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六)

在暫時不用規劃營區、挖掘壕溝、豎立柵欄,只需要搭建帳篷以過夜的情況下,築營是很快的。不到傍晚,荀貞部就頭一個築好了營地。伙伕埋鍋造飯,炊煙裊裊。

夕陽西下,倦鳥歸巢,荀貞立於帳前,負手觀望暮景,時有暮風吹來,溫熱燻人,乃不覺有感,遂吟誦古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戲志才、荀攸、宣康、李博諸人皆立在他的左右,聞其吟歌,戲志才乃笑道:“‘昔者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此舜所作之歌也。貞之,時方夏日,南風未起,爲何忽有此感觸啊?”

“黃巾賊起,百姓流離,出潁川以來沿途所見,十室五空,野露白骨。想起這些慘狀,不覺惻然,因有所感。唉,天下的百姓都在渴盼南風啊。”

荀貞過往的經歷和劉備很像,但就興趣愛好上而言,他與曹操較像。曹操喜音樂、好文學,荀貞不懂音樂,可也喜好文學。兩漢的知識分子大體來說共有兩類,一類是士族,以鑽研經書爲業,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爲志,一類是閹宦,不好經書而好文學,能詩善賦,精通書畫等各種雕蟲小技。曹操是閹宦子弟,所以喜好文學,荀貞雖是士族子弟,但受前世的影響卻也較爲喜好文學,故此,他時不時地會吟詩誦賦,藉以表意,戲志才、荀攸等早就習慣了。

戲志才順着他的目光望去,見到一隻倦鳥從空中飛過,笑道:“我等離鄉出征之時尚是早春,而今炎夏已至,疏忽數月已過,征戰不息,塵土滿袍,鎧甲生蝨。貞之,你口吟《南風》而卻目隨歸鳥,你到底是在爲百姓哀傷,還是想家了啊?”

被戲志才這麼一戲謔,倒是勾起了荀貞的一樁心事,他心道:“說起來,好些日子沒有收到家信了。”他從軍征戰,居無定所,陳芷就算給他寫信,恐怕也不知該寄到何處。不過雖無信到,料來陳芷、唐兒等家中人卻應是無礙的,畢竟族中有荀緄、荀彧照顧,郡裡有樂進、高素等照看。正在想念陳芷,典韋披甲帶劍,虎虎生風地走來。

“荀君,營外有四人求見。”今天該典韋輪值,他這是剛從轅門過來。

荀貞收回思緒,心道:“四人求見?”猜是劉備,但卻疑惑,“怎麼是四個人?”問道:“是何人也?”

典韋叉手答道:“領頭的是個長臂大耳之人,自稱名叫劉備,說是應君之邀而來。”

荀貞轉顧荀攸、戲志纔等人,笑道:“公達,志才,我給你們介紹幾位涿郡英雄。走,你們隨我去迎一迎。”

典韋在前帶路,荀攸、戲志才、李博、宣康諸人隨從在後,衆人齊往轅門去。路上,荀攸說道:“涿郡英雄?是誰?貞之,我怎不知你在涿郡還有友人?”

“倒也說不上是友人,今天剛剛結識的。”荀貞簡單地把劉備的身世、過往對荀攸、戲志纔等介紹了一遍。

戲志才撇了撇嘴,說道:“身是漢家宗室,又爲盧公弟子,年已二十餘而仍是白身。貞之,如此人物,如何稱得上是英雄?”

也難怪《演義》裡董卓一聞劉備是白身就對他愛答不理,在這個年代,如果二十多歲還沒有出仕,也沒有出名的話,確實算不得英雄豪傑,難免被人看輕。漢末一些有名的人物,袁紹、曹操、孫堅這些雄主都是年紀輕輕就出仕地方,名揚州郡,荀彧、荀攸、鍾繇、孔融包括郭圖在內的等這些文士有的雖然因黨錮之故出仕較晚,但也都是少年時便就揚名。

荀貞心道:“劉備吃虧就吃在家聲不顯,又無後臺靠山,出名太晚,所以雖有雄才,然卻不得不顛沛半生。”這些話不用對荀攸、戲志才說,未到轅門,遠遠地見營外站了四個人。

這四人年紀相差不多,都是二十多歲,當先一人長臂大耳,正是劉備。

在劉備身旁,左邊站了兩人,右邊站了一人。右邊這人身高雄壯,穿着一件綠袍,頭裹幘巾,脣上蓄鬍,頷下黑鬚,昂然而立。左邊這兩人皆黑衣戴冠,離劉備近的這人相貌普通,然亦雄壯高大,虎背熊腰,腰上插劍,離劉備遠的這人身材削瘦,鼻高脣薄,一雙眼靈活有神。

荀貞的視線在這三人臉上一掠而過,心道:“這個綠袍之人和這個帶劍之人雄壯十分,異於常人,莫非便是關張?”快步來到劉備等人身前站定,含笑說道:“玄德兄,候君久矣!”

