞,所謂是‘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管如何,他都不會好過!”在曹操看來,公孫康基本上就掀不起

什麼太大風浪來了,但是他卻依舊要提高懸賞,怎麼也不能讓其人輕鬆就是了,這就是曹操的打算。對他來說,抓不住公孫康,那自己和己方衆人,也都沒有辦法。可不讓他好過,那太簡單了,至少如今這麼一個通緝令,而且還是提高了懸賞的通緝令,絕對是要把嚇得不敢露面,讓他跑,也是不好過,至少憑他公孫康那個膽量,基本上就隱姓埋名過下半輩子了。

畢竟曹操所的,可是整個大漢的通緝,所以公孫康除了是跑出大漢,要不然的話,他還敢做什麼?其實他也並非就一點兒都沒想這個,但是怎麼說呢,先保住自己小命兒,就比什麼都重要啊,不是嗎。其他方面,那都沒辦法了。只能說,自己以後什麼樣兒,那是以後的

事兒,而不是現在的。對他來說,必須要承認的是什麼呢,就是先逃過兗州軍抓捕,比什麼都強。然後自己再和自己家人隱姓埋名去生活,自己甘心不甘心,這最後都得是這樣兒,沒其他的了。奪取了朝/鮮城,樂浪的其他縣,還沒歸曹操的,沒多少時日,就都歸降他了

關鍵是如今這個時候,你必須要承認什麼呢,遼東軍都沒兵在其他縣城了,所以他們還可能不投降嗎?最後不管是投降與否,人家大軍一走一過,什麼縣城,不都得被兗州軍破了,所以與其等人家大軍過來,還不如說是主動投降呢。畢竟遼東軍在樂浪的其他縣,真是沒有兵了,就連不入流的將領,也不是說哪個縣城都有的。所以不光是他們,沒有將領的,縣城

裡的文官,都主動給兗州軍投誠,所以沒幾日,這整個樂浪,就全都被兗州軍所佔了。曹操心裡高興,因爲收復了最後一個郡,可以說自己來遼東,其實就算是很圓滿了。當然,公孫康跑了,就是孫平楊易石全他們,也是一個沒抓到,對此,曹操心裡是有遺憾,可仔細一

想,其實也屬正常。畢竟公孫康絕對和馬孫策那樣兒的諸侯不能比,那樣兒的人,他們要兵敗,自己無論如何,拼了全力,都得滅掉他們。可他公孫康呢,不是自己小看他,實在是他也沒什麼讓自己高看他的地方,不是嗎?所以這個還真是,你必須要承認的事實,就是

如此。他這麼一個二流的武將,自己不讓己方死命追他,絕對不是說就輕易放了他什麼的,而是實實在在,自己沒有什麼理由,就一定是要滅了他。對,他稱王了,但是對於這麼一個人,能抓住,是一定抓,可抓不到的話,那就算了。他那稱王,在天下來說,其實就是個笑話,真的,如果說是馬孫策他們的話,那絕對不是笑話,可換成了他公孫康,試問這個不

是笑話,是什麼?在曹操還在朝/鮮處理這最後遼東還剩下的事兒的時候,甘寧張遼是聯合一起,來和他告辭了。對他們的打算,曹操是清清楚楚,所以他們這個時候離開,其實也都是在他所料之中的,沒什麼意外。其實他們這個時候不走,曹操也得等都處理好遼東的事

情後,他才能再帶兵離開,所以兩人要着急回去的話,是肯定要耽誤的。所以他們來和曹操告辭,曹操也沒說什麼,直接就同意了。他也知道,兩人算是歸心似箭啊,這你怎麼說,也沒什麼理由就留着他們了,所以他們要離開,自己也不會挽留什麼,反正該來的都要來,

那麼同樣兒,該走的,肯定也得走啊,不就是這樣兒嗎。而這一次和上次還不一樣兒,就是曹操親自帶着衆將,給甘寧張遼他們送出了朝/鮮。可以說曹操絕對是給他們兩人大面子了,這面子絕對不能說小。說起來這個和曹操心情是有關係,這個一點兒不錯,但是仔細一想,曹操絕對不會說爲了收買兩人,而那麼去做。第一是他心情,第二,他也確實,可以說

絕對是真心感謝兩人,所以……甘寧張遼雖說表面兒上沒什麼,可心裡還是有那麼點兒受寵若驚的。說起來,他們主公(將軍),馬和孫策兩人,前者對甘寧,絕對是禮賢下士,所以他成了涼州軍的一員。但是時日久了,其實就絕對不會是當初那樣兒的了。至於說張遼,

孫策絕對是一直都想着,自己什麼時候能讓張遼真正成爲己方的一員,叫自己主公,所以對張遼,一直都沒說的,但是這……

第八六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三)第五二二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續)第一五二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八)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五二二章 見馬超詢問範強(續)第二七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二)第五一二章 聚衆人夜晚行動第四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五)第九三二章 兗州援軍再入城第四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九)第三一二章 孫文臺再戰華雄第五〇〇章 漢軍援軍到零陽(續)第三三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二)第四九四章 郭嘉帳中說福達第八二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七)第六二八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二)第八九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七)第五三七章 入得城池見文魏第一一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第五一一章 找士卒指認信使第四十章 兩陣前四雄相會第六五九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九)第三五二章 曹孟德平定東郡第三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一)第八〇七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九)第四三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〇)第二二〇章 韓文約收攏三方第七五三章 劉備勸說文仲業第七六六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二)第二三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一)第八八八章 涼州軍進攻樊城第二九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九)第六三六章 撤換二將再進兵第四六七章 宴席畢費禕請求第九六八章 聯軍進攻邾縣城(續)第八七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二十二)第六四五章 張任赴荊做太守第七五三章 周瑜魯肅諫孫策第六〇四章 涼州軍夜襲泉陵第四八三章 涼州軍三攻作唐第五八五章 涼州軍佔領辰陽第四八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五)第三二九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六)第三一九章 帶來解說自己事第三四一章 陽城山孫堅殞命(完)第九五八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第八六一章 馬孟起意取襄陽第二一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十三)第九六七章 陳生異心反羅縣第七六六章 孫周說服龐士元(續)第三八九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五)第三八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四)第七十四章 關羽大戰崔福達(續)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四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七)第三十二章 長安動木馬出擊(續)第五二八章 孟起帶兵至酉陽第三四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三)第三八一章 得勝凱旋迴長安第八六〇章 郭奉孝帳中提醒第四二二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一)第二一四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一)第六一九章 田豐諫言惹袁紹第三九六章 戰南鄭三面攻城第四一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第九九七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二)第九一七章 孫劉聯軍奔西北第七九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四)第四七五章 直臣諫言命消殞第七六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一)第二八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五)第二七七章 謀士計破燒當(十)第九〇三章 聯軍夜戰蘄春城(完)第六七四章 戰雄關繼續受阻第四八〇章 尋得說客說張任(續)第二〇五章 馬超說服何遂高第九九八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續二)第三一二章 涼州軍出征南陽(續)第九一九章 兗州軍強攻臨沅第一四七章 董卓聚衆議破敵第一四二章 遇埋伏漢軍初敗第四六三章 會客廳兩人相談第八二〇章 函谷兵敗返長安(完)第四〇七章 聽諫言孟獲布兵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二一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五)第九二九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第三四六章 孟獲搬兵返銀坑(續)第四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七九)第二六二章 馬孟起帳中見俘第四七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六一)第六二七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第九四五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九)第六五四章 郭嘉出言勸敵將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四九六章 涼州軍一戰零陽第三一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第八〇一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第七五九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五)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