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

皇甫嵩說要還荀貞部一個大功,在他上奏給朝廷的捷報裡少不了要對荀貞、戲忠和辛璦濃墨重彩得寫上一筆了。張角是黃巾魁首,得一張角好比是破一敵國,這等大功就算是三人平分,即便再饒帶上主將皇甫嵩,四人來分,落到每一人頭上的分量也是不輕。

戲忠現爲白身,得此大功,就算他出身寒家,此前在州郡裡並無聲望,可等到戰後少說也能得一個六百石的下大夫位。辛璦是士族子弟,陽翟辛氏乃潁川大族,便不說他的長輩,只他的族兄辛評、辛毗等在郡中便早就有名,張角又是他親自斬獲的,給他一個千石之位不爲過。

荀貞是他們的主將,下吏有功,荀貞自也沾光,加上他原本的那些戰功,又加上他的家世,儘管他年方二十餘歲,但是以正常的封賞酬功來計,戰後一小郡太守之位是跑不了了。——他要是出身更大的名門,比如袁氏這樣的頂級門閥,說不定還能因此被封個侯。

只是唯有一點,荀氏受過黨錮,如今黨錮雖解,可正因爲黨錮被迫解開了,朝中的閹宦們定然對荀氏這樣曾經受過黨錮的士族更爲忌憚,怕他們報復,加上荀貞得罪過張讓,等於已經表明了他的政治立場,這樣一來,張讓、趙忠等會不會從中作梗?卻是說不好。

上次賴曹操之力,荀貞從六百石的佐軍司馬升爲千石的別部司馬,千石還只是中高級吏職,別部司馬也只是最多統兵數千罷了,兩千石卻就是高級吏職了,整個帝國兩千石的吏員也不到兩百人,一郡太守又且是執掌一方,兼管軍民,權力極重,張讓、趙忠還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麼?荀氏的出身對荀貞來說是有利的,也是不利的。有利表現在前期,入仕容易,升遷快,不利表現在後期,當升遷到一定程度後,再想往上升就牽涉進士族和宦者的政治較量了。

從皇甫嵩的帥帳裡回營後,許仲、江禽、典韋、陳到、劉鄧、陳褒、荀成、何儀等人擁到荀貞帳中,恭喜辛璦,恭喜戲志才,同時也恭喜荀貞。

大家七嘴八舌地說:“全軍數萬步騎追拿張角皆無功返,唯玉郎得之,這是頭一份的大功,朝中也不知會怎樣封賞?即使不拜司馬爲侯,任一美郡太守總是有的!”

諸人都很興奮,他們出生入死跟着荀貞征戰,所爲者何?如果說剛開始純粹是爲了報答荀貞的恩義,那麼隨着荀貞步步高昇,他們跟着水漲船高,難免多多少少地就對功名利祿有了追求。誰不想做個“貴人”?做爲一個團體,荀貞是他們的領頭人,荀貞升得越高,他們得到的利益自然也就越大。

荀貞聽着他們興奮地議論,卻只是笑而不言,與荀攸偶爾對視一眼,兩人皆心知肚明:“這個兩千石的太守恐怕不好得到。”

要放到黨錮前,憑此大功,得一太守位輕而易舉,當時荀氏出仕朝中、地方的族人十餘,荀淑這一輩的不說,只荀氏八龍這一代,荀攸的祖父荀曇、從祖荀翌併爲兩千石的郡國守相,八龍亦多出仕,或在朝中,或在地方,並及志同道合的朋黨遍佈朝野,可謂族勢宣赫,而經過十餘年的黨錮後,族中現今出仕的只有荀爽、荀貞、荀彧三人罷了,三人之中品秩最高的還是荀貞,李膺等朋黨則或身死、或早已去官,族名雖還在,人脈多已無。

荀貞心道:“雖得大功,只可惜朝中無人,又先前得罪了閹宦,兩千石恐不易得。”

在得到這份大功以前,他最希望的是等到戰後可以被拜爲議郎、召入朝中,現如今有了這份大功,議郎一職相比之下就顯得輕了點。畢竟議郎雖然清貴,沒有實權,比不上執掌一郡。

他因而忖思想道:“要不要給孟德寫封信?”

這念頭不過是浮現一閃,很快就被他自己否決了。前次得曹操相助,升爲千石別部司馬已是意外之喜,不可再太多奢求。更何況“主動寫信求官”這種事兒也不適合做,一旦傳出去,會有損清名。他心道:“罷了,罷了,朝中會如何封賞是朝中的事兒,我想也無用。”

既然想也沒用,那就索性不想。與其想這些沒用的,還不如想一些有用的。

什麼是有用的?

