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四章 兗州軍進攻襄平(續)

曹操已經下定了決心,自己到底什麼時候收兵,不過除了兩大謀士之外,其他人,那可真都不清楚他那心思。畢竟雖說如今兗州軍他們是沒佔優不假,可卻也沒說就吃大虧了,因此,他們認爲自己主公(曹操)未必就會讓士卒一下就鳴金。不過曹操的心思,又有多少人真就能明白呢,至少不會是很多就對了。你可以說對他有所瞭解,但要說真正最瞭解其人的,真

就沒有幾個,鳳毛麟角吧,也就這樣兒了,如此,而已。樂進、甘寧和張遼,他們三個是沒有一個上到城頭,時間到了,曹操最後也只能是讓士卒無奈鳴金。他是不想,但卻沒有辦法,這是無可奈何啊。如果有選擇的話,他自然是不希望如此,可是他有的選擇嗎,沒有。

所以只有鳴金一途,己方和涼州軍江東軍他們再戰下去,其實也是無益,所以還是不如趁早鳴金,早好。衆人都退了回來,曹操是沒多說什麼,這個時候他也知道,其實都不用自己說,如何,反正你們自己去考慮,比什麼都好。所以他只是,依舊一揮手,衆人跟着他回去

了,就這樣兒。而城頭孫平、楊易他們看到兗州軍撤退,確實,他們鬆了口氣,這也是人之常情,說起來不管是誰,基本上強敵撤退的時候,在城頭的人,基本上都會鬆口氣,這很正常,不是嗎。所以比他孫平楊易他們強的人,最後都要那樣兒,那麼就更不用說是他們兩個三流將領了。說起來此時此刻他們兩人的想法,還真是,就是想兗州軍終於是他孃的撤退

了,這就比什麼都好。說實話,這如果他們不退的話,自己兩人身上的壓力,那隻能是更大,不會小就是了。說起來如果說兗州軍就這麼不退的話,他們覺得人家上到城頭,那不過就是多久的問題而已。而自己兩人雖說是有那主場優勢,這個確實,但是怎麼說呢,這除了

說是因爲有城池的因素,其他方面,可真是,並不佔優啊。畢竟你說是人馬比人家多了,還是說戰力比人家強了。可以說都沒有,反而還不如人家,就因爲己方守城,他們兗州軍來攻,所以這己方是佔了優了,要不然的話,這就像石全那樣兒,己方和人家對陣,那可真是,

己方根本就拖不住人家多久。而最後的結果,和石全一樣兒,己方敗了,撤退了,跑了,人家是勝了。和曹操還不一樣兒,至少孫平和楊易下了城頭後,看到了公孫康,他還稍微說了下兩人,當然是說他們表現不錯云云。不過兩人也就是一聽一過,微微一笑而已,可真是

沒把對方所說的這個當什麼太真實的事兒。畢竟都清楚,這公孫康的爲人,他這話裡,到底

是有多少虛情,多少假意,要說兩人也認識他這麼多年了,還能不知道,不清楚?不過不管怎麼說,其人作爲老大一級的人物,這該有的姿態,確實是都有了,這個沒錯,所以怎麼說呢,這也確實,他這該說的話,都說完了。而孫平楊易他們,和公孫康一起,回了遼東王

府。他們自然還得聊一聊今日的戰事,別管怎麼說,這該有的,哪怕是走個形式吧,那也肯定是不會少。幾人回了遼東王府,公孫康則是簡單對他們說了一下今日戰事。當然他肯定也是先表揚了孫平和楊易一番,不管怎麼樣兒,到了這個時候,公孫康也沒忘了自己必須要說的,哪怕除了他們三個,也沒有其他人聽到看到,不過這個都不重要。三人閒聊了幾句,

最後無非就是共勉一下,畢竟兗州軍之強,說實話,見到之後,是感覺更深。他們中除了沒在這兒的石全之外,其他人可都沒和兗州軍打過交道,所以今日也算是開張了,可不是嗎。而沒說幾句之後,孫平楊易兩人就告辭離開,而比起他們這兒冷冷清清來,兗州軍的大營,曹操的中軍大帳中,確實是比他們這兒熱鬧多了,關鍵是他們人多啊,畢竟這遼東軍這邊兒,

小貓兩三隻而已,對,就是而已,他們加一起,也才四個人,石全還沒在。而人家兗州軍那邊兒呢,至少甘寧張遼就有兩個,那還是外人呢,所以這在人數上,那確實是不能相比。在人家大帳中,確實也沒說就只說兩句,就都走沒了的,還不至於說那樣兒。畢竟第一日第

一次進攻,哪怕就是試探,但是曹操依舊是多說了兩句。而此時的程昱卻是提出了一個問題,“各位,這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那個石全今日可沒有出現在城頭上?這個,不太對!”衆人一聽,他們不少人此時都是恍然大悟,終於是想到了一直被他們給忽略的,但是卻覺得

