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二〇章 聯軍涼州軍死戰(續)

張遼四人各帶着己方士卒,登上了雲梯,來和涼州軍展開了激烈的攻防戰。而這一次,算是兩軍的一次死戰了。畢竟不管是張遼他們,還是說張任,其實一直都是憋着氣兒呢。而雖說涼州軍從這麼些時日來說,算是佔了優,可張任還沒有發泄出來自己心中憋着的氣兒。至於說張遼他們幾個,那就更不用說了。而發泄的對象,自然就是對方,是敵軍,肯定不會是

己方。所以彼此看到了對方後,確實那都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啊。可以說還沒有交鋒上,火藥味就已經是很足了。可惜這個時候還沒有火藥面世,要不然的話,只能是更加激烈,更加的熱血,更加讓人覺得是雙方的死戰。當然肯定雙方的死傷也只能是越多,必然了。

張遼四人是越戰越勇,別看只是剛開始一會兒,可誰都希望是能第一個登上城頭。當然他們如此想法的目的,肯定不是讓自己主公(將軍)表揚他們,他們還不缺這個。主要是之前還真是,有點兒憋屈啊。別看最後也是都上了城頭,可實際上呢,哪一次不是灰溜溜下來了。

-----------------------------------------------------

所以還真別說,他們是每人都不想那樣兒。如果有選擇的話,他們寧可是付出一定的代價,也要滅了城頭的涼州軍,破了蘄春,甚至直接就生擒張任,那是最好不過的了,不過這……

至少以目前來說。好想這些都是奢求啊。當然了,其實一想,也並非都是不可能的事兒。但是基本上。如今還實現不了就是了。而張遼幾人,明顯還是比較現實的。所以他們務實。

第一個帶兵上到蘄春城頭的,自然還是張遼,他是當仁不讓。畢竟本事什麼的都擺在那兒,不是他的話,別人的機率還不是很大。而第二個當然就是孫翊,他那武藝可要比曹真和牛金高上那麼一點兒。結果張遼看孫翊還是和以前那樣兒我行我素,他是氣不打一處來。對他來說,這自己那麼不服孫策的人。可爲了江東軍,不也是盡力而爲了。可他孫翊不單單是江東

軍的重要將領,更是孫策的弟弟,是親兄弟,可他那個態度,實在是讓張遼都想揍他一頓。對他來說,如果孫翊是自己弟弟的話,這個時候張遼都不準備對付涼州軍對付張任了,直接

-----------------------------------------------------

就提着環首刀奔孫翊去了。可顯然,如今是不可能了。他也不會那麼去做。他確實是想對着其人大喊兩句,那意思你孫叔弼還有沒有大局觀了。但是張遼忍住了,而且憑他對孫翊的瞭解。自己說什麼,基本上都是沒有什麼大用的。如果要是真說起來有用,那麼自己就算是說幾句,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本來以張遼的性格,他是不會這麼做,可如今他實在是被逼無

奈,可顯然,很多事兒都是徒勞啊。而且他心裡非常清楚,想讓孫翊聽話。那就只有孫策他那個其人的主公兼兄長,要不就是他母親吳國太。其他人,真是。不好使。要不然的話,也真是沒有那麼多事兒了。結果張遼就在分心的時候,是被張任抓住了時機,帶着涼州軍士卒,把他給逼退了,實際就是給打下了蘄春城頭。然後這個時候曹真和牛金幾乎是同時上來,

他們三人此時是一起圍攻張任,張任也不甘示弱,也是帶着涼州軍士卒包圍了他們,雙方混戰在了一處。孫翊別看是不搭理張遼,但是對曹真和牛金,他還是來者不拒的。對他來說,只要不是和張遼一起對敵,那麼哪怕是和自己敵人合作,自己都認了。而曹真和牛金兩人呢,

-----------------------------------------------------

說起來他們對孫翊和張遼的那點兒齷齪,是清清楚楚。畢竟一日兩日可能還不知道什麼,但是這都已經過了多少時日了,傻子估計都能看出來點兒什麼了吧,所以他們還能不知道?

不過那終究是江東軍的事兒,曹真他們兩個外人,自覺也不好說什麼。而且其實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想法,畢竟江東軍說起來也是對手,所以他們內部不和,也正是兩人想要看到的。因此,孫翊對張遼那樣兒,張遼又是那麼無奈,曹真牛金他們兩人都是在心裡偷着樂來的。

而且他們也更清楚,其實自己兩人也枉做好人啊。爲什麼這麼說,因爲這個事兒的根本在於張遼,是他和孫策的關係。不過如今還要在孫翊的身上找到突破,只要他能和張遼合作,還那麼也就是了。但是不管是曹真,還是牛金,他們可都明白,本來自己兩人和孫翊關係也都沒那麼好,所以如果真要是說點兒什麼的話,那麼最大的可能,不光是其人不能聽的問題,

