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動手前夜

第一更。

——

“士”作爲一個階層,最先誕生在春秋時代。

經春秋、戰國、前秦、前漢至今,“士風”總體上一脈相承,士子們都有着強烈的憂患意識和社會責任感,並對政治十分的熱切,但如果細分下來,在各個時代,卻也有着明顯的不同。

先秦時期的士子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萬丈豪情,是“志於道”的。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道不行,則乘桴浮於海。孟子所云:“民爲貴,社稷次之,君爲輕”,有着錚錚的鐵骨和獨立的人格,雖然對政治很熱切,但大多隻是把政治視爲施行道的手段,並不諂諛權勢。

入前漢以來,在初期,士子們還是頗有戰國士風的,然自從孝武皇帝以後,因爲政權的穩定和思想上的變化,整體上的“士風”漸漸地就從“志於道”轉向了“從於王”,對“道”的堅持也轉變成了對“功利”的追求。

兩漢之士子,多不諱言功利。

班超投筆從戎,在做小吏的時候口出豪言:“大丈夫無它志略,猶當效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直言大丈夫的志向應該是“取封侯”,在被人嘲笑後,他更又說道,“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又如漢武帝時的主父偃,說“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又如本朝跋扈將軍樑冀的曾祖父樑竦嘗登高遠望,喟然嘆息,說,“大丈夫居世,生當封侯,死當廟食。如其不然,閒居可以養志,詩書足以自娛,州郡之職,徒勞人耳”。連“州郡之職”都看不上眼。

這種對功利的追求,貫穿兩漢,也因此形成了漢人強烈的進取精神。

到了本朝,在崇尚利祿之外,與前漢相比,又有了一個明顯的區別,即在光武皇帝的大力倡揚下,士子們尤其重視名節。“漢自孝武表彰六經,師儒雖盛,而大義未明,……,光武有鑑於此,故尊崇節義,敦厲名實,……,而風俗爲之一變”。“重名尚節”遂逐漸成爲士子們的風尚,士子競相以名節標榜,刻意追求。這種風尚發展到最後,就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黨人”,出現了品題人物的“清議”。

隨着政治的越來越黑暗和百姓的越來越民不聊生,到了近年以來,士風又開始了變化。

士子們或者“向盛避衰,交遊趨富貴之門”,完全拋棄了士子該有的節操,投身權勢,與宦官、外戚同流合污。或者隨波逐流,尸位素餐,唯以“升遷”爲目的,唯以權勢爲追求。或者還保持着良知,但卻出於種種原因不能不向權貴低頭。這三者之間,隨波逐流的佔了主流。

在這三者之外,又有不肯或不能出仕的,在這大變革之時代,他們隱居不出,或以處士自居,修身養性,或以狂生自謂,達生任性。前者不必說,後者認爲“人生易滅,名不常存,而優遊偃抑,可以自娛”,認爲人生應該隨心所欲,應該追求精神上的享受。有了這樣的一個思想,在行爲上,他們這些人就往往行事怪誕,多駭流俗,和品題人物的“清議”一樣,實皆爲“魏晉士風”之濫觴。

……

潁陰荀氏雖爲當代的儒家名門,但族中子弟衆多,各自的想法不同,受到的外界影響也不同,因而是每一個人都如“八龍”、荀彧一樣溫文爾雅的,如荀衢,因爲受黨錮之禍的牽連,空有掃清天下的大志,卻被困於一室之內不能外出,理想和現實有着強烈的反差,在這樣的刺激下,他就走向了“達生任性”一路,好唱喪歌,放蕩不羈,成爲了外人眼中的“狂生”。再如那幾個在族宴上狂態大發的子弟,在多數族人和外人的眼中,也都是荀氏的異類。

包括荀貞在內,他早先自請爲繁陽亭長的時候,也是不能被大部分的族人所理解的。

有些人私下裡曾說:“荀貞之幼好學,及長,卻請爲斗食小吏,這恐怕是因爲受到荀仲通的影響!”他自小從荀衢讀書,在族人的眼中肯定會受到荀衢的影響,就有些人把他自請爲亭長的舉動歸結到了荀衢的頭上。

事實上,荀貞跟從荀衢讀書十餘年,肯定會受到一些影響,但他是穿越來的,本來就是個成年人,有着自己已經形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並且受到黃巾起義的壓力,時時刻刻都在想着如何保命,總體而言,並沒有受到荀衢太大的影響。只是此中言,不足爲外人道也。

