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公孫屍身送襄平

至於說在己方那兒,張遼確實,他是很清楚,不管結果如何,勝利也好,是失敗也罷,還是己方最後都沒一個士卒回江東了,那反正只要自己回去,那麼就會受到孫策的賞賜,這是必然,也是他孫伯符必須要給自己的,自己都明白,江東軍衆人也明白,而他孫伯符,是更明白。要不然的話,當初自己也不可能,他說讓自己去,自己就來這兒了,所以這個也確實……

至於說曹操他用兗州軍全體的名義,算是感謝自己,自己倒是也都明白。而其他的,他曹孟德是一定會表奏天子,給自己升官什麼的,必然。畢竟張遼是很清楚,這孫策的奏表,和他曹操的奏表,那分明就是兩種不同的情況。當然了,畢竟天子是掌控在他曹孟德在兗州軍

的手中,這是最根本的一個。不過也是因爲,孫策要是奏表的話,希望天子給自己升官嘉獎什麼的,那就相當於是直接向天子討要官職,而實際上其實就是向曹操要。所以張遼認爲,這事兒他孫伯符真就做不出來,更何況他曹操直接就會那麼做了。而顯然,如今曹操就這麼

告訴自己的,他那意思還不就是說,你到時候肯定是會升官,當然他不可能說是我曹孟德給你升官如何如何的,所以他是說了,要用他們整個兗州軍的名義……顯然張遼對此是滿意了,本來他也不是什麼無慾無求的人啊,但是張遼肯定也不至於說是貪財什麼的,也不是什麼官兒迷。因爲他很清楚,說起來當初的主公之女,還有主公之妻,可都是在江東,哪怕主

公之女,是嫁給孫策了不假,可這個張遼並不認爲就真是什麼大好事兒。他覺得真正能不讓女子受欺負,那還得是自己在江東有了足夠的身份和地位,真如此的話,江東軍衆人他們敢如何?當然了,這個大前提,肯定還得是自己有真本事,大本事才行。而如今來看的話,

自己認爲基本上是沒太大問題的。所以就差着這個官職了,只要自己官職足夠大,那麼就更沒什麼問題。說起來張遼把這個江東軍衆人給想象地確實,真很不堪。要說他們大多數,絕大多數吧,其實還都算是不錯。當然肯定是有那麼幾個不怎麼樣兒的,這都是很正常,不

是嗎?如果說真是,一個個都是好樣兒的,那好像也不太現實吧。怎麼說人都有着這樣兒那樣兒的缺點,就說當初孫堅是死在了呂布的手中,這麼一點,就足以說明了很多問題。也就是因爲孫策他是親手報仇了,要不然的話,張遼能不能在江東軍好好呆下去,都是問題。就這樣兒,試問就是到了現在,難道真就沒有對張遼有意見的江東軍將領嗎?有些人,那絕

對不是因爲他張文遠如今不把孫策當主公,而就是因爲他是當初呂布的手下,所以才……其實或多或少,不少人還都是有點兒想法的,不過是沒有人表露出來而已,就是這樣兒。可這個就不代表張遼他就不清楚了,不代表孫策他就一點兒都不知道,至於說周瑜魯肅他們,

那樣兒頂級謀士,有多少事兒是他們真就不清楚的呢?尤其這還是江東自己的事兒啊,所以確實,他們都知道,不過是沒有人說什麼而已。畢竟孫堅是不是死在了呂布的手裡?那張遼他以前是不是呂布的手下?就看他如今,他對呂布之女,還有呂布之妻,都是有那麼點兒照顧的意思。不過就是因爲他們幾個身份的原因,他肯定不好和她們走太近而已。畢竟那兩

人已經是屬於主公的親眷了,所以作爲江東軍大將,他張遼不承認孫策是主公,可終究他認可自己是江東軍的人,所以這個就不得不說,肯定很多事兒,都是必須要避嫌的,要遵守的,要有界限的。而且更不可能和孫策的女眷走得太近,這是必然。哪怕他們之間是有那麼一層關係,但是如今真算起來的話,到底誰和誰的關係要更近一些呢,顯然,不是,張遼。

之後曹操也是表揚了衆人一番,是所有人他都顧及到了。畢竟不光只是樂進張遼他們,可以說就算是甘寧,那也是都有份兒,至少他參與了,雖說不是什麼功,可也是,值得曹操表揚一下的。怎麼說曹操可都不是一般般的人,如果說他就只是個普通的兗州軍將領的話,那

麼他是絕對不可能也不會怎麼去做,可他畢竟是兗州軍之主,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人,所以,

這該有的心術,那是肯定不能少的。畢竟這你當老大的,只有讓手底下的人都滿意了,可以說你這個老大,才能算是安穩了不少。可要是手底下的人有不滿的話,那麼他就算是不敢反

抗你,可終究是個不小的問題,是個麻煩啊。所以曹操自然是知道該如何去做,畢竟他可不是從出生開始,就是做主公的那麼一個。他也算是從下面的開始,然後到最後纔到瞭如今這個地步吧。畢竟以前他是舉孝廉,然後爲官一方,之後也是當過好幾個人的手下,漢靈帝劉宏就不用多說了,之後就像是何進了,董卓了,曹操都在他們帳下做過事兒,這個確實是

