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兗州軍再攻襄平

那自然絕對不是吹出來的,而是實打實做出來的,有戰績啊。因此,他們的活動範圍,那可以說是相當大了,至少比你想象中的可能還要大上那麼一點兒吧。所以你覺得可能遇不到敵軍的探馬,但是沒準你一下就被人家給發現,然後就去稟報了,就是這樣兒。不過如今因

爲他們距離襄平還不是那麼近,所以哪怕是兗州軍的探馬,也都沒有活動到此。不過要是再往前走的話,那他們是終究能遇到對方的,不過就是時間問題而已。但不管說是石全還是帶兵的樸克,他們可都是沒什麼顧慮。因爲對他們來說,這如今的情況,哪怕讓兗州軍探馬

得知,那也是沒什麼大不了的。本來他們這兩萬人,就沒準備藏着掖着的,其實真想那樣兒,那也不可能啊。所以自然而然,是不怕被發現,這也必須是被人發現啊。而當兗州軍進攻的第二日,曹操也是先從探馬那兒得知了,有一支人馬,是打着樸字的認旗,距離襄平城已經不遠了。所以在還沒有進攻之前,他是先給所有人開了個會,這所有人自然是都包括了

甘寧和張遼,他們兩個是肯定不會少就是了。在所有人都到齊了之後,曹操則對衆人說道:“各位,剛剛我軍探馬來報,說有一支約有兩萬人左右的隊伍,正在向襄平城我軍的方向趕來,爲首樸字認旗,不知道各位對此有何想法?”說起來探馬確實是沒有看到石全其人,要

不然的話,肯定也不會忘了和曹操說石全也在其中。不過石全他在一堆高句麗人當中,真就沒什麼太起眼的。要說這高句麗人,相貌和漢人沒大區別,而他們服飾什麼的,也和漢人是真沒更大區別,至少在戰場之上,他們的穿戴,你也看不出來他們到底是漢人啊還是說高

句麗的人馬。要不然的話,探馬怎麼都能看出來,來的隊伍可不是中原的隊伍,而是異國的人,是高句麗那些夠臉皮的人。不過如今曹操他們,倒是還都不知道這個呢。所以此時衆人一聽,雖說臉上都沒有什麼明顯的表情,但是怎麼說呢,幾乎是所有人的心裡,都是有着自己的想法了。畢竟這來了一支不明的人馬,而且數量也不能說是少,這個和己方相比,是

少了,但是要是來幫敵軍的人馬呢,那顯然就是要給己方增加麻煩了,而且還不小。己方是不怕什麼,但是卻不得不說,這都是麻煩事兒,肯定是越少越好了。而此時程昱是第一次開口說道:“主公,屬下以爲,那之前失蹤的石全,其人不知去向,也許他正是去請求了救

兵,據說其人好像和高句麗的某位將軍有些關係!所以,屬下以爲,那趕來的援軍,也許正是高句麗的人馬!”一聽程昱所說,曹操是微微皺眉,他自然是不會害怕什麼,但是如果說程昱所想是錯的,那確實是最好不過了,可要是真的的話,那麼自己所想就沒錯,石全他果然是給己方帶來了麻煩,而且這還是大/麻煩。但真要是高句麗的人,那麼正好,自己也

想會會他們,這石全能找來他們,那自己也和他們對戰一次,看看那些臉皮那麼厚的人,到底一個個的,都是因爲什麼才造成了他們那樣兒的。說起來曹操也確實是,他就從來沒見過比高句麗的人臉皮還厚的了,估計他們那兒的人,臉皮厚的程度,絕對是比長城拐彎的地方都要厚,所以……曹操是這麼想着,怎麼他都是要對付高句麗那些人的。而之前他是一直

都沒什麼機會啊,不過如今卻有了,對方還是自投羅網,所以自己是何樂而不爲呢。是,高句麗是一個小國,但是他們那兒的人馬,據說也就是和遼東軍差不多少而已,最多也就是比遼東軍能稍微強上那麼點兒,而已。所以他還是認爲他們那些士卒的戰力,那是比不上他

們兗州軍的。可以說在曹操的心裡,他唯獨是承認涼州軍能比己方強,不過也就是強了那麼點兒而已。其他什麼江東軍,哪怕就是異族,他都不認爲他們真就比己方強了。畢竟異族有騎兵,可己方也有精銳騎兵啊,難道還不如他們了?所以曹操可不是那種輕易就認爲己方

不如別人的那種人。當然了,從他嘴裡,是怎麼都不會說出來兗州軍不如涼州軍的,如此之言,絕對沒有。因爲那絕對不是他奸雄曹操曹孟德的作風,那事兒也不是他能做出來的,真的。如果說哪一日真就從他嘴裡說出來他們不如涼州軍云云,那麼肯定就是出大事兒了,或者要出大事兒,因爲也只有這樣兒,那才能解釋得通這個爲什麼會這樣兒。而最後曹操的

