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

荀貞出仕這麼多年,禮賢下士的手段早就熟極而流,簡直變成他的本能了,便是在醉後夢也不會出錯,他這回雖是以“討董”的名義來的陽翟,可對豫州既然存了覬覦之心,又想等孔伷到後務必要壓制住他,對來迎接他的這些潁川郡吏、士人當然就會毫不拿大,卑己貴人。

無論與他識與不識,郡吏、士人迎了他入郡府,各自退去後,對他的謙退盡皆交口成贊。

府無太守,都是郡吏,五官掾、主簿帶頭,和杜佑請荀貞到正堂。

曹史和書佐等小吏沒有資格陪從荀貞登堂,郡吏的頭面人物如各曹曹掾、郡學裡的飽學經師等等陪從在荀貞身後。

前呼後擁下,荀貞步至正堂院。

在院,他停了一停,左顧右盼,看院的景色。

杜佑問道:“將軍爲何停步?”

“心有所感啊。”

“敢問何感?”

“你看院角的那棵花樹,我記得是陰府君因懷鄉里,親手所植,那時不過數尺高,而今亭亭玉立,卻已無半點當年青澀的模樣了。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時光荏苒,白駒過隙,這些年我起伏不定,蹉跎時日,至今功業未建,憶及在郡府與諸君共參朝事時的志氣,不覺感懷。”

陰修從南陽來潁川爲官,一年也回不了家鄉一次,難免思鄉,這棵花樹是他令人從南陽他的家取來的,親手植在院,以供公務之暇,可以時常目睹,稍紓鄉情,後他遷升到朝,這棵花樹就留在了郡府裡邊,因是故太守手植,郡吏都很上心,這些年把它養得甚是茁壯。

杜佑笑道:“將軍昔爲潁川一督郵,今爲海內一將軍,如果這樣都還是‘蹉跎時日,功業未建’,如我等之輩,真該找個牆,撞死算了。”

荀貞直言不諱,說道:“君豈不知?我這個將軍是袁渤海爲我表的,只是爲了圖個起兵方便罷了,董卓操持朝廷,又怎會承認?說到底,不過是假將軍,又哪裡比得上真將軍?”

“雖然如此,將軍昔平黃巾、黑山,威震豫、冀,今擁數萬之衆,興師討逆,如此功勳偉績,前朝少有,亦足能留名萬世,‘蹉跎時日,功業未建’之言,將軍未免過謙。”

荀貞等的就是他這句話,登時做出奮發振作的樣,對諸吏說道:“董卓犯逆,擅廢立天,鴆弒先帝,又殺朝忠良,天下共憤之,今我起兵至郡,所圖者,不瞞諸君,不但是爲了建立功業,更也是爲了給天下除害!諸君,今袁渤海、袁將軍兄弟各擁兵冀、荊,聚二州之衆,以虎視董卓,張孟卓、曹孟德諸君悉會師酸棗,持青、兗之卒,以迫洛陽,關東聯軍,何止百萬!羣雄奮烈,海內洶洶,董卓覆亡之日不遠矣!烏程侯孫堅,世之猛將,今已領兵至南陽,將入我郡,與我會師,諸君,我郡是國家名郡,君等皆英雄俊才,潁川雖只一郡之地,不弱於冀、荊、青、兗諸州,君等如有和我一樣的志向,我願與諸君共立此功業,事如成,則諸君之名勢爲天下所頌,縱小受挫,以我關東之盛,亦可徐徐再圖之也。君等以爲如何?”

潁川的郡吏們都是潁川本地人,潁川已成爲討董的前線,他們不能像太守那樣一走了之,既走無可走,避無可避,那就只能面對,所以,當郭俊、杜佑等對荀貞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時,他們都不反對,而當需要他們在荀貞和孔伷之間做出一個選擇時,他們也都願意選擇戰功赫赫、又是本地人的荀貞,可這些也僅僅只是不反對、願意而已,要說有多熱切,卻也不見得。

畢竟,他們不少人和荀貞沒甚交情,做的這些決定、選擇只是出於理智,不摻雜什麼感情。

而現下聽了荀貞這番鼓動力頗強的話,其有那心思敏捷的,不覺就想道:“袁本初起兵討董,關東響應,百萬之衆或許誇大,二三十萬兵卒總是有的,以此擊董,誠如荀侯所言,縱不勝,亦不會大敗,而一旦獲勝,富貴何足論也!聽荀侯意思,他像是願與我等共立此功勞?”