從皇甫嵩征戰,荀貞一爲自己博得了軍功,二來通過轉戰數州也見到了不少天下的英雄豪傑。

如孫堅、曹操、劉備等。又如徐榮。

荀貞自家人知自家事,他麾下猛將雖多,然騎將卻少,甚至可以說他麾下就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騎將。騎兵作戰和步兵作戰不同,步兵易,騎兵難。步兵的操練、戰術訓練可以從兵書上學來,騎兵的操練、戰術訓練卻不能只從兵書上學,一則兵書對騎兵涉及得少,二則在高速的運動中各種陣型的轉變,各種戰術的實現也不是隻看看書就能學會的。沒有經驗,冒失地按兵書操練,騎兵少的時候還好說,騎兵一多,萬馬奔騰,一個弄不好就會陣型大亂,重則馬傷人死。荀貞麾下的這些將領,包括荀貞在內都是內郡人,全都不精通騎兵的操練之術。

現如今統帶騎兵曲的辛璦雖然精騎射,也勇武,可他從小到到別說指揮大規模的騎兵作戰了,就連萬馬奔騰的場面他都沒有見過,讓他指揮三四百騎還可以,五六百騎也行,一旦上升到千騎以上他就不成了。荀貞也不成。所以荀貞很想招攬一個出色的騎將。

廣宗之戰,西涼鐵騎在戰場上衝鋒時陣型轉換如意,殺敵一往無前,於漢軍諸部騎兵中乃是最精銳的一部,給荀貞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旻、牛輔、董越、胡軫、段煨等或爲董卓的親族,或爲涼州的大族子弟,以荀貞現在的身份他沒資格招攬,也招攬不來,但徐榮?

一方面,徐榮被董旻、牛輔等排斥,另一方面,徐榮在這些天的作戰中智勇雙全,且心思縝密,是個難得的騎將,似乎值得下些功夫。只是這“功夫”該從何下起呢?荀貞和徐榮不熟,又且徐榮和劉備不同,劉備是白身,沒有主將,而徐榮是董卓的人,不好冒昧登營拜訪。

就在荀貞爲此發愁之時,機會來了,而且一來就是倆。

……

廣宗城破,張角身死,皇甫嵩肩頭的壓力爲之一輕,不急着打下曲陽了,他先派了部分人馬北上去下曲陽與鉅鹿太守郭典合兵,令餘下的主力大部在廣宗城外休整。

諸將圍城數月,苦戰一日夜,終於打下廣宗,皇甫嵩軍令雖嚴,諸將卻也難免放縱。數萬步騎各有來頭,有的是京師驕兵,有的是地方悍卒,皆自恃戰功,不免就會出現爭執衝突。

便在辛璦斬獲張角的次日,牛輔、李傕在城中搶掠財貨婦人,卻就與荀貞部起了衝突。

卻是張角、張樑雖滅,但一則鉅鹿郡是張角兄弟的家鄉,黃巾道在這裡的勢力極大,根基極深,且廣宗又被被冀州黃巾駐軍多月,城中肯定還藏留有黃巾餘黨,因此皇甫嵩分令各部按片查繳城中,荀貞的部衆得了一個美婦,欲獻給荀貞,卻在出城回營中的路上撞上了李傕。

——說起荀貞的部衆得一美婦,自古以來除了荀貞所來之後世有一支部隊是真正的人民子弟兵外,其它歷朝歷代,凡是兵戰之後幾無不掠民之兵,唯一的區別是軍紀嚴的擄掠的程度輕,軍紀鬆的擄掠的程度重。廣宗是張角所在地,此次戰後皇甫嵩上報給朝中的繳獲是五萬多車,而實際上所得遠過此數,數萬漢兵步騎各部都搶掠甚多。荀貞部是最先入城的,所獲尤多。

張角住的宮室、黃巾諸將的住宅以及黃巾軍的倉庫就那麼些,搶完、分完,再搶就只有搶民間的了。好在荀貞部的軍紀還不錯,每次戰後,荀貞都會三令五申,禁搶掠民間,違者斬首,所以這個美婦倒不是從民家搶來,而是從一個太平道的餘黨家中得來的,本該是報給皇甫嵩,因見此婦貌美妖嬈,故此荀貞的部衆打算把她獻給荀貞。

卻不料出城路上碰見了李傕。

李傕部是騎兵,破城時他們在城外圍殺黃巾敗卒,入城的較晚,沒搶到多少好東西,李傕本就對此牢騷滿腹,帶着部曲想去城中再搶掠一番,卻未入城門,在馬上看到了這個美婦。一見之下,他就垂涎欲滴,哪裡還管這些漢兵是誰家的部衆?橫刀奪之。

