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

陳登雖說是應了荀貞的請求,願意入郯縣勸降陶謙,可現在還不到勸降的時候,只有在山窮水盡際,勸降才易得到效果,所以最好是等到襄賁和厚丘被攻下時,再使陳登去行說降事。

晚上陳登與荀貞同榻暢談時,陳登給荀貞出了一個也許可以速克厚丘與襄賁的主意。

陳登說道:“今如欲速克厚丘、襄賁,君侯何不親往?君侯如至,我軍士氣必更振,而陶軍士氣必愈挫,一‘愈挫’與一‘更振’間,攻守之差當更明顯。臧霸雖附,猶駐利城而不進,君侯至,亦可調其來見,促彼兵馬共擊厚丘。何愁厚丘不能速得?厚丘既下,襄賁亦不難也。”

陳登這話說得很有道理。

荀貞如親至前線,荀軍兵士的士氣定然愈發振奮,而陶軍本就連敗氣沮,相應的,他們的士氣就會更加受挫,一個“愈發振奮”,一個“更加受挫”,攻守之間的優劣差距便會更加的明顯,有利荀軍速勝。並且再一個,臧霸屯駐在利城,不幫荀成打厚丘,可是如果荀貞到了厚丘營中,飛一檄去召臧霸,他就不得不來見,不可能還擁兵坐觀,不參與到戰事中來了。

荀貞接受了陳登的建議。

次日一早,荀貞與陳登共起,兩人吃過朝食,荀貞召來戲志纔等人,轉述了陳登的話,告訴了他們自己的決定:決意明日便去厚丘。

而今主要的“敵城”只剩下厚丘、襄賁和郯縣未克,都是攻城戰,不需要野戰,而且優勢在我,沒什麼危險性,故此戲志纔等人倒是並沒有勸阻荀貞,只是要求和荀貞一起去。

荀貞說道:“廣陵不能無人。志纔可從我去,文若,你留下來,與長文、友若諸人撫鎮郡中。”

荀彧應命。

當日做了些準備,次日一早,荀貞便帶着戲志才、陳登,在典韋等數百虎衛的扈從下前去厚丘。

從廣陵縣到厚丘約四百里遠,荀貞路行頗急,除了在高郵稍停了半個時辰,見了一下駐紮在此的馮鞏和秦幹,又在陳登的家鄉淮浦停了半日,親自到他家中去見了見他的父親兄弟,順帶着見了幾個淮浦地方的名士之外,一路未停,五日後到達厚丘。

到達厚丘日,荀成率徐榮、辛璦諸將出營二十里迎接。

迎到荀貞。

荀貞吩咐荀成,命叫多打旗幟,高舉自己的“建威將軍”旗,專門繞了一段路,“耀武揚威”地從厚丘城外經過,然後才進入營中。——荀貞此舉不用說,自是爲了打擊城中守軍的士氣。

入營後,荀貞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親寫書信一道,命人快馬送去給臧霸。

臧霸當天就收到了信,展開來看,見檄文中寫道:“昔在潁川,聞都尉孝烈高名,雖入廣陵,不得見,常懷思矣。今吾已至厚丘,俟城克後,當置美酒,陳佳餚於城樓,與都尉飲。”

二月的天氣已然轉暖,所以荀貞信中說“陳佳餚於城樓”。

臧霸再三品味信中言語,明白了荀貞的意思。

他遂召來孫觀、吳敦、孫康諸將,說道:“即日拔營,南下厚丘。”

孫觀等莫名其妙,不知他緣何忽有此話。

孫觀乃問道:“南下厚丘?卻是爲何?”

“荀廣陵到厚丘了。”

孫觀等吃了一驚:“何時到的?”

“他給我寫了封信,信剛送到,至於他是何時到的,我卻不知,不過料來不是昨天便是今日。”

“怪哉!厚丘、襄賁被圍,攻克郯縣只是早晚的事,他卻爲何此時來到厚丘,親自督戰?”

“此必是因袁本初表周昂爲豫州刺史之故。”

臧霸身爲一地大豪,消息也是較爲靈通的,雖然得知“袁紹以周昂爲豫州刺史”的時間比荀貞稍晚,但也已經獲知了。他知荀貞和孫堅的關係,所以不難猜出荀貞此時親至厚丘的原因。

但是吳敦等人卻不明白。

臧霸簡單地解釋了兩句,說道:“周昂既爲袁本初表爲豫州刺史,或許近日便會提兵南下奪豫,孫文臺如不敵,定會向荀廣陵求援。是以,荀廣陵急於平定徐州,以備援孫。”

“原來如此!……荀廣陵在信中調我等出兵了麼?”