意思,不管是誰來,只要敢過來和己方一戰的,那麼己方自然就是要奉陪到底。要說哪怕就是涼州軍,己方都沒怕過。當然因爲甘寧在這兒,所以曹操他們都沒這麼說,畢竟那樣兒的話,也真是不太好。但是那個意思,他們卻都很清楚就是了。而且還不得不說什麼呢,那

就是這個時候曹操已經是吩咐了下去,是務必要密切注意敵軍的任何動向,那支疑似高句麗人馬的,必須要時刻注意着,到底那個石全,在沒在其中,這點很重要,非常重要。畢竟其人要真在的話,而且還被己方探馬發現了的話,那麼就說明其人確實,絕對就是他給那些

人找來的。而且也解釋得通了,對方爲什麼會在這個時候都消失無影無蹤。顯然,就是因爲他去搬兵了,爲了拖住己方,所以這一切不都說得通了嘛。因此,石全的去向,對己方來說,也是很重要,至少曹操他們就很想知道,畢竟只有知道了其人在哪兒,才能解釋得通那些事兒,所以……不得不說,石全的去向問題,如今也是成了兗州軍他們必須要搞清楚的。

如果說沒高句麗人馬這事兒,他們可就未必如此啊。這邊兒曹操是暫時解決完了,然後他就直接是帶着衆人點兵出發,繼續第二日第二次的攻城。他不清楚,那個襄平城內,到底知不知道那疑似高句麗人馬的事兒。不過說起來他們要是到襄平了,那麼公孫康他們自然會知

道,不過如今還有段距離,所以這個,確實,曹操也不清楚,他們到底是知道還是不知道。反正不管怎麼說,如今自己是知道了,所以自然就做出了相應的對策。不管是不是石全搬來的援軍,不管是不是高句麗的人馬,其實對曹操來說,真都是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是,對方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啊,而且不得不承認的是,對方是敵非友,所以……此時,

兗州軍他們已經開始了再一次的進攻,不過這次是全力以赴了,比之昨日,那可是強了不少,這是一定的。如果說昨日是七八分力,今日那就是十分,並且可能還要超過十,所以說給城頭遼東軍的壓力,那是巨大的。就算是守城的孫平和楊易兩人,他們也都是如此,誰不覺得今日壓力更大,畢竟不是昨日了,這也不是試探性進攻了。說起來他們真都希望兗州軍

他們還能像昨日那樣兒來進攻,可惜的是,這……孫平楊易兩人的本事有限,所以面對着兗州軍他們的全力進攻,可以說他們今日卻是沒多久,就沒頂住,讓人上來了。第一個上來的正是張遼,這個不得不說,本事確實是夠強,要說甘寧樂進也並不差什麼,但卻唯獨是張

遼上來了,這就足以說明問題。甘寧和樂進看到張遼上去後,他們兩個更是加緊了進攻,顯然,他們都是不甘人後的,這個確實。在他們看來,也許在有的地方上,確實是張遼要高於自己,這個他們承認,但是在有些方面,那卻絕對就是張遼不如自己了,所以這如今怎麼

能讓他張文遠拔得頭籌呢。當然這對方都已經第一個上去了,那麼沒有辦法,所以只能是跟着對方上去,也算是沒落後太多,這就是此時兩人的想法。而兩人速度也確實快,關鍵是之前如果說三人還誰都沒上去的時候,那襄平城頭,雖說不至於是鐵桶一般,但是守禦力量也確實不弱。可張遼上去了,可以說其人作爲帶兵的將領,是直接就等於在這鐵桶之上,給

撕開了一道口子,這個作用,對兗州軍他們來說,是巨大的。畢竟哪怕就是上去一百個一千個士卒,也未必能頂得上一個主將,就是這個道理。要不然主將主要不退,那麼他帶着己方的人馬,就能和敵軍周旋,可主將一跑,除非是那種特別訓練的隊伍,要不然的話,哪支

隊伍不敗的?因此,是必須要承認,主將的作用是巨大的,要不然都別用將領帶兵,直接就讓士卒去攻城作戰好了,那多簡單啊。不過那樣兒的話,可能嗎?所以張遼此時的作用,可以說其人就是一個先驅,就是這樣兒,他是一個標誌,讓兗州軍還有江東軍的人馬看到了

榜樣的作用。其實說是三軍聯合進攻不假,但是真攻城的,只有兗州軍和極其少數的江東軍,畢竟涼州軍都是騎兵,而江東軍的步卒已經沒幾十個了,所以聯合進攻不過就是好說好聽而已,就是而已。但是曹操卻絕對是沒有放過甘寧和張遼,如果說涼州軍不是騎兵的話,那麼曹操也絕對會讓他們都上的,但如今顯然,還是不行啊。張遼上去後,孫平是直接就帶

