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袁公路縱虎謀北

這第三道表說是上給朝廷的,不如說是傳給公孫瓚、袁紹的檄文,乃是陳儀起草,由荀貞潤色,大概意爲:方今王室蒙塵,袁紹家世受漢恩,公孫瓚家亦歷代二千石,他兩人亦是因漢家的恩用,這才得以各掌州郡,卻不思盡忠,先前討董卓時,俱藉機斂衆而不出兵,現下李傕等賊亂長安,王允被殺,天子受到脅迫,他兩人坐擁精兵,卻仍不勤王,併爲了私利而興兵內鬥,實令志士扼腕,忠臣眥裂,荀貞、孫堅自知德能低微,然希望公孫瓚、袁紹能夠立即停止州戰,共從朱儁號令,西進入關,討伐涼州諸賊,如若不然,徐、豫將聯兵介入制止。

和此前的兩道表一樣,這第三道表也是寫成了多份,一份遣人送去朝廷,其餘的諸份分別送給山東的各個州郡。

袁術、劉表先後得覽表文,看罷,兩人反應不一。

袁術雖是主動與孫堅結下的盟約,但首先,就他本心來說,他是看不起孫堅的,僅把孫堅視爲一武夫而已,其次,前不久他請求孫堅遣兵相助,自以爲已足夠卑辭厚禮,孫堅卻拒絕了他,因此,儘管迫於形勢,他不能就與孫堅反目,可心中已然銜恨,看了這荀、孫聯名的第三道表的表文,袁術又覺痛快又覺鄙夷。

痛快的是:荀貞、孫堅在這道表中“大罵”了袁紹,把袁紹“假仁假義”的外皮給扒了個乾淨。鄙夷的是:以土承火,得應次之運的是袁氏,荀貞、孫堅這兩個“豎子”卻竟試圖通過推舉朱儁這個老匹夫以及給朝廷上幾道表來掌握天下的大勢,真是不自量力,可笑至極。

袁術對親近臣屬們說道:“荀氏固吾州高門,何如我家?貞求仕亭長,斗筲吏也,可知其志,孫堅,族名卑下,以軍功發跡,匹夫勇耳,二豎子螳螂怒臂,竟欲主天下盟耶?”嗤笑幾聲,又自矜地說道,“紹雖婢子,吾家奴也,然今海內,亦只有他稍值一提,餘衆悉不足道!”

袁紹、袁術兄弟兩人分在南北,彼此不和,連帶着袁氏族中的族人們也各依親近關係,或從袁紹,或附袁術,現跟從在袁術帳下的袁家族人有袁胤、袁嗣等。

袁胤、袁嗣俱是袁術的從弟,聞得袁術此言,兩人皆以爲然。袁嗣思忖片刻,說道:“荀、孫雖狂妄自大,但如他兩人真的兵入冀州,對吾兄而言,倒是一個良機。”

袁術問道:“噢?什麼良機?”

袁嗣說道:“黃祖狡猾,部曲頗精悍,吾兄與之數戰,一時受阻於西陵。荊州膏腴,半在南陽,南陽已爲吾兄掌控,以嗣愚見,與其繼擊江夏諸郡,何如北取汝南?”

袁術眼前一亮,說道:“吾弟的意思是?”

“呂奉先雖爲李傕等所敗,但那是因爲叟兵內應,這才致其失守長安,非戰之不利也,其人實驍勇,號稱‘飛將’,部屬張遼、高順、成廉、魏續等,又皆知兵猛鷙,秦誼、陳衛、李黑等,當道刺殺董卓,並俱壯勇死士,而今他無所依也,逃奔吾兄,正合爲吾兄爪牙,吾兄可稍給他兵,使趁荀、孫兵向冀州之際,北上爭豫,得之必易如反掌。”

除袁胤、袁嗣外,袁術的故交劉勳、謀臣李業等也在堂上。

劉勳拊掌大讚,說道:“此妙計也!”

袁術問李業:“卿意如何?吾弟此策可行否?”

