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廣陵懸榻迎陳登

戲志才說當孫堅求援時,是援還是不援,這個問題無需討論,荀貞肯定是援的。

荀貞打陶謙,向孫堅求助,儘管孫堅在豫州的形勢不是很好,許多地方和士族不服他,但他二話不說,馬上就遣了孫河和韓當兩員上將分屯蕭縣和虹縣,援荀貞一臂之力,那麼當孫堅遇到難處,荀貞豈能不救?此是必援孫堅的原因之一。

袁紹有逐鹿之志,而豫州和徐州脣齒相依,豫州如被袁紹佔去,那麼接下來,他早晚是要進一步攻取徐州的,他以至少冀、豫二州的人力、物力,——需知,冀州和豫州都是上等的大州,無論是冀或是豫,都要比徐州富實強大,單獨迎對一州徐州都佔下風,更別說是合兩州之力共攻徐州數郡了,荀貞能擋得住麼?擋不住。此是必援孫堅的原因之二。

所以,現在討論的重點,需要提前謀劃的就是“該怎麼援”了。

荀貞說道:“文臺與我,生死之交。他若有急,我必救之。……至於‘該怎麼援’?眼下的情況來看,第一件事便是需得儘快結束徐州的戰事啊。”

荀彧、戲志才皆以爲然。

袁紹在荀貞快要攻取下徐州全境的節骨眼上,突然表舉周昂爲豫州刺史,很明顯,他就是想要趕在荀貞打下徐州前遣兵入豫,從而使荀貞不能及時援助孫堅,讓孫堅只能獨自出戰。

可以預見到,也許過不了太久,就會有周昂帶兵南下攻豫的消息傳來。

那麼,當此時刻,第一件急需荀貞做的事情,自然就是要儘快結束徐州的戰事,以使自己可以在周昂南下時,抽出手來援助孫堅。

荀彧說道:“攻徐之戰打到現在,主要也就只剩下厚丘、襄賁和郯縣三地了。”

戲志才說道:“重點還是厚丘和襄賁,這兩個縣只要一下,郯縣外無援軍,取之不會太難。”

“我今天就傳令仲仁和君卿,命他兩人加快攻城,爭取早日攻克厚丘和襄賁。”

堂外腳步聲響,有人來到堂前,脫去鞋履,登入堂上。

荀貞看去,見是陳羣。

“長文?何時從營中回城的?”

陳羣現下主管軍資,成日待在營中,很少回城一趟。

他向着荀貞行了個禮,又給戲志才和荀彧分別行禮,然後回答荀貞說道:“剛回來。接到荀撫軍的軍報,說是糜竺給他的營中送去了一大批的糧秣,足供五千人食一個月,還有大批的兵甲及各類軍械,亦足夠短期內供他營中的更換和補充,讓我近期不必再給他供應軍需物資了。……君侯,糜竺這算是給郡府減輕了不少壓力。”

“此事仲仁也給我寫了軍報。糜竺不但給仲仁送去了大批物資,還獻了朐縣城給仲仁啊。”

“是麼?此事我倒是不知。”

陳羣管着軍需物資,只供應荀成、許仲兩路兵馬的軍資諸事就夠他忙的了,所以對前線的軍情戰報他大多時根本顧不上去了解。

陳羣想起一事,說道:“險些忘了稟報君侯:我適才進府時,碰見城門的軍吏求見君侯,我問他何事,他說是陳登到了。”

“噢?陳元龍到了?現在何處?”

“應是已進了城了。”

“志才、文若、長文,走,咱們出府去迎迎他。”

荀彧笑道:“聞陳元龍至,君侯何其喜也!”

