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出身未捷身先死

第一更。

——

荀貞率兵方過鉅鹿任縣,還沒到大陸澤,前方傳來了一道州府急報。

“楊氏縣失陷,張牛角進兵癭陶。褚飛燕率步騎萬餘入鉅鹿,與張牛角合兵。”

這是急報的前半截,後半截是王芬的命令。

他命令荀貞火速馳援癭陶,進擊張牛角、褚飛燕。

“這是亂命啊!中尉,斷然不能遵奉。”

說話的徐福。爲了鍛鍊徐福、許季的軍事能力,荀貞這次出征把他倆也帶上了。

對王芬的這道命令,宣康也強烈反對,他說道:“我部只有三千步騎,只打張牛角的話還可以,但如今褚飛燕已與張牛角會合,賊兵遠多於我,這仗怎麼打?方伯這是讓咱們去送死啊!……,中尉,在給方伯的上書中,你不是說了麼?如果褚飛燕與張牛角合兵,則上策是咱們先分兵北上常山,以此調褚飛燕回師,然後再擊張牛角,方伯在迴文裡不也同意了中尉的此策麼?卻爲何又變卦了?怎麼又令我部進擊張牛角、褚飛燕的聯軍?”

戲志才留在了邯鄲,軍中的首席謀士現在是荀攸。

荀貞蹙眉詢問荀攸:“公達,你怎麼看?”

“方伯怕是慌了神了。”

高邑、楊氏、癭陶三個縣在地理上成鼎足之勢,楊氏在高邑的東北邊,癭陶在高邑的東南邊,三縣彼此相隔均是二三十里。楊氏一丟,就等於是三個鼎足斷了一個,癭陶如果再丟,那麼高邑就難保了。如只有張牛角一部,高邑和癭陶或許還可以彼此聲援,支撐一段時間,可是現在多了一個褚飛燕,癭陶和高邑已難支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自身的安全受到威脅,王芬自保尚且不及,又哪裡還顧得上荀貞此前的上書和荀貞部的安危?

荀貞心道:“褚飛燕、張牛角初起時,王芬坐守高邑,不肯棄城走,我還以爲他是個有膽識的人,卻沒料到……。”沒料到王芬不僅相信方術,而且事到臨頭出昏招。

他說道:“慌了神也好,沒慌神也好,軍令在此,該如何應對?”

張牛角、褚飛燕這一合兵,他們的兵力已達到至少三萬餘人,荀貞部只有三千步騎,如果冒然進擊,後果堪憂。荀貞是不想接受王芬這道軍令的,可不接受也不行,不接受就是違令。

兩難的選擇。

荀攸說道:“方伯的軍令不能不從。我部可先進軍至癭陶城外,與賊壘隔河相對,如此,一來可以呼應癭陶城內的守軍,以觀賊勢,待機而動,二來也可使賊兵不敢改擊高邑。”

癭陶城南有條河叫泜水,離癭陶最近處只有十來裡地。荀攸說的“與賊壘隔河相對”指的就是在泜水南岸築營。王芬之所以出此“亂命”,十有**是因爲擔憂褚飛燕、張牛角進攻高邑,既然如此,那就看住張牛角、褚飛燕,不讓他倆進攻高邑。

荀貞點頭說道:“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在任縣休整了一夜,次日上午,全軍開拔,繼續北上。

前行十餘里,渡過渚水,繞過大陸澤,復行七八里,在距離泜水還有十幾裡地的時候,天已近暮,荀貞令全軍停下,一面就地築營,一面遣斥候潛赴癭陶城外打探戰情。

當天晚上,三更時分,斥候絡繹歸來。

綜合他們得來的情報,褚飛燕、張牛角兩部合兵以後,褚飛燕奉張牛角爲帥,甘居副手,他二人目前沒有改擊高邑的意圖,正在日夜不息地猛攻癭陶,並且他兩人應是已知荀貞帶部將到,在汥水北岸佈置了數千人馬,防止荀貞渡河。

“賊兵共有多少?”

“繞城連營,內外三重,旗幟如林,火光燎天,人聲馬鳴十里外可清晰聽聞,少說三萬人。”

“除在泜水北岸佈置了人馬外,在別的地方還佈置有人馬麼?”

