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

劉岱答道:“自以取勝爲務。”

曹操說道:“明公如想取勝,操有一言,明公必要聽之。”

“拜聆君教。”

“操於路上來時,見麥田被步騎踏毀,又見州兵搶掠農戶。用兵之道,首在軍紀,軍紀如果鬆弛,兵士就無畏心,沒有畏心,就不能驅之赴死。昔孫武三令五申,然後殺吳王寵姬,雖婦人可用之赴水火矣。尉繚子云:‘殺一人而三軍震者,殺之’。操敢請明公整軍紀,明獎罰。”

州兵軍紀不好,劉岱對此亦有自知,路經任城時就被陳褒部抓過幾個擾民的兗州兵,現屯東平,前不久,又有幾個州兵軍士因爲私下出營、掠奪民戶而被江鵠的部曲抓了,江鵠不像陳褒那麼客氣,沒有把抓到的兵士還給劉岱,而是將之盡數殺了,只把首級送還。

劉岱雖不太通軍事,然也知軍紀對一支部隊的重要性,在惱怒陳褒、江鵠之餘,亦存了整頓軍紀之念,此時聞曹操提及此事,他說道:“君言甚是!我明日就傳令各部,嚴整三軍!”

曹操說道:“軍紀如整,驅三軍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黃巾雖衆,不堪一擊矣!”

建議由自己帶兵與鮑信會和,以加強北邊防線力量的進言被劉岱否決後,在來須昌的這一路上,曹操經過仔細的考慮,又與陳宮等細細商議,最終對接下來的用兵有了一個全盤的打算。

建言劉岱整頓軍紀,只是因在路上有所見而臨時產生的想法,說完了此事,曹操沒有再多廢話,話歸正題,說道:“今允誠已至富成外,泰山兵亦臨蛇丘,兵貴神速,取勝之要在出敵不意,操與明公合兵後,以操愚見,當及早聯兵進擊,不宜過緩。不知明公是何意也?”

劉岱說道:“我也是此意,就等孟德你來,你我就可進擊章縣。”

“敢問明公,欲用何種戰法擊章?”

“賊勢雖衆,甲械不及我精,老弱又多,別駕、治中、長史、中郎、主簿諸君悉以爲當用我之長,擊賊之短。”

“噢?如何用我之長,擊賊之短?”

“布堂堂之陣,邀賊野戰。”

曹操蹙了下眉頭。

劉岱注意到了他的這個動作,問道:“怎麼?孟德不以爲然麼?”

“倒也不是不以爲然。只是以操看來,佈陣野戰雖是適當,然在此之前,似應先鼓舞士氣。”曹操頓了下,解釋說道,“黃巾畢竟號稱百萬,章縣、富成一帶的黃巾約有數萬,料兵卒或會有畏怯者,怯則無鬥志,所以,操以爲應先把士氣鼓舞起來,再趁勢進戰。”

曹操天資聰明,在用兵一道上極有天分,通過之前的實戰,已領悟到了“兵貴趁勢”的道理。

劉岱琢磨了下,心道,“孟德言之有理。”問道,“該如何鼓舞士氣,孟德可有良策麼?”

“孫子曰:兵無所鋒則北。操陋見:可選鋒銳,尋賊之一部先擊破之,從而軍心可振。”

劉岱說道:“久知君好讀兵書,今果知兵。”考慮了會兒,說道,“君部曾先後擊破黑山、於扶羅,堪稱精銳,這‘選鋒先擊’之任,君可願領麼?”

當年討董時,張邈、劉岱、曹操等共在酸棗,曹操對諸將提出過擊董的謀略,雖因諸將不肯進戰,所以沒能得以施行,但對曹操的軍略能力,劉岱卻是已經知道,此亦是他爲何堅決命令曹操來須昌會師,不許他去和鮑信合兵的一個緣由,他正是欲借重曹操之力,此時聽了曹操“鼓舞士氣”的建議,遂順水推舟,希望曹操能夠擔負起這個任務。

曹操慨然說道:“明公有令,操何敢辭?”

劉岱大喜,拊手說道:“君有何需?儘管與我言來。”

“治中,東平人,聞畢子信現於明公部中,此二君熟知地方,明公如能暫借與操,別無所需。”

治中萬潛是東平人氏,畢子信名諶,也是東平人,現於郡府任功曹職,李瓚雖沒有親自來見劉岱,但也不好只遣數百郡兵相助,因此,把畢諶派了來。這兩個人都是東平土著,既有名望,又熟悉人情、地形,如能從劉岱那裡把他倆借來,對曹操的進戰會大有裨益的。

劉岱一口應允,說道:“等會兒我就叫他倆去你的軍中。”

“有此二君相助,明公就請在營中稍候,五日之內,必有捷訊!”

