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

所以他這自然也是,越戰越勇,別看城頭的遼東軍是,今日表現夠神勇,可樂進自然也是不差,張遼更不用多說了。至於說到兗州軍士卒的話,他們在自己將軍和江東軍大將,兩人的感染下,也算是不錯吧,反正是比之前強,雖說還不至於像城頭遼東軍那樣兒瘋狂,對己方是同仇敵愾,可他們確實,這如今也是不容小覷了。本來嘛,這將是兵之魂啊,兵是將膽,

這話是這麼說的吧,可這絕對不是隨便說出來的,一想也真是,是有其道理的。就看如今這樣兒,公孫恭作爲遼東軍主將,他自然是發現了兗州軍和之前也不太一樣兒,至於說江東軍,那基本上都沒有了,所以他是自動忽略,這不忽略也不可能啊。不過他是能忽略了江東

軍不假,可卻不代表他就能忽視了張遼,顯然其人是他絕對不能給忽略的,而且還得非常重視才行。這不如今他是更加重視張遼其人了,哪怕樂進表現也非常不錯,但是在張遼面前,公孫恭的想法中,他樂進自然是比不上張遼,所以他也是關注張遼,樂進雖說不至於一下給

忽略,但他確實,是顧不過來了,他就一個人啊。本來這也是“雙拳難敵四手”,好漢也架不住人多。當然,公孫恭是雙拳沒錯,他也對不過人家的四手,這個一點兒都不假。可他卻絕對不算是什麼好漢,也就是個普通的遼東漢子,至於說好漢之類的,他和人家差距還有。但有一點,確實是沒錯,那就是其人真不是張遼樂進的對手。別說他是一個人,根本也不可

能對上兩人,對上他也是個輸。就看他對張遼,他都不是人家的對手呢,哪怕就是對上樂進,其實也依舊是如此。不過如今他們遼東軍還是能逼退敵軍,因此這,確實,不得不說,靠着城頭的那些爆發了的遼東軍士卒,他們真是,能阻擋得住兗州軍,這個倒是不錯。所以

確實,公孫恭所起到的作用,絕對不是最關鍵的,可確實,少了他也不行啊,畢竟將是兵之魂,這魂魄要是都沒有了,那不就成了行屍走肉嗎。所以守城主將只要一出問題,那麼他這城頭別說一萬人馬,就算是十萬,該潰敗的時候,那也得潰敗。什麼叫潰敗,就是說你不

管多少人,到時候被人打得,是一下就崩潰了,直接是撒腿開跑,全退了,這就是潰敗。所以一萬人,那又算得了什麼呢。確實,比他們多了,如果真是潰敗,那最後也得是作鳥獸散,所以這他們又多什麼。不過如今顯然,遼東軍還不至於說就那樣兒。怎麼說呢,真要說起來,他們今日是更強烈爆發了,這絕對不是曹操他們想要看到的情況,可誰能保證,他們

每一日都如此?如果說遼東軍是天天****都這樣兒的話,那麼別說是如今的兗州軍,就算換成號稱是天下最強的涼州軍,他們也是不知道要什麼時候才能破這城。反正他們遼東軍要是每時每刻都如此狀態的話,那第一個曹操就不相信。別說是他們,就是己方,也做不到這

個啊。可他卻也不得不承認,那就是公孫恭今日是成功了,至於說明日如何,那明日再看再說,才能知道啊。不過不不管如何,他們遼東軍也不用****如此,就這麼來幾日的話,其實也是夠己方受的。當然,曹操他們是一點兒都不怕這個,還是,多少就是己方多損失些人馬的問題而已,對,就是如此,按照這個情況來說,沒幾日的話,那其實己方還是損失得起

的,想想也沒什麼大不了。畢竟己方的十萬人馬,可沒有什麼水分,因此,這難道還不能說明問題?他們遼東軍,是,也有十萬人馬,可那裡的水分有多少,他們自己最清楚了。反正是要比十萬人馬少就是了,那麼這就足夠了,己方是隻多不少啊,而他們是不會多,就是少。公孫恭此時帶着己方士卒,確實第一次沒讓張遼上來,樂進雖說沒他帶兵應付,可城頭

遼東軍士卒,也是沒讓他上來。至於說第二次,樂進他卻是第一個上來的,畢竟公孫恭哪怕就是個三流水平的將領,可他卻也不是廢物對吧,所以張遼還是比樂進晚上到城頭的,不過他確實,也上來了。對他來說,樂進都上去了,自己爲什麼就上不去呢?這怎麼說,自己

都是要強於樂進的不是?至於說公孫恭,那麼一個三流水平的將領,哪怕他今日又是爆發了一下,也還是不如樂進呢。確實,張遼對上他公孫恭,哪怕後者是爆發了一下,可對前者來說,也還是沒什麼大挑戰。至於說城頭的遼東軍士卒,他們的爆發,確實是給了張遼更大