李傕固是悍將,荀貞部的兵卒跟從荀貞轉戰數州,戰無不勝,卻又何嘗不是驕兵?雖是步卒對騎兵,卻是絲毫不畏,哪裡肯拱手相讓?雙方先是對罵,繼而各出兵器,李傕部的騎兵挽起馬繮、挺直長矛,荀貞部的步卒舉起盾牌,結成圓陣,眼看就要火拼。

他們起衝突的地方離城門不太遠,各部的漢兵出出進進,人多口雜,消息穿得很快,在城中和城外近處的高甲、高丙、蘇則、蘇正諸人先後帶人來到。郭汜、樊稠、李蒙等亦聞訊帶兵來到。原本是彼此各只有數十人騎,很快就發展成彼此各聚集了數百人騎。

這一旦鬧起衝突,事情可就要搞大了。便在這時,劉鄧孤身一人馳馬奔到。

劉鄧是從營裡來的。他中午喝了酒,聞訊時正在醉眠,被親兵叫醒後知道了此事,登時大怒,連衣甲都沒有穿,光着上身,搶了匹馬就怒衝衝地奔來了。來得急,他連發髻都沒有扎,散發挺劍,踞坐馬上,乜視李傕,藉着酒勁,斥罵道:“涼州鼠子,也敢與司馬搶美人麼?”

李傕大怒,挺矛要戰,聽得馬蹄驟響,回望觀之,卻是荀貞帶着許仲、典韋、陳到、江禽、陳褒、辛璦等人趕到。荀貞也是從營裡來的,他與劉鄧幾乎是同時得到了訊息,因聞轅門急報,說劉鄧赤身挺劍騎馬先去了,怕劉鄧吃虧,所以他急召諸將同來,故此來得略晚了一步。

“李君且慢!”

見荀貞帶諸將趕來,許仲、典韋、劉鄧、辛璦諸人之勇,李傕、郭汜等是在戰場上親見的,俱皆警備十分,李傕緊握長矛,怒道:“慢什麼?”挺了下矛,以示不怕荀貞人衆。

話音未落,一人猛從邊兒上圍觀的別部漢兵中縱躍出來,兩步奔至李傕馬前。郭汜等同聲大叫:“小心!”李傕急轉首看去,只見到一條人影一閃,手中長矛一重,緊接着一股巨力扯來,因爲沒有準備,頓時在馬上坐不住了,人隨矛走,竟被拉扯下馬,重重摔在地上。

他被摔得昏頭漲腦,腿臀大疼,勉強爬起來,坐地四顧大叫:“誰?”聽得一人對荀貞說道:“前日得司馬贈送寶刀,羽以此報之。”轉望之,見卻是關羽。

關羽雖然不滿荀貞初見時的“無禮”,可他是個恩怨分明的人,得了荀貞寶刀之贈,荀貞的寶刀且又在關鍵時刻救了劉備一命,當然要報答。

荀貞心道:“這李傕也是命苦,他本擅騎戰,不太擅步戰,先是步戰敗給關羽,接着又被關羽偷襲,被從馬上拽下。這才幾天?連吃了關羽兩次大虧。”笑與關羽說道,“玄德,吾弟也,吾等一家人,何必這麼客氣?”見關羽行了一禮,只略微瞥了眼坐地的李傕,便就傲然轉身回去到剛剛聞訊來到的劉備、張飛、簡雍等人身邊,又不覺心道,“李傕位雖卑,然是董卓部將,前次比武戰敗李傕倒也罷了,這次大庭廣衆之下又讓李傕出這麼大一個醜,這關羽也還真是剛傲。唉,玄德吾弟,你麾下有此剛傲之勇將,該說是你的幸運,還是你倒黴呢?”微笑着衝劉備點了下頭,迴應他關切的目光。

李傕見又是關羽,勃然大怒,從地上跳起,就欲召兵與荀貞火併,董旻、牛輔、段煨、徐榮等得了消息,疾馳趕來。段煨大老遠地就叫:“慢,慢,慢!”

荀貞回首,見徐榮也來了,心中不覺一動,忽然想道:“我正愁找不到機會拉攏徐榮,……,這機會卻不就是來了麼?”

