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襲陣兵退夏侯惇(八)

雖說諸葛瑾考慮的不夠周全,但荀貞待人,素來“寬厚”,尤其是在對少年俊彥的時候,再老辣之人,亦有犯錯之時,況且欠乏閱歷的年輕人?要給他們成長的時間。

因是,荀貞委婉地說道:“公孫伯珪新敗,心腹間又有劉幽州爲脅,田楷孤軍在外,怕是即便我有心與之結盟,田楷亦無膽南下東郡矣。”

諸葛瑾想了下,很快接受了荀貞不納他建言的原由,說道:“君侯明見萬里,是謹想得差了。”

荀貞笑道:“本以爲卿求見於我,是要說侯府的事兒,不意卻竟是有此策獻上,甚好,甚好!”

這是在誇諸葛瑾的眼界並沒有單隻限在侯府的內務上。

諸葛瑾肅然說道:“值此與曹東郡兵爭之時,侯府諸事,瑣事耳,謹自可理之,當然不會拿來攪擾君侯。”

諸葛瑾此言,顯出了他可以分得輕重,知道何爲要,何爲次,荀貞對此非常欣賞。說完正題,荀貞沒有叫諸葛瑾便退下,與他說了會兒閒話。千金在陳芷的懷中,伸出手來,找荀貞來抱。荀貞親起身,過去把千金接過來,抱入懷中,逗弄了稍頃,擡眼看了下諸葛瑾,心道:“正可趁此機會,將我久思之事對子瑜講上一講,看看他的態度如何?”

想到這裡,荀貞從容說道:“子瑜,卿弟今年多大了?”

“不知君侯問的是謹之何弟?”

“卿之仲弟。”

仲弟,即是諸葛亮了。

諸葛瑾答道:“謹仲弟亮是光和四年生人,今年算是十四了。”

諸葛亮今年多大,荀貞自然之道,這時的一問,只不過是爲了引出下話,他點了點頭,遂接着說道:“亮性聰穎,吾甚愛之。子瑜,可願與我定個娃娃親?”

“娃娃親?”

“亮雖舞勺,吾此女尚幼,還是個娃娃,所以說是‘娃娃親’。”荀貞捏了捏懷中女兒的臉頰,又把她逗得咯咯笑了起來,然後再次看向諸葛瑾,笑問道,“卿可願否?”

諸葛瑾是萬萬沒有想到荀貞會突然說起這個的,一時間,愕然不知該怎麼回答。

不錯,諸葛亮比千金大十餘歲,但這點年齡的差距不算什麼。

問題是首先,諸葛瑾不知道荀貞緣何會突發此想,搞不清荀貞的用意,諸葛氏絕非名族豪右,論族望也好,論現在的名聲也罷,莫說與荀氏、荀貞相比,就是與張昭等這些同州的士人、士族相比也是望塵莫及,荀貞怎會看上諸葛亮?

要知,即使尋常的士族,結姻親也是要看對方的門楣的,以荀貞如今的地位,如果給千金“結娃娃親”的話,更是要看對方的家族聲望,通俗點講,就是要看對方能給荀貞帶來什麼樣的政治或者軍事上的利益,諸葛瑾自度量之,認爲非孫堅之子不可,荀貞卻怎會選了諸葛亮?

其次,千金太小了,等到她長到可以出嫁時,至少還得十二三年,諸葛亮不是不可以等,然而如今亂世,十餘年的時間實在太長,誰也不知道這期間會不會出現什麼變故,萬一真的出現了什麼變故,此時答應下來,可以預見到,必會對諸葛亮的將來造成巨大的影響。

諸葛瑾兄弟的父親早就去世了,生母也已去世,諸葛瑾在他們幾個兄弟姐妹中是長兄,長兄如父,是有權力替諸葛亮做主的,然因此兩個緣故,他躊躇難以決定。

荀貞等他了片刻,見他不回話,知他必是有所顧慮,笑道:“怎麼?卿莫不是以爲吾女貌醜,或者無德,覺得配不上卿仲弟亮麼?”

千金纔多大點?相貌、德行根本就還都看不出來。荀貞這話是戲言。諸葛瑾下拜在地,回答說道:“謹貧家小姓,君侯不棄,實使謹受寵若驚,唯是婚姻者,大事也,謹需得先與家母商量,謹弟亮,年雖少,頗早慧,謹亦需問一問他。”

“這話不錯。好,你便回去問問令堂,再問問諸葛亮。”

儘管看似非常大度,允許諸葛瑾回去與他的繼母、乃至諸葛亮商議,但是荀貞有不小的把握,確定諸葛瑾不會拒絕的。

荀貞不僅是諸葛瑾的長吏,而且諸葛瑾之所以能夠出仕,也是賴於荀貞的徵辟,在主要是陳芷的經營下,而今陳芷與諸葛瑾的繼母、諸葛亮與季夏和阿左互相都很熟悉,也就是說,“兩家”的私人關係也非常好,又則,荀氏族名清高,荀貞聲動海內,諸葛瑾沒有拒絕的理由。

果如荀貞所料,次日,諸葛瑾再次求見,給荀貞回覆,答應了這樁婚事。

荀貞大喜,喚人又把千金抱來,笑對她說道:“吾爲汝覓得一上佳夫也!”於是,由陳芷出面,與諸葛瑾的繼母,兩家交換信物,由此定下了婚約,約定等千金成年,便就成親。

荀貞特地叫諸葛瑾把諸葛亮帶來,笑道:“汝今雖尚不能與千金完婚,而已爲吾婿,婿者,半子也,以後要多來後宅,季夏到了識字的年歲,你就把他當成你的弟弟,也可以教教他。”

諸葛亮答道:“諾。”

荀貞越看他越喜歡,吩咐從侍,叫取來了一張好琴和一柄百鍊短劍,賜給了他,勉勵說道:“琴,可使志清,劍,可使膽正,汝讀書之餘,不妨撫琴、擊劍,琴心劍膽方可稱大丈夫!”

