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

這個鄉亭在道路的左側,離官道不太遠,兩三裡遠近,被農田、溪流、樹木包圍在其中。

遠遠地望去,只見鄉亭的門外聚集了百餘人。

荀貞部曲數千,有騎兵、有步卒、有輜車,行軍路上,動靜很大,荀貞的車駕離這鄉亭又有數裡之遠,可饒是如此,卻猶可隱約聽到那裡傳來的喧譁聲音。

隔這麼遠,尚能聽到喧譁,這是引人注意的一個方面。

荀貞之前所經之地,亦有遇到過鄉人,一次百餘人的沒有遇到過,二三十人的倒是遇到過,不過,不管人多人少,一見路上有數千軍卒行走,那些鄉人要麼立刻避走,要麼駐足觀望,卻是從來沒有過像眼前這個鄉亭的鄉人一樣,眼見數千步騎聲勢浩大地行軍經過,卻不管不顧,仍舊聚集喧鬧,這是引人注意的又一個方面。

荀貞停下話頭,探頭出到車外,召來隨行車側的典韋,指着那處鄉亭,吩咐說道:“去看看,那裡是怎麼回事?”

典韋身在車外,視野開闊,又身負扈衛荀貞的職責,所以他比荀貞更早地注意到了那處鄉亭,在荀貞問這話之前他就已經派人去探看過了,此時聞得荀貞詢問,扭頭朝那處鄉亭望了眼,轉回頭,回答說道:“回君侯:剛纔我已經派人去看過了。”

“噢?是怎麼回事?”

“是州府徵糧。”

“州府徵糧?”

“正是。”

“徵糧就徵糧,聚那麼多人幹什麼?”

“上個月州府剛徵過一次糧,今天又來徵,鄉里沒什麼糧了,想求州府減免點,大概是州吏不允,所以互相起了爭執。”

按理說,現在不是徵糧的時候,但徐州去年十月剛經過一次戰亂,州府空虛,不得不向民間徵糧救急,這可以理解,可是上個月才徵過一次,這個月又來徵,這就未免有點過分了。

荀貞點了點頭,從車窗外收回頭,坐回位上,問對面的臧洪、袁綏:“州府徵糧一事,郡府可知?”

臧洪、袁綏對顧一眼。

袁綏答道:“郡府知道。”

“上個月才徵過,爲何這個月又來?”

“去年十月黃巾作亂,州郡受害,府庫空虛,州里也是沒有辦法,是故連月催徵。”

荀貞在來廣陵的路上做過功課,對徐州現今的情況大致有了些瞭解。

雖然說中平元年時的那次黃巾起事,較之豫州、冀州、荊州南陽等地,徐州受到的兵亂之害較淺,中平元年後,徐州大致上也還稱得上安穩,不像冀州,又起了黑山之亂,更不像涼州、三輔等地,邊章、韓遂之亂愈演愈烈,可在去年十月時,青、徐二州黃巾復起,徐州卻是終難再“獨善其身”,且因如上文所述之種種緣故,這次的青、徐黃巾之亂規模甚大,青州且不說,徐州全境的五個郡都受到了波及,儘管陶謙在“臨危受命”地到任後,沒用多久就一戰破“賊”,大獲全勝,把徐州的黃巾趕出了州外,可是戰亂畢竟對徐州造成了不小的影響。

首先一個,即是徐州的人口減少了,其次一個,徐州的農業也受到了較大的破壞,以是之故,入徐州境後,荀貞所目所見,皆比潁川、魏郡這些地方人煙稀少、農田荒蕪。

單就經濟而言之,確如袁綏所言,現而今的徐州是“州郡空虛”,可以說是“世荒民飢”。

荀貞是做過長吏的,他當過趙國中尉,做過魏郡太守,瞭解爲上位者的難處,可再難,也不能涸澤而漁,焚林而獵,“連月催徵”啊,這豈不是在把百姓往絕路上逼,在逼民造反?

