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跨時代的發展 一

遷都雖然完成了,但是後續的工作依舊很多,新的大吳都城依沿用了昔日的名字長安城,但是相對與昔日的長安,這是一座全新的~щww~~lā

這一座新長安城的佔地面積已經幾乎是舊長安城的兩倍以上,其中分爲三個主要部分,皇城,內城,外城。

皇城就是昔日的未央宮城。

本來皇城應該是未央宮城連帶這長樂宮城纔算是完整,但是長樂宮城在早年重修長安城第一期工程的時候,就被當時的雍州總督諸葛均割捨出去換取巨大的的財帛。

這一座攻城已經被分割城一座座府邸然後重修,成爲了依靠在未央宮城邊上的一片府邸羣,如果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這個時代最高檔的別墅,沒有之一。

作爲前朝漢室的皇城,突然之間改爲普通的府邸,售出於普通人,這對很多人來說是沾染天子之氣的一個機會,甚至傾家蕩產不惜花費高價來的購買,真是寸土寸金,這讓當時的雍州總督府賺的盤滿鋪滿。

未央宮城在重新修築之後,在面積方面雖然比不上前朝的奢侈浪費,但是也足夠了,如果論起氣勢雄偉,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前殿爲議會大殿,內閣大殿,軍機大殿,御史臺大殿,左右爲朝廷八部的行政大殿,後面纔是內殿,也就是後宮。

而內城,就是昔日的長安城,沿用昔日城牆和城門,包裹着皇城在內,只是重新規劃了一下內城街道,罷去一些房舍,完成統一的規劃分區,縱橫之間的四條貫通全城的街道爲主,形成一個井字形的內城規劃,條條有禮。

至於外城,如今還在修建之中,東面直接延伸霸上,南面直通蜀道,西北兩面橫貫渭水之上,如今依舊在不斷徵召民夫而修築之中,這個工程絕對的前所未有。

在當今的世上,無論遠東還是西歐,孫權可以直接拍着直接的胸口對任何人說,沒有任何一座城的規模能與長安城媲美,哪怕是昔日的都城金陵,都比不上如今的長安城。

這一座城如果完成修建完成,足夠成爲歷史上的第一古城。

……

龍策二年的歲末,長安城。

寒冬臘月,大雪飄飄,所有的城牆和房舍之上,皆然都裹上了一層白皚皚的雪衣,大街小巷之上皆然積雪很厚,驟然看上去的畫面煞是唯美。

今年算是大吳遷都長安的第一年。

長安城之中的百姓此時此刻都表現的很高興很興奮,畢竟從此之後長安城的百姓可就是天子腳下的子民了,在這個時代來說,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譽。

而且在短短半年之中,長安城的居民最少多了一倍以上,這不斷的涌進來的四面八方的大吳百姓多不勝數,內城早已經飽滿,外城也在不斷的修建房舍。

這讓長安城更久的熱鬧繁榮起來了。

到了一年的歲末時期,朝廷之上的事情就會特別的多,而今年還是遷都的一年,所以事情更加多了,內閣,軍機處,御史臺,朝廷八部,都顯露出忙碌的如同一條狗,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的景象。

孫權這個大吳皇帝自然也不例外,他每天除了不斷進行的一場一場會議,軍事會議,內閣會議,還有批閱一份份奏書,連手都辛酸的舉不起來了。

“伯達,把這些奏書全部都給朕打回內閣去,你告訴他們,如果這點小事都要呈報上來,那麼朕會考慮一下需不需要罷免內閣!”

椒房殿之中,孫權突然發脾氣,有些生氣的把一堆奏書丟在遞上。

“諾!”

司馬朗走出來,連忙把這些奏書撿起來。

“記住,告訴他們朕的原話!”

孫權冷冷的道。

這個朱治的膽魄還真的有些不行,他有能力,但是卻不敢太過於抓權,大小事情皆然上奏,這對孫權來說是一個很苦悶的事情。

“臣遵命!”

司馬朗一看,連忙抱着奏書離開椒房殿。

“陛下,工部尚書劉曄殿外求見!”

