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

荀貞、孫堅還預備了一支部隊,埋伏在了徐榮、呂布營的東南邊。▲∴頂▲∴點▲∴小▲∴說,

但徐榮、呂布最終不但沒有去馳援胡軫,反而逐步地把前線攻擊黃蓋、孫賁營的兵士如高順的“陷陣營”等等都次第地撤了回來,然後收攏各部,徐徐撤回本營。

荀貞、孫堅見徐榮、呂布這邊無機可乘,遂把這支部隊調了回來。

這支部隊被調回時,徐榮、呂布正在撤歸回營的途中。

兩人都看到了荀貞、孫堅伏兵歸陣的這幕場景。

呂布騎在馬上,一邊跟在隊伍中策騎前行,一邊如有“先知之覺”似地對左右說道:“徐榮欲救胡軫,卻是思慮不周,我早料到荀、孫必會設伏於我等之後,所以才拒絕了徐榮,沒有去救胡軫啊!”

左右諸將校、司馬俱道:“將軍明智!”

唯有剛從前線撤下來的高順面帶憂色。

呂布瞥眼瞧見,問道:“高校尉緣何面帶憂色?是有什麼想法麼?”

高順在前線苦戰了半日,雖未負重傷,然畢竟是衝殺在最前,鎧甲上亦箭鏃不少,頗有輕創,但他真是一員虎將,氣色卻依舊如常,不見絲毫疲怠。他策馬到呂布的身邊,憂心忡忡地說道:“將軍,今不救胡將軍,胡將軍因而落敗,縱他戰後收攏殘兵,所得恐亦不多也,沒了胡將軍的這萬衆步騎,只靠將軍與徐將軍兩部?……我所憂者,太谷關怕是要守不住了啊!”

沒了胡軫的部隊,徐榮、呂布兩部,除去今天的傷亡,加起來最多也就只剩下了萬人上下,以此大敗之餘的萬衆,敵對大勝之後的荀、孫部五萬衆,怎麼看,這太谷關都是難以守住了。

呂布卻頗有自信,說道:“徐榮、胡軫未至前,我只帶了三千騎,就打得孫堅找不着北,今不但徐榮已至,而且和徐榮一起到的,還有我幷州軍的數千虎賁將士,兩下合力,不需胡軫,也足能與荀、孫戰也,縱不勝,亦不致落敗。”

“可是將軍……。”

“高校尉!卿於陣上,擊賊甚勇,怎麼下了軍陣,反倒卻膽氣不足了?”

成廉諸人聞得此言,鬨然大笑。

這種氣氛下,高順只得閉嘴,默然無言了。

……

目送徐榮、呂布部緩緩歸營,孫堅惋惜地說道:“惜不能連着把徐榮、呂布一起給端了!”

“文臺!既得隴,復望蜀乎?”

孫堅哈哈大笑。

相比孫堅的不滿足,對目前的這個戰果,荀貞卻已是相當滿意。

辛璦、劉鄧、程普、韓當諸將相繼攻破胡軫的本陣、本營,衝殺、追趕了一陣,直到暮深,這才相繼歸營。清點戰果,他們總計殺傷了不下三千敵人,俘虜者亦有此數,也就是說,再除掉被黃蓋、孫賁營的兵士殺傷掉的敵人,胡軫部的萬衆步騎最終只逃出了三千來人。

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大勝了。

荀貞、孫堅把諸將的戰功記下,然後命諸將且先各歸本營,善養傷者。

荀貞特地把甘寧、凌操、潘璋三人留下,叫他們待在自己身邊,對他們說道:“今日之戰,卿等勇往直前,潰陣拔旗,所戰所行,皆入我目。今此戰,卿等當爲頭功!”

甘寧、凌操、潘璋三人從起始到戰罷,一直都是衝鋒在最前邊的,他三人又是步將,少不了和敵人近距離的接觸、廝殺,因而雖有荀貞賜下的精甲護身,卻也各都是傷痕累累。

荀貞命他三人卸掉鎧甲,又叫典韋遣人去端來溫鹽水,親自給他三人一一擦拭傷痕。

甘寧、凌操、潘璋三人今日之所以能立下頭功,以步卒之部,破陣的速度卻竟是絲毫不比辛璦、張飛等的騎卒慢,一個固是因爲荀貞下了極高的賞格,但最重要的,卻還是因爲他三人立功心切,而同時,他三人又都是當世猛將,事實上,在當時的形勢下,只遣他三人中的任何一個,就足以破胡軫之陣了,而他三人同上,那真是如三頭猛虎出山,勢不可擋。

以致壓陣在後的劉鄧,竟是在今日此戰中,沒有立下什麼拿得出手的大功。

甘寧、凌操、潘璋三人雖勇,然而孫堅倒是不羨慕荀貞,今天這一戰最顯眼、功勞最大的不是甘、凌、潘,也不是和甘、凌、潘三人一起攻破了胡軫陣、營的辛璦、劉鄧、程普、韓當諸人,而是黃蓋和孫賁,特別主要是黃蓋,有如此的堅毅之將在帳下,孫堅又何需羨慕荀貞?

