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

荀貞說道:“卿還有何策?快講來。”

“九江地狹,難以轉旋,欲定九江,必先謀阜陵。”

劉曄的這句話說到荀貞的心窩上了。

荀貞不動聲色,說道:“阜陵有相,如何謀之?”

“曄阜陵人,知阜陵相。此人雖久有名於荊、揚,無能之徒也,曄願爲明將軍使阜陵說之,使他自掛印辭官。候其辭,阜陵反掌可得之也。”

荀貞大喜,說道:“卿如能辦成此事,收定九江,卿爲首功。”

荀貞相信劉曄的能力,知道他既能說出此話,必是有一定的把握,所以沒有細問劉曄打算怎麼去說服阜陵相掛印自辭,但想來不外乎威逼利誘。

劉曄又道:“巢湖有鄭寶、張多、許幹之屬,各擁部曲,地處肥饒,尤以寶最驍果,才力過人,一方所憚,阜陵、廬江間的輕俠狡桀多依就之,如能得其用,不僅可安阜陵南界,亦能驅之脅陳揚州,並可助將軍籌舟師。待使阜陵相自辭後,曄請亦爲將軍往去說之,使其來投。”

巢湖在阜陵和廬江的交界處,佔地很廣,跨於兩郡,由巢湖向東,百餘里即是陳溫所在的揚州州治歷陽。鄭寶等人是阜陵、廬江地區的著名豪強,海內兵亂以來,他們各擁部曲,嘯聚巢湖,在當地的勢力不小,如能把他們收爲己用,確是可以增加一些對付陳溫的籌碼,同時,鄭寶等人盤踞湖區,手下會操舟、精水性、能水戰的人料必很多,也會有利於舟師的籌建。

荀貞甚喜,笑道:“昔光武在薊,指耿弇雲‘此我北道主人也’,卿今爲我南道主人是也。”

劉曄說道:“耿弇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嘗挫折,世之奇才,曄焉敢比之?願爲鄧晨,爲明將軍取一郡爲資。”

荀貞哈哈大笑,說道:“好!好!”

光武帝對耿弇說過“北道主人”云云,對鄧晨,他也說過類似的話。

鄧晨和光武同郡,並是光武的姐夫,王郎叛亂,光武自薊走信都,鄧晨時爲常山太守,聞訊後他離郡間行,與光武會於鉅鹿,自請從擊邯鄲,光武對他說:“你以一身從我,不如以一郡爲我北道主人。”遣他歸郡。鄧晨回到郡中,給光武送去了積射士千人,又遣委輸給軍不絕。建武四年,鄧晨從光武到壽春,“留鎮九江”,在九江待過一段時間。耿弇是冀州人,劉曄是揚州人,荀貞用耿弇比劉曄,比的是他倆皆爲“當地人”這一個共同點,劉曄拿鄧晨自比,比的是願如鄧晨“以一郡爲將軍資”這一點,加上鄧晨後來曾在九江待過,也頗是合景。

劉曄獻上盟吳郡、收阜陵、招巢湖三策,此三策如能悉得成功,不但可定九江,也不僅只是完全可以與陳溫相抗,並且能夠極大地擴充荀貞在揚州的實力,提高他在揚州的影響力了。

待劉曄獻策畢,告退下堂,荀貞有心立即召荀諶來見,想及他才離府未久,此時應是剛到家裡,打消了念頭,手寫便書一封,命人送去梧桐裡,面交與他。在便書中,荀貞略述了一下劉曄的三策,叫荀諶鼎力配合,在便書末,吩咐荀諶:至郡,可表子揚九江丞。

次日,荀貞召來張昭,把對“朝廷拜趙昱陳國相”的爲難如實相告,請他去探探趙昱的口風。

張昭說道:“趙元達其人,我甚知之,清修有義,高潔守禮,忠直難屈,昔年,琅琊國相檀謨、陳尊相繼召闢,或興盛怒,而元達終不起,郡舉孝廉,朝廷除爲莒長,元達欣然赴任。如由他去陳國,明將軍固然爲難,但儘管我與他交好,卻也是難以說服他的啊。”

荀貞聽了,遂不再強求他,心中雖然覺得若有所失,神色不改,反而讚歎張昭與趙昱的友情,說道:“友貴知心,公與別駕,可謂知心。”又道,“益者三友,公與別駕,可謂‘友直’了。”

不能說服趙昱,沒辦法,就只能給孫堅去信了。

時間緊迫,一來,陳國隨時可能會被攻破,二來,荀貞也不能拖趙昱太久,因而,他當天就給孫堅寫了一封信,把之前想好的意思在信中道明,遣人加急立刻給孫堅送去。

雖是加急,由郯縣至陳國六百餘里,信到時,也是三天後了。

此時,陳國餘縣俱下,獨國都陳縣猶死戰不降。

劉寵、駱俊佈置在城外的部隊已被孫堅部擊破,護城河也已被孫堅部填滿,外牆亦有數段被摧毀,在被摧毀的位置,駱俊調動民夫重建了較矮小的防禦壁壘,又在壁壘後挖了寬深的壕溝,反抗得非常頑強。不過,無論是進攻的一方,抑或守城的一方,皆知城破是早晚的事了。