又有那心思更敏捷的,從荀貞話裡聽出了另一層意思,心道:“聽荀侯話裡意思,孫堅也要來?孫堅和荀侯一樣,也是以軍功取封侯,平年間擊黃巾,其功居諸將前茅,與荀侯不相上下,誠爲今世猛將,他如與荀侯聯兵,孔豫州高談之士,定難敵之,只有束手而已了。”

諸吏心思各異,但卻都拜倒在地,齊聲說道:“願與將軍共立此功業!”

經了荀貞這番話,原本對荀貞並不是很熱切的那些郡吏大半都換了想法,更認可荀貞了。

荀貞到了堂上,杜佑以他地位最尊,請他入座主位。

荀貞卻不肯,笑道:“我非郡守,怎能坐據此席?”令人取來一個新席,放在西邊上首,這西邊是客人坐的位置,他雖是潁川本地人,但因職位不在潁川,在這郡府裡卻是以客自居了。

諸吏見他這般行爲,皆心想道:“荀侯貴爲二千石,位尊縣侯,領數萬虎賁歸郡,卻不驕不躁,謙沖自牧,此真明主相也。”偶有不服氣荀貞的,至此也對荀貞心服口服。

荀貞在堂上沒有坐多久,只與諸吏說了會兒話,和諸吏那些舊日的同僚敘敘當年的往事,和諸吏那些後來纔到郡府的新吏們拉拉親近的關係,隨後就離開了堂上,婉拒了杜佑請他入住後宅的建議,出了郡府,又去縣一些名族高士家走了一圈,日落前回到了營。

坐郡府正堂的主位、入住郡府後宅之類,這些都是無用的“虛名”,荀貞不在乎,他重視的是“實際”,這一趟陽翟郡府、縣一行,雖只有一天,可成效不錯,荀貞很滿意。

他心道:“外有陳到、臧洪分鎮,內有我與臺聯兵,又有杜佑等心向於我,今日我城走這一遭,又使許多的郡吏、士人心甘情願地親附於我,孔伷便是名位再正,人馬再盛,時勢、人心如此,想來等他入到潁川后也是無計可施了。如他無與我爭雄之心倒則罷了,我禮敬他三分,可如他不識時勢,竟存有妄圖奢想與我較個高低之念,我早晚也能讓他向我服軟。”

荀貞回到營時,軍剛結束操練,部曲歸營。

有道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荀貞帳下的老卒不必說,操練是習慣之事,那些新卒,在廣陵時操練得不多,起兵前才編好的部曲,現下到了潁川,短期內不會有戰事,便趁這段空閒,荀貞令各部加緊訓練,不圖能使他們立刻明曉戰陣,但至少也要嚴明軍紀,這樣,真到有用上他們時,也不致如一盤散沙。

那兩三千新來投軍的潁川輕俠壯士,荀攸、許仲等忙了一天,已把他們編好了部曲,交付給了江禽、高素統帶,按荀貞的命令,明天可再歇息一天,後天起,他們也要開始操練了。

荀貞到各部去看了一看,到新編成的潁川兩部時,高素、江禽相迎。

一看到荀貞,高素就抱怨,說道:“難怪阿鄧不願領帶,君侯,這些新卒不識軍紀,亂哄哄的也就算了,可你看看,小荀君和君卿他們連軍械也不給我發!這個樣哪像部曲?乍看上去,分明敏是一羣羣野雞野鵝,一夥一夥遊手好閒的無賴兒。”

“不是公達、君卿不給你軍械,是軍軍械短缺啊。”

“那怎麼辦?”

“叔至、源二部不是空下了許多木兵竹矛麼?公達、君卿沒給你們?”

“給是給了,可那東西怎能上陣殺敵?”

“且先用着,供平時操練,待過些時日,我想辦法再給你們補充軍械。”

高素是個好面的人,別的部都是甲械鮮明,原本缺少兵械的陳到、臧洪兩部現今部的兵卒也大多配上了甲兵,卻把那些剩下的木槍竹矛跟丟垃圾似的都丟給了他,他老大不樂意。

這會兒聽了荀貞的允諾,方纔喜笑顏開,他說道:“那就等着君侯給我補充軍械了!”