李業沉思了會兒,答道:“明將軍既已與孫將軍定盟,今如爭豫,則是撕毀盟約,或將不利於明將軍的令名,此其一也。明將軍一旦遣將北上,孫將軍或就會改與劉景升結盟,荀將軍與孫將軍生死交也,且脣亡齒寒,亦必會與明將軍爲敵,如此一來,我軍就要陷入三面皆敵的境地,如是能速克豫州倒則罷了,若是不能,恐危矣!此其二也。是故,業以爲不可。”

袁嗣說道:“雖與孫堅定盟,而邀他出兵來助,他卻不肯,這與沒有定盟有何區別?孫堅、荀貞當然可以改與劉景升結盟,吾兄亦可改與陳元悌結盟!荀諶入九江,今才幾個月?先以勢逐阜陵相,又廣爲交接揚州豪傑,其意何在?不言自喻!吾料陳元悌必早不自安矣!吾兄若於此時與他結盟,他定願從。合揚州之力,足可抗三面之敵。”

袁術又問袁胤、劉勳等:“卿等以爲如何?”

劉勳慨然說道:“大丈夫立世,當務實而已。所謂‘令名’,虛名罷了,何如實利!”

袁術大爲贊同,起身昂然,按劍說道:“子臺所言,正合我意!”乃傳令,“召奉先來。”

呂布從長安逃出來時,只帶了數百騎從行,其部大多潰散,一些降給了李傕等,一些也向東出逃,呂布沿途收攏,兵勢遂得以稍復振,現其部曲共有兩千餘步騎。這兩千餘步騎盡爲他的舊部,以騎兵爲主,都是幷州精銳,戰力一流,不過因爲人數不多之故,用之打幾場遭遇戰、突襲戰、圍攻戰可以,倘使之攻打汝南、豫州,卻是顯然不足用。

袁術決定:先給呂布增兵五千,然後視其攻打汝南的戰績再定是繼續給他增兵,還是改換別將領軍。這給呂布增的五千兵不是直接撥給呂布,是由橋蕤、紀靈統帶,聽從呂布的指揮。

呂布在汝南的郎陵一帶擊破了劉表的部隊後,便即返回了南陽,得袁術召喚,很快趕到,當面聽了袁術的吩咐,他大喜,笑與袁術說道:“公路!君在南陽候我捷報便是。”

呂布是帶着董卓的人頭來的南陽,往南陽來的一路上,董卓的人頭就掛在他的馬鞍邊側,董卓殺了袁氏一族的許多人,與袁氏不但有國仇,更有家恨,因是董卓死在了自己的手上,所以呂布自認爲對袁氏有恩,殺掉董卓後,他又被王允以朝廷的名義拜爲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共秉朝政,“儀比三司”者,非三公而給以與三公同等的待遇,封溫侯,自覺地位也很尊貴,足可與袁術齊肩,是以他雖是投了袁術,對袁術卻沒有太多敬畏,對談時頗隨意。

一因感其爲己家報了仇,二因欲借其勇力,袁術沒有介意呂布的禮節不謹,反而對他很器重,非常親近,聞得呂布的回答,亦是大喜,笑道:“那我就在南陽等你的捷報了,奉先!”

袁術、呂布等由是定計,遣使暗與陳溫結盟,只待荀貞、孫堅果真介入到幽冀之爭後便北取汝南,繼佔全豫。

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3 偏師掠潁橋蕤橫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70 孫曹通脫荀慎行64 戲忠92 兵臨西華(中)上架感言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81 漫笑將軍弱無膽 當斬青綬以勵氣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46 盜馬25 備寇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47 武貴立功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5 且以盜賊付太守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22 旋舞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49 選編死士40 荀攸之志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3 邯鄲陌上九月秋(三)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10 督郵在此(下)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3 路見白骨露於野65 歸來解甲抵足眠24 旗鼓鮮明三軍出 牛刀小試一戰勝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48 惟是小人最難養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 虎狼之威(上)189 聚得幹才羽愈豐(下)32 許顯奉令提兵援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20 血雨腥風洛陽城(下)31 名重徐州陳元龍23 甲光向日來者誰45 得士親附11 陳琳表令諸荀怒63 田邊斷案(下)11 朋黨2 禮錢需得四百萬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3 先表北海刺青州5 風雪夜刺(下)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49 輜重已備118 謀議取徐分優劣 戰起要在以速勝12 馳援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1 朋黨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13 詔討東郡出汝南(下)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16 爲君請功24 文聘(下)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58 孫堅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8 士族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0 牽掛者何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6 尋賢不遇(下)76 聚於今宵兮歡樂極120 冤句一頭傳諸縣26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七)120 三戰盡復東郡地(五)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104 殊死鏖戰破敵營(下)114 楊蔚奉使出魯陽 袁術應盟擊豫州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11 寇至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58 曹子孝奉令趨行12 道是襄陽德珪來14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