……

當夜的族宴,三更方散。

族宴過後,正旦這一天的活動就算結束,但是依照風俗禮節,在底下的幾天裡,還需要走親訪友,“謁賀君、師、故將、宗人、父兄、父友、友、親、鄉黨耆老”,向他們恭賀新年,表示祝願和問候。荀貞因以此爲藉口,早就提前向郡裡請了幾天的假。——鄉有秩是百石吏,已經入了“秩”,雖然主要還是對縣裡負責,還是任免權卻是在郡中,所以只能向郡裡請假。

依照律法的規定,請假是允許的,只要時間別太長就行。“吏病滿百日當免也”,以病假爲例子,如果夠一百天,就要被免職了。

接下來的幾天裡,荀貞先又去縣裡拜謁了縣令朱敞。這一次,朱敞見了他,不止見了他自己,還召見了荀彧、荀攸等荀氏的族中後進,和他們聊了挺長時間,最後鼓勵似的說道:“今陰公蒞任郡中,你們都是本郡的俊才,早晚必獲大用,要用心讀書,不可懈怠啊!”

荀貞心知,這朱敞必是知道荀氏與陰氏的姻親關係的,也肯定早就知道了陰修前陣子召見諸荀相見的事兒,所以纔會有這麼一句話。

拜謁完朱敞,荀貞馬不停蹄,接着又拜謁荀衢、荀緄等族中師長、長輩。在荀緄家裡,還得到了荀緄的賜酒。臨走時,他問送他出門的荀彧:“文若,你這幾天去不去陽翟?”

荀彧聞絃歌,知雅意,答道:“你是想說戲志才麼?”

“對。自上次在你家中與他見了一面後,除了有幾封書信來往,一直沒能再與他相見。你這幾天要是去陽翟的話,或者他來拜謁你的話,你能不能告訴我一聲?”

荀彧說道:“過幾天我可能要從家君去許縣,去完了許縣還要去唐家,陽翟怕是沒空去的。不過,如果戲志纔來了,我肯定會遣人去告訴你的。”頓了頓,又笑道,“貞之,戲志纔對你的評價可是很高啊!”

荀貞受寵若驚,這可是沒有想到的。

他與戲志才的那次見面,彼此只是聊天,沒有說什麼太深的內容,後來書信來往也都很客套,實在沒有想到戲志才居然對他“評價很高”。他穩住心神,想道:“對我評價甚高?若是這樣,我還真得抽個時間,儘快去陽翟見他一見了。”在本來的歷史中,戲志才雖然早亡,在史書上留下的東西不多,但才華是不容置疑的,能與後來的郭嘉差不多齊名。

想起郭嘉,他不覺又想道:“希望有朝一日,也能與郭嘉見上一見。”

從荀緄家出來,拜謁完族中的長輩,他接着又拜謁族中同輩、晚輩裡的好友。

他雖然因爲自請爲亭長之事,被不少族人輕視,但畢竟穿越過來十來年了,在族中也是有幾個交好的族人的。如那個喜好收藏瓦當的族兄,名叫荀成的,就和他關係不錯。又如荀攸和荀衢的兒子荀祈,和他常年相伴讀書,彼此的交情更是很好。

除此之外,他還特地去拜謁了秦幹、劉儒、文直等這些認識不久的縣吏們。

——文聘沒有回家,在正旦的第二天就來拜見他了。文聘在縣裡沒什麼朋友,後來這幾天就常跟在他的左右。在去拜謁荀衢、荀緄和荀攸、荀成、荀祈們的時候,都有文聘跟着,也藉此讓他多認識了不少人,閒暇時,文聘問他:“第三氏的事情進展得怎樣了?”