“劉子揚?他一天來三次,這個討債鬼可真難纏,在這麼下去,別說諸葛均和荀湛他們,就朕都要被他折磨瘋了!”

孫權聞言,臉龐上頓時微微的苦笑。

劉曄的工部已經成爲了當今朝廷一個巨大的吞金部門,多少錢投進去都打不起一個水漂,特別是今年以長安城爲中心規劃的十二主幹馳道,需要的鉅額投資,差點把諸葛均糜竺荀湛等人都這麼瘋了。

“陛下,這可是你親自訂下的三年發展計劃,想要致富,先要造橋修路,所以不惜一切代價,不惜一切人力,不惜一切財力,在三年之內,打通全國馳道的通暢,他劉子揚的就等於拿來聖旨來了!”

龐統走出來,微笑的調侃孫權。

“話說的漂亮不是想要激勵他們的士氣嗎?”

孫權道:“可他劉子揚也不能好像一條瘋狗一樣逼朕,現在的朕也變不出錢來!”

在上半年的朝廷會議之上,他訂下了一個大吳未來三年大發展的巨大戰略,是想要趁着吳軍休養生息的這幾年時間之中,把大吳朝的發展提高一個檔次,讓大吳國力爆發到巔峰,才能讓他更有把握更有能力征服羅馬帝國。

“那見不見?”

“見!”

孫權給自己壯膽,大聲的說道:“朕害怕他劉子揚不成!”

劉曄很快就走進來了。

他俯首向下,行禮說道:“臣劉曄,拜見吾皇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子揚,無需多禮,起來,坐吧!”

孫權從御案後面走出來,扶起劉曄,坐在旁邊的小型會客廳之上:“來人,上茶!”

“陛下,臣此番前來……”

“先喝茶,嘗一嘗,這是今年才發現的一種新茶,東治商戶特別上貢的,味道甘甜醇厚,十分難得!”

孫權迅速的打斷了劉曄的話。

劉曄看了看,君王所辭,不可不受,於禮不合,於是乎他端起茶,抿了一口,這茶還真的不錯,苦澀之中帶着甘甜,茶香味很濃烈。

“陛下,臣……”喝了一口茶之後,劉曄開始切入正題。

“子揚啊,這茶感覺如何?”孫權在此打斷了他的話,循聲問道。

劉曄聞言,皺皺眉,不過還是回答了:“陛下,認爲此茶香味獨特,而且甘甜,味道醇厚,可爲貢茶!”

“朕也是如此認爲,以後它就是貢茶了!”

孫權笑眯眯的道。

“陛下,臣有事……”劉曄看邁過了茶這個討論話題,繼續開始切入正題。

不過孫權花樣特別多,迅速的打斷了劉曄的說話:“子揚,你來的正好,鹿門山書院的黃承彥上貢了幾幅畫,讓朕去鑑賞一下,朕尋思着,他向來對朕有怨言,多半是看朕的笑話,取笑朕的才學,不如你替朕好好看看!”

劉曄乃是一個聰明人,頓時明白孫權的意圖。

他額頭上飄過幾道黑線,一張臉黑乎乎的,眼眸幽怨的看着孫權:“這天下人都知道,朝廷工部的尚書劉曄雖能畫出幾張工事圖,卻不懂字畫,有墨家之能,卻無儒家之藝,陛下讓微臣去鑑賞儒門大家黃承彥的大作,這是打算取笑微臣乎?”

“呵呵!”

孫權聞言,訕訕一笑,尷尬的默默鼻子:“其實朕這是激勵你!”

“謝謝陛下激勵!”

劉曄站起來,拱手說道:“但是陛下能讓臣說完一句話嗎?”

“當然可以!”

孫權吞嚥了一口唾沫,有點不好意思了。

“陛下,臣此次前來,乃是來告知陛下一大喜事!”

劉曄眸光之中爆發出一抹炙熱的光芒,聲音蹡蹡:“以工部學院副祭酒劉洪,工部右侍郎馬鈞爲首席工程師,集合工部學院的學子,金陵書院珠算學子,工部的工匠在內的足足數百的研究工程師將近十年的努力,我們已經成功的研究出了蒸汽機!”