“在癭陶與高邑間,亦佈置了數千人馬,觀其旗號,是由一個叫楊鳳的賊渠帥統帶的。”

“楊鳳?……叔敬,你可聽說過此人?”

叔敬是岑竦的字。岑竦恭謹地起身,搖了搖頭,躬身答道:“下吏不曾聽聞。”

“老遷,你可知此人?”

蔡遷就是黃髯,他是黃巾餘部,又在黑山裡當了多半年的大賊,此次起兵的各路人馬的底細他大多清楚,因此荀貞把他帶在了身邊,以備諮詢。他答道:“遷被舊部劫持時,聽過此人的名字,他好像是中山人,是張牛角的朋黨,頗有勇名。”

荀貞笑對荀攸說道:“張牛角、褚飛燕雖是賊寇,用兵倒是仔細,不但防着咱們奔襲,還防止高邑救援癭陶。看來,他們對癭陶是志在必得。”

荀攸頷首稱是,問那幾個斥候:“張牛角、褚飛燕部的戰力如何?”

一個斥候答道:“較之黃巾精銳有不如,較之普通黃巾則勝之。”

張牛角、褚飛燕的部衆多是山賊,和如廣宗死士這樣的黃巾精銳比起來肯定不如,但與由百姓組成的普通黃巾相比,其戰鬥力上卻是要勝之的。

又一個斥候答道:“小人潛伏城外,觀戰許久,賊兵的攻城雖無章法,但賊渠帥張牛角、褚飛燕輪番上陣、身先士卒、十分悍勇,在他們的帶動下,賊兵的攻勢還是很猛烈的。”

“張牛角、褚飛燕身先士卒?”荀貞笑對帳中諸人說道,“倒也不愧對他兩人的綽號。”

牛角者,意指能攻堅摧強,如牛角一樣的堅硬銳利。飛燕不必說了,意指輕捷剽悍。

如論武勇,帳中諸人是哪個也不肯自甘其後的,劉鄧、典韋、江禽、李驤等,包括高素,又有哪個不是以武勇出名或者自以爲武勇的?衆人哈哈大笑,對張牛角、褚飛燕意甚不屑。

得了斥候打探來的第一手情報,荀貞心裡有了底。

次日上午,吃過早飯,首遣李驤先行,荀貞自帶中軍繼之,陳到統兵殿後,三千步騎進至汦水南岸。

癭陶一帶河密佈,數十里方圓裡有五六條較大的河水,北有位處在癭陶與楊氏之間的洨水、濟水,南有分佈在癭陶和任縣之間的汦水、渚水等數河,而且南邊還有冀州最大的一個湖澤,即大陸澤。

這個地理環境是不利進行大規模作戰的。

這也是爲什麼荀貞在得知楊氏失陷,張牛角、褚飛燕合兵一處、進圍癭陶後,不願意服從王芬的命令,與張牛角、褚飛燕短兵相接的一個緣故。

如果戰事失利,荀貞部連撤退都沒有地方撤退,不管是向南、還是向西、又或是向東,到處都有河。前有河阻,後有追兵,這就是全軍覆滅的前奏。

可能也正是因爲這個緣故,褚飛燕、張牛角猜出了荀貞有顧慮,所以在明知荀貞率部抵達到汦水南岸的情況下,依然猛攻癭陶不停。

這就形成了一個奇怪的局面。

汦水南岸,荀貞部三千步騎築營造壘,按兵不動,汦水北岸,最南邊是數千張牛角、褚飛燕部的駐兵,與荀貞部隔河相望,數裡之外就是熱火朝天的癭陶戰場。

駐軍南岸了三天,荀貞這一天登上高地,遙望北岸癭陶,看了多時,又轉顧對岸的賊兵。

“咦?公達,你看,對岸的賊兵似乎有點異常。”

荀攸望去,見對岸賊營裡不時有騎馬的小帥奔馳出入,相比前兩天,營裡亂了很多。他說道:“是有點異常,莫非賊營出了什麼事情?”

“我部又沒有渡河,賊營能出何事?”

“要不然就是張牛角、褚飛燕攻城不利,故此召諸賊小帥軍議。”

“有可能。”

荀貞望着紛亂的賊營,心道:“現在如是晚上,對岸的賊營這麼亂,卻是一個我部渡河擊之的良機。”他撫着短髭望了會兒,開口說道,“公達,我部已築營北岸三天了,不能再按兵不動了啊。”

“中尉的意思是?”