“雖未明言,亦此意也。”

孫觀說道:“如果是因爲袁本初表周昂爲豫州刺史,所以荀廣陵親至厚丘督戰的話,……都尉,我以爲我等可以不用理會他的來信,依舊按兵不動。”

“噢?”

“先前我等所以不助陶恭祖者,無非兩個緣故:荀廣陵善戰,名震海內,陶恭祖必敗,此其一緣故;荀廣陵外有孫文臺爲援,又有袁本初呼應,此其二緣故。……現下,既然周昂將會南下爭豫,那麼就是說,首先,孫文臺不能再成爲荀廣陵的後援了,其次,荀廣陵若助孫文臺,必會與袁本初反目,也就是說,袁本初也不會再幫他了,既然如此,我等又何必從其調令?以我之見,不如我等現在就返回琅琊,借郯縣未下之機,徹底掌控琅琊全郡!候以時日,待荀廣陵果真出徐援孫文臺時,……都尉,我等也不是不可以佔一佔徐州的啊!”

吳敦聽了孫觀這話,怦然心動,說道:“都尉,仲臺此話甚是!”

臧霸卻和他們的看法不同。

臧霸說道:“荀廣陵援孫文臺,此是後話,當下你我如不出兵,卻是禍事就在眼前啊!”

“都尉此話何意?”

“荀廣陵已至厚丘,召我等而如我等不去,反歸琅琊,則荀廣陵自就會知我等意矣,爲免後患,荀廣陵必攻我等。……我且問你二人,你二人可有許君卿、荀仲仁之謀?”

“……沒有。”

“你二人可有潘璋、關羽、劉鄧、趙雲、張飛、陳到、文聘諸人之勇麼?”

“……沒有。”

“你二人的部曲可有荀廣陵的部曲精銳麼?”

“……不如。”

“謀不及之,勇不及至,部曲不及之。郯縣雖未下,東海已大半入荀廣陵囊中,彭城亦附,是荀廣陵現有近四郡之地,又地廣於我。以此攻我,我等便是佔了琅琊,能打贏麼?”

“……打不贏。”

“君等再請試觀天下,可有如你我亡命者爲州郡長吏的麼?”

“……沒有。”

曾經是“亡命”,而後來成爲州郡長吏的,不能說沒有,確實有,還不少,但那是“黨人”,是“名士”,是因爲政治原因而“亡命”的,荀貞就曾“亡命”,去孫堅那裡躲了好一陣時日。因爲政治原因而亡命,比如說得罪了宦官,不得不潛逃,這反倒會增加“亡命者”的政治名望,但臧霸、孫觀、吳敦等人卻既非名士,更非黨人,沒有名望,出身也不好,他們的亡命純粹是因殺人犯了事,——真正出身好的,就算殺了人也不會亡命,比如夏侯惇,十四歲就當街殺人,結果如何?不但安然無事,並且“由是以烈氣聞”,反而揚了名聲,又如光和年間的司隸校尉陽球,年輕時,有郡吏侮辱了他的母親,他因結少年數十人,不止殺了這個郡吏,還滅其滿門,結果又是如何?“由是知名”,還被郡中舉了孝廉,去朝中當了尚書侍郎。

所以說,臧霸等人出身不行,雖有些名聲,可那點名聲遠遠不足以支撐他們掌一郡、一州之地,孫觀的建議只是癡人說夢,根本就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他們如真的覬覦徐州,別人不說,只闕宣、陳登、糜竺,這幾位本地的強龍就不會答應。

臧霸對此,是看得很清楚的。

接連幾問,孫觀、吳敦、孫康都是搖首。

臧霸說道:“那還說什麼不理荀廣陵召令,歸還琅琊,更胡說什麼取佔徐州!”

孫觀、吳敦、孫康張口結舌,啞口無言,不再發問說話了。

於是,臧霸留孫康屯守利城,親帶孫觀、吳敦,整頓兵馬,拔營南下,疾赴厚丘。

利城距厚丘百餘里,臧霸等人日行八十里,拔營的次日便到了厚丘城外。

徐榮正在城下指揮,荀貞帶着荀成等迎接之。

臧霸到時,是上午時分,厚丘城下,荀軍正在攻城。

投石機等重型的攻城軍械投擲不已,兵士們附城猛攻的殺聲震天,敵我的鼓聲不絕,便是在遠離戰場的營外,臧霸猶能感到地面的震動和聽到兵士、戰鼓的聲音。看到荀貞等人在營外相迎,臧霸把注意力集中到當前,大老遠地就下了馬,與孫觀、吳敦等步行上前。