更多的壓力,這個確實是沒錯。但是顯然,還是那話,江東軍不用說了,根本如今還在攻城的,是沒幾十個了,不過兗州軍他們,確實,今日被兩大將領所感染,因此這也算是表現不錯,至少後面觀戰的曹操他們,確實,都滿意了。畢竟這城頭遼東軍那樣兒,你是不能和人家比,所以就是和自己相比就行,只要超過了之前,就是好的。所以張遼和樂進別看是都

知道城頭公孫恭還有遼東軍士卒今日的爆發不錯,可對他們來說,挑戰也不大,確實還不至於說讓他們是太過重視對方什麼。如果說他們真是感到壓力真是大到不行,那麼此時張遼和樂進,還有兗州軍士卒,就不會是如此狀態。不過肯定也確實是,那就是這他們損失更多,

這確實是沒錯,比之前的傷亡要大,這個是一定的,肯定的,以及確定的。如果說連這個效果都沒有了的話,那麼遼東軍如此狀態,也真不至於讓後面觀戰的曹操他們擔心什麼了。不過他們確實,是不想己方傷亡比之前還多,可他們也真是,沒什麼辦法啊。所以說這最後,

他們也是都無奈了,就只能是寄託於己方能早日破了髙句驪,如此,就比什麼都強,不是嗎。而今日,張遼他們不是被逼退三次,曹操才鳴金,他們被打退了兩次,曹操就讓士卒鳴金了。對他來說,這來日方長,今日形勢可不在己方這兒,所以自然還是暫避其鋒來得更好。可顯然,曹操也不會說讓樂進他們就進攻一次,然後被打退之後,他就馬上收兵。那樣兒的

話,肯定不是曹操的作風,如今可還不至於說就真那樣兒,不過顯然他也不可能就等他們退下去到第三次的時候,他再讓人鳴金。因此,這自然是他們第二次被打退的時候,曹操就收兵了。還是那話,他就不相信了,這每一日,遼東軍都是如此狀態?真要都是那樣兒的話,

那麼這己方還不知道要損失多少人馬?一日兩日的話,己方是損失得起,可真來個十日八日的話,那可真是……畢竟之後還有襄平城呢,那地方纔是大頭兒啊,這髙句驪,和襄平還是不能比的。而樂進、張遼他們此時是帶兵退了,他們自然也是知道曹操的意思,畢竟這如今暫避其鋒,其實也是好的,是正確的選擇。反正對樂進和張遼他們來說,其實就是如此,

他們要是曹操的話,肯定這時候也會這麼去做的。所以他們自然對這個時候鳴金,是沒有半點兒意見,他們覺得正好。所以自然是二話不說,直接就帶着人馬回去了。對他們來說,這今日也是挺累了,所以自然是早休息早好。別管樂進和張遼都是比較好戰的武將,但是在這個時候,他們卻也知道,自己也是要好好休息一下了,而且還別說是自己,就看士卒吧,

他們如此狀態,這肯定也是需要休息的啊。結果是又過了五日的時間,當然兗州軍肯定不是一下休息五日,而是又強攻了髙句驪五日,大戰了五日,這一次,他們終於是看到了勝利的曙光,這奪取城池,就看這兩日了,當然今日的機率是很大的,曹操他們都是如此想法。

這一次依舊還是樂進張遼帶兵,不過和之前不同的是,張遼依舊是帶兵攻城,這個沒錯。不過樂進卻沒帶兵向城頭進攻,而是在城下,他帶着更多的兗州軍士卒,在攻擊城門。對他來說,這在城頭進攻,已經不是如今最爲主要的了,畢竟城門要被攻破了。至於說是和張遼

比什麼的,不是他沒這個心思,而是如今這隻要樂進能轟開城門,那麼他的功勞絕對就要比張遼大,難道這個不是比他強了嗎?所以樂進是有他自己的想法,因此,他是在城下帶兵攻擊城門,而不是像張遼那樣兒,帶着士卒在攻城。其實張遼對於是帶兵攻城,還是說攻擊城門,他對此都沒什麼大不了,畢竟他就是個外臣,是屬於其他諸侯軍隊的將領。不過他是

肯定不會去帶兵攻擊城門的。畢竟攻城的話,樂進沒在城頭這兒,兗州軍士卒哪怕不怎麼聽張遼的,可也是能和他一起,向着城頭拼死進攻。可要是換成了城門呢,那地方只有裡面有他們遼東軍守禦,所以基本上是沒什麼危險,因此,張遼可不認爲自己就真能指揮得動那

些兗州軍士卒。到時候,估計你也是看到了,他們是在攻擊城門,可是估計也是出工不出力,這你又有什麼辦法?是,最後哪怕別人不說話,可是曹操肯定會有話說,但是那樣兒的話,是不是要耽誤這攻城的進度。本來這一日就能破城,那麼估計就得是兩日了,所以張遼

是絕對不能那麼做的。儘管張遼他也對兗州軍不怎麼感冒,可卻不得不說,他還是個有大局觀的這麼一個將領,怎麼說張遼都知道,不管是對兗州軍來說,還是對己方江東軍也罷,哪怕就是涼州軍,這如今在遼東稱王的公孫度,都是大敵,所以遼東軍,那自然是三方的大敵,並且天子詔書都到了建業,這就不得不說,必須要滅了他們遼東軍才行。所以在這個大

