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延攬勇士(上)

第二更。

這一更是補上五月四號的。

剛記得五月一號更了,昨天已經補上的就當是對同學們的道歉吧。唉,加上上個月,兩個月沒更多少,慚愧之極,剛把紅票全投給自己了,如果再有斷更,我也給我自己投黑票。

——

“波才的弟弟?”

“是啊,是波才的同產弟。”

荀貞吩咐仍舊跪拜在地的鄉民們都起來,負手觀望波連帶着從人鮮衣怒馬地經過。

他雖對漢末三國的歷史只知道個大概,泛泛而已,對很多的細節並不瞭解,但還是知道“波才”這個人的,因爲“波”這個姓氏太少見了。自穿越至今,這還是頭次聽到在史書上留名的黃巾將領,並親眼見到了其人之弟,饒是他城府日深,也不由有些心神激盪。

在圍聚在旁邊的鄉民們看來,他面色沉穩,舉止安詳,和方纔斷案時並無別樣不同,然而落在朝夕相伴的許仲眼中,卻敏銳地感覺到了他的異樣。

許仲往他放在身後、緊緊握住的手上看了看,再又往他的不動聲色的臉上瞧了瞧,心道:“荀君很少如此失態,莫非他與這波纔有舊?”聯想起荀貞之前叫他悄悄調查本鄉太平道的命令,更是越發不解。因爲周圍鄉民甚多,他將疑惑藏在心中,沒有詢問。

荀貞問那認識波連的鄉民,說道:“你認得此人,你也信奉太平道麼?”

這鄉民答道:“本鄉信奉太平道的人不少,要說最多的應是荀君曾在的繁陽亭,小人聽說那兒有整一個裡都是太平道的信衆。小人有個親戚也信此道,不過小人卻是不信的。”

“噢?那你怎知此人是波才之弟?”

“小人家住本亭德里,裡中有一人名叫陳牛,和繁陽亭的原盼一樣,都是本鄉太平道的魁首。這波連每隔一兩個月便會來本鄉一次,召這陳牛相見。故此小人認識他。”

荀貞早在出任繁陽亭長前,就對本縣的太平道信徒很感興趣,去年九月出任繁陽亭長後,更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當地的太平道發展情況摸了個通透。

去年底繼任了本鄉的有秩薔夫,儘管事務繁忙,他把很大的精力都放在了熟悉本鄉士紳和誅滅第三氏上,但也沒有忘記“保命大計”,本着知己知彼的原則,在就職不久後,便有命許仲、小任、小夏等人繼續悄悄地調查本鄉的太平道情況。

根據目前得來的情報,正如這鄉民所說,本鄉大部分的亭裡都有人信奉太平道,信徒的分佈面很廣,不過數量不一,有的亭信徒多,有的亭信徒少,少則四五人,多則數十上百,其中信衆最多的便是繁陽亭。原盼所在的敬老裡,差不多整個裡的里民都信奉此教。

也正因爲這個緣故,原盼在本鄉的太平道信徒中很有名望,是一個天然的魁首。只是原盼好靜,不好弄權,雖得鄉里信徒的擁戴,但卻從來不以魁首自居,平時也是隻顧本里信衆,而對其它亭部、裡落的信徒很少過問。這樣一來,就很不利太平道上層人物對本鄉太平道信徒的控制,因此就又有了一個“官方指定”的魁首,也即陳牛了。

黃巾起事之時,八州齊動,幾十郡縣幾乎是同時齊發,這在當時信息不暢的客觀條件下是很難做到的。張角爲什麼對遍佈天下的信徒有如此強悍的控制力?太平道爲什麼有如此強大的組織能力?固然是因張角遍設三十六方,每方置一渠帥爲首領,渠帥下又各置頭目,層層組織、層層控制的緣故,但張角之所以這麼做,卻並非無緣無故,而是事出有因的。

在穿越前,荀貞只知道太平道有過一次遍及全國的起義,但在穿越後,才知道太平道其實在中平元年(184年)的黃巾大起事之前,已經在熹平年間(172-176年)組織過一次起義了,只是規模不大,最終也失敗了而已。——張角正是從這次失敗的起事中吸取了教訓,這才加大了對底下教衆的控制。陳牛,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才被本郡的渠帥波才任命爲本鄉魁首的。

當然,荀貞只耳聞過太平道已經有過一次小規模的起事,對張角從其中吸取到了什麼教訓並不清楚。他望着波連等人遠去,問道:“我觀波連衣飾富貴,其隨從人等雖有太平道信徒,但看他們的衣着打扮,卻似也有家中賓客之流。……,這波家很有錢麼?”