“那我就候你的佳音了!”

辭別劉岱,曹操回到自家軍中。

夏侯淵等已找好了築營的地點,兵士們趁夜色未至,先粗略地劃定營區,在外邊設立警戒,在內搭建帳篷,以免得今晚露宿。伙伕們以曲爲單位,紛紛燃火造飯,炊煙於各處嫋嫋升起。

遠處有條小河,河邊樹木茂盛,一些兵士往返河與營地,取水給本部用。暮色漸濃,風裡帶着水氣和涼意,吹拂過來,甚是舒悅,把一天行軍的炎熱和疲累都好像盡數吹去了。

曹操行於各部,撫慰兵士,看到有的兵卒脫下鞋子,坐在地上,互相給對方挑腳上的水泡,吩咐從行在側的主簿薛悌:“叫各部傳令,命多煮熱水,一來飲用,二來給兵卒泡腳。”

薛悌應諾,寫下軍令,使人送去給各部的校尉。

曹操軍中的兵士有丹陽人,有淮泗子弟,有東郡人,也有他老家譙縣的鄉人,時而碰到相熟的,曹操往往會停下腳步,與之笑敘片刻。

他不拘禮節,隨口幾句戲謔的話就能引得周圍一片人的歡聲大笑。

巡完了夏侯淵、曹仁等部,夜色悄然來至,曹操正要接着去他長子曹昂的部中看一看,順便在曹昂那裡吃個晚飯,說些父子間的話語,陳宮在幾個兵士的護從下,急匆匆地尋了過來。

“明公,治中萬君、東平功曹畢君來了。”

“在哪裡?”

“在將帳等候明公。”

曹操改變了計劃,不再去曹昂部中,叫陳宮與自己一起,趕去將帳,邊走邊問道:“萬君、畢君吃過飯了麼?”

“這個沒有問。”

“他倆雖是東平人,到了咱們軍中,就是咱們的客,不可無待客之禮也。不管他們吃沒吃,都得設個宴,以示歡迎。”曹操召徐他近前,令道,“把我上午獵的那頭鹿取出來。”笑問陳宮,“請萬君、畢君吃炙鹿肉,怎麼樣?”

陳宮笑道:“當然可以。”

徐他奉令去取鹿,並找膳夫預作準備。

行了幾步路,曹操想及萬潛、畢諶都是兗州名士,應該叫兒子來見一見他們的風采,以增見聞,因此,又喚曹授近前,說道:“安民,去汝從兄那裡看看,他若是佈置好了軍務,就召他來見我。”曹授是曹操仲弟曹彬的兒子,和曹昂一道從曹操征戰,現主掌宿衛親兵。

等曹授領命離開,陳宮笑道:“明公與子修,父慈子孝,羨煞人也。”

對曹昂這個長子,曹操是很滿意的,他笑道:“萬、畢二君名重兗州,應使小兒輩拜之,學學他們的風采。”言下對曹昂寄望甚高。

58 曹子孝奉令趨行37 生來無計避徵徭16 子長忿仇求爲應113 陳宮催馬離營去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36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七)2 佳婦何人陳家女31 督郵一怒(上)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72 寧舍濟北取任城35 鄉吏殘民34 飛蠅逐路廁之臭13 典韋37 生來無計避徵徭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75 許縣陳氏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32 許顯奉令提兵援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87 名出郡外州中聞(下)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07 冠蓋裡中安諸將 上兵當以先伐謀28 詐降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8 朱門酒肉路邊骨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 上任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56 熔鑄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2 賭錢13 黃巾圍城88 從徵汝南(上)110 兄弟一心共禦敵94 會師城下(上)29 志高行健皓月明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225 幕府遣行三道檄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65 歸來解甲抵足眠31 破敵(上)84 處弱先擊爲惑敵 假敗歸營而驕賊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85 威震陽翟(下)82 冠軍將呼太史慈(四)126 玄德愁悶業不立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58 孫堅98 幸有螟蛉機變才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30 回家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44 許仲程偃8 推衣36 會師(上)2 二李陰與澤賊通34 飛蠅逐路廁之臭2 安南借重荀與張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95 會師城下(中)46 室暖臨懷春情在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35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五)75 既見君子其樂如何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70 今才知君是誰人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174 荀成將度自雍然(下)17 虎狼之威(下)14 營中點兵尚未畢 遙見數騎絕塵至65 短歌14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二)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33 鸞鳳擇良木而棲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8 列得嚴陣詈以挑74 如何練兵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6 盜馬92 虛席問賊進退意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132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五)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