劉備深深一揖,禮畢,直起身子,笑對荀貞說道:“董中郎帳前與君一別,雖方半日,然如三秋,備於營中坐立不安,早就想過來與君再敘了,但是知君方到,需得紮營立寨,所以不敢攪擾,連着遣了三撥人來看,直到聞君帳幔已立,這才急忙前來。”攤開手,笑道,“來得太急,禮都忘了拿了,空手登營,尚請司馬毋怪。”

荀貞哈哈一笑,上前一步,握住他的手,親熱地說道:“古人云:‘白髮如新,傾蓋如故’。我與玄德兄雖是初見,然一見如故,你我之間貴在交心,何必那些虛禮?”目注他身邊幾人,問道,“這幾位是?”

劉備抽出一隻手,指點介紹:“此即關羽,此即張飛。這位名叫簡雍,吾郡人也,是我少年故交,亦有志報國,所以此次隨我一起從軍擊賊來了。”

荀貞心道:“簡雍?”

這個名字很耳熟,知他是劉備手下的一個重臣,似乎口才甚佳,是個不錯的說客,荀貞衝簡雍微笑着點了下頭,目光隨即就又落在了綠衣人和帶劍人的身上。果然如他猜測,這兩人便是關羽和張飛。只是卻與他前世在熒幕上見到的不同,關羽不是紅臉,張飛也不是黑臉。

“果如玄德兄所言,糾糾昂昂,真壯士也!”

荀貞留戀不捨地在關羽、張飛的臉上、身上看了好一會兒,直到關羽微微蹙眉,把臉扭向一邊,面色似乎不懌,這才醒悟,想起給劉備介紹荀攸等人:“此吾族侄,名攸,字公達;此吾郡俊傑戲君,名忠,字志才。此二位是我鄉人,這位名叫李博,字子元,這位名叫宣康,字叔業。”又把典韋叫過來,笑道,“此吾麾下勇士,名喚典韋,陳留人也,現掌我部陷陣曲。”

荀攸、戲志才儀表不凡,典韋膀大腰圓。劉備四人的目光分別落在他幾人的身上。

簡雍是個文士,自然首先打量荀攸、戲志才,而早在劉備等剛到轅門時,關羽、張飛做爲武士就很詫異典韋的身量,此時聽了荀貞的介紹,聞得典韋現掌荀貞部中陷陣曲,對典韋更是刮目相看。陷陣者,漢時稱爲“陷陳”,陳,陳列的意思,即指兵卒臨戰時陳列隊形,能被選入陷陣營的都是一軍之中的勇士,而典韋現爲陷陣曲之長,足見其勇。

劉備先觀荀攸、戲志才,繼而觀典韋,忽然想起很久之前聽到的一件事,因而問道:“備多年前在涿縣聞馬商言:陳留有位典君,爲人報仇,由陳留趨百里入樑國,殺睢陽李某,隻身逼退數百追者,安然返鄉。不知道那位典君?”

荀貞笑道:“便是典韋。”拍了拍典韋的臂膀,笑道,“阿韋,你的名聲已傳到幽州去了!”

