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大勝(下)

????從洞口躍出的這個壯漢正是劉鄧。

荀貞門下的數百賓客盡是縣鄉遊俠,要說勇悍的話都很勇悍,但若是單論“勇武”,劉鄧第一。三條地道,一百五十人,他頭一個殺出來。

夜正深沉。

城下敵我兩軍交戰正酣。

黃巾軍士卒完全沒有想到地底下會突然鑽出來一個人來,正在愕然之際,又一塊地面塌陷,緊接着,第三塊地面塌陷。

從第二條地道里頭一個出來的是許仲,第三條地道里頭一個出來的是江禽。

緊隨在他們的後邊,高素、蘇家兄弟、高家兄弟等人一個接一個地衝了出來。

……

城頭上。

戲志才、荀攸同時鬆了一口氣。

正如一句老話所說:“萬事開頭難”。地道出擊更是如此。地道的口兒不寬,一次僅能容一人出入,動作稍微慢一點,讓黃巾軍的士卒反應過來,很有可能就會被堵住。一旦被堵住,裡邊的人出不來,這地道也就作廢了。地道作廢是輕,說不定地道里的這些人也全都活不了。

此時夜色深沉,城牆外的黃巾軍士卒如蟻附城,荀貞正在城頭擊鼓,無暇分神,沒辦法看外邊的形勢,一邊擊鼓,一邊大聲問道:“怎樣?”

戲志才笑道:“‘坐鐵室’、‘蔽木戶’已出洞矣!”

“坐鐵室”是劉鄧的臭綽號,“蔽木戶”是許仲的綽號。聞得他兩人順利出洞,荀貞大喜,心道:“阿鄧勇武,君卿剽悍,有他兩人先出,地道里的賓客必無人能當了!”

……

劉鄧、許仲、高素等人出來之後,先不急着往外衝,而是依照預定的方案,守在洞口處,掩護洞內的賓客出來。一個洞內五十人,這些人的身手都很矯健,不多時即皆順利出來。

全部出來後,按照五人一排,十人一縱,分別組成方陣。

因爲從洞口出來後,馬上就要開始肉搏,所以不需要長兵器,一百五十個賓客皆執短兵,組成了三個方陣。

許仲、劉鄧、江禽三人打頭,將終於反應過來、試圖包圍他們的一些近處的黃巾散兵打退,便如三頭獵豹,衝入了黃巾軍的攻城大隊之中。

這三條地道的出口是戲志才選的,選的非常巧妙。

首先,這三個出口全在黃巾軍攻城的“盲區”裡,出口附近的黃巾軍士卒不多。這使得許仲等人能夠順利出洞。

其次,這三個出口最兩邊的兩個較爲靠前,中間的這個較爲靠後,三個出口恰形成一個三角,兩兩彼此之間成掎角之勢,這又使得他們能夠互相策應。

……

黃巾軍的注意力全在攻城上,突然之間,腹心之地衝出來一羣敵人,這本來就已經夠他們手忙腳亂的了,雪上添霜的是現在還是夜晚。更糟糕的是,出來的這些人額頭上還抹的有黃巾。

“額抹黃巾”,這是荀攸的主意。

試想一下,黝黑的夜色下,忽有一夥和己軍裝扮相似的人衝入了己軍的大部隊中,開始還好,也許尚能分清敵我,等他們衝進來後,等他們把己軍攪亂之後,到處都是混亂一片,誰還能分得清楚?縱有火把,於事無補。

黃巾軍幾萬人,分別來自十幾個縣、上百個鄉,不可能互相都認識。而荀貞門下的這些賓客,總共才一百五十人,並且是早就廝混熟了的。敵明我暗。

正是緣於這些原因,戰事的發展順利得出乎荀貞等人之預料,戰果也大大出乎了他們的預料。

……

許仲、劉鄧、江禽、高素等人只不過衝了兩趟,城下的黃巾士卒就深深陷入了恐慌之中,大喊大叫,丟盔棄甲,扔下雲梯、撞木諸物,一窩蜂地往護城河外潰逃。

那些在雲梯上的見城下形勢不對,也頓時慌了手腳,再顧不上城頭了,穩當點的還知道順着雲梯往下爬,昏了頭腦的怕落在後邊跑不掉,乾脆直接從雲梯上向下跳。

雲梯好幾丈高,高一點的還好,跳下來可能直接摔死了;低一點位置的,跳下來沒摔死,卻摔斷了手腳,悽聲慘呼。這一點慘呼聲,混入黃巾軍全面潰逃的背景,就好比一顆小石子投入了水中,很快就渺不可聞了。

……

城頭上。

鍾繇、郭圖等人欣喜若狂。

許仲等人入洞前,荀貞還交代他們,命令他們要隨時注意城頭黑、紅兩旗的舉向,以此來確定他們突襲的方向。萬沒想到,如今黑、紅兩旗尚且未動,許仲等人出洞尚且未及一刻鐘,黃巾軍居然就亂了!