他皺了皺眉頭,又望了眼車外,隨着部隊、車隊的前行,那處鄉亭已被拉到了後邊,這會兒只能通過車窗看到一角了。

他說道:“兵災過後,州郡固然空虛,百姓亦不充實,州中怎能連月徵糧呢?夏收就快到了,何不等到夏收之後再徵?也好讓百姓喘口氣。”

袁綏苦笑一聲,說道:“這樣的話張公也給州中說過,並且是聯名下邳、彭城諸國的國相一起上書的方伯,此外,州中趙、王諸從事以及陳校尉等人也曾屢次進言方伯,勸方伯且莫橫徵暴斂,可奈何一則臧、孫二都尉催要軍糧不止,二來笮融擅斷錢糧,是故催徵不息。”

袁綏這幾句話中的信息含量很大,也是荀貞在來的路上對徐州的情況做了些瞭解,要不然,他恐怕都聽不懂話中的意思。

比如趙、王從事是誰?比如陳校尉是誰?比如藏、孫二都尉是誰?比如笮融又是誰?

徐州的民間情況現今是大亂過後、世荒民飢,徐州的政治情況現今則是“三足鼎立”。

所謂“三足”,一個指徐州本地的地方勢力,一個是指陶謙本人的勢力,再一個是指泰山兵的勢力。

先說頭一個。

當下因交通不便,同時亦是爲保護本家族、本階層在本地的利益,各州郡的士人、大姓都有一定的獨立性,或言之爲“排外性”,州郡的政治、經濟、輿論往往都會被他們把持,在本地,他們是一股強大的勢力,是任何外來長吏都不能輕視的,徐州亦是如此。

“趙、王二從事”、“陳校尉”便是徐州本地勢力的代表人物中的一類。

趙、王皆本州名士,趙是趙旻,琅琊人,王是王朗,東海人,他兩人現在一個是州中的別駕從事,一個是州中的治中從事,——他兩人中,在後世名氣較大的應是王朗,這個王朗就是早年和臧洪一起被選爲縣長的那個王朗,也正是在《三國演義》中被諸葛亮罵死的那個王朗。

“陳校尉”亦本州名士,即下邳人陳登陳元龍。

下邳陳氏是徐州的冠族右姓,累世二千石。

陳登的曾祖陳亹曾爲廣漢太守。

他的從祖陳球在熹平、光和年中貴爲三公,後因謀誅宦官事泄而與時爲司徒的劉頜、時爲司隸校尉的陽球等人同死獄中。

他的從父陳瑀、陳琮和他的父親陳珪俱知名海內。

陳登有同產兄弟多人,他的兄長陳應和他的幾個弟弟也各有名於州郡之中。

徐州的名士不少,大族也不少,如論佼佼者,下邳陳氏絕對在其中。

陳登很年輕,今年還不到三十歲,可在州中早就已名聲大噪,乃是徐州本地士子們的“後起領袖”,二十五歲那年,他就被舉爲孝廉,隨即出任東陽縣長,陶謙到任後,一來因素聞其名,知其有能,二來也是爲了拉攏本地士人,遂表他爲典農校尉,負責本州的農事。

細分的話,徐州本地的士人可以分爲兩類。

一類是趙旻、王朗、陳登這樣的,不管是出於自願,還是因爲被迫,不管怎麼樣,他們出仕州中了,對陶謙的態度都算是較爲配合的一類。

——王朗、陳登是自願接受陶謙徵用的,而趙旻則是被迫出仕的。

趙旻本來是不願輕易出來當官的,想待在家裡養志、養望,此前州郡對他有過多次相召,他都稱病不應,可到了陶謙這裡,他沒辦法了,最先的時候,他故技重施,也是以疾病爲藉口,拒絕了陶謙,陶謙先禮後兵,先找了個名士再去請他,他又拒絕,於是陶謙便以刑罰相脅,他這纔不得已接受了徵辟,出爲別駕從事。

再有一類則是堅決不肯接受陶謙的徵辟,比如彭城人張昭,不管陶謙怎麼召他,禮也好、威脅也罷,他就是不答應,油鹽不進。

徐州本地的勢力細分的話,大約就是這兩類。

徐州本地士人、大姓的力量是很強大的,陶謙一個外來者,如果沒有自己的勢力,太平時倒也罷了,而如現下的亂世,他是萬難坐穩徐州刺史這個位置的,所以,徐州的第二個大勢力就是陶謙本人的勢力了。