說完了軍械,他又說道:“君侯,別的各部都是少則二千餘,多則三千餘,我與伯禽的部卻只有千餘人,僅比玄德的別部多了丁點,我和伯禽這兩個部校尉實在是太有名無實了。”

“怎麼?嫌少?覺得有名無實?那你去和玄德換個位置吧。”

高素乾笑兩聲,說道:“雖是有名無實,好歹也是比二千石的一部校尉,君侯莫當我傻,我纔不去和玄德調換。”

荀貞笑了起來,不調笑他了,說道:“你和伯禽兩部現兵馬雖少,但郡定還會有來投軍之人,只要有來的,我就分別撥給你二人。”

高素大喜,說道:“我就知道君侯不會偏心!”

“你不要只看軍械,只看人少,明天歇息一天,後天開始操練,你要嚴格認真,謹按操典,不可有誤。你看玄德,他部的兵馬至今也仍有少半無有軍械,而且人數也才只有千衆,可他卻非但無有抱怨,反操練認真,我剛去過他的部,他部的也都是新卒,比你的部卒早成軍沒多久,現在卻竟已了令行禁止的樣。你要多向玄德學學。”

“是。”

說到了練兵這個要緊之事,荀貞招呼江禽也近前,對他兩人正色說道:“君卿治兵,素來嚴謹,你二人在君卿帳下多年,今給你兩人各一部兵馬,你兩人如操練失當,使部卒放縱,不堪使用,來日壞了君卿的名聲事小,誤了我的兵事事大,我必以軍法懲之,絕不姑息。”

江禽、高素知荀貞軍法嚴明,此時聞言,江禽凜然,高素也收起了嬉皮笑臉,俱皆應諾。

各部操練不提,這晚荀貞在營住了一夜。

次日,臧洪、陳到兩人備好了輜重、糧秣,預備出發各去郡南北,來向荀貞辭行。

荀貞交代他倆了幾句,叫他倆到縣後一不得騷擾民家;二不要停了操練;天寒甲涼,卒爲新募,遠離家鄉,或會思歸,三是要愛惜兵卒,免有逃兵;四則是需得時刻保持警惕。

二人應諾。

荀貞親把他兩人送出營外,目送他兩人各帶本部,分赴南北。

待得臧洪、陳到行遠,荀貞待要歸營,遠見有數騎馳來,本是在官道上行,近了營郊,拐下了路,穿過雜樹田野,直往營來,有在營外巡邏的兵卒上前攔住,對答了幾句,數騎留在原地,帶隊巡邏的什長奔到營前來報:“將軍,那幾騎自稱是從酸棗來,說有急信送與將軍。”

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上架感言91 事了掛印江湖去(上)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59 荀君爲政(上)31 除惡務盡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106 歲歲年年人不同88 風捲雷動誅鄴趙(四)5 江禽124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三)9 袁公路縱虎謀北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92 先留鋒銳鞘中掩 稍容待得變後出33 程偃5 言而有信荀貞之23 大獲豐收22 鵠備分得勝負機50 排場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34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五)44 練軍方略25 我公恩信結人深7 每思內戰常齧指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61 仲業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21 三戰盡復東郡地(六)42 可願南下?61 曹刺史安定濟北73 孔伷病榻不足憂 孫堅兵進略如火61 曹刺史安定濟北32 破敵(中)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24 狂士罵荀以求死182 元龍片言郯城開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32 君爲虎士20 今有潁陰乳虎(上)30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一)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77 演武薦賢(下)90 揭竿而起爲招安13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一)48 正旦之日15 出城激戰30 朱陽第三32 許顯奉令提兵援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36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二)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68 詔拜鎮東得兩郡10 查封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87 再訪郡士攬爲用 軍政雖妙徒然功128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一)45 虎膽奸雄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125 豪強應曹爲投機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28 孫文臺發豫州兵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8 勢先造成計乃行27 高素三勸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33 鸞鳳擇良木而棲61 仲業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63 討董未成豈可還 以孝爲名事能成45 天寒遙寄冬衣去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39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91 卸甲擦傷慰功績 大樹司馬人口傳50 孰謂盜跖不知義32 督郵一怒(中)49 本初情誼銘記不忘15 陽城治吏(下)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93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一)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110 朝中爭鬥起風波(上)121 芮祉奉令送女來20 牽掛者何94 願以區區當芹獻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265 會於汶北將擊章92 虛席問賊進退意43 輕收萬衆取來易 亂世清談難爲君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 風物迥異江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