“什麼?”

孫權聞言,楞了一下,迅速反應過來,然後瞪大眼睛看着劉曄。

“陛下,我們成功了!”劉曄也有些壓抑不住的興奮,這一個研究工程雖說在大吳朝之內是絕密的,但是投入近乎數億銀元的研究資金,早已經是不公開的秘密,投入這麼多,始終不能研究出來,很多人對此多有怨言,如果不是孫權執意要不計成本的投入,恐怕在就已經停下來了,這時候能研究出來,對於工部來說,算是一個翻身戰役。

“你不早說,磨磨蹭蹭幹嘛!”

孫權興奮大喝起來了。

“我是想說的,但是陛下你也不給我機會說啊!”劉曄低聲的納悶起來了。

“此事當真,你可知道,欺君之罪,可要斬頭的!”孫權看着劉曄,目光帶着無盡的希冀。

當初投入這一項研究的時候,孫權只是提供的一個概念,比如要把蒸汽的能量轉爲機械功的往復式動力機械,這只是大概的一個概念而已,很多技術問題都需要克服了,他畢竟不是做研究出身的,只有提前的觀念,沒有能直接送上去的技術。

所以他對能不能研究出來蒸汽機,並不是抱很大的希望。

他所要做的只是開啓研究發展的道路,至於能不能做成,他只能聽天由命。

可事實告訴他,人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只要給他們一個支點,他們是真的能翹起整個地球。

同理,孫權只要給他了他們一個前進的方向,他們還真的克服了所有困難,做出了孫權想要的研究成果,這可是一件大事情,一件跨時代的大事。

“陛下,臣絕不敢欺君!”劉曄道:“我已經親自檢查過,做出來的蒸汽機已經能滿足陛下昔日提出的所有要求,特別是動力方面!”

“好!”

孫權臉龐上露出一抹不可壓抑的興奮。

蒸汽機。

這可是引領整個工業革命的開始。

地球能提前一千多年的走進那工業時代,走向未來的科技發展之道,他孫仲謀終究是開創的一個前人不可複製的偉大歷史。

……

龍策三年。

正月十五。

孫權在禁衛軍新統領徐琨率領三百禁衛將士和暗中武殿大統領高忘率領的一百多武殿死士的護衛之下,率領新晉內閣大臣徐庶,內閣大臣鍾繇,工部尚書劉曄,戶部尚書荀湛,沿大運河的水道微服南下。

二月初二,日夜兼程趕路南下的微服南巡隊伍進入金陵城。

朝廷雖然已經搬遷北上長安而去,但是其實大吳朝其實很多重要的部門依舊金陵城,比如工部學院,比如火器研究工坊,比如最大的武器製造工坊……這些至關重要的部門依舊在金陵城紮根。

工部學院,是孫權親自設立,也是他爲日後大吳發展豎起了一個研究中心。

這裡集合了當今這個時代,最強的工匠,最強的數學家,最強的研究發明家,隱隱約約之間,已經可以並列大吳朝人才儲存的幾個書院和講武堂。

當日,孫權並沒有返回紫禁宮城,而是直接去了工部學院的城外研究基地。

工部學院是各大書院講武堂之中,投入最大的一個學院,不僅僅只是一個人才儲備的書院,兼任的是數十個研究發明基地,每年需要投入的資金最少超過五千萬銀元以上。

如今大吳朝一年的賦稅纔不到三億銀元,一下子投入將近五分之一以上,可想而知的奢侈,如果不是孫權的執意,這些所謂的研究基地絕對不能維持下去。

“臣劉洪(馬鈞)拜見吾皇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孫權大步流星的走進了被列爲軍事禁地的工部學院麾下一號研究基地,兩個負責人早已經率領無數工匠在門前迎接。

“臣微服而來,兩位愛卿就無需多禮!”