最後還會把這這些時日以來的交情,都給消耗沒了,這事兒可不是什麼沒可能的,所以他

-----------------------------------------------------

們兩人自然是不會對孫翊說什麼,而且這事兒確實,是江東軍的事兒,孫策都不管呢,他們操什麼心啊。對這個,兩人真可謂是門兒清了。別看牛金那樣兒的,確實是沒有什麼頭腦,可卻不代表他就傻。而且真說起來,牛金也不是不知道去想問題,去思考,這是肯定有的。就和涼州軍的崔安一樣兒,崔安肯定不是傻子,不過就是頭腦轉得慢。甚至乾脆就不轉了。

不過如今是好多了,馬超和衆人也都認爲他是長進多了。畢竟都四十多歲的人了,可以說再怎麼不動腦。他終究還是有經驗的,看過經歷過的。那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崔安也學會學到了不少的東西。而且他接觸的人,都是比他腦袋好使的,這肯定對他是有所影響,所以……

那麼同樣兒,崔安他那樣兒的都能有所長進,那麼就更不用說本來就比他強的牛金,還有江東軍的孫翊。漢軍的文丑,其實都是,他們的頭腦其實基本上都算是一個級別的。當然肯定也有強弱之分,但是差距不是說那麼特別特別大,不過有是肯定有的,但是這都不重要了。

-----------------------------------------------------

重要的是不管是誰,都知道進步。說起來崔安了、牛金了,還有文丑,他們算是一個相貌水平,都是長相兇惡。而且是五大三粗,看着就是個猛將兄,這是不認識他們的人第一印象。

反而孫翊那樣兒的。雖說肯定不是小白臉,可和那三個,還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至少孫翊看着雖說也很魁梧,但是卻沒有那麼粗狂,可其他方面,和幾人倒是沒有太大區別。不管是說話的聲音大笑,還是性格,還有其他等等,都是有不少相似甚至就是相同之處。所以說他們那樣兒的人。也確實,是有相似之處的。這倒是一個挺有意思的現象,仔細一看就知道了。

所以曹真和牛金兩人都是置之事外。對他們來說,江東軍自家自己的事兒,自己兩人這麼倆外人,還是別參與的好。要不然也真是,好不容易和孫翊整的關係還尚可,那麼真就是很可能一下就都沒有了。至於說張遼,雖然他們自認爲關係還可以,可實際上呢,肯定是不如孫翊來得更好就是了。畢竟曹真他們可都清楚,在這樣兒的立場上,他們只能是和一個人關

繫好,要不就是張遼,捨棄孫翊。要不然就是和孫翊關係好,不怎麼去和張遼接觸。世間

-----------------------------------------------------

安得雙全法啊,有多少事兒能兩全其美的?這孟子都說了,“魚和熊掌不可得兼”,古人的話,絕對是有道理的啊。所以曹真和牛金,他們倆還能不明白不清楚嗎。說起來他們倒是希望江東軍內部問題更多,分歧更大。可誰都不是傻子,兩人也沒有那麼大本事,能在張遼和孫翊面前左右逢源。也許孫翊這個人,因爲沒什麼頭腦,倒算得上是比較好欺騙,可那個

張遼是個什麼樣兒的人物,曹真和牛金兩人和對方接觸了這麼多時日,多少也算是比較瞭解了。他們覺得,如果自己是能騙得了孫翊,可卻絕對騙不過張遼那樣兒的人。所以不管是曹真,還是說牛金,他們早就沒有了什麼其他的念頭,或者更準確說,早就給打消了。如果說還有什麼的話,那麼就只剩下他們認爲,兩人還是在一旁看戲,那樣兒的話,是最好的了。

說起來他們都看得出來,張遼和孫翊的事兒,說小吧,其實不小,但是說很大,至少如今也沒那麼大。不過他們認爲自己兩人都明白的事兒,孫策能不知道?可孫策不說什麼,如今

-----------------------------------------------------

不說,可不代表他就永遠都不說。所以他們倆是更喜歡更希望看到江東軍的將領不和,可他們也想到了,也許到最關鍵的時候,孫策會出面說什麼,然後這個事兒也許就解決了也不一定啊。而此時城下的張遼,在雲梯上,他還真是看到了正在城牆邊上對戰的孫翊他們幾人,這麼一看,他是更加氣憤,比之前幾日還氣憤。畢竟他也是很清楚,孫翊不和自己合作,而

對曹真牛金他們,他確實是來者不拒。可這再一次看到這個情況之後,張遼依舊是心裡不爽。畢竟這確實,心裡不平衡,哪怕就是張遼,他也不能免俗。還是那話,在整個的江東軍中,就算是孫策,對張遼,那從來都是客客氣氣的,真就沒有人像孫翊這樣兒,天不怕地不怕,和自己過節這麼深。就說孫策最爲器重的幾個人,周瑜魯肅不用說了,魯肅和張遼的關