孫堅的部隊環列營於陳縣的近郊,把陳縣圍得密不透風。

城中的傷亡很大,孫堅部的傷亡也不小。城牆染滿血跡,城下遍是屍體、殘肢。自起兵擊黃巾至今,孫堅也是身經百戰了,這樣殘酷的戰鬥,只有在與董卓的精銳作戰時他才遇到過。

諸部中,孫暠、韓當的損失最重。

孫暠是孫堅季弟孫靜的長子,從孫堅征戰頗久,他惱恨劉寵和駱俊固守不降,導致他部曲多傷亡,便建議孫堅說:“駱俊沽名市恩,得陳人效死力,陳人難爲伯父用,俟城克,當屠之。孫堅以爲然。他已經做好了屠城的準備,於這時接到了荀貞的來信。

看完信,孫堅召來公仇稱、朱治等人,與他們商議討論。

孫堅先把信給他們看了一看,然後說道:“貞之信中言趙元達忠直不可屈,如就任,恐不會從命於我,建議我仍使駱俊留任陳國,卿等以爲如何?”

朱治蹙眉說道:“按荀侯信裡意思,這個趙元達,是又一駱俊也。如是這樣的話,斷不可使他來上任,只是,駱俊負隅頑抗,就算攻下城後留他一命,怕他也不會屈服於將軍也。”

孫堅的佩劍在案几上放着,他把劍拿起,將之從鞘中抽出,舞了兩朵劍花,復插歸鞘內,摸着劍柄說道:“天下事若皆可以此定,將會是何等快哉!”

天下事自不能都以劍定,對駱俊這樣的真士人,用武力來爲威脅顯是半點用處也不會有的。

公仇稱說道:“王命遠在長安,與明將軍何關?可先招降駱俊,其如不從,明將軍大可自任一陳相,趙元達如來,拒之不納便是。荀侯難道還會因此而與明將軍興兵麼?”

朱治說道:“道理是這個道理,但豫州郡縣、士人已有不服將軍者,趙元達奉有詔命,將軍如再拒之,州內不服者或將愈衆。”王命可以不理會,但州內的士心卻不能不重視。

孫堅考慮了一會兒,決定按公仇稱說的辦,說道:“董卓在洛陽時,曲意士人,結果如何?關東兵起,今他爲王允所刺。早年我從皇甫公剿汝潁黃巾,又從故車騎將軍張公討涼州邊章、韓遂,擊董,戰於洛陽,海內士人我見者多矣,有名無實者衆,真有才能者稀,十之**不過無能之輩,他們不服,由他們不服。待攻克陳縣,我意屠之,以作威懾,儆效尤者!駱俊如肯降我,我仍用他爲陳國相,如不肯,送之還鄉,我再任一陳國相,阻趙元達來。”

荀貞在以往的信中數次請他在破城後不要殺駱俊,這點小事,孫堅還是能爲荀貞做到的。

他問公仇稱:“引渠水事辦得怎樣了?”

陳縣臨浪蕩渠,見久攻陳縣城不下,公仇稱獻計,建議可以引渠水灌城,用水攻之法。孫堅採納了他的計策,把掘溝引渠水的事情交給他總責辦理。

公仇稱答道:“共掘溝四道,都已將至城下,至遲後天即可放水淹城了。”

孫堅點了點頭,下達軍令:“命各部備戰,候水淹城,便一起總攻!”

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45 渡汝過澺沿途聞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27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六)6 東漢諸侯王37 起行2 佳婦何人陳家女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86 慈仁兵則不能使 將軍臨機最無情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58 二月習射(下)103 殊死鏖戰破敵營(中)44 以退爲進郎陵說74 歸來有美迎於城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99 月黑雁飛弓馬逐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55 孟德引兵還東郡37 會師(下)39 點將封侯趁少年18 一賭約定先鋒注 兩騎策行入孔營31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一)42 馮鞏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3 市中美人78 唯先順勢能造勢41 夕陽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 飛書問君何所欲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25 我公恩信結人深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32 荀衢216 徵役備物籌入魯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31 程普諫止回師救90 揭竿而起爲招安74 花開是爲迎卿來269 先嘆董卓再嘆民113 長安董卓壞五銖 廣陵荀貞制二器53 勸降非是一路使 臨敵當有攻守備129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二)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24 文聘(下)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24 河南諸侯荀曹雄76 江東猛虎方列陣 幷州飛將已出營57 尺素飛傳相思意63 田邊斷案(上)72 初見一龍(下)39 忽報胡軫襲追到 進去不知何其神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1 上任西鄉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34 勝威使樑不戰遁 五更悄然過劉營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272 公仇稱引水灌城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66 延攬勇士(下)23 文聘(中)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61 太守行春(上)3 陽翟侯扣使不遣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8 邯鄲陌上九月秋(八)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4 性格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102 欲攻昌邑先斷援92 兵臨西華(中)53 佳客翩翩洛陽來(下)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48 雷霆23 大獲豐收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171 許顯臨機能應變(中)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230 兗州刺史左右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