沒錯。只不過他是不怎麼真心而已,畢竟曹操真正對兩人都如何想法,他自己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了。而這個時候,可以說在座的所有人,都算是皆大歡喜吧。畢竟連甘寧這樣兒的不是兗州軍的將領,更是沒什麼功勞的人,都讓曹操給表揚了一番,不過肯定和樂進張遼他們

的差距,那還是很大的。不過這卻也不得不說,這曹操也真是,帝王心術有之,這當老大的,確確實實,是不好讓手下人怎麼有意見的,他這當老大的,很多方面,那都是要照顧到啊。之後曹操也沒多說,直接就讓衆人都回自己的屋中休息去了。至於說這太守府雖說破是

破了點兒,這個不假,但是住人什麼的,那還是沒有問題的。如今也不是說什麼多雨的季節,因此確實是不用擔心漏雨之類的,也不用擔心這住的屋一下就倒了,畢竟這不是那破茅屋,也沒被什麼秋風所破,那可真是,還不至於說那樣兒啊。玄菟太守府這兒,再怎麼破,也不是那茅草屋所能比的,不至於說被秋風給吹倒吹走,那也太破了,太守府可不至於此。

好歹這是大漢一個郡的太守府啊,這可不是開玩笑。雖說曹操他們都認爲破不假,這個是實在沒錯,可也是,這能住人。所以衆人都去休息了,誰也沒留下,他們也都清楚,其實自己主公也沒那意思讓誰留下,所以自然是都離開了,和自己主公告辭,然後去了自己被安排

好的住所。畢竟兗州軍衆人,哪怕是包括張遼和甘寧他們,可都沒有一個矯情的,都沒那麼金貴,這太守府破歸破,不過他們卻也不是說就不能住下。就是程昱,年紀大了,曹操是怕其人身體不好,所以是特意給他安排最好的地方,和曹操基本上都沒太大區別,這也算是最特例的一個了。沒辦法,誰讓程昱是這所有人裡,年紀最大的那個,都六十多了,在這個

年代,確實是歲數太大了。好在他還是能行動迅速,更是能給曹操出出主意,要不然的話,誰都不能讓他隨軍出征。畢竟這遼東是什麼地方?苦寒之地啊,氣候是非常不好,所以真是要再趕上冬天什麼的,很多人都擔心,程昱這身體是不是真能挺得過去,畢竟其人那個年紀,可在那兒擺着呢。要說年輕人,估計都要不行,雖說不至於如何,可肯定是身體不爽啊,所

以他這年紀大的……當公孫恭的屍首被送到襄平的時候,公孫康還真是沒什麼傷心的情緒,不過在手下將士的面前,他這個當兄長的,怎麼也得做個樣子,所以也是哭了一場,讓人覺得這自己這個少主可真是,“兄弟情深”啊。可真正瞭解其人的都清楚,這無非就是他公孫

康在做戲而已,對,就是而已,要是真沒人的時候,他估計還不一定怎麼樂呢。可不是嗎,

這公孫恭一死,在整個遼東軍中,是再也沒人能威脅到他的地位了。當然了,你要非說都已經這個時候了,他公孫康還想這事兒?確實,這哪怕曹操兗州軍早已是大兵壓境了不假,可

對他公孫康來說,自己這個弟弟,這個公孫恭,真可以說是自己的威脅者,不過如今可真

是好了,他已死,那麼就再也沒人能威脅到自己了。這一個臥病在牀的老不死,那根本就不是自己對手,而且他是馬上就要死了,所以自己不擔心什麼。以前的話,還因爲有個公孫恭,自己這個兄弟,是一個對手,能威脅到自己,不過如今連他都身死,那麼自然就是沒人能威

脅到自己了!所以要不是有好幾個人在場,他公孫康都想大笑三聲,這他孃的公孫恭終於是死了,自己也不用再擔心他來奪自己的位置了。哪怕公孫康都清楚,自己這個弟弟,其實膽量不大,你要讓他守個城,那是沒什麼問題,可要是讓他來奪權,這個還真是,不是自己

小看他啊,實在是他沒那個本事。不過雖說公孫康也不是沒這麼想過,但是這對權力的慾望,早已是超過了所有東西,因此,這哪怕公孫恭是個沒有什麼威脅的人,可他依舊是把對方當成是自己的頭號大敵。不過如今是好了,對方都身死了,那麼整個遼東,那自然就是自

己的天下,所以是自己可以爲所欲爲了,不是嗎。因此,他心情非但沒因爲公孫恭身死,而變得如何不好,反而因爲是少了這麼一個大威脅,公孫康此時心情是大好。當然了,在衆人面前,不管是虛情還是假意,他都沒表露出來什麼高興的情緒來,你看他的話,就是覺得這是一個兄長,一個當大兄的,在悲傷着,因爲自己弟弟身死在了敵軍的手裡,所以這真是

