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鵠備分得勝負機

郯縣,州府。

從兵入泰山以來,泰山、兗州,包括揚州九江等地的軍報絡繹不絕。

連着好些天,荀貞都沒有能好好地睡上一覺了,不過他是經慣了戰事的,越是軍情多,他越是精神振奮,是以雖是多日未曾安眠,卻是絲毫不覺睏倦。

他拿着新從荀成部發來的一道軍報,笑對在座的戲志才、荀攸等說道:“應仲遠果數遣兵援牟縣,已墮元直計中矣!仲仁這道軍報裡說,昨日又有八百餘的泰山兵到了牟縣城外,與羊秘等各營合兵,這已是應仲遠的第三次增兵了,前後合計,目前援救牟縣的泰山兵已達有三千餘。可以料見到,泰山西北諸縣現下必已然守禦空虛。”

泰山郡雖是大郡,民口多,但到底只是一個郡而已,據戰前情報,加上泰山北部、西部沿邊抵禦魯國、青州黃巾入掠的各縣縣兵,也不過只有步騎七八千人,開戰後,應劭兩次募兵,共得兵四千餘,也就是說,泰山郡的能用之兵是一萬兩千多人。荀成、臧霸兩路兵馬,先前已經相繼殲敵數千,牟縣城中又有兩千餘的守卒,加上這三千多的援兵,確然可以清楚簡單地算出,泰山郡西北七縣中,此時必定是守卒寥寥了。

荀攸從另一個方面也做出了和荀貞同樣的判斷。他說道:“應仲遠此次給牟縣增兵,只遣了八百餘人,尚不足千,可見他手頭上確是沒多少的部隊可派了。”

他頓了下,對荀貞建議說道:“劉、陳、江諸營雖然暫時阻擋住了劉公山、鮑允誠的援兵,然畢竟是在‘客地’作戰,輜重補給不易,難以持久,既然已把泰山西北諸縣的守卒大多調至牟外,攸以爲,明公可檄令荀、臧兩位將軍尋機破敵,繼拔牟縣,再進克泰山西北了。”

荀貞問戲志才:“志才,卿以爲呢?”

戲志才與荀攸的觀點相同,說道:“公達所言正是。”

“好,那我便檄令仲仁、宣高,命他兩人破敵略地!”

荀貞當即手書檄令一道,命人即刻給荀成、臧霸快馬送去。檄令剛被送走,外邊來了一個幕府吏員,奉上了軍報一封。荀貞拿過來看,見是從兗州任城送來的,拆掉封泥,展開細閱,看罷,哈哈大笑,對戲志才、荀攸說道:“公達才說起兗州,玄德就有捷報送來!”

戲志才、荀攸詢問詳情。

荀貞示意侍吏把劉備的這道軍報給戲志才、荀攸拿去,由他兩人自看。

荀攸請戲志才先看,待戲志纔看完,他纔看,待看過了,擡起頭來,與戲志纔對視了一眼,從這道目光對視中,兩人知道了對方所想正是自己所奇,皆笑了起來。

荀貞問道:“卿二人緣何發笑?”

戲志才笑道:“吾與公達所笑者,是奇劉將軍竟也能用詐計。”

荀攸笑道:“劉將軍素以仁厚著稱,今觀其捷報,卻不意他也會出奇用詭。”

卻是:劉備提兵到了任城縣後,先是與陳褒合營,繼之不久,在半個月前,也即荀成、臧霸會師於牟縣城外的前後,眼見泰山郡的形勢岌岌可危了,劉岱終於決定發兵,援救泰山,爲阻其進兵之路,荀貞傳檄給劉備,命他率本部北至樊縣安營佈陣。

樊縣屬任城國,北鄰東平國。劉備的兵馬在這裡一駐紮,陳褒、劉備、江鵠三營就連成了一線。他們這一條防線,正擋在了泰山郡與兗州腹地之間,是劉岱、鮑信援助泰山的必經之地,不把他們擊破,劉、鮑的兵馬就無法抵進泰山,——除非走濟北國的北部,可濟北國境內現今黃巾數萬,這條路顯是難走,幾無可能。