前提的情況下,張遼自然是不會有其他的什麼心思。反正對他來說,這如今破城纔是最關鍵的,至於說其他的東西,都可以往後放了。而且他還是很清楚的,如今的樂進,和最開始的時候,倒是不太一樣兒了,顯然,是他主公曹孟德,說了什麼。當然曹操肯定是向着他們

自己將領的,可他同樣兒,那是不可能不爲所有兗州軍上下去考慮,因此,這他是絕對有他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考慮,說樂進,是必須的,但是不會狠說,反正就是點到爲止吧,就這樣兒。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樂進是先攻破了城門,沒辦法,這有一個將領和沒有一個大將,

那情況自然是不同。如果說最開始的時候,是沒有一個將領指揮去攻城門,那個時候,確實是,進度還不是這麼快。但是樂進一上,這馬上速度就增加了,因此,這城門本來就是搖搖欲墜,所以這個時候……樂進一上,自然就是相當於催化劑,所以這肯定就是如此效果。所以可以說他是立功了,比張遼的功勞大,後面的曹操衆人一看,心裡都高興,並不是說樂

進立功了,比張遼功勞大,他們就高興。說起來還不至於說就那樣兒,實在是城池破了,他們高興,別說如今他們遼東軍都沒個幾千人了,就算是再多,己方這十萬人一進去,他們也不好使!城頭的公孫恭已經是知道城門失守,他還沒忘了對身邊兒的士卒說:“快退,你

們都走!”士卒一聽,這怎麼回事兒?這自己將軍讓自己這些人走了?旁邊兒有親衛就說:“將軍,一起走吧!我等定保將軍平安!”公孫恭聽後則是微微搖頭。(。)

第五四〇章 見家主傳遞消息第七七八章 黃漢升無意玄德第五〇六章 擒信使一封書信第七十五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六)第六十五章 馬超帶兵回長安(續)第三二一章 蠻王孟獲忙逃亡第四四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五)第一九〇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二十九)第一七一章 擬聖旨召人回京第五〇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三)第二七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四)第九八七章 邾縣城破武安撤第二五九章 行軍途中偶遇第六章 吃麪初識大漢第一九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三十二)第九二四章 房陵城依舊對峙第一一五章 孟獲無奈聚衆議第三一三章 雒陽使者訪孫堅第八十一章 告辭離去回隴西第六五七章 涼州軍苦戰江陵第七九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第六三六章 涼州軍強攻郴縣(二)第四七〇章 師兄弟帳中相認第四七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九)第九四四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第六三七章 趙雲初戰長子城第二〇四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三)第九四九章 徐晃欲襲聯軍營第八六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十六)第七十八章 曹孟德引薦馬超第一六〇章 大雪來兗州撤退(三)第七二〇章 張飛燕投靠馬超第三六六章 回隴西兄弟談心(續)第三八二章 得勝凱旋迴長安(續)第四二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五)第八五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第八〇一章 黃忠帶兵返江夏第八三六章 兗州軍再攻襄陽(續)第七五九章 江東軍進攻蘄春(完)第四十七章 北上路聯軍夜戰第二八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十八)第八五四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二)第二二六章 成公英計敗漢軍(中)第五七〇章 趙雲郭嘉赴隴西第四十二章 崔安大戰許仲康(續)第三一六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三)第三十三章 涿縣外杜張對峙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三三七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四)第一八八章 兗州軍繼戰襄平(一)第七三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十)第一七五章 習武藝孟起教皇子第三〇二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七)第一二二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一)第九二九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完)第十三章 馬良奔赴江夏郡第四一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〇六)第二〇六章 祝融夫人說利害第八四二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二十八)第一九七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三)第八九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二)第九二五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十六)第七十一章 涼州江東入遼東第四七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七)第二三〇章 董仲穎所想終成第九二四章 房陵城依舊對峙第一六六章 南蠻王遣人搬兵第五十二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十一)第五七七章 魯肅伏兵退曹純第二七一章 帶來木鹿回銀坑第八八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第七九四章 聯軍入主臨湘城第二一四章 爲兵器求見鄭渾第六五六章 騎兵出賺取堅城第二四九章 斬仇人父仇終報第二〇三章 兗州軍奪取樂浪(二)第六九六章 冀州軍撤退歸還第八三一章 馬超出招滅守將(八)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第二三五章 帶來重回三江城第三六一章 除董卓四人密議第八十九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二)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七六四章 劉備軍受阻江陵第五〇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三)第四九七章 心中不平找李郭第二五四章 擇吉日孟起完婚(完)第六三二章 涼州軍奪取耒陽(二)第二八三章 馬超帳中說木馬第四六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七十)第七六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四十四)第八〇二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二十四)第六十二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第八五三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一)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五一七章 馬超圍攻弘農城第三十一章 憶往事仇人來襲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十八)第一七〇章 前線戰報至雒陽第五八一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