陶謙是揚州丹陽人,他本人的勢力便是以丹陽人爲核心的一支隊伍。

丹陽這個地方,山險地峻,民多果勁,當地的百姓好武習戰,高尚氣力,此地向來是以出產精兵而聞名天下的,前漢的名將李陵曾以五千死士對抗匈奴的八萬精兵,不落下風,這五千死士大多便是來自丹陽,中興以後,本朝亦多次在丹陽募兵。

陶謙身爲丹陽人,去年來徐州當刺史又是臨危受命,是爲了來平定黃巾之亂,他手底下自然少不了由他家鄉人組成的丹陽勁旅,這一支義從部隊,是他壓住徐州地方勢力的一個主要力量。

陶謙先後從皇甫嵩、張溫討過涼州叛軍,深知三軍未動、糧秣先行,明瞭“糧食”的重要性,所在在手中掌握了這麼一支可靠、可信的家鄉部曲外,他把徐州軍糧的募集、轉運工作也交給了他的家鄉人,即笮融。

笮融是陶謙的老鄉,丹陽人,以好施而名聞鄉中,與陶謙是舊識,去年黃巾生亂,陶謙出爲徐州刺史,他知道後,就聚了數百家鄉輕俠、少年前來相投,——揚、徐接壤,丹陽在揚州的北部,離徐州不遠,他來投奔陶謙卻是道路不遠、行路便利,陶謙重其聲名,遂當即委以重用,令他督徐州南部的廣陵、下邳、彭城三郡之糧運。

徐州本地勢力、陶謙本人的勢力,這兩大勢力之外,徐州還有一股勢力,卻便是以臧霸爲首的泰山兵了。

5 江禽35 集合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289 王太守課政州最(二)26 貞之得隴苦不足54 焉知生死麴義勇13 荀成善納奉孝策293 陳國相襄軍第一(二)22 鵠備分得勝負機58 曹子孝奉令趨行4 初雪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30 怒自羞出堪難忍 非因勇故守此營35 鄉吏殘民106 忠壯引來海內重 張紘迎願獻綿薄137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三)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6 本初何如伯珪強253 王叔文獻策謀權18 第一天(下)76 貴顯何氏兩將軍158 劉玄德兩戰援徐38 縱橫意氣袁本初10 防寇99 月黑雁飛弓馬逐23 自古興亡百姓苦 天子西遷民何辜37 生來無計避徵徭42 固知功業不易立 敗而不餒真英雄1 光和六年(上)43 李通難擇良木棲154 沙丘臺上舊時月(九)80 恨天失我傅南容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37 無禮賠罪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285 彰廉禮賢下邳行(上)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74 花開是爲迎卿來64 戲忠29 關雲長一身是膽 劉玄德暗猜玄機28 君子報仇2 郡留四傑內外鎮 兵分六部旌旗揚71 寬仁信義劉玄德(上)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7 夜眠營中敘舊情 郭嘉不辭尊者賜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48 許君卿計敗張遼25 鄉有野賢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68 唐虞不能以化天下31 督郵一怒(上)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6 本初何如伯珪強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59 宣文教何勞三請28 三軍兵至董營外 劉關馳挑敵將前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47 山雨80 恨天失我傅南容98 戲忠建言攻山陽9 督郵在此(上)11 前倨後恭因何故114 曹操引兵拔寨撤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92 諸葛瑾攜弟俱至21 賞錢223 調派署威壓山重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172 許顯臨機能應變(下)33 督郵一怒(下)26 祖宗德澤在遺黎187 分用能臣郡國守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7 每思內戰常齧指23 甲光向日來者誰127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二)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1 謀北要在泰山郡1 虎士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55 此子乃忠直奇節士19 誅滅沈家(下)282 今貴舊勳徐與冀123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二)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1 雙喜臨門(上)43 李通難擇良木棲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42 可願南下?24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五)24 杜買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95 徐榮單騎入太谷 膽勇兼備得雄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