荀攸抓住荀貞的衣甲,叫道:“貞之,貞之!”

城下數千黃巾軍亂喊亂叫,潰敗散逃。城上近千守卒在經過短暫的吃驚後,亦歡呼高叫,以兵器擊打鎧甲、盾牌。兩下的聲音合攏一處,聲響極大。荀貞沒有聽清荀攸在說什麼,扭過臉,只瞧見他的嘴脣快速地開閉,停下擊鼓,大聲問道:“你說什麼?”

荀攸把嘴湊近荀貞的耳朵,高聲說道:“我說:賊兵已亂!貞之,你快點齊兵馬,從城裡殺出去,趁勝追擊,定獲大勝。陽翟之解圍,大丈夫之萬里揚名,就在今夜了!”

荀貞丟下鼓槌,離開戰鼓,俯身觀望城下。

護城河內的數千黃巾軍士卒擁擠着逃到河邊。河上只有幾架浮橋,橋少人多,後邊等不及的往前推搡,前邊站不穩的掉入河中。爲了爭一座浮橋,乃至有刀兵相向、大打出手的。

在這一片亂麻裡,有三支小隊伍在其中來回衝殺。

荀貞看得清楚,不是許仲、江禽、劉鄧、高素等人又是誰?

高素殺得性起,帶了兩三個自家的賓客衝在最前頭。不知何時,他的兜鍪掉了,激烈的戰鬥中髮髻有些散亂,幾縷頭髮貼在臉上,手執環首刀,奮勇無前,大呼酣叫。

戲志才、鍾繇、郭圖諸人都和高素不熟,前兩次荀貞帶人出城也沒帶高素,許仲、劉鄧諸人之勇,他們已眼見親知,此時見高素亦如此勇猛,無不驚奇。

鍾繇笑道:“貞之,你門下恁多勇士,真羨煞人也。”

他話音落地,高素恰好從背後殺翻了一個逃跑的黃巾士卒。

這士卒手上有火把,掉在地上,映亮了高素的側臉。他臉上血污不少,看不清表情,但他正好在高聲大叫些什麼,觀其嘴型,像是“爽哉”兩字。

荀貞啞然失笑。

人與人性格不同,許仲殺敵時常常默不作聲,劉鄧則面目猙獰,殺氣騰騰,江禽頗有心機,殺敵時也很謹慎,眼觀六路,不會冒進,這個高素卻是一味猛衝猛砍,只求個“痛快過癮”。

……

戲志才指着護城河外,對荀貞說道:“河內數千黃巾不足爲慮了。貞之,你打算如何趁勝攻破河外的黃巾主力?”

河內的黃巾士卒亂成一團,對城內而言,形勢一片大好,趁機出城進攻、擴大戰果是必然的,但問題是河外的黃巾主力尚有數萬,該怎麼打才能一鼓作氣地將之全部擊潰?

荀貞展目遠望河外。

……

河外,波才所在處。

可以看到,波才似乎在調動河外的黃巾軍,催促他們上前,大約是想過河救援。

奈何河上橋少,河內的黃巾士卒早已把浮橋佔滿,根本沒有河外援軍的落腳地。河外援軍甚至到不得近前。

再遠處,雖然因爲夜色冥暗,瞧不太清,但隱約可以看到,黃巾軍的營地起了一陣陣的騷動。

……

荀貞觀看片刻,心中有了定計,令道:“傳令,紅旗向西、黑旗向西。”

聽完他這個命令,荀攸、戲志才齊聲笑道:“波才今夜敗矣!”

向西,就是向城牆的方向。

荀貞下達這個命令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許仲、江禽、劉鄧、高素等人驅趕河內的黃巾軍過河,從而以此攪亂河外黃巾軍的主力,待攪亂後,再帶人出城趁勢出擊。黃巾軍是烏合之衆,沒甚麼軍紀約束,不亂的時候還能一打,只要一亂,人再多也是砧板上的肉。

……

河內數千黃巾軍,彼此踐踏,或從橋上逃命,或會水的從河中逃命,逃到對岸的約兩千來人。

兩千來人,蒙着頭不要命的奔逃,登時將波才佈置在岸邊的一線隊伍衝散。波才倒是看出了不對,在試圖救援對岸無果後,當機立斷地下了軍令,命令“凡逃過河、亂我陣者,殺”,奈何他麾下的不是百戰精銳,面對“自家袍澤”,同爲太平道信徒,很多人下不了手。