着己方遼東軍的士卒,圍了上去。還是那話,別管其人如何,但是在這關鍵的時候,確實也是知道出力。這不盡力不行啊,那樣兒的話,只能是讓敵軍破了襄平城,最後自己也未必就有什麼好下場。本來在孫平和楊易兩人的想法中,這如果說公孫康父子,他們是要被滅,

那麼自己兩人怎麼都沒事兒吧。可後來仔細一想,其實這個事兒沒那麼簡單,畢竟如果說曹操他們知道是自己幾個攛掇公孫康稱王的,那麼幾人的後果,下場,可想而知。他們不傻,之後也想到了,如果說自己兩人投降,那麼可以,兗州軍不會殺了自己,但是以後呢,所以

他們是真心害怕,以致於本來就是和公孫康都屬於“一根繩上的螞蚱”,所以爲了自己小命兒,他們敢不盡力嗎。這也是爲什麼公孫康都不用多說,而且他還是那麼放心的原因。顯然他很清楚,兩人都不傻,都知道他們的自身處境,是,自己的下場只會比他們更慘,但是這又如何?至少他們兩人爲了他們自己,是不得不爲遼東軍盡力,這就足夠了。在公孫康看

來,自己被兗州軍抓住,那當然是好不了,可他們呢,還不都是一樣兒的。有些東西,只能是一時的,可以後時日長着呢,所以……曹操那個人,自己這幾個都沒有和其人打過什麼交道,但是有一點,確實是沒錯的,那就是對待他敵人的態度,基本上哪個不是都被他給滅

了,尤其像自己這樣兒的,自己父親都成遼東王了,所以他曹孟德還能放過。可以說如今的公孫康,真是非常清醒,如果說他沒稱王之前就這樣兒,那也沒有這些事兒了。

第七十章 說感言孟起上臺前第六五四章 函谷關攻關受阻第七五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八)第七六一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七)第八一五章 兗州軍攻破函谷第三二五章 汜水關下戰呂布(中)第七九七章 臨湘破幾方反應第三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二)第一一七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第五五〇章 南郡襄陽援軍至第五一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二八)第六七〇章 聯軍激戰臨湘城第一四三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九)第六六五章 鏖戰江陵函谷關第一六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第四六五章 趙雲用計過洛水第四八七章 錢財玉璽贈伯符第一六八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完)第三九一章 糜子方力斬敵將第六六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三)第七一四章 作客甄府談合作(續)第七十四章 汝南平輿試兄弟第三九八章 趙子龍生擒雷銅第五四二章 司馬懿遊說曹操(續)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四一四章 涼州軍初戰葭萌第三〇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完)第二〇一章 楊鋒孟優途中遇第七九九章 馬孟起帳中思索第八〇五章 馬岱帶兵破西陵第四八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六)第一四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五)第七九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四)第九〇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五十三)第十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五)第二〇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八)第一四〇章 辭別離伯符東歸第九三八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續)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五三八章 入得酉陽見文魏(續)第八三七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三)第七四二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九)第八十九章 馬超再說十八子第七五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六)第八一四章 二將再戰臨沅城第三九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一)第八五二章 蘄春城下故人見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二四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五)第七一二章 馬超衆人入無極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八〇二章 攻城戰強攻西陵第一六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四四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七)第三七七章 長安城司徒身殞第二八九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第七一八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第六五八章 兗州軍激戰雄關第二一一章 馬孟起下令進兵第六一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三)第七五一章 有乾坤魏延得信第五二六章 文仲業逃到酉陽第三二〇章 孫堅借兵破華雄第八十六章 公孫屍身送襄平第五八四章 三方聯軍攻敵營(完)第六八九章 孫策帶兵入荊州第三五八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五)第七一二章 馬超衆人入無極第八八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五)第七八六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八)第一五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一)第九一一章 涼州軍再戰樊城第二三一章 戰猛獸兵敗撤退第六五九章 函谷關孟德問詢第二二〇章 孟獲帶兵回老巢第一九七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三)第四五三章 張飛臧霸除伏兵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七)第九五九章 蘄春城聯軍終破(續)第二九三章 李儒諫言說呂布第七三八章 涼州營伯瞻致謝第六五五章 兗州軍激戰臨湘第四七九章 退馬岱涼州鳴金第二二八章 到達三江城待兵第三〇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五)第八九〇章 張德容召集衆人第六四一章 曹孟德問詢三人第一八七章 涼州軍夜攻蠻軍(續)第一四二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完)第五十一章 休整畢雙方再戰第三四五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二)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四三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七)第三四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四)第六七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八)第四八一章 劉玄德問詢魏延第十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八)第二八二章 何遂高聚衆密議第九三六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第二四七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