那麼熟悉的東西是什麼了,還不就是這個嘛。就是這個石全,沒錯,就是他!如果說石全被己方所擒,或者其人直接身死了,那麼他怎麼都不會出現在襄平城頭,可如今他沒有那樣兒啊,但是卻也沒出現在襄平城頭,這卻不得不說,是有什麼意外出現了吧,也許。而哪怕是樂進、甘寧和張遼他們這幾個帶兵攻城的,可以說自然也是注意到了石全沒在襄平城頭,

但是之後卻因爲戰事緊張,所以他們就自動給忽略了。而如今聽了程昱這麼一說,他們也是一下就想了起來,這個事兒不對啊。曹操則是微眯着雙眼,而他此時則對衆人說了一句,“各位,如果說你們是公孫康的話,那麼到底是有什麼理由不讓石全出陣?”衆人中不少此

時聽了自己主公的話後,都是微微搖頭。說起來如今遼東軍的情況,他們也是知道的,小貓三兩隻,所以多一個石全和少一個石全,怎麼說多了都是有用的,比少了好啊。但是公孫康他有什麼理由不讓石全上呢,那麼其人真就沒有出現在城頭上,好像就只有一種可能了。

荀攸此時笑道:“主公,也許其人此時根本就沒在襄平,也未可知啊!”結果荀攸的一句話,是讓所有人基本上都是贊同的,畢竟如果說石全在襄平,那麼就不會說公孫康不讓他出戰。那麼只有其人不在襄平,那麼就算是公孫康想讓他出戰,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啊。所以石全的去向,就是個謎了,他不在襄平,那麼去哪兒了?曹操雖說也是不知道,不過他雖說是不

清楚這個,但是卻有種預感,這個石全要壞事兒,壞己方的好事兒啊,他沒準真就能給己方找出不小的麻煩來。而在曹操看來,他可是從來沒什麼後悔的地方,哪怕那個石全真給己方兗州軍找了什麼大/麻煩,不過他都無所謂了。本來這遼東軍,說起來也真是,他自認爲

沒什麼太大的挑戰,真的,確實如此,就是這樣兒。是,他們給己方拖住,只要拖到第一場大雪,那麼己方是不想退也得退,必然,可這樣兒一來,其實又不沒什麼大不了的。對曹操來說,無非就是讓遼東軍再苟延殘喘幾個月而已,對,就是而已。所以曹操怕什麼嗎,他真不怕什麼,但是曹操肯定是要擔心,畢竟己方要真是在大雪前還沒破得了襄平,那麼就只

能是徒勞退卻了。也不能說完全就是徒勞,至少來遼東一次,這也是奪取了一個郡,玄菟,所以並非就是白來。並且有涼州軍和江東軍的助陣,這個在曹操看來,其實也是很重要的。至少涼州軍江東軍他們的態度,自己是滿意了。而別管如今大漢都如何了,至少人心向漢啊,自己舉着大義的旗幟,馬超孫策他們就不敢輕舉妄動,有幾個傻了像公孫康那樣兒的,真是

沒法說了。所以曹操心裡有數,知道該如何做,知道什麼重要,什麼不重要。如今對他來說,依舊還是儘早破了襄平,如果實在不行,那也沒有辦法。畢竟曹操也知道,這自己盡力了,那麼天意不讓己方這麼早成功,那自己也沒有辦法啊。說起來很多時候,曹操還是比較

信天意的,畢竟他對蒼天也是有敬畏之心的,這個是一點兒沒錯。但是更多的,怎麼說呢,曹操也是覺得自己的命運,那還得是自己把握,這個沒錯,所以他就是如此想法。如果說己方在大雪之前破不了城的話,那麼就只能是撤退了,明年再戰,這都是沒有辦法的事兒。不

過哪怕如此,他們遼東軍是獲得了苟延殘喘的機會,這己方其實也都一樣兒,也是休息到了。而那幾個月無非就是讓遼東軍他們多蹦躂一會兒而已,就是而已。曹操如此想法,他絕對不是安慰自己,實在是這雙方實力的對比,就是明擺着的。如果說遼東軍有實力,還是那話,他們哪怕就是江東軍那個實力,曹操都不是如此想法了。畢竟曹操不是一個特別自大的

人。是,有時候因爲勝利多了,曹操會得意忘形,這個沒辦法,他這個人的性格就是如此。到時候也聽不進良言了,也是比較大意了。但是如今來說,可真是,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呢。所以他也沒有自大自狂什麼的,如果說遼東軍值得他如何如何重視,那麼曹操不會輕視。但

是要說他們不值得其人如何看重,曹操自然不會說就那麼重視他們。要說全天下,也只有涼州軍還有江東軍,真正值得他去重視,高看一眼,畢竟他們是己方的對手,己方要一統,他們就是兩個阻礙,大阻礙。至於說遼東軍,說他們不過就只是個路上的小石子,一腳踢開,

都是很輕鬆的。而此時的襄平城內,雖說孫平楊易他們都離開了,不過公孫康還是在會客廳中,是在想着如今襄平的戰事。他心裡也是,有點兒着急,新說這個石全太慢了,這個時候還沒帶援軍來。當然他也沒好好想想,要說這個時候,纔過去了幾日,好歹他們是去高句麗,是那個異國的高句麗,不是玄菟郡的髙句驪城啊。公孫康又不是說沒去過高句麗,所以