“文若啊,要想在徐州穩住腳,只打下徐州是不行的,還得需要徐州本地的士人支持啊。陳氏本徐州冠族,陳元龍又有大名于徐州,此人,我如能得其真心,必成我一臂助也。”

戲志纔是荀貞最信任的謀士,荀彧是荀貞的族弟,陳羣是荀貞的妻弟,此三人都是自己人,故此當着他三人的面,荀貞沒什麼可隱瞞的,直接就道出了自己出府門迎接陳登的緣故。

戲志才點頭說道:“君侯所言甚是。陳元龍不但有高名,且有幹才,如能得此人真心效力,來日取下徐州後,他確能助君侯儘早定住民心。”

荀貞與戲志纔等人出了大堂,來到府門,等候陳登。

等了會兒,數騎來到。

當先一人,雖着便服,不掩英氣,正是陳登。

荀貞大笑迎上,說道:“侯君之來,我已望眼欲穿了!”

陳登慌忙下馬,就要行禮。

荀貞一把扯住,上下打量,笑道:“吾得下邳,不喜得數縣地,唯喜得你陳元龍!”問道,“路上辛苦了吧?”

陳登恭謹答道:“將軍錯愛,登不敢當。勞將軍過問,不辛苦。”

“走,跟我入府中敘話。”

荀貞握着陳登的手,兩人走在前頭,戲志纔等三人隨在其後,回到堂上,分主次落座。

陳登與戲志纔等人有沒見過面的,荀貞給他們彼此介紹。

等都認識過了,陳登離席,來到堂中下拜,對荀貞說道:“登本該早來廣陵,拜謁將軍,只是淮浦、淮陰初平,需登安撫民心,以故拖延至今,纔來拜見將軍。萬請將軍勿怪!”

“若非卿與卿父,吾亦難不戰便得淮浦與淮陰,此皆卿與卿父之功也。既使我不戰得城,又爲我安撫百姓,我給你記功還來不及,又怎會怪罪於你?卿快請起入座。”

“是。”

陳登起身,回到席上坐下。

荀貞問道:“淮浦、淮陰二城的士人、百姓現下如何?”

“士豪歸心,百姓皆定。”

“好!我就知道有你陳元龍在,此二縣必易定也。”

“君侯謬讚,登斗筲之才,慚愧不敢當。”

“我聞你陳元龍湖海豪氣,今卻爲何如此拘禮?”

“非登拘禮,實將軍天威,使登戰戰兢兢,不敢多言。”

荀貞哈哈大笑,說道:“什麼將軍天威,你就不要奉承我了。……這也不是你陳元龍的爲人。”

笑談多時,荀貞面色一轉,正色對陳登道:“元龍,我有一事交你去辦,只不知你敢不敢應?”

“將軍請吩咐。”

“我欲請你入郯縣,爲我勸降陶恭祖。……你可敢去?”

陳登從容說道:“既是將軍命令,登豈不奉從?”

荀貞目注陳登,見他坐姿安然,若無其事,不覺讚道:“好!這纔是湖海豪氣陳元龍!”

陳登本是陶謙的臣吏,不但降了荀貞,而且獻了淮浦、淮陰兩城,想來陶謙對他定甚是記恨,而如果在這種時候,他再爲荀貞去勸降陶謙,說不得,陶謙一惱,會當場斬了他,而面對可能會存在的這樣的危險,陳登卻面色如常,果是英雄豪氣。

荀貞喟嘆一聲,說道:“元龍,我知你如去勸降陶恭祖,或會遇到危險,可爲何卻仍對你有此一請,你可知緣故?”

陳登答道:“不知,請將軍示下。”

“新得的消息:袁本初表周昂爲豫州刺史。我料周昂不日就會提兵南下,到時,孫豫州或會向我求援,我當救之。是以,我急着想要把徐州的這場戰事結束掉,以解我後顧憂也。”

陳登極其聰明,聽了荀貞此話,不但馬上就明白了荀貞急於勸降陶謙的原因,而且觸類旁通,想到了另外一件事。

他說道:“當週昂提兵南下時,將軍如欲援孫豫州,卻不止是需要先把徐州的戰事結束,還需要提前做好另一件事啊。”

“何事?”