諸葛亮雖還是少年,志氣已有,荀貞的這話正說到了他的心思上。他朗聲應道:“君侯吩咐,亮豈敢不從?況乎君侯此言,正亮之所欲求也!”

原本依按荀貞的要求,諸葛亮與他的弟弟諸葛均和兩個姐妹就常到後宅,和季夏、阿左、千金爲玩伴,自此之後,他們來的就更勤了,幾乎每日都來,與季夏等也是越來越親密。

這些不必多講,卻說在諸葛瑾給了荀貞回覆後的當天,荀貞接到檄報,說辛璦已做完了戰前的準備,陳羣把糧秣等物盡皆籌備齊全,他隨時可率部拔營了。

因爲判斷曹操已經沒有預備隊可用了,所以荀貞也不用再留着趙雲、辛璦這兩大部的主力不用了,趙雲部前兩日已在趙雲的帶領下出了駐地襄賁,現下已快到濟北,至若辛璦部,荀貞打算選其中的半數之騎,使從自己赴合鄉。

而下辛璦部終於備戰完畢,早一日結束濟北、任城的戰事,就能多省下一點人力、物力,於是,荀貞絲毫沒有耽擱,中午接到的檄報,下午他就帶着戲志才、荀攸、程嘉等出了城,入辛璦營中,把定下來從他去合鄉的曲軍侯以上軍官悉數召來,簡單地講了一下任城、濟北之戰的眼下形勢和期望能夠通過此兩戰達成的戰略意圖,隨後,就令各曲集結,率之前往合鄉。

(本章完)

106 汝水岸邊降何儀116 陶恭祖荏不可輕 荀友若敢問爭徐18 府主簿拒降守名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70 孫曹通脫荀慎行8 收得潁川吏士在 酸棗有信急騎來115 且行且戰五百里(下)30 將戰255 唯有濮陽傾巢來55 我爲君取彼良駒(彼一)70 孫曹通脫荀慎行163 常山中軍真倜儻(上)12 仲仁迫凌去檄書60 樽前豪傑意難決65 私家誰顧公家事 脣齒未必肯相依98 戲忠建言攻山陽67 鮮卑復又寇幽並103 空有神射不得展42 鮑信燭下勸離洛76 臧子源主動請纓 荀貞之感慨風月21 徐羊各獻破敵策212 幽兵臨冀可謀兗74 花開是爲迎卿來54 私憤何及國事重 兄弟鬩牆兩不和66 延攬勇士(下)94 感故念舊迎上座 屈己下拜得士心28 君子報仇9 道人130 伯圭再敗龍湊渡9 道人105 先登陷城斬劉闢13 荀家五虎度陳倉(四)5 風雪夜刺(下)78 好立功業潘文珪 乳虎欲奪猛虎功?36 我所邀者仁民名164 常山中軍真倜儻(中)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5 秦項建言取濟南(上)36 什伍161 陶謙難催泰山兵15 問世間誰主沉浮41 虛虛實實11 前倨後恭因何故88 徐榮久觀疑雲起 荀貞靜候將欲擊57 我爲君取彼良駒(三)218 媒歸婚得兩家允115 孫文臺半道打劫 陶恭祖忍氣吞聲224 破敵潰阻驕兵計75 荀貞急信說孫堅 文臺二戰呂奉先96 鮑允誠兵敗被殺 趙子龍進克歷城(上59 奮武意收黃巾用31 何機點兵趁夜襲 關羽惜刀不殺賊64 難居人下劉玄德 文動天下陳孔璋63 叕兒乃有大志乎80 故齊晏子因君顯 北遊橫連舊蘇秦(下)36 爭鋒唯數劉鄧勁 誇功最推高素雄128 軍民兩屯糧百萬150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2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三)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38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九)87 襲陣兵退夏侯惇(五)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47 將軍何嘗真無情25 臨水慨嘆古今事 蒞敵思量遠近兵85 了卻山中寇賊事(九)73 贈馬劉備關張喜49 輜重已備55 兩千兵足滅獠寇 智淺何如相國高294 陳國相襄軍第一(三)41 雄豪滿座乳虎聲(下)25 再勝8 朱門酒肉路邊骨47 董卓難斷涼並事 呂布馳兵入滎陽90 風捲雷動誅鄴趙(六)107 轉戰十縣至平輿(上)18 兵者政之輔,政者兵之基(中)126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一)52 圍魏救趙亂其陣22 喜聞定策掀鬚髯 英雄所見原本同52 圍魏救趙亂其陣39 可笑雛鳳誘老薑130 三戰盡復東郡地(十五)37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八)175 陰德獻上削賊策14 守城初戰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154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31 搜山千騎入深幽(二十二)2 安南借重荀與張23 甲光向日來者誰2 賭錢290 王太守課政州最(三)27 敬老194 魯子敬狂兒奉糧30 歸家諸事51 兵前先有禮臣至 軟在硬後聲威奪魂156 潘文珪負甲拔縣 關雲長渡淮克城40 隱秘非只君可尋45 虎膽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