典韋咧嘴一笑。

涿縣屬幽州,與陳留郡說起來隔了一個冀州,其實相距並不太遠,由涿縣南下,快馬半天即可入冀州河間,再南下過甘陵國便是東郡,再從東郡南下就是陳留,也就是說涿郡和陳留郡之間大概只隔了三個郡國。幽州、冀州的馬商很多,許多來往於幽、冀、兗、豫諸州,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起到了信息流通的作用。被典韋殺死的睢陽李永曾經做過富春的縣長,同時被殺的還有李永妻,這件命案在當時影響不小,典韋都被通緝了,畫像懸掛於天下諸郡國的亭舍之內,劉備見過他的畫像、聽過他的故事不足爲奇。——荀貞穿越後第一次聽說典韋也是在繁陽亭見到他的畫像時。

荀貞注意到劉備、關羽、張飛、簡雍幾人額頭上汗水涔涔,張飛的黑衣甚至都被汗水浸透了,因笑道:“夏日炎炎,雖已是傍晚仍暑氣如蒸,剛纔還有點風,這會兒連風都沒有了。咱們也別在轅門站着了,我早已在帳中備下了涼湯,諸位,請入吾帳吧?喝點涼湯,解解暑氣。”

劉備應道:“好。”

荀貞頭前帶路,留下典韋繼續守衛轅門,餘下諸人分主賓順序隨從荀貞入營。入了營中,到得帳上,分賓主落座。荀貞招呼帳外的原中卿、左伯侯等奉上涼湯,瞧見關羽、張飛不肯落座,立在劉備席後,當下笑道:“二位皆壯士也,豈可侍立不座?快快請入席。”

關羽目不斜視,不瞧荀貞。張飛恭謹答道:“君乃尊者,劉君長者,尊長之前,飛不敢入座。”這張飛不僅不是黑臉,也不是莽夫,言談舉止很是守禮。

“哪來的這麼多繁文縟節?坐,坐。”

荀貞再三請他兩人入席,關羽只是不答話,張飛雖然恭謹卻執意不肯。荀貞無法,只得笑與劉備說道:“玄德兄,雲長、益德不但糾糾英雄,而且執禮恭謹,真忠壯之士。”

劉備回頭看了看關張二人,溫言說道:“司馬既請你們入席,便就入席吧。”

得了劉備之話,關羽、張飛行了一禮,這才入席就坐。

琢磨下情節走向,明天更5 風雪夜刺(下)206 萬金不如一文重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19 三戰盡復東郡地(四)93 孫文臺一戰破營 荀貞之喜得徐榮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2 由許仲復仇試看兩漢復仇之風51 無中生有兵家計15 李孟續仗劍榻前 荀公達夜還如意68 司空病薨長安裡 相國倒行洛陽城39 雄豪滿座乳虎聲(上)162 一將功成萬骨枯(中)98 幸有螟蛉機變才85 風捲雷動誅鄴趙(一)22 文高初見99 郭奉孝惑敵擾鉅野126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劃策迫薛禮(五)13 典韋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59 軺車從事雷霆來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27 敬老101 兩軍對陣煙塵起5 大計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34 招攬樂進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4 飛檄琅琊御冀方134 聖旨一下赴冀州(四)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274 夏侯淵傳捷坎谷(中)74 如何練兵106 孫堅使從豫州來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8 搜山千騎入深幽(九)15 陽城治吏(下)6 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19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10 搜山千騎入深幽(一)16 燕趙意氣多豪俠(下)82 了卻山中寇賊事(六)72 初見一龍(下)15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51 無中生有兵家計21 黃帝邢德有之乎72 初見一龍(下)50 忠勇士捨身忘死 善戰者後發制人260 浮華交會時之弊162 開陽都尉假彷徨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41 荊州刺史武陵守 魯陽袁術望南陽17 推功相讓30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91 襲陣兵退夏侯惇(九)62 賜字60 荀君爲政(下)27 高素三勸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19 誅滅沈家(下)32 君爲虎士210 豈可因己污主名64 欲得鐵馬先得人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63 荀姚謁見陶恭祖 江湖豪氣陳元龍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59 軺車從事雷霆來68 重施魏郡屯田計 秦鬆笑舉糜子仲44 許仲程偃59 奮武意收黃巾用60 荀君爲政(下)44 以退爲進郎陵說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9 聖如仲尼也好名47 武貴立功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50 呂奉先攻勝李通(下)4 郡吏士民齊聲請 潁川太守掛印歸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5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六)77 張飛宿將襲如狼(中)28 甲兵四千向神都(八)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9 邯鄲陌上九月秋(九)191 唯天子方有王命69 樂文謙領兵北上138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五)45 天寒遙寄冬衣去298 陳國相襄軍第一(七)47 辨旗察鼓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5 當民兵預備役遇到野戰軍,後者華麗敗退了上架感言75 曹純少貴氣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