不需要隱瞞的地方,荀貞直言相告。需要隱瞞的地方,如令杜買、陳褒、許仲假造證據等事,本着少一個人知道就多一分保險的想法,荀貞只是含糊帶過。掐着指頭算,在忙碌中,他請下來的假期轉瞬即過,在假期結束的前一天,高丙又來了,沒有說太多的話,只帶來了許仲的一句口信:“一切按荀君的吩咐,事情都已辦好。”

荀貞瞭然,許仲這是在暗示:證據都已經準備好了。

有了人證,有了證據,接下來就可以上報縣中了。

不過,有一件事挺奇怪,荀貞請假的原因一半是爲了走親訪友,另一半卻正是爲了暫時躲開第三氏。爲此,他還特地交代了裡監門,如果有不認識的人來找他,一概擋在裡外。可是,這都連着好幾天了,第三氏卻沒有一個人前來求見,也不知是因爲還沒有意識到荀貞要對他們下殺手,還是因爲自恃豪強,沒把這當回事兒?

他問高丙:“近日第三氏可有異動?”

“除了正旦的次日有個第三氏的賓客來繁陽亭找老杜說情,希望能將胡平放了之外,並沒有別的什麼動靜。”

“噢!”

荀貞點了點頭,忖思片刻,猜不出第三氏現在的狀況,乾脆也就不再多想,心道:“管他有無動靜,管他是怎麼想的,我只管按我的步驟,一步步來就是。”叮囑說道:“你告訴杜君和君卿,就說動手便在這兩三日內,教他們務必不可大意,一定要把胡平看好了,把證據也都放好。”

高丙應諾而去。

在他走後,第二天,荀貞的假期結束,也帶着唐兒、小夏、小任,趕着牛車,騎着馬回到了鄉中官寺。一進官寺的大門,就覺得寺中氣氛有些異樣。

144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111 朝中爭鬥起風波(下)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51 得領汝南意不足23 文聘(中)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69 尋得事由插爪牙44 以退爲進郎陵說98 董卓大敗奔逃處 荀貞勒兵宜緩迎28 辰彼碩女80 了卻山中寇賊事(四)46 呂布撤圍南渡汝33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四)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45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十一)102 會獵書來滿城驚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69 孔公緒鬱積染病 荀貞之喜得麟兒295 陳國相襄軍第一(四)21 辛璦(下)56 下邳國荀貞得子 廣陵郡笮融逞威(六)65 邀得念舊仁厚名49 郭公則拍案痛斥 曹孟德座上借兵30 回家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63 田邊斷案(上)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16 五日九戰(上)75 爆竹聲裡辭舊歲(下)124 三戰盡復東郡地(九)202 議得良策增民戶231 徐州將軍逐敵易3 習射193 荀徐州爲子儲才77 了卻山中寇賊事(一)267 荀貞之態漸梟雄232 前軍輕剽入任城70 相見恨晚堂上歡292 陳國相襄軍第一(一)21 辛璦(下)74 爆竹聲裡辭舊歲(上)77 薛禮高踞臨下問 劉備席坐從容答69 尋得事由插爪牙31 督郵一怒(上)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37 無禮賠罪96 善將兵何如善將將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57 市恩170 許顯臨機能應變(上)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84 捕拿張直(下)148 沙丘臺上舊時月(三)75 曹純少貴氣吞虎159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四)60 五更鼓角聲悲壯(上)1 雙喜臨門(上)29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83 威震陽翟(上)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9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下)50 搜山千騎入深幽(四十一)66 燕雀安知鴻鵠志 雍季之言百世利109 轉戰十縣至平輿(下)54 詐死78 開陽連營屯兵地 陶謙厚待泰山軍83 威震陽翟(上)59 荀君爲政(上)61 陶謙謀逼彭城國 劉備下邳見笮融156 沙丘臺上舊時月(十一)7 秦項建言取濟南(下)79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上)215 十年樹得梧桐栽59 奮武意收黃巾用70 今才知君是誰人122 孫堅族微壯志高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48 袁太尉滿門被斬 賈文和獻策分擊115 張益德輕取定陶4 豫州乳虎第一威6 何爲乳虎58 剛孝好義朱公偉(上)38 名將不必後世知 取義安雅各有道34 一怒之威71 董仲穎操立天子 袁本初離洛奔冀80 擒賊先擒王(上)6 何爲乳虎59 荀君爲政(上)87 風捲雷動誅鄴趙(三)74 奮武遣以一軍阻59 剛孝好義朱公偉(下)24 甲兵四千向神都(四)6 邯鄲陌上九月秋(六)138 建功立業就在冀州(四)301 陳國相襄軍第一(十)131 聖旨一下赴冀州(一)10 邊文禮攘臂不齒176 樂進單騎入彭城(上)30 奉先馳雄擊汝南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