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騎兵渡河襲遼東(三)

曹操對於這樣兒假設的東西,他也真是,不愛去多想。所以這就一閃一過而已,也就是這樣兒了。夏侯淵起身告辭,曹操也準備着到時候,晚上就讓涼州軍和江東軍的騎兵渡遼水,然後去襲營。畢竟他這當老大的,軍中沒他的命令,是什麼都玩不轉啊。這兗州軍可以說是爲了渡遼水,所以他們這一路是早有準備。畢竟這渡遼水,不是什麼小河,那自然不會那麼

容易就過去的。而且在古代來說,那遼水真就不是什麼小河,至少沒有東西,你是別想過去了。當然你也是,能游過去,不過那樣兒的話,實在是太費力。再說了,真那樣兒的話,不用對方給你來個半渡擊之,就你到了對岸之後,就和大戰了一場似的,甚至比那樣兒還得

累,不信就試試吧。所以曹操自然是早有準備,不要說什麼馬會游泳,所以直接戰馬渡河多好。那得是什麼都沒有的情況下,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能那麼去做。要不然的話,誰沒事兒閒的,騎兵就都那麼過河?像曹操兗州軍他們有所準備,還用得着那樣兒嗎?真那麼做

了的話,曹操認爲都得讓遼東軍他們笑話死,所以他是絕對不會讓甘寧他們那麼做的。再說了,必須要保持戰力,保持體力才行,這個是必須的。而這可不單單是說人,更是戰馬,必須要有一個最好的狀態。要不然的話,是你去襲人家的大營,還是說人家來攻你?所以曹操自然是早已安排好了渡河的船隻,當然不光是船隻那麼簡單,要不然十萬大軍,雖說如今

沒有那麼多了,可這得要多少船才能過得去?哪怕是循環用,也得費不少時間吧。所以還有筏子之類的,反正只要是能載着人、馬、兵器過河的,就都沒有問題,都用得上。而兗州軍這一路從玄菟的髙句驪到遼水這兒,他們確實是收集了不少的東西,都是用來渡河的,如

今這馬上就要派上用場了。所以從髙句驪到這兒來,可以說兗州軍這也是因爲這個耽誤了不少的時日,因此他們是纔到遼水這兒。要不然的話,那速度肯定是比如今要快很多,哪怕是有民夫,他們運送這些東西,自然是不用兗州軍士卒,不過這也一樣兒是耽誤時間啊。所

以確實,兗州軍他們從髙句驪那兒就開始準備,這都準備一路了,也是足夠渡河之用,這個倒是沒錯。如果說他們不準備這些,倒是能早過來,沒問題,不過卻渡不了河啊,那還不如晚點兒到這兒呢,是不是。因爲沒有那渡河工具,所以就算是到了這兒,那也是隻能幹等

着。難道說還指望遼東軍給你準備好渡河的東西,然後讓你平安過去?他們還巴不得這己方

過不去啊,畢竟己方不過去,那麼就說明他們拖住己方的這個目的,就算是達到了,不是嗎。可顯然,如今己方是不會如他們的願了。對兗州軍,對曹操來說,這就是能不如遼東軍的願,那就是對己方有好處的,這個是沒有錯的。而己方早有準備,他們遼東軍想看笑話什

麼的,那是沒有了,也不可能了,如今就等晚上他們涼州軍和江東軍的騎兵過河,去夜襲大營。至於說對方都是如何想法,曹操還沒覺得很重要,畢竟如今是夜襲,這個主要是在於這個夜字,己方是晚上派人去攻擊。至於說遼東軍呢,曹操自然是希望他們沒什麼防備,不過就算是防守森嚴,和自己也沒太大關係,那是涼州軍和江東軍的事兒。不過自己倒是相信

他們的戰力,這個確實。畢竟是事實擺在眼前,他們那戰力可是要強於遼東軍,這個是明擺着的。涼州軍騎兵戰力之強,自己是知道的,而江東軍,雖說步下肯定不如他們的水軍,不過和己方相比,其實也沒差多少,都比遼東軍強啊。曹操自然是一直都讓兗州軍的探馬注意對岸的遼東軍情況,對方其實也是如此,也是早已讓人注意着曹操兗州軍他們的狀況。這

不之前曹操帶着衆人巡視的時候,就有士卒稟報給了石全所知,所以石全很清楚,曹操是帶着衆人在遼水邊兒上走了兩圈。至於說是爲什麼,他也是腦補了一下,這基本上他曹孟德每到一個地方,都是要熟悉熟悉當地的地形地勢,所以這個好像也沒什麼太大的意外。至於

說他們都說了什麼,那他哪能知道呢,這不就防着他知道嗎,所以是不能讓他知道啊。之後他讓探馬是繼續密切注意對岸動向後,石全也就不再多管了。對他來說,這兗州軍的最大動作,無非就是渡河而已,不過那樣兒的話,也算是在自己所料之中。他們要是一直都沒什