“便是臧霸和薛禮。此兩人如不早作預備,妥善處理,將軍遣兵出援孫豫州時,他二人或會在內生亂。”

“卿有何良策?”

“以登陋見,似有三策可行。”

“快快請講。”

“擇一能吏,治琅琊,斷絕泰山,以弱臧霸,此一策也。”

陳登的這第一策,卻是與陰德不謀而合。

荀貞頷首,問道:“第二策呢?”

“表舉臧霸,遷授高職,以羈縻之,此二策也。”

臧霸降了之後,肯定是要給他升官以籠絡之的,此乃題中應有之意。

“第三策爲何?”

“設琅琊及彭城都尉,置上將入鎮,抑臧霸、薛禮之勢,此三策也。”

“元龍高策,我當按此行之!”

堂上對談甚歡,不覺入暮。

陳登欲待告辭,去府外別館居住,荀貞把他留住,笑道:“元龍,可知我久盼卿來!爲候卿來,我特地爲卿備了一榻,懸之不用,只等卿來了再放下,好與卿同榻共寢,徹夜暢談!”

荀貞這卻是在效仿陳蕃當年對待高士的故事。

陳蕃當樂安太守時,郡中有一個叫周璆的,高潔之士,前後的郡守召請他,他都不理會,只有陳蕃能請動他。爲表示對周璆的尊重,陳蕃呼其字而不呼其名,並且特地給他備了一個榻,由他專用,當他離開的時候就把這個榻懸起來,——此即是爲“懸榻”這個典故的來歷。

陳登也是這個知道陳蕃的這個故事的,見荀貞把他比作周璆,特懸榻以待之,情意實不可謂不厚,甚爲感動。他本是豪邁之士,當下也就不再推辭,晚上和荀貞、荀彧、戲志才、陳羣等一起吃過飯,與荀貞同到後宅,共入室中,同榻而寢,竟果是暢談整夜,直到雞叫天曉。

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4 邯鄲陌上九月秋(四)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64 軍旗紛至聚昌邑23 市中美人63 田邊斷案(下)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62 田使君退還平原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10 荀家五虎度陳倉(上)20 牽掛者何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142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八)13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一)104 陶恭祖待以時變 荀貞之只爭朝夕81 不足憂懼劉玄德299 陳國相襄軍第一(八)84 廢漢帝陳留登基 察雲氣程嘉附會62 其猶穿窬之盜也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56 買馬(下)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56 我爲君取彼良駒(二)2 二李陰與澤賊通3 先表北海刺青州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6 生子當如孫伯符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4 最風流之武評(一葦)48 雷霆81 不足憂懼劉玄德2 獲名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56 允誠書從濟北來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97 孫文臺單騎陷陣55 孟德引兵還東郡149 沙丘臺上舊時月(四)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68 志懷霜雪曹孟德(中)11 朋黨139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五)17 無賴75 欺上弄假國之賊107 克曹而後可圖荊14 唯恨之流年悄逝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31 唐兒258 輕小利乃能遠圖7 生死之恩何以報66 子義樹戟喝虎狼4 風雪夜刺(上)57 市恩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46 恩威並施16 虎狼之威(上)12 道是襄陽德珪來82 光陰似苒流如箭39 開練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24 太守驪馬從白駒82 聞報董兵窺營頻 卿或不知黃公覆47 山雨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59 荀君爲政(上)54 焉知生死麴義勇63 下邳相舊習難除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51 動手前夜98 幸有螟蛉機變才120 晝聚虎狼爭爲戰 夜宴當以軍法行261 重儒引風導以良1 邯鄲陌上九月秋(一)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77 樂進單騎入彭城(下)61 太守行春(上)4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七)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7 推功相讓13 典韋57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七)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62 賜字63 同道5 大計56 允誠書從濟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