讓觀者傷心,聞者落淚啊,當然這個是純扯,有幾個不知道他公孫康真正想法的,不過卻誰都不會說什麼罷了。最後公孫康是吩咐了下去,一定是厚葬自己弟弟,然後入祖墳,這就算完。畢竟這個時候還有戰事,所以自己也走不開,只能是讓其他人,代替自己,主持自己

兄弟入土的儀式了。要說公孫康也不是不明白兗州軍曹操他們的用意,可自己還能怎麼做,哪怕自己心裡高興,可確實,也不得不厚葬了自己兄弟,就是這樣兒。不管自己是什麼想法,自己都得這麼去做給所有人去看,而且己方士卒,顯然這因爲自己兄弟的身死,這玄菟的失守,而讓他他們士氣大跌,可這又有什麼辦法?這如今自己也只能是來一個厚葬自己的弟弟,

讓他們看看,自己並非是那種無情無義之輩,跟着自己,是能逼退兗州軍,而且最後自然也是會論功行賞,大家一起升官發財啊。別管公孫康這個人的人品如何,別說遼東這個地方,是不是窮成什麼樣兒了,至少公孫康他此時此刻,一時間卻是很慷慨的,就看他有這個大家共同富貴發財的想法,那麼怎麼都有人給他效力,甚至是效死命,這所謂是“人爲財死,鳥

爲食亡”,這從古到今,例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不過公孫康是永遠都會如此嗎,不清楚,也許是,也許不是,都是有可能的。畢竟他如今真正掌權,在遼東軍這兒,還沒幾個月,反正因爲兗州軍的到來,他對手底下的將領士卒什麼的,確實是還算大方,這也是怎麼他手下

的將士,還有那麼多的原因,畢竟有幾個不爲自己利益的?

第一二六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五)第五八四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一)第八二三章 江東軍繼戰臨湘第八十一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四)第九三三章 王伉府中會呂建(續)第三四九章 藤甲兵襲涼州軍第六五三章 兗州軍攻函谷關第一二四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第三十八章 入邾縣相商對敵第二八五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九)第四四四章 郭嘉出計破綿竹第二八五章 說服木馬歸己方第五二七章 吳元雄奪取安邑第五五〇章 馬孟起出城單挑第二五六章 涼州軍破弘農城(一)第四八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三)第二六九章 南蠻軍使者離開第八五七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八)第六一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四十六)第二一八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五)第四五八章 借道郪縣奔成都第五二一章 白波三賊算楊董第六一一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第八二二章 離臨湘聯軍北上第四三五章 閱兵畢離開南鄭第一二一章 兗州軍戰高句麗(完)第三六八章 涼州軍再戰南陽(四)第八八四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五)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七十五章 兗州軍攻高句驪第八八二章 伯符帶兵赴前約第六九八章 地道成孟起用兵第二二四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續)第一二三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二)第七六〇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六)第七二八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五)第十一章 雲中城馬超入伍第一七一章 擬聖旨召人回京第四二八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七)第一三二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一)第七五六章 戰長江甘寧敗退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七八五章 戰襄陽故人來投第七六八章 龐士元拜主孫策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六)第一五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四十一)第二二一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八)第五四六章 據酉陽文魏逃走(續)第五十八章 十八子夜襲敵營第九四八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三)第八九三章 曹操襄陽會兄弟第八三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七)第八六六章 涼州軍奇襲襄陽(完)第五九六章 殺車胄玄德歸來第三五一章 袁本初謀取冀州(完)第五三七章 入得城池見文魏第五八六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十三)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一六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五七九章 涼州軍決戰江夏(七)第四四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五十二)第六一五章 劉備欲往荊州地第四六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三)第六三四章 軍陣前兩人對話第六一一章 劉備帳中點文丑第二三〇章 董仲穎所想終成第八十五章 兗州終奪髙句驪(續)第五三七 王邑求請司馬懿第七九六章 馬孟起聚衆決議第三四四章 聯軍兵入汜水關(續)第六七七章 涼州軍繼戰江陵第一四八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三十四)第二十四章 漢中江夏皆行動第四〇六章 馬超帶兵奔銀坑(續)第七八五章 龐士元計取臨湘第五九四章 夜戰洮陽戰事起第十七章 聯軍終破西陵城(十三)第七六二章 馬岱領兵攻襄陽第二七一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六)第二〇九章 襲叛賊漢軍取勝(上)第二五一章 涼州軍戰弘農城(十三)第五〇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一五)第三五四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五)第八二五章 兗州軍強攻襄陽(續)第六九二章 瞞謀士矇混過關第九七四章 孫劉帳中議軍事第四七七章 事敗露吳懿出招第三五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四十三)第一三〇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十六)第六三五章 聯軍受阻羅縣城第八九三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四十四)第七六〇章 孫策周瑜到羅縣(續)第一二三章 談判成功返大營第七〇二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四)第九九五章 聯軍大戰西陵城第三〇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八)第七十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一)第二九二章 五人大戰呂奉先第一二六章 馬孟起深夜聚衆第三八五章 逼迫楊任詐沔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