他盤算想道:“徐榮身爲一外州人而被董卓重用,對董卓應有感激之念,他雖受牛輔等排擠,可被排擠得還不夠,尚不足讓他因此另投別主,要想拉攏他怕是不易。我要想得此人,就必須先加以離間,讓他與董卓部下的涼州諸將間更加的有隔閡,讓他處處受排擠,讓他怨悶到極點,最好再被牛輔他們施個暗箭,讓董卓疏遠他,如此,我方有可趁之機。”

想至此處,他乃等董旻、牛輔、徐榮、段煨等來到近前,下馬笑道,“區區小事,卻驚擾使諸君親至,此貞之罪也。”不等董旻等人說話,慷慨地指着部卒中的那個美婦說道,“這婦人本是我部先得,然連日與廣宗賊作戰,徐君功高,看在徐君的面上,就送給你們了。”

董旻、牛輔相顧愕然。他們來前已經知道了事情的起因,知是李傕理虧,卻不料荀貞居然這麼好說話,兩人轉目徐榮,皆心道:“‘連日與廣宗賊作戰,徐君功高’,他有什麼功勞?抓了個張角還是假的!卻竟讓皇甫將軍的愛將荀貞如此高看?”

董旻、牛輔心思紛亂,一時沒有說話。李傕吃了虧,不依不饒。

荀貞沉下臉,說道:“看在徐君的面上饒你,你還不願?今我殺汝,如殺一雞犬耳。”

許仲、劉鄧、典韋、陳到、江禽、陳褒、辛璦諸人聽得荀貞此言,盡皆抽劍在手,虎視眈眈。荀貞部的兵卒亦持盾挺刀,作勢砍殺。邊兒上的劉備、關羽、張飛也各按刀,只等形勢不對就幫荀貞殺人。殺氣逼發,李傕、郭汜諸人的坐騎不安揚蹄低嘶。一時氣氛緊張壓抑。

想起荀貞部衆的勇武,董旻、牛輔變了面色。

段煨是個老好人,忙出言相勸,笑道:“都是漢家兵士,且不可因一婦人干戈相見。稚然,郭多兒,還不快收起兵器!”稚然是李傕的字,郭多是郭汜當馬賊時的小名。

荀貞是別部司馬,董旻、牛輔等位最高者也只不過是與他相仿,不能以位壓人,較之勇武,他們也不佔上風,段煨勸解了幾句,李傕等悻悻然離去。財貨婦人也沒有要。

荀貞的部衆將那婦人獻給荀貞。荀貞怎肯壞了自家的名聲?大罵了部衆幾句,叫他們把這婦人送還其家。回營路上,頗是爲自家的急智得計,心道:“受我先前那幾句的挑撥,董旻、牛輔等本不滿徐榮一個外州人居然能得與他們並列,現在應是更加不滿了。”

1 張長詈罵府門外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33 戰罷將軍色不改 願以剩勇取全功38 荀攸來訪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88 了卻山中寇賊事(十二)71 擒得鄭相逃呂尉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79 冠軍將呼太史慈(一)63 下邳相舊習難除37 無禮賠罪74 太谷甲士逆戰敗 前頭報來呂奉先14 性格160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五)40 鐵營25 再勝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104 彈棋最妙是長斜72 寬仁信義劉玄德(下)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39 可笑雛鳳誘老薑64 戲忠17 推功相讓19 誅滅沈家(下)59 吾候諸君久矣14 性格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185 星羅雄傑滿部中(上)17 推功相讓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48 正旦之日32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二)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20 辛璦(中)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77 曹隱袁進皆貴宦12 仲仁迫凌去檄書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43 縣尉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168 滿營呼擁張益德(中)81 擒賊先擒王(中)11 朋黨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8 勢先造成計乃行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7 每思內戰常齧指184 揀選英俊充州任2 賭錢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13 倏忽如白駒過隙7 獨行11 荀家五虎度陳倉(中)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25 孟德智略真天授16 原盼42 孫郎威震定潁外45 董卓狼顧問英雄(下)61 仲業79 了卻山中寇賊事(三)69 尋得事由插爪牙9 計吏郭圖(上)82 程荀陳舟船相見 孔文舉出任北海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59 吾候諸君久矣23 市中美人19 闖中軍咄咄逼糧 到帥帳訝見有客25 甲兵四千向神都(五)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169 滿營呼擁張益德(下)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11 朋黨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47 天下之事何事不成23 豫兗羣豪三人最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9 結交95 襲陣兵退夏侯惇(十三)23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四)41 夕陽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19 二荀優劣92 北海郡邑黃巾滿 孔融襟抱稱名儒3 誰人不知荀貞之35 鼓音破曉天欲墜 文聘橫矛定軍旗65 歸來解甲抵足眠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96 會師城下(下)125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3 董卓兵掠潁川地 孔伷借兵陳國中57 二月習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