孫權一襲普通的錦袍,步如流星,大步走入,親自扶起二人,然後狹長的目光在不經意之間略過兩人的面容和身軀,輕輕的打量了兩人。

劉洪,一個年歲已經過了六旬的老者。

他可是這個時代中最著名的數學家,他年少聰慧,博覽六藝羣書,學術淵博,尤其精通於天和曆法,曾經撰寫過乾象曆,人類傳世的第一部引進月球運動不均勻性理論的歷法。

在數學方面,他更是造詣非凡,撰寫了九章算術。

如果說孫權的珠算是抄襲的,那麼他就是真真正正的珠算老祖宗,開創的珠算的歷史。

在工部學院成立的時候,工部羅天下奇才,劉曄親赴泰山郡,以三顧茅廬的誠心把他請出來,擔當工部學院的領導者之一。

而馬鈞,扶風人,早年入仕途,進入工部,憑藉着過人的本事,改造過織綾機,也改造過灌溉農業所用的龍骨水車,在機械方面有天才般的想象力,如今貴爲工部右侍郎。

第三百九十章 朝堂風暴 五第八百零六章 戶部的困難第八十七章 我們沒得選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塞維魯之死 五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冀州易幟 續二第七百五十一章 關中之亂,結束還是開始?第六百五十五章 北疆大捷的影響力第二百八十五章 壽春亂戰 四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破釜沉舟一擊 十二第八百三十二章 一年一度封疆大吏聚合會議的目的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大戰紫禁之巔 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把洛神搶回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東治建港,啓航夷洲!第一百五十六章 創建江東講武堂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三道密令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滅匈奴 十五第九百四十七章 益州郡的決戰 續四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爭吵第七百五十五章 成都兵變 二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賈詡之死 完第八百三十九章 漢中血戰的前奏第二百一十章 薊城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七第九百二十七章 戰略性撤退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七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戰前大會議 下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龍策六年,親征之議 上第二百八十九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三第七百一十二章 劃時代的戰爭 十一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溫馨的一家第九百一十八章 桃園之義 四第七百六十四章 成都兵變 四第八百六十九章 曹家千里駒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賀齊歸來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藏劍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戰略 上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朝廷的大地震第五百三十六章 古錠戰刀第五百一十七章 瑜亮初戰 四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烽火大草原 十一第六十二章 刺殺 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張遼降魏第九百二十二章 狠辣諸葛 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談判第九十一章 血戰吳縣之聲南擊西第八百零一章 北魏南吳,各有算謀!第八百八十二章 朔方血戰 一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魏軍的動作第三十五章 九江賊第五十八章 霸王鐵騎第三百零七章 諸侯亂舞,七王鼎天!第二百六十一章 江東日報 上第六百五十四章 大吳變法之孫策的決定第二百二十八章 左慈第六百八十八章 接見樓班第九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猘兒難與爭鋒也第二百三十九章 要死,大家一起死!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權對甘寧的野望第九百五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五第二百四十八章 黃忠和張仲景第八百三十八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七百六十八章 幷州爭奪戰,吳魏結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奪長安 九第七百零八章 劃時代的戰爭 九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血戰並涼 二十二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三百五十三章 會獵於魯 十八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滅安息 十四第二百二十八章 左慈第二百六十八章 天子駕崩 四第四十章 請君入甕第八百五十章 漢中血戰 三第七百五十章 關中之亂 九第七百六十八章 幷州爭奪戰,吳魏結盟!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東宮 三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武關亂 一第三百八十八章 朝堂風暴 三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埃及之戰 六第五百二十一章 瑜亮初戰 八第八百九十七章 漢中形勢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血戰並涼 二十七第六百零四章 丞相府的難題第八百七十一章 監國議會第五十四章 江東的勢力分佈 下第1295章 地方制度的編制 上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一個江表虎臣道歉!!!!!第八十二章 郭異的決心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血戰並涼 三十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龍虎鬥 十六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奪嫡的開始第四百五十六章 江夏之變的前奏第六百二十九章 大吳變法的前奏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滅魏之戰 八第一百零七章 孫家的溫馨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吳帝北巡 一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兄長,你又輸了 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金陵城之你輸了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決戰關東之六月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