數十甲士擡着一副軟榻從遠處行來,漸至近前。

孫堅看見了軟榻上的人是誰,不等軟榻近前,連忙親往前迎。

荀貞也看見了,放下手中的軟布,暫停下給甘寧三人擦拭傷口,笑對他三人說道:“大樹司馬至矣!卿等可與我過去同見。”

本朝開國的二十八功臣中,有一人名叫馮異者,號爲“大樹將軍”,之所以他被軍士們呼爲此號,是因爲當時每逢征戰的閒暇時,諸將往往相聚一處,爭功自誇,而唯有他常默然獨處樹下,不參合其中,不以功自傲。“大樹將軍”這個稱號,本是讚美馮異謙退的美德,荀貞借用“大樹”二字,用在此處,卻則顯是讚歎黃蓋守營,如大樹屹立,任風吹浪打而終不倒。

衆人快步行到軟榻前。

行到了近處,衆人看得清楚,這些擡軟榻、和軟榻一起過來的甲士個個都是血污滿身。

孫堅命擡軟榻的甲士的把軟榻放下,往躺在軟榻中的黃蓋身上細細看去。

黃蓋身上的鎧甲已被去掉,幾乎全身都纏滿了繃帶,因爲身上各處的傷勢太重,雖有繃帶外纏,卻擋不住鮮血滲出來,血流滿榻。

黃蓋掙扎着想起來,孫堅一把將他按住,不讓他起身,顧問和黃蓋一起過來的孫賁:“公覆負傷幾何?”

孫賁雖被黃蓋留在了中營,居中指揮全局,可到了最後危急的時刻,他也是上了陣的,身上亦負傷多處,不過遠不及黃蓋嚴重,他答道:“大傷十餘,小創二十餘。”

孫堅慨然而嘆,環顧周圍的諸將、諸甲士,說道:“設如是我在營,必不如公覆!”彎下腰,撫摸躺在軟榻上的黃蓋,又召孫賁過來,說道:““今戰之勝,在二卿,猶在公覆也。”

荀貞立在孫堅身側,笑對黃蓋說道:“初文臺對我說:有君在,營必不失。我尚不信。今信矣!乃知大樹司馬神威!真中流砥柱。”

剛纔已經各歸本營的辛璦、劉鄧、張飛、程普、韓當等等諸將,聽得黃蓋到了,都又各來孫堅的營中看黃蓋,不管是與黃蓋熟的、抑或不熟的,乃至以前根本就沒和黃蓋見過面的,都不約而同地向黃蓋表示了自己的佩服。不止有參與今日此戰的諸將來看黃蓋,沒有參戰的諸將如荀營的江禽、高素、陳午、陳到、臧洪等等,也都來了,還有許多孫堅中軍的兵士,也都抽空跑來,遠遠觀望,荀貞的那句“大樹司馬”已然傳開,他們都說:“來看大樹司馬”。

一時間,黃蓋到營,滿營沸騰,人口相傳,盡是“大樹司馬”。

3 陽翟侯扣使不遣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64 欲得鐵馬先得人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64 戲忠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27 蘇合湯餅孰爲香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7 偏將軍用計賺蓋6 東漢諸侯王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39 可笑雛鳳誘老薑45 渡汝過澺沿途聞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40 兵非無情不可掌15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9 圍不赦以威生仁20 屯田從來積糧策49 登門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4 風雪夜刺(上)196 周幼平如熊舉將(中)66 急擊則負緩則勝69 志懷霜雪曹孟德(下)94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二)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3 市中美人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1 唐兒17 搜山千騎入深幽(八)45 渡汝過澺沿途聞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84 襲陣兵退夏侯惇(二)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65 安之若素使人奇58 曹子孝奉令趨行52 最後的麻痹7 遍觀諸郡(上)54 慎事自重,藏器於身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45 正旦前日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86 戲志才謀劃糧械 程君昌察漏補缺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87 彰廉禮賢下邳行(下)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256 兩中郎脣槍舌劍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69 躋身才俊(上)30 臨大事從容不迫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2 雙喜臨門(下)51 故事27 舉薦戲忠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57 無信不立丈夫舉 圍而不擊事可疑57 程仲德畫策狠辣10 防寇62 橋元偉恃功身滅 陶恭祖侵迫彭城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163 一將功成萬骨枯(下)40 隱秘非只君可尋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11 寇至73 大丈夫寧鳴而死121 陳羣籌糧械頗備 荀彧薦高才使彭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1 寇至105 豫方郡國唯貌恭 荀家諸俊各有長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49 選編死士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60 鎮東結與糜家婚41 謀重有利爲臣職22 鵠備分得勝負機62 忽聞北地羌人亂89 智勇兼備褚飛燕14 賊困屋中66 謀大計暫斂英眉 郡童子顯傲剛強62 田使君退還平原201 擇婦尋姚問北孫58 二月習射(下)7 計劃33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