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

兩下相見,問過姓名,此人果是劉繇。

荀貞揖而笑道:“君入徐月餘,吾數請而不得君至,至今方得一見,吾思之久渴了!”

陳瑀在旁笑對劉繇說道:“將軍至縣,過縣寺不進,先造訪君,對君確是思渴。”

劉繇知道荀貞來淮浦,但沒有想到荀貞才進淮浦的縣城,居然連縣寺都不入,就直接來造訪他,還禮答道:“鄙鄉賊亂,繇不能佐州定平,棄家南來,已是深慚,復有何面目拜見將軍?”

劉繇在被朝廷除爲侍御史之前,是在青州州府任職,所以有“不能佐州平定”之語。

荀貞說道:“吾與君雖是初見,然久聞君名,君之德、能吾略有知,君此言太過自謙!”

劉繇請荀貞等登前院的正堂。

正堂不大,坐不了太多人,荀貞只帶了荀彧、戲志才、張昭等數人入內,把餘人皆留在院外,樂進、淮浦長吏、陳瑀兄弟也坐陪堂下。劉繇來淮浦時,除了帶着妻、子之外,還帶了幾個用慣的親近僕、婢。荀貞等坐定不久,自有婢女奉上茶湯。

劉基年歲太小,本是無有資格相陪的,荀貞喜歡他的可愛穩重,特地把他也叫進來,令坐在自己的席邊,看着劉基小大人也似,一本正經地坐好之後,他笑對劉繇說道:“吾子季夏尚幼,吾唯望待其年歲稍長後,能與令郎一樣,少而知禮,使人觀之則喜。”

劉繇說道:“犬子無狀,焉敢受將軍讚譽。”

荀貞笑道:“貴鄉多士,太史子義篤烈,左子邑善書,又有李、王諸姓,俱郡名族,未知諸士之中,最優者何人?諸姓之中,最盛者何族?”又笑道,“料以諸姓,當以君家爲盛。”

左子邑即左伯,善八分書,又甚能造紙,其所造之紙便是鼎鼎大名的“左伯紙”,與張芝筆共爲書家妙品,蔡邕每作書時,非左伯紙不妄下筆。雲臺二十八將之一的李忠是東萊人,其族裔在東萊繁衍至今,頗爲興盛。王氏亦東萊大姓,王豹、王翁兄弟各有聲名。當然,話說回來,王、李雖爲大姓,比起劉繇家族卻還是相差甚遠的。

劉繇答道:“方今兵亂,能爲朝廷清平海內的便爲佳士。至若名族,袁本初在冀,袁公路在荊,陳元悌在揚州,君牧徐,曹孟德在東郡,君兄守九江,鄙鄉諸姓,何如將軍州里!”

袁紹、袁術、陳溫、曹操都和荀貞一樣是豫州人,換句話說,現今海內諸州,富庶的地方大半爲豫州人所控,故此,劉繇有此一答。

先是荀貞道相思之渴,劉繇以“不能佐州平定”作答,繼而荀貞稱讚劉基,劉繇又客套回答,再之後劉繇又以“清平海內的便是佳士”以及“鄙鄉諸姓,何如將軍州里”來回答荀貞與他拉關係的問話,便是再不敏感的人,此時也察覺出了劉繇對荀貞似有牴觸心理。

荀貞撫髭鬚而笑,稍頃,說道:“君言甚是!海內鼎沸,士自當以能芟亂除暴者爲善。”

坐談不移時,荀貞起身告辭。

劉繇送荀貞等到院門口,止步不再行。

陳瑀藉故落於荀貞等之後,待荀貞等人稍微走遠後,他拉住劉繇的手,埋怨說道:“荀鎮東數延請君,而君不往,今鎮東至縣,過縣寺不入,親先訪君,意何殷殷!君奈何不肯稍屈己!”