麼動作,這個纔會讓自己疑惑。而自己來此的目的,自然不是和他們戰,根本就勝不了人家,所以自然還是以拖住他們爲主,只要能拖住他們,那麼都萬事大吉,可要是拖不住,這他們直接到了襄平城下,這己方可要倒大黴了。兗州軍人馬不但是多,而且這戰力還強,就光靠着己方的城池,那些人馬,可未必就能擋住多久。石全是個三流武將不假,可這卻不代

表他就真沒什麼見識見地,說起來其人還是很有經驗的,而那十幾年的經驗,對如今的戰事來說,可以說是很有用。這遼東軍終究是作爲如今的東道主,怎麼說也是比兗州軍有主場優勢,所以這個確實,是不得不說,怎麼這都是對遼東軍有利,對兗州軍不利的。就簡單說

如今的天氣,真要是到了大雪的時候,兗州軍就算是真不想退,他們也得退,因爲這是沒辦法的事兒,是必須要如此才行。曹操他也不是沒想過,和之前一樣兒,如果說天氣變冷的話,那麼哪怕就是到了冬日,他未必就不能讓兗州軍和遼東軍一戰,無非就是把衣物都加厚,

大帳都變成禦寒的等等,但是這真要是大雪的時候,他就不可能再讓己方去作戰了,那純粹是送死。說起來他可不認爲真要是在雪中作戰,己方還能比遼東軍更強。哪怕同爲北方的人馬,但是怎麼說呢,這真要是雪戰的話,肯定是人家遼東軍強點兒,而己方應該不是人家的對手,這就是曹操所認爲的。因此,到時候不退行嗎?而且在雪天所消耗的物資什麼的,

那絕對都是平日的倍數,所以可真是,兗州軍十萬人可真是消耗不起啊。本來這他們和涼州軍那麼多物資,那麼富裕的軍隊就比不了,就算是和江東軍比較而言,可以說江東軍一些地方,也是要超過兗州軍的,當然這個肯定不是說戰力,這個倒還沒有。所以不管怎麼說,

只要是到了雪天,那麼曹操無論如何,他都得帶着己方人馬撤退,就算他是一千一萬個不想,那他手底下的人都得是力勸,沒辦法,這對他們兗州軍來說,下了大雪,就絕對是弊大於利,而對人家遼東軍來說,自然就是相反的。所以沒準遼東軍還就希望來個雪戰什麼的呢,這都不是說就沒可能,反而還是很可能。因此,這個時候是遼東軍拖着他們,是爭取要把兗

州軍給拖住,拖到大雪,那麼他們認爲,基本上這就沒太大問題了。到時候兗州軍一撤,那麼他們要再戰,那就得等來年春了,這個沒辦法,畢竟誰都知道,冬日時日可不短,而且在遼東這兒,雪可從來是沒少過,這是一點兒不錯。這也就是如今這個時代,這古代和現代可不一樣兒,那個時候也沒什麼全球氣候變暖什麼的,什麼厄爾尼諾,那根本就都沒有,所

以冬天是冷得不行,雪也是不小,還不少,這就是那個時代的氣候。哪兒像如今啊,這氣候反常,一會兒冷一會兒熱的,冬天還不像冬天,北邊兒暖,南邊兒潮,這在古代,至少氣候還是很正常的,這個當然和後世可不同了。畢竟古代可沒什麼污染,也沒經過了千年的變

化,所以自然是沒什麼不太正常的。哪兒像如今這樣兒,正常的倒是少了,難道不是嗎。當已經到了黑天的時候,涼州軍江東軍他們早已是準備了,就等着渡河,然後去襲營。對甘寧和張遼來說,這是考驗自己的時候,畢竟這人家有三萬人馬,你別指望着你用七千騎兵,

就能給人家整潰敗。所以最後的退卻,是很重要。但是這最後肯定要渡河回來,你總不可能在對岸駐紮下來吧?這事兒估計遼東軍也不會讓,畢竟你是七千人,不是七萬人。他們拿幾萬人沒辦法,可不代表拿幾千人就沒有什麼辦法了,所以不管是甘寧也好,是張遼也罷,哪怕就是夏侯淵,其實都已經是讓己方的人馬在遼水邊兒上接應,實際上就是等他們退回來

的時候,趕緊上到準備好的船隻,上去就跑,畢竟誰也不知道,這遼東軍會不會追上來。這到時候真要是他們不怕死追上來的話,那麼能跑多少就跑多少吧,甘寧張遼他們也是無奈了,畢竟曹操那個想法,他們都清楚,所以這己方人馬的損失,自己兩人是無論如何,都得

接受。都準備好了之後,當然了,這在如今還沒過河的時候,他們只是簡單說了一下,命令下去。等什麼時候他們過去了之後,纔會讓接應自己的那些人,就在河邊兒這等着自己帶人馬回來,就是這樣兒。而曹操是親自給甘寧他們送過了河,當然他可沒過去,不過就是在