“方伯命令我等馳援癭陶,我與鉅鹿太守郭典去年同在皇甫將軍帳下效力,也算有舊,去年我還給他寫了封信,請他照顧樊阿,而今我等既然來了,總不能在這兒做個看客。”邊兒上沒有外人,荀貞實話直話,“……話傳出去,會很不好聽的。”

上有刺史的軍令,近有癭陶的友軍守城奮戰,荀貞如果只是在汦水南岸做個看客,傳出去必然會有損他的聲名。

“話雖是如此說,但就眼下這局面,地利在賊不在我,我部如是冒進,恐會失利啊。”荀攸遙指汦水,“別的不說,就說這條汦水,我部就不好渡過。”

對岸有數千賊兵把守,這條河的確不易渡。

“三千步騎渡河固然不易,但如果人數少點?”

“中尉是說?”

“選個三二百的精銳,趁夜渡之,不求多大的戰果,只要能起到騷擾對岸賊兵的作用即可。”

荀攸笑了起來,說道:“原來中尉打的是這個主意。”

明知局面對己方不利,荀貞當然不會強渡尋死,可如果坐觀又會對名聲不利,所以乾脆派個三二百人潛渡到河對岸去,騷擾對岸的賊兵一番然後再回來。這樣一來,既避免了失利,同時也“遵從”了王芬的軍令。

“你覺得如何?”

“我看行。”

荀貞、荀攸相對一笑。

兩人商量已定,從高地下來,回到營中,召來諸將,荀貞正待下令,外邊來了一個斥候。

“報!”

“何事如此倉急?”

“張牛角死了。”

“什麼?”

“張牛角率衆攻城時中了流矢,傷重而死。”

“什麼時候的事兒?”

“兩個時辰前。”

荀貞立刻想到了剛纔在高地上時見到的賊營亂像,說道:“難怪對岸賊營紛亂!”他心思電轉,霍然起身,轉頭處,荀攸也站起了身,兩人相顧對視,不用言語,俱從對方的臉上看出了對方的心思。

荀攸喜上眉梢,說道:“中尉,此天賜良機!”

荀貞哈哈大笑,說道:“癭陶解圍就在眼前了!”

22 甲兵四千向神都(中)46 盜馬14 賊困屋中95 會師城下(中)65 短歌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67 鮮卑復又寇幽並51 故事63 叕兒乃有大志乎53 不顧母弟朱靈忠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22 文高初見6 生子當如孫伯符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49 登門36 會師(上)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26 威震郡北92 兵臨西華(中)101 許逢共上辣毒計 二袁不謀而意和29 伯符進獻渡河略52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中)53 只知太守不知君14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七)34 招攬樂進64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92 兵臨西華(中)36 我所邀者仁民名85 姚叔潛丹陽募兵 辛玉郎潁川議糧35 集合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26 貞之得隴苦不足60 樽前豪傑意難決78 聞聽道上辱郡丞(上)117 劉備輕色贈猛士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33 再見遲婢31 除惡務盡80 帳下授任四司馬 道前空候無功回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53 滅族(上)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46 可憐的胡/平39 點將封侯趁少年7 每思內戰常齧指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45 渡汝過澺沿途聞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39 可笑雛鳳誘老薑77 北邊健將固何多 南野雄士亦足衆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20 辛璦(中)271 收定九江建良策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53 沙丘臺上舊時月(八)25 鄉有野賢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4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一)74 奮武遣以一軍阻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59 文若誓願扶漢室 貞之笑辱董仲穎42 鮑信燭下勸離洛31 除惡務盡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43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九)50 勵士出征10 江東猛虎兵將近 豫州精甲擺車前29 伯符進獻渡河略50 孰謂盜跖不知義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103 孔德信報刺史病 荀貞再表孫文臺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74 奮武遣以一軍阻45 虎膽奸雄14 賊困屋中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39 得二荀舉薦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165 常山中軍真倜儻(下)52 最後的麻痹41 效果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6 呂布撤圍南渡汝63 滍水星河影動搖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15 問世間誰主沉浮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