他其實是知道的,那地方距離遼東多遠。說起來順利的話,最快也不會是今日,所以他肯定是還要等就對了。不過關心則亂,或者說他此時此刻,是非常想要高句麗的援軍過來,因此公孫康他也沒多去想。如果說他仔細想想,自然是不難知道,自己這還是有點兒着急了。

本來嗎,石全再快,他也不可能說逆天了,所以……此時的石全,他們可以說馬上就要進到襄平的地界了,這都是他們快馬加鞭的結果。樸克在其人的請求下,他也是讓己方人馬全部都急行軍,用最快的速度往襄平趕。哪怕他也知道,這個時候兗州軍人家肯定都已經兵臨

襄平城下了,但是這如今己方是去救援,所以也確實,此事是趕早不趕晚,宜早不宜遲,就是這樣兒。如果說石全沒請求他急速行軍,那麼樸克未必就會如此,畢竟遼東戰事如何,其實和他關係真算起來,不大。當然如今他可還不知道曹操這個人的真實想法,如果知道了的話,樸克肯定是會更加急速去行進了。不過如今不知道,不代表以後他總也不知道,畢竟

他是要和曹操接觸的一個,所以曹操什麼樣兒,多少他都是要知道,必須知道的,也一定會知道的。可以說曹操那人,絕對不是公孫康能比的。當然樸克知道曹操的厲害,卻不知其人的想法,所以就從這麼一點上,他是吃虧的。畢竟兵法都說了,所謂是“知己知彼,百戰

不殆”,不過如今他進門也只能是做到知己而已,卻還做不到真就知彼了,所以他們還可能是百戰不殆嗎,顯然,還沒有如此。

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二九一章 雒陽城外初交鋒第三九三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四)第二五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八)第六二八章 涼州軍進攻陰館(續)第九九四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九)第一九三章 孟獲三人戰崔安第三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第六三三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三)第三四四章 聯軍兵入汜水關(續)第四七六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續)第六三五章 樂文謙對戰高覽第四八八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續)第八四三章 劉備帶兵赴泉陵第八三八章 玄德兵進零陵郡(續)第一六七章 崔福達問詢主公第六八一章 函谷關兄弟請命第九七五章 西陵出兵鬥李典第四四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第一九九章 三日後叛賊退兵第七七二章 伯寧被留新野城第七十章 說感言孟起上臺前第七六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四)第三二一章 孫堅借兵破華雄(續)第八三八章 涼州軍終破江陵(五)第四九一章 回辰陽得見主公第六二七章 涼州江東戰臨湘(一)第八四四章 劉巴開城迎玄德第五五〇章 兗州軍死戰西陽(一)第七一二章 馬超衆人入無極第五八八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五)第九九〇章 聯軍到達西陵城第七二五章 函谷關戰事繼續第六四五章 晉陽城進攻遭阻第七五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一)第四四一章 歸故里見崔先生第五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五)第一六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八)第六四八章 涼州軍受阻江陵第九五〇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完)第八三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七)第五七六章 丹徒縣令迫呂布第三七四章 戰長安叛軍攻城第一一七章 馬超設宴款衆將第三三一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第六二三章 涼州軍出兵長沙第五二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三)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三一三章 長安出兵到宛城第三三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九)第五九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二十一)第四七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三)第五十二章 糜府內重大發現第三一六章 崔福達生擒帶來(續)第四六六章 宴衆人馬超介紹第六二〇章 郭伯濟帳中勸阻第四八二章 孟起帶兵返涼州(續)第六十一章 孫伯符戰崔福達第四四八章 雒縣城下未動兵第一八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三)第二一一章 曹操進宮見天子(續)第四十四章 聯軍約戰涼州軍(續)第三五一章 曹孟德處置徐晃第八十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四)第二四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十五)第二四八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續)第九四一章 孫劉聯軍攻堅城第八五三章 江東軍苦戰蘄春第五二四章 馬郭範悄入大營第五五四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完)第四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八)第三二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六)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四二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第四十二章 武安國拜主馬超第四二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七)第三八四章 兩洞洞主守三江第三八二章 得勝凱旋迴長安(續)第九三五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續一)第七八三章 孫伯符意欲南下第九五一章 樊城夜戰兗州敗第一六四章 中軍帳內作解釋第七〇二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四)第二二一章 捲土重來兵進司隸第六八二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完)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九七二章 賞罰分明戰事了第四二五章 馬孟起兵臨梓潼第九五四章 郭嘉出言驚四座第八四五章 江東軍進攻郴縣第五四九章 辰陽城內罰魏延第四二四章 涼州軍破葭萌關第九十一章 爲報仇十八子離去第九五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二十四)第三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十二)第八三二章 霍仲邈身死江陵第四四六章 夜襲堅城一戰破第九三五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續一)第七三〇章 兗州軍夜襲鄴城(續)第一二七章 爲大計李儒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