那鄉民答道:“我聽陳牛說,這波家也算是陽翟的一個豪強大族了,家中有良田千畝,門下也有不少就食的賓客、徒附。”

信奉太平道的多爲貧苦百姓,但其中也不排除有豪強和朝廷官員。如張角本人便是鉅鹿的豪強。又如朝裡的權宦“十常侍”,其中也有好多都是信教的,與張角常有書信來往。乃至當今天子也不排斥太平道,很相信《太平經》這本書,並試圖徵用給朝廷獻上此書的襄楷。

故此,在聽到波家是陽翟的一個豪強後,荀貞也並不驚奇。他對太平道感興趣,時尚對太平道沒甚興趣。如今時尚對荀貞是滿心滿肚的感激,疾步上前,拜倒在地,說道:“尚本野人,君不以尚卑鄙,舉薦於縣廷,令尚之賤名得入縣君之耳而使尚被擢用爲本鄉鄉佐。尚實在惶恐,感激之情,難以言表。請君受尚一拜。”

荀貞回過神,將他扶起,笑道:“我早看見你了!你在邊兒站了半天,爲什麼不過來?剛纔與你一起的那個人是縣中的縣吏們?怎麼走了?”

“方纔那人是縣中的功曹書佐,來給尚傳達縣中任命的。他本欲與尚一起來拜見荀君的,只因見君正在斷案,故不敢打擾,在旁觀看。”

“也不知怎麼了,近日來,來找我告狀的鄉民越來越多,每天都得四五起。”荀貞好像很迷惑不解似的搖了搖頭。事實上,他非常清楚此中原因何在。還能有什麼原因?只能是因爲他先滅第三氏、再寬恕“受賄”亭長這兩件事,使得他在本鄉鄉民中的威望急劇升高,所以鄉民們才從原本多找“鄉父老”宣博告狀改爲多來找他。只不過,時尚是宣博的弟子,這些話不能對他說,只能裝裝糊塗。

他問道:“既然是來見我的,爲何又走了?”

“後來又因見君斷案如神、品德高潔,他自慚形穢,故而過而不拜,說等休沐之日,待沐浴更衣後再來拜君。”

荀貞一怔,心道:“沐浴更衣後再來見我?嘿嘿,這人雖不知名姓,卻倒是與我仲兄頗有相似,很有點‘名士風流’的意思。”他的“仲兄”自然便是好聽喪歌的荀衢了。他哈哈一笑,說道:“自慚形穢?還好他沒來見我,他若來見我,我才該是自慚形穢呢!你看,在田裡跑了半天,鞋上、衣上全是塵土,髒兮兮的。……,明德,你是本鄉賢士,任裡監門時,我就想對你說:‘小池怎容大龍’?多虧縣君慧眼,將你擢爲鄉佐。以後,我可要多多賴你大才了!”

時尚毫不猶豫地說道:“唯君爲是從!”

雖得到了這第一個投在自家手下的“士子”,荀貞其實並無多少歡喜之情。對他來說,舉薦時尚只是順手之舉,只是想讓自己能更快的徹底在本鄉立足而已。要想在即將到來的亂世中保全性命,單純地指望依靠這些儒生完全不行,重點還得放在招徠勇士上。

他故作歡暢,先令圍觀的鄉民們散去,繼而和時尚把臂言歡,下意識的,眼神又往官道上波連等人的背影處望了一望,心道:“聽那鄉民說,這波連每一兩個月就會來本鄉一次。他來的這麼勤快,料來不是單爲見陳牛而來,定有其它圖謀,十之**是爲了組織教衆。他的哥哥波才身爲本郡的太平道渠帥,乃張角的心腹之人,說不好,已經知道張角將要再次起事了。”

細想之下,覺得這個可能性極大。帝國全境從南到北近萬里,別的不說,就說從鉅鹿到潁川便有七八百里,來往一趟,就是騎馬也得半個多月。造反是掉腦袋的事兒,臨到頭了再抱佛腳絕對不行,張角肯定早早地就對各地的心腹教衆露出口風了。這波才如果現在就知道太平道將要起義之事,並開始着手準備,實在是絲毫不足爲奇。

“今我已誅第三氏,又通過不追究‘受賄’亭長之事得到了本鄉吏員的敬服,再又通過撫卹孤寡、斷案平冤,也算是得到了大多數鄉民的敬畏,又因去年剿滅羣盜而得的賞賜與近日賣馬得來的錢財,手裡也比較寬裕了,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已然皆有,下一步就可以開始放心大膽地招攬本鄉輕俠、勇士了。”

