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大勝(上)

夜漸深,遠處的林木越發深黑了。

頭頂星光,城頭、城外火光沖天,映得敵我士卒的臉上紅彤彤的。

冰涼的夜風從極遠處刮過來,夾來淡淡的麥苗香。遠處黃巾士卒的衣衫被風吹得颯颯作響,近處城頭守卒的將校中有幾人戴了武冠,武冠上的鶡羽亦在風中搖動。

戌時末,西、南城牆外的黃巾士卒停止了攻勢,留下了一地的屍體後,如潮水般的退卻了,而在東城牆外,攻勢仍在繼續。此時,波才已把前線的士卒全部換成了輕卒,甲士退到了陣後。護城河內大約有一千四五百人,河外又有一千多人整裝待發,可隨時投入戰場。

這次的攻城已持續了近兩個時辰,最先在城頭上抵禦黃巾軍的是東城牆本有的守卒,在堅持了一個多時辰,付出了上百人傷亡的代價後被荀貞換下了戰場,如今替換上陣的是郭圖等人。

荀攸說道:“賊兵入河內者已過千人。貞之,該遣奇兵出擊了。”

戲志才點了點頭,說道:“交戰至今已近兩個時辰。賊兵的甲士無功而返,換了輕卒上來後,亦無寸進,賊兵士氣現正漸趨低落。反過來,我軍人少,連續激戰了近兩個時辰,士卒也漸漸疲憊了,再打下去,也不過是僵局。……,是到了該出奇兵之時了。”

出奇兵,也就是該從地道里出擊了。

說到地道,不得不佩服一下戲志才的眼光。

地道出口的位置是他選擇的,選擇得太好了,正巧處於黃巾軍士卒進攻的“盲區”,剛好避開了交戰激烈之處。三條地道,三個出口,鏖戰至今,全部安然無恙,沒有一條提前坍塌的。

這一次出城突襲,荀貞本打算像上兩回一樣,仍由他親自帶隊,奈何荀攸、戲志才、鍾繇、杜佑等人堅決反對。

他們的反對也很有道理。鍾繇說:“此前兩次出擊之時,賊兵並無攻城。今晚,賊兵大舉攻城。貞之,卿爲兵曹椽,此時此刻應在城頭坐鎮,而不是逞匹夫之勇、輕身赴險。”

荀貞不是一個不知輕重的人,更不是一個“只知逞匹夫之勇”的莽夫,實際上他是很“愛惜自家性命”的,要不然也不會爲了“保全性命於亂世”而費盡心思,前兩次之所以親自帶人出擊,純粹是因爲“不得已而爲之”。

一則,他信不過郡卒,二則,他門下的賓客雖然勇武,可都沒有經歷過戰場,他擔憂他們會臨陣出錯,所以,不得不親自帶隊。

今晚和前兩次不同。

首先,就像鍾繇說的,“此前兩次出擊之時,賊兵並無攻城。今晚,賊兵大舉攻城”,他身爲兵曹椽,職在統一指揮,的確不能擅離城頭。其次,許仲、江禽、劉鄧、蘇家兄弟、高家兄弟等等諸人在經過前兩次的出擊後,對戰場已經有了一定的適應,對“出城突襲”更是輕車熟路了,或許還不能放心大膽地讓他們獨當一面,可出個擊、突個襲應是不需要擔憂了。

因此之故,他“從善如流”,接受了鍾繇的諫言,笑道:“就依功曹椽!”

……

許仲、江禽、劉鄧諸人都在地道入口處,荀貞令人把他們召來。

不多時,諸人來到。

“都做好準備了麼?”

“做好了。”

這次出城,用的仍是荀貞門下的賓客,總共選出了一百五十人。在城頭交戰的時候,他們全在城下休息,養精蓄銳。

高素、馮鞏也跟着許仲等人來了。

這些天,他倆人一直沒有守過城,也沒有出過城,馮鞏還好,高素着實被憋壞了。看着城頭打得熱熱鬧鬧,看着荀貞帶人出城一往無前的颯爽英姿,他早就按捺不住,躍躍欲試了。

“貞之,這次出城讓我也去吧!”

這些天,高素請過好幾回戰了。

他雖與荀貞交好,但畢竟與許仲、江禽、劉鄧這些荀貞門下的賓客不同,算是“客軍”,如果他死了,不好給他家中交代,因而荀貞一直沒有答應他的請求。今晚他又請戰。

荀貞答道:“刀槍無眼。兩軍交戰之地,乃是立屍之所。子繡,我不是不讓你上戰場,萬一你有個三長兩短,我怎麼向你的阿翁交代呢?”

“我來之前,家君特別囑咐我要多殺賊子。從潁陰到陽翟,我這都離家多少天了!一個賊人也沒殺過。貞之,我可是聽人說了,今晚將是咱們決勝一戰,你還不讓我上戰場?你若真是爲我着想,就答應我吧!要不然,等我回到家後,家君若是問起,我該怎麼回答?”

荀貞想了想,心道:“今晚如果順利,必將有一場大勝,有大勝就會有大功。高素爲了我,先是夜馳數十里從西鄉至潁陰,接着又冒風衝寒、不辭勞苦地來到陽翟。他的這番情誼,我不能沒有回報。也罷,‘富貴險中求’,就允了他罷。”

如果高素能夠出城不死,今晚大勝,少不了他一份功勞。如果他不幸陣亡,也是沒辦法的事。

“罷了,既然你執意請戰,今晚你就與君卿、伯禽一起出城罷!”