荀貞朝前迎了幾步,兩下在營前相見。

臧霸等雖衣甲在身,卻下拜行大禮。

荀貞將他們扶起,對臧霸笑道:“吾與都尉雖初見,然適才遠觀,見都尉雄渾氣度,便知君必是都尉。”

臧霸說道:“霸早該拜謁將軍,只是因琅琊北鄰青州,黃巾肆虐,霸脫不開身,故此耽擱至今,一直未能去成廣陵。此霸之過罪也。”

“琅琊之安,多賴都尉,此功也,何來過罪?……我信上不是說了麼?等厚丘城破後,我當在城樓設酒,再請都尉來,與都尉飲。都尉卻緣何今日便來了?”

臧霸聽了這話,又是拜倒在地,謝罪說道:“將軍駕至厚丘,霸豈敢再留利城。”朝後頭偏了下頭,看到孫觀和吳敦也跟着他又拜伏在了地上,遂壓低聲音,咳嗽了一聲。

孫觀聽到臧霸的提醒,忙一邊伏在地上,一邊朝後邊召手。

兩個文吏打扮的人小跑地過來,快到荀貞近前時,拜倒膝行,把手上捧的文牘交給臧霸,又膝行退下。

看着他們這幾人這一連串的動作,好像啞劇也似,荀貞已知臧霸這是要幹什麼,笑而不語。

臧霸捧着文牘,奉給荀貞,說道:“此利城、祝其、贛榆三縣之地圖、吏簿、戶簿諸物,霸敢請獻給將軍。”

荀貞沒有接,由立在身邊的徐卓上前接住。

荀貞笑道:“使我不戰而取三城,此都尉之大功也!”再次把臧霸扶起,又叫孫觀等人起身,笑道,“吾已在營中略備宴席,軍中雖不可飲酒,卻可以水代酒,亦足暢談了。”

臧霸應是。

諸人迴轉身,往營中去,未到營門,陡聽得厚丘城下一陣大響。

荀貞舉目眺望,看不太清,正要遣人去看發生了何事,數騎從厚丘城下的方向奔馳到來。

騎士們從馬上翻身調下,歡喜無限,對荀貞報道:“城已破!右軍先登,建威、平虜、安民諸部分進,皆已入城!”

“右軍”等皆校尉之名。

荀貞軍中有兩個“右軍”,一個是“右軍校尉”,一個是“潁川右軍校尉”,這報捷的騎士說的是“右軍”,顯便指的是右軍校尉陳到,建威校尉是陳褒,平虜校尉是陳午,安民校尉是陳容。

荀貞大喜,說道:“一陳先登,三陳繼入。好啊!好啊!”顧對臧霸,說道,“軍中簡陋,正無好菜餚宴都尉,恰可以此捷下飯。”

荀成圍厚丘已差不多半個月了,荀貞到前,城中已支撐不住,出現敗像。荀貞來至,荀軍士氣大振,而城中守軍也確如陳登所料,士氣愈低,因此,正好在臧霸剛到營外時將此城攻陷。

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80 恨天失我傅南容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45 天寒遙寄冬衣去65 邀得念舊仁厚名72 寧舍濟北取任城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108 轉戰十縣歸平輿(中)19 誅滅沈家(下)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25 備寇8 清洗潁陰(下)8 士族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65 安之若素使人奇10 督郵在此(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30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三)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94 橋瑁詐書移諸鎮 一聲雷響起風雲62 其猶穿窬之盜也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17 第一天(中)25 鄉有野賢2 佳婦何人陳家女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26 招人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102 殊死鏖戰破敵營(上)41 虛虛實實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52 市義76 貴顯何氏兩將軍96 會師城下(下)297 陳國相襄軍第一(六)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9 結交100 英雄豈止班定遠18 府主簿拒降守名33 偏師掠潁橋蕤橫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33 鸞鳳擇良木而棲186 星羅雄傑滿部中(下)37 會師(下)32 督郵一怒(中)40 荀攸之志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17 第一天(中)45 正旦前日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9 太守長史兩不負7 遍觀諸郡(上)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14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五)31 唐兒66 延攬勇士(下)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277 政自良出荀太守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61 太守行春(上)97 趙子龍進克歷城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10 防寇71 兵有形同而勢異者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31 破敵(上)15 命令28 辰彼碩女13 荀成善納奉孝策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58 關張各有惆悵情81 冠軍將呼太史慈(三)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08 震張北進以逼兗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83 西鄰北接豫與兗61 仲業66 延攬勇士(下)21 辛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