——

1,實際上,在中平元年(184年)的黃巾大起事之前,在熹平年間(172-176年),太平道已經組織過一次起義了。

據《東漢原始道教與政治考》一文中考證:熹平年間,太平道已有過一次起事,只是失敗了,而後,此次起事的參與者又因遇到大赦(176年)而僥倖活命。

證據是:在熹平六年(176年)接任司徒的楊賜對椽史劉陶說:“張角等遇赦不悔,……。”《典略》中亦說:“熹平中,妖賊大起”。並且在劉陶稍後再次上書後,宦官們在靈帝面前讒毀他,也提到此事,說:“前張角事發,詔書示以威恩,……。”

另外,早在太平道起事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很多次稱之爲“妖賊”的起義,如建和二年(148年),長平陳景自號“黃帝子”,又南頓管伯亦稱“真人”等等。這些起義活動都是帶有宗教色彩的。從安帝到桓帝,此類的起義共有四十多次。張角的太平道起義肯定是有受到這些起義影響的。

2,當今天子對太平道也不排斥,很相信《太平經》這本書,並試圖徵用給朝廷獻上此書的襄楷。

襄楷在桓帝時再次把《太平經》獻給朝廷,“及靈帝即位,以楷書爲然。太傅舉(襄楷)方正,不就。鄉里崇之。每太守至,輒致禮請。中平中,與荀爽、鄭玄俱以博士徵”。

不但靈帝對太平道不排斥,靈帝之前的皇帝也有不少和道家高人來往密切的。早在西漢晚期,道士們已經開始干政,到了東漢,對朝野的影響更大了,並因爲當時的政治越來越黑暗,越來越“政刑暴濫”,從而“在強烈的救世使命驅使下”,逐漸從“干政”演變成了“取而代之”。

8 守職歲滿乃爲真11 迴天轉地將軍手 身輕名士一文錢12 荀家五虎度陳倉(三)46 呂布撤圍南渡汝41 謀重有利爲臣職22 搜山千騎入深幽(十三)17 第一天(中)60 樽前豪傑意難決78 唯先順勢能造勢217 選將調兵間先行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3 習射98 荀貞之虎膽包天55 買馬(上)61 仲業66 負此俸食慚愧極41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二)34 甲兵四千向神都(十四)22 文聘(上)13 孔德再獻明良策 江東猛虎孫文臺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82 擒賊先擒王(下)180 四陳併力厚丘陷35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六)42 馮鞏59 劉玄德鄉亭殺吏 荀貞之道邊得民7 獨行284 止巫遏佛彭城事75 欺上弄假國之賊30 回家9 結交116 荀公達重任兗州65 安之若素使人奇72 凌霄鴻鵠潁陰侯57 尺素飛傳相思意4 豫州乳虎第一威142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九)19 血雨腥風洛陽城(上)234-251 公臺允誠意相同13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60 酸棗十萬兵將散 洛陽勝軍氣恐驕65 歸來解甲抵足眠81 不足憂懼劉玄德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88 從徵汝南(上)89 風捲雷動誅鄴趙(五)47 搜山千騎入深幽(三十八)143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十)48 惟是小人最難養57 程仲德畫策狠辣33 程偃105 中郎人言王者器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8 誅滅沈家(上)38 列得嚴陣詈以挑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118 三戰盡復東郡地(三)4 冀州牧迎節以徵211 撫戒刺嚇二策行157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73 健兒戰死誰封侯(下)157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二)229 卞騶黃巾待驅行87 恐將危矣數請救 營有公覆必能撐54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四)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54 詐死58 二月習射(下)58 胡軫奔襲魯陽城 王匡兵敗小平津5 冀董幽田兩名俊67 發蹤指示功人也 能得走獸爲功狗37 文遠突陷潁川營(下)3 殺人112 詔討東郡出汝南(上)56 善練兵者必練膽氣82 光陰似苒流如箭18 未到輕身入京時90 周毖巧言說董卓 袁紹得赦拜渤海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1 督郵一怒(上)6 初夜97 出身未捷身先死13 黃巾圍城42 馮鞏50 人謀不藏實堪浩嘆17 偏將軍用計賺蓋178 袁紹表舉豫刺史34 一怒之威75 曹純少貴氣吞虎9 書箋反覆修棧道14 荀家五虎度陳倉(五)99 做下何事引敵驚亂9 高子繡髡髮代首62 其猶穿窬之盜也70 劉玄德率部西攻7 清洗潁陰(上)44 練軍方略49 呂奉先攻勝李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