高素聞言大喜。

荀貞叮嚀說道:“出城之後,萬不可冒險輕進。是進是退,要隨時聽我城頭鼓聲。”

“諾。”

“君卿,伯禽,今晚出城你們兩個帶隊,我親爲爾等擂鼓助威。當我輕鼓之時,爾等不許過河半步,只在護城河內衝殺就是。切記,今晚出擊,不以殺賊爲務,而以攪亂河內賊兵爲要。你們要時刻注意我城頭的將旗。”

荀貞示意程偃、小任把提前做好的兩面旗幟扛過來,一面是紅色,一面是黑色。他說道:“君卿,你要盯住紅旗。紅旗往左,你就帶人往左衝殺,向右,你就向右衝殺。”

許仲應道:“諾。”

“伯禽,你要盯住黑旗。亦如君卿,當黑旗向左,你就向左衝殺,向右,你就向右衝殺。”

“諾。”

“而當我重鼓之際,爾等則不許留在河內半步,要立刻向護城河外衝殺。黑、紅兩旗若合,你們就合;若分,你們就分。”

“諾。”

荀貞放鬆了語氣,緩聲說道:“賊兵圍城已有六日,我軍成敗在此一舉。此次出擊,你們若勝,則我城中就勝,你們若敗,則我城中就敗。諸君,勉之!”

“吾等願爲君效死!”

“倘若戰事不利,爾等萬一陷入重圍,亦莫急亂。我會親自出城,將爾等接回。”

荀貞的目光在他們每個人的身上都停留了片刻,最後說道:“我已令城中膳夫燒菜溫酒,等破賊之後,待諸君凱旋,咱們一醉方休!”

……

荀貞門下賓客,加上高素、馮鞏帶來的人,以及文聘的騎奴,共有三百餘,除掉出城的這一百五十人,還有一百五十人。這一百五十人也沒有閒着,奉荀貞之令,全副武裝的在門洞處列隊。一旦許仲、江禽、劉鄧、高素等人失利,這些人就要出城援救。

荀貞親將許仲、江禽、高素、劉鄧等人送下城,看着他們各自帶人魚貫進入地道後,返回城頭,拿起鼓槌,擊響了戰鼓。

……

亥時初。

夜色深深,戰鼓沉沉。

城頭火把閃耀,敵我喊殺鼎沸。黃巾軍的注意力全被城頭吸引,便在此時,城牆外五十步的地方,有塊地面突然塌陷,泥土下墜,塵土飛揚,露出了一個寬容兩人的洞口。

戰況正激烈,只有洞口附近的黃巾士卒看到了動靜。

黃巾軍的士卒大多是農人,沒有徵戰經驗,全然沒有意識到這是地道。

兩三個士卒挺着刀劍,小心翼翼地來到洞前,低頭往裡看。一支箭矢從下射出,正射中其中一人的下頷,這人慘叫一聲,仰天跌倒。另兩個士卒嚇了一跳,尚未反應過來,僅下意識地退了兩步,只見緊隨着箭矢,一個披甲的壯漢手提短鐵戟,從洞口一躍而出:“殺!”

6 聞寇8 勢先造成計乃行1 虎士288 王太守課政州最(一)9 督郵在此(上)35 潛光爲養羽翼成141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七)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37 起行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26 甲兵四千向神都(六)89 襲陣兵退夏侯惇(七)16 亂將至中流擊水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 雙喜臨門(上)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6 壓豫州取佔先機 猛劉鄧拒領校尉26 貞之得隴苦不足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199 委昱諶西京以資188 聚得幹才羽愈豐(上)300 陳國相襄軍第一(九)24 鐵官見聞82 光陰似苒流如箭29 甲兵四千向神都(九)104 汝輩亦我漢家民82 光陰似苒流如箭7 獨行100 棄郡而走袁伯業12 道是襄陽德珪來89 陳荀分被董卓徵 兵編別部號安郡58 孫堅21 惜乎未能諸路共 定了文武建制成158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三)10 邊文禮攘臂不齒2 光和六年(下)55 接踵等候召塾中遇68 鳳集西鄉(下)52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10 洛陽圖窮將匕見5 江禽146 沙丘臺上舊時月(一)204 財用不足何以補70 土爲季夏序主養 將臨戰至紛請前83 戰尚未起勾心角 久別且以雄兵談56 橋蕤稱權當知變 文直再入魯陽城9 高子繡髡髮代首118 欲進故退曹孟德33 偏師掠潁橋蕤橫123 呂布劍客意亦雄105 許顯截擊濟水岸75 時當秋收堂上議 夜讀淮南閨中樂25 郡府迴文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29 伯符進獻渡河略86 風捲雷動誅鄴趙(二)111 爭徐未起州已亂 治徐終究用徐人57 二月習射(上)37 天下之中洛之陽(下)2 佳婦何人陳家女83 了卻山中寇賊事(七)76 請爲中尉討擊此賊208 督軍要務需先試21 黃帝邢德有之乎257 徐元直獻策危行122 劉備奉使出彭城 郭嘉出謀迫薛禮(上)8 勢先造成計乃行11 孟德窮窘設摸金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102 孫侯得璽度天命 董相敗退往長安173 荀成將度自雍然(上)135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二)131 廣陵兵動徐方沸 魯陽坐視豫州盟(四)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47 將軍何嘗真無情5 且以盜賊付太守8 勢先造成計乃行127 孔明歡喜情竇開67 本以霸王道雜之44 許仲程偃35 鄉吏殘民66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6 初夜28 孫文臺發豫州兵209 州舉茂才郡孝廉262 荀休若鹽鐵開府59 吾候諸君久矣78 了卻山中寇賊事(二)227 孫仲臺奉令出兵32 陽平文謙侵如火 常山子龍穩似山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21 黃帝邢德有之乎34 馮家52 圍魏救趙亂其陣55 孟德引兵還東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