遼水邊兒上,看到甘寧他們渡過去而已。不過哪怕是做到如此,也算是他這個當主公的不錯了,畢竟不管是甘寧還是說張遼,可都不是他手底下的將領。當然,這個時候倒都是給他們兗州軍做事兒的,這倒是沒錯。在涼州軍和江東軍騎兵渡河的時候,早已觀察對岸動向的遼東軍探馬,是馬上就去稟報給了石全所知。雖說這個時候也不早了,可以說再過一會兒,

肯定石全就休息了,不過這如今看着有人馬過來,他們是不可能不稟報給自己將軍的。石全一聽,心說這兗州軍來了?不過顯然,探馬所報,說不是兗州軍主力,好像是涼州軍江東軍的騎兵,石全一聽,他也是不可能不重視,“務必要密切注意敵軍動向,不管什麼動靜,

都前來稟報一次,不得有誤!”“諾!”探馬應喏後下去了,而石全這個時候是不可能再休息了。對他來說,這涼州軍和江東軍人馬過來,可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而多年的經驗告訴他,這他們過來,就是要來進攻的!想到這兒,他是倒吸了一口冷氣,直接是吩咐了下去,

全軍備戰!他不可能不這麼下令,實在是對方這個組合,確實是不得不讓他多想,畢竟涼州軍,號稱是天下最強,哪怕就幾千人,可那是他們最強大的兵種,騎兵。雖說應該不是那涼州軍威震天下的精銳—涼州鐵騎,但是能帶到遼東這兒來的,肯定也不是什麼亂七八糟的

人馬吧?所以石全是不得不小心了,這讓己方做好準備,要是他們不是來進攻的,那最好,

可要是的話,那就只有一戰了。這幾千人對上己方三萬,別說就他們幾千人馬,哪怕就是再多,自己這個時候也不可能往後退啊。確實,這一招都沒拼呢,他是不可能撤退的。那退走的話,就等於是直接就讓他們長驅直入到襄平城下了,這不是給敵人請到了己方城下嗎?

這自己來這兒做什麼的,不就是爲了阻截他們,爲了拖住敵人,所以石全知道,自己至少此時此刻,是不可能後退半步。而且他也是覺得,就幾千人的話,還不至於讓自己那樣兒。

第三三二章 蠻王見烏戈國主(續)第七九九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一)第二五四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完)第三一六章 馬超問言賈文和第一九二章 南蠻軍進攻敵營(續)第五四七章 江東軍大戰江夏(十二)第二五六章 涼州軍再戰木鹿(續)第六八七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二十)第四十二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續)第一四九章 樸克親見公孫康第二九七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二)第六八五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八)第三八九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五)第八三三章 曹操聚衆謀襄陽第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三)第九八四章 黃忠帶兵返西陵第八三八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四)第五七一章 涼州軍戰江東軍第一三九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五)第九八四章 黃忠帶兵返西陵第一五四章 孟獲聚衆說敵計第七七五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五)第五一八章 馬超圍攻弘農城(續)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六八二章 馬延親赴真定城(完)第八一二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七)第七一三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五)第一七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三)第二八六章 時機至董卓入京第九十三章 二將快馬達成都第四五五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六十四)第九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七)第四〇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十六)第六八二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五)第二五六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一)第二十四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二十三)第一二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六)第七三四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一)第四二六章 江州城縣丞搬兵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第三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三)第六〇六章 江陵城處罰大將第六八一章 函谷關兄弟請命第五四九章 徐公明城下叫陣第一三九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五)第四〇六章 漢中初定理善後第二三四章 阻崔安孟優被擒第十八章 蘄春城二馬相商(續)第二五九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完)第三五八章 孟起聚衆議對敵第二〇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五)第五八六章 張任趙雲赴南陽第九三二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第一二四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三)第三五一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完)第六二四章 涼州江東戰羅縣(一)第五九一章 涼州軍進攻零陵第九六四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八)第八三二章 黃蓋退走蘄春破第八六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八)第六五二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二)第八一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三十五)第一六三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六)第九八五章 李典帶兵到邾縣第八九〇章 張德容召集衆人第九〇一章 孫劉聯軍再攻城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九〇五章 楊任押糧到房陵第九九八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十三)第九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二三九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五)第七八五章 戰襄陽故人來投第一一九章 江東虎闖營歸城第四七五章 江陵城二將對話第四三二章 涪縣郭嘉說高沛(續)第八二九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五)第七五七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三)第三八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九)第一三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二)第二四五章 馬孟起遊說大才(中)第四一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〇)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四三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四十八)第四一九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八)第九四三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七)第七九一章 孫叔弼戰黃漢升(續)第三五〇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十七)第六八三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六)第七六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四)第四十章 聯軍動樊城求援(完)第六六二章 許攸諫言袁本初(續)第一三七章 趙弘兵敗宛城第六二〇章 虎豹騎先登交鋒第一三八章 董卓欲戰黃巾第五〇五章 涼州軍四戰零陽(續)第四〇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九十六)第三二八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五)第四八八章 作唐破二將遁逃(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