劉繇不肯屈己以待荀貞,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他與陳瑀親善,也不相瞞,正色直言答道:“荀鎮東雖有禮賢之風,昔治魏郡,不畏強暴,亦嘗有令名,而今攻徐、窺兗,漸顯豪橫,非我同道。爲避賊亂,我纔不得已南下徐州,暫居而已,何必與他結交!”

陳瑀知道劉繇在朝中有人,以他的家聲、名望,只要遇到合適的機會,就必會再次得到朝中的詔拜,他現雖未就任,但已被朝廷拜爲侍御史,如再得詔拜的話,依照慣例,只要不任爲朝職,“御史外任,動據州郡”,即可掌權於州郡,或爲二千石太守,或爲一州刺史。有這樣的底氣,又與荀貞不“同道”,如他所說,也就的確沒有與荀貞結交的必要了。

陳瑀無可奈何,知不能說服劉繇,只好使勁晃了晃他的手,說道:“正禮!正禮!”擡頭看去,見荀貞等漸將要行至里門處,不好再與劉繇多說,只又說了一句,“鎮東素以寬仁著名,想來必不會怪罪於君。君既不願與鎮東結交,安心居此便是。”說完,匆匆地追趕荀貞等而去。

出了里門,上到車中,荀貞問戲志才、荀彧:“卿二人觀劉正禮何如人也?”

荀彧答道:“人如其字,正而守禮。”

戲志才答道:“非將軍所能用。”

荀貞認同戲志才的判斷,嘆道:“惜乎!”

戲志才問道:“將軍惜什麼?”

“我爲東萊的百姓惜。劉正禮如肯爲我用,東萊黃巾何足平也!”

自起兵起來,尤其掌牧徐州之後,荀貞幾乎沒有被人拒絕過,此回造訪劉繇,雖早有心理準備,知道劉繇不能被他所用,可卻也沒想到劉繇這麼不給面子,對答之時,不僅態度木然,而且言談帶刺,他雖是豁達,也有點不高興,剛纔在張昭等人面前沒有將不滿露出,這時車內無有外人,只有戲志才、荀彧,他卻是情緒難抑,說出了這麼一句類若“牢騷”的話來。

“焦和清談之士,無能爲也,必敗。東萊之賊,早晚還得將軍蕩平。”

荀貞話說出口,便即後悔,見荀彧不作聲,遂轉換話題,笑問道:“文若,適才卿言劉正禮人如其字,給以褒譽之贊,可是憂我會治罪他麼?我是何樣人,卿難道還不知曉?”

荀彧答道:“彧知將軍固不會因此而治罪劉正禮,之所以褒譽他,只是在說實話罷了。”

荀貞哈哈一笑。

車外有人馳馬至,稟道:“將軍,有一人自稱東萊太史慈,求見將軍。”

荀貞聞言大喜。

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15 陽城治吏(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88 襲陣兵退夏侯惇(六)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23 劫人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21 孫文臺傳請擊魯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61 太守行春(上)86 名出郡外州中聞(上)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6 室暖臨懷春情在76 演武薦賢(上)62 田使君退還平原36 會師(上)18 未到輕身入京時26 當過小城取大敵 自領中陣分左右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76 演武薦賢(上)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60 劉備月下圖遠志 關羽林中慨爲驅65 爲政之要宣文德 輕車簡從訪張紘263 袁子遠掌籌舟師18 未到輕身入京時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36 文遠突陷潁川營(中)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2 賭錢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51 佳客翩翩洛陽來(上)42 三見遲婢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32 許顯奉令提兵援34 一怒之威82 擒賊先擒王(下)43 爲今之計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27 朱公偉奉天子詔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27 敬老151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5 孟德引兵還東郡65 奉孝高臥懷棲逸12 仲仁迫凌去檄書62 五角鼓聲聲悲壯(下)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25 我公恩信結人深17 虛席相問上策何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9 袁公路縱虎謀北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24 杜買19 辛璦(上)67 操以兵戰振郡氣 報得長安急信來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62 忽聞北地羌人亂302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一)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31 除惡務盡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36 天下之中洛之陽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72 諸荀居家交豪俊 長文將至更添才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