於是,鮑信親帶兵,擊東平國內的江鵠營,劉岱所發之援兵則攻打任城國內的劉備、陳褒營。

四天前,荀貞接到了江鵠的一道軍報,乃是江鵠小敗於鮑信。

在東平國,江鵠得到東平相李瓚的相助,與東平國的郡兵合兵一處,計有四千餘人,而鮑信帶去援泰山的部曲只有兩千餘,江鵠性子悍勇,自恃兵多,打算全殲鮑部,便遣兵斷了鮑信部的退路。鮑信偵知後,對部曲說道:“細眼兒向有悍名,今吾軍退路爲其所斷,不死戰,則吾輩死無遺類矣!吾聞之:狹路相逢勇者勝!”其部曲戮力,于禁等衝鋒陷陣,而江鵠這邊,其兵馬雖衆,可他卻難以順暢地指揮東平國的郡兵,最終小敗,然而鮑信也沒能破其營。

或許是受了鮑信這一場勝利的鼓舞,劉岱所發之援兵對樊縣之劉備、任城縣之陳褒發起了猛攻。進攻劉備營的兗州主將且還分兵劫劉備的糧道,搶走了一批從合鄉送去給劉備的糧秣。劉備部中的軍吏有些爲此驚慌,劉備倒是鎮定自若,大概在經過與長史殷純、都尉卓膺、司馬士仁、掾屬棧潛等的商議之後,反決定藉機用計,即戲志才、荀攸所言之“詐”和“奇詭”。

在前天夜間,劉備假裝糧秣不繼,燒了營寨,僞做要撤退回任城縣。進攻他這一營的兗州主將發現後,上了他的當,立刻帶兵追擊,進入到了劉備提前設下的伏擊圈中,爲劉備所敗。

劉備取勝後,沒有追殲敗北的敵兵,返回到了樊縣,仍舊築營堅守。

荀貞適才接到的那封劉備送來之軍報,所講的便就是他擊敗敵兵、仍固守在樊的經過。

聽了戲志才、荀攸的話,荀貞也不由笑了起來,說道:“玄德老於行伍,屈指算來,中平元年至今,他亦是已征戰十載了,沙場臨敵,稍稍用奇,何足怪也!”

荀貞卻是不知,劉備也是不知,那個中計的兗州主將之所以會上當,實際上正是因爲受了劉備此前名聲的迷惑,當他要帶兵追擊劉備時,他帳下有吏恐這是劉備之計,上言諫止,這個主將卻不以爲然,反駁說道:“奇非智將不能出。劉玄德雖爲鎮東所愛,而素來不曾聞他有何智謀,況且今他趁夜燒營寨而遁,亦足可見去意之真,必非用計。”因此這才中伏戰敗。

荀貞沉吟稍頃,對戲志才、荀攸等說道:“卿等以爲玄德在軍報末尾所言之事可行與否?”

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 雙喜臨門(上)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5 問世間誰主沉浮89 智勇兼備褚飛燕40 鐵營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43 焉可自棄學陳項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3 道左遇貴24 太守驪馬從白駒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45 天寒遙寄冬衣去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63 荀貞之兩問治郡事 張孟高席間相托私2 獲名11 雪夜攻莊76 演武薦賢(上)62 忽聞北地羌人亂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74 奮武遣以一軍阻36 什伍117 三戰盡復東郡地(二)1 張長詈罵府門外7 遍觀諸郡(上)46 離間難離明智主 讒言每自小人來109 無情未必真豪傑 爭徐需重爭臧霸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1 飛書問君何所欲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83 威震陽翟(上)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48 其人卻恐不易輔也2 二李陰與澤賊通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46 可憐的胡/平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28 幾事不密則成害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2 文高初見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0 防寇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34 一怒之威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98 幸有螟蛉機變才36 天下之中洛之陽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03 歸來美酒洗征塵42 可願南下?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3 路見白骨露於野10 防寇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67 鮮卑復又寇幽並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52 市義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79 聞聽道上辱郡丞(下)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35 鄉吏殘民23 文聘(中)61 最令人懼是毒計45 虎膽奸雄101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