系,說起來還真是非常不錯,不用多說。就是周瑜,儘管他並不是說對張遼就一點兒意見都沒有,但是他看在自己主公和好友魯肅的面子上,尤其是張遼其人對江東軍,那確實是盡

-----------------------------------------------------

心盡力,所以周瑜和張遼的關係肯定談不上不好,反而還算是可以。雖然不是如何如何好,但確實,還是可以的。然後是孫堅留下的幾員老將,程普、黃蓋、韓當和祖茂,他們幾個,怎麼說呢,對張遼的意見肯定是有的,而且不小。可就因爲孫策的原因,還有張遼確實是

對江東軍盡力,因此,四個人也沒多說過什麼,他們都把自己的意見放在心裡。其實他們對張遼最大的意見,就是那麼兩個。第一就是當初是他跟着呂布一起,最後老主公孫堅和呂布拼了一場,落得個身死的下場,這讓他們記住了。然後自然就是張遼說死也不拜自己主公爲主,這確實是讓他們心裡不爽,不過就是沒多說而已,畢竟人家對己方還算是夠意思了。

四人也不是那麼不講道理的,所以他們心裡有意見,可都不說。然後孫策的幾個弟弟,除了孫翊之外,都對張遼還算是可以……

第六十一章 孫伯符戰崔福達第六一二章 兗州軍進攻湘南(續)第六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十九)第七七六章 劉備軍夜襲敵營(續)第一〇二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二十五)第七〇六章 江陵城敗後再戰第一三五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二十一)第七九六章 馬孟起聚衆決議第五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九)第一六二章 涼州軍再襲敵營第二六〇章 木鹿大王戰崔安第一九九章 兗州軍終破襄平(完)第九四一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五)第四七三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二)第六十八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二十三)第七五三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二十九)第三七九章 張魯求援劉君郎第一三七章 樸克得見曹孟德(三)第九五八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三十二)第九三〇章 龐柔王平夜襲營(續)第四四〇章 戰綿竹連日敗退第四二二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一三)第五四六章 馬超再攻懷縣城(續)第四章 學有成先生離去第三三九章 三族老竹樓商談第二〇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四十八)第二一三章 祝融夫人勸孟獲第一二八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七)第六六三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三)第六〇九章 納諫言得見張遼第三〇四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九)第二三〇章 董仲穎所想終成第三〇六章 汜水關諸侯會盟(中)第七九五章 龐亮馬朝訪龐統第四二三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完)第八四七章 周瑜出計賺韓嵩第七一九章 說張燕使者出招第二九六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上)第一七九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八)第四八一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九十)第一四五章 兗州軍受阻襄平(三)第六五六章 鏖戰臨湘再受阻第六五五章 兗州軍激戰臨湘第二二四章 涼州軍攻三江城(續)第九七四章 江東軍邊界動向(續)第四二八章 彭羕跟隨涼州軍第二六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四)第七五五章 兗涼兩軍戰冀州(三十一)第四四九章 馬超宴間說拜師(續)第八〇七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二)第八三〇章 涼州軍出兵蘄春(續)第五二六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三五)第二四九章 八納洞再請木鹿(完)第八三〇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六)第五〇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八)第二九〇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五)第三十五章 無終城馬超得劍第三四八章 阿會喃求見族老(續)第四九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八二)第二九八章 謀雒陽何吳被誅(下)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二六五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完)第七二〇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續)第三五七章 馬超解說藤甲兵第九四八章 兗州軍樊城夜戰(續三)第三四六章 衆人散相繼離開第七八六章 謀太史郭嘉出招第五九七章 劉玄德再據徐州第二七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二)第二二六章 涼州再戰三江城第八五八章 兗州軍攻破弘農(六)第一八五章 名士入夥叛賊第一二一章 涼州軍奪取鬱林(七)第五〇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九九)第四五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〇)第八五二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第八十七章 遼東出兵拒兗州第六七二章 戰江陵馬岱登城第四八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八十九)第九五八章 蔡孫劉相商合作(續)第九三三章 孫伯符說孫叔弻第一七三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十二)第三七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六十八)第四一一章 劉焉亡兵入南鄭第四九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一〇六)第二八八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十二)第八一三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八)第三一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第七九三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五)第六十二章 曹操班師回許都第四十九章 襲山寨有魚漏網第六十九章 成績出一詩驚四座第二〇四章 孟優返回南蠻營第六十三章 闖城門逃出生天第五二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一二)第三五七章 馬超欲謀漢中地第六十九章 崔福達城下罵陣第十五章 聯軍首戰攻安陸第八三一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十七)第二一九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