一線隊伍被衝散,緊接着,二線、三線悉數全被衝散。

從城頭遠望,夜色裡,城外數十里的平原、田野,到處都是亂成一鍋粥的黃巾軍。

荀貞整束好衣甲,戴上兜鍪,放下遮面,佩好環首刀,伸手接過程偃遞來的長矛,衝戲志才、荀攸、鍾繇、郭圖諸人行了個軍禮,說道:“諸君請在城頭觀吾破賊。”

……

離荀貞諸人所在地方不遠的一個垛口前,一個少年翹着腳尖,趴在垛口上,目瞪口呆地看着城外,喃喃自語地說道:“地道的作用竟然這麼大?”

他看見荀貞披掛整齊地下城,急忙拿起放在身邊的長劍,招呼近處的夥伴,飛快地跑過去,叫道:“荀君、荀君!帶上吾等吧,吾等也要出城殺賊。”

荀貞頓下腳步,轉臉瞧去,這少年卻是徐福。程偃也還記得他,哈哈笑道:“你這‘短兒’,人尚不及劍長,也嚷嚷着殺賊?”

徐福怒道:“昔項橐七歲爲孔子師,甘羅十二爲秦上卿,我年少怎麼了?亦有報效漢室之心,疆場殺賊之志!你若小覷我,來來來,且試試我手中七尺劍。”

荀貞莞爾一笑。

這要換個尋常孩童,他可能會勉勵幾句,也可能會笑罵幾句,但對徐福,他先入爲主,格外高看一眼,當下拿出與同齡人對話的態度,正色說道:“你有此志甚好,然今夜殺賊主要得靠騎兵,你會騎馬麼?”

徐福楞了下,沮喪地搖了搖頭。

“那就先學會騎馬再說!”

……

出城的部隊早已準備完畢。

荀貞門下的賓客當前,餘者在後,集合了一千五百人,集全城之馬,騎馬者約六百多人,剩下的是步卒。

城門打開,荀貞一騎當先。

20 牽掛者何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志才笑其無謀15 搜山千騎入深幽(六)48 許君卿計敗張遼20 牽掛者何90 揭竿而起爲招安52 佳客翩翩洛陽來(中)7 每思內戰常齧指65 短歌26 招人45 取天下唯造時勢 圖兵勝當行正奇16 亂將至中流擊水83 訪賢非爲邀名故 羣鳥投巢廣陵城35 文遠突陷潁川營(上)26 招人27 高素三勸6 本初何如伯珪強3 先表北海刺青州24 張讓賓客60 不知諸卿欲從文從武?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26 鄉中四姓7 計劃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116 三戰盡復東郡地(一)152 沙丘臺上舊時月(七)8 勢先造成計乃行15 命令198 舍泰欽名臣之望133 聖旨一下赴冀州(三)10 曹孟德四策禦敵181 一潘當先下襄賁51 動手前夜26 祖宗德澤在遺黎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1 陳琳表令諸荀怒61 曹刺史安定濟北53 此非常人所能爲也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68 鳳集西鄉(下)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79 呂布既遁援將到 兩路先取胡文才100 將軍百戰以奇勝97 孫文臺單騎陷陣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254 飛檄八郡召兵至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88 從徵汝南(上)10 查封42 君臣自古固多疑11 雪夜攻莊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40 路畔相投父子俱 賊名水上號錦帆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32 君爲虎士67 志懷霜雪曹孟德(上)3 先表北海刺青州5 冀董幽田兩名俊18 誅滅沈家(上)9 聯軍雖盛心思異 孔伷步騎到潁川17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上)28 幾事不密則成害151 沙丘臺上舊時月(六)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3 黃巾圍城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20 屯田從來積糧策6 東漢諸侯王6 何爲乳虎17 推功相讓5 三縣吏士迎滿道 閉門謝客因兄傷44 高家132 聖旨一下赴冀州(二)72 寧舍濟北取任城160 笮融急求東海府81 了卻山中寇賊事(五)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40 雄豪滿座乳虎聲(中)16 搜山千騎入深幽(七)23 甲兵四千向神都(三)296 陳國相襄軍第一(五)44 許仲程偃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81 琅琊太守牢騷盛 孔明當年正少年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58 我爲君取彼良駒(四)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嘆往事150 沙丘臺上舊時月(五)111 定陶冤句令不同16 邯鄲榮傾家募兵 蒲觀水公帑召勇30 朱陽第三1 光和六年(上)48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