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1章 天權元年

一場饕餮盛宴,在泰山封禪的儀式之上,呈現的淋漓盡致。√

大吳朝九品爵位,最高的是一品王爵,但是這一次的封禪並沒有出現一品王爵的封賞,這倒是讓不少人感覺有些失望。

不過在大吳羣臣心中也在情理之中。

王者,諸侯是也!

一品王爵,那就是封王,封王是要封賞領地的。

如今的中原之地纔算是剛剛的統一下來,要是在這個時候,孫權分賞諸侯,那麼朝廷的人心會散的,甚至會出現當年漢朝初立時期,諸王反叛的情況出現。

當年的劉邦建立大漢朝,分封諸王,最後得到的是結果就是後半輩子都用來平叛諸王了。

所以說,封王還需謹慎。

王爵無望,那麼二品國公之位,成爲這一次封爵的最高的榮譽。

孫權這一次也不客氣,連封八大國公,再加上之前已經出現的四尊國公之位,如今位列大吳朝二品國公爵位的,就有足足十二席之多。

其中分別是江國公孫策,魯國公呂布,武國公潘鳳,文國公張昭,魏國公曹衝,趙國公趙雲,周國公周瑜,忠國公黃忠,程國公程普,溫國公張紘,蒯國公蒯良,涅國公李儒。

這十二個人每一尊封賞都能經得起推敲,無論是立下的功勞還是他們的資歷,都是頂尖的,絕無徇私。

當然,如今大吳一統天下,涌出來的功臣無數,能封賞國公之位的,絕對是不僅僅這十二人而已,論功勞,論資歷,能上國公之位的還有一大批人。

比如內閣的朱治,顧雍等人,再比如幾大軍團的司令,鞠義,賀齊,徐盛,周泰這些人。

他們不少都是當年跟着孫權南征北戰的老資歷大將和大臣,如果算起來,他們功績不會比十二國公差,他們都有資格封賞國公。

但是這一次孫權得壓着這批人。

大吳朝的封禪對於朝廷來說,緊緊只是一個開始,而不是結束,日後的日子還長着,他可不能讓大吳的爵位變成的大白菜,一抓一大把,那就太廉價了。

而且他這麼做還有一個原因。

他要儘可能的壓着了一批如今影響力不斷的上漲的武將。

中原雖然平定了,吳軍卻還沒有到馬放南山的地步,要是他這一次把這些武將都擡起來,日後打西域,打羅馬建立功勞的時候,根本是無法封賞。

最重要還有一點,馬背上得天下,馬背上資歷不了天下。

想要治理天下,還得靠文人。

孫權心中有一點原則,那就是無論什麼情況之下,絕對不能讓軍機處的影響力越內閣的影響力。

軍人是朝廷的一柄槍,若是這一柄槍不能爲朝廷所控制,很容易就會出亂子的,所以無論如何,大吳朝的體系之中,必須要保持內閣凌駕在軍機處之上,才能讓中原進入和平的軌道。

因此,其實很多有功大將,他都不能肆意的封賞的。

國公之後,就是位列三品的公爵之位。

國公是高高在上,那麼三品公爵成爲了大吳朝新興貴族的中乾的力量,之前封賞的公爵,加上如今孫權一口氣封賞的十八席公爵,大吳朝已經過的四十多席的公爵。

公爵之下是侯爵,侯爵就廉價很多了,呂蒙,6遜,蘇門等一批青年文武干將,都拿到了侯爵的封賞。

侯爵接着是伯爵,子爵,男爵……

這一次泰山封禪對大吳朝的意義非凡,孫權的封賞也不寒磣,前後封賞出數百尊爵位,可謂是大手筆。

可以想象得到的一點,在不久之後,大吳朝就會涌起了一批新興貴族。

在封賞之後,已經是傍晚時分,夕陽西下,殘陽映照,這一次的泰山封禪儀式也在羣臣衆將的凝視之中,進入了最後的結尾階段。

最後的結尾自然是開年。

所爲開年,就是開元定年號。

漢朝覆滅之後,一直沒有年號,各諸侯之中皆以戰國亂世爲年號。

如今天下皆定,大吳正式統治中原,開元治世,年號自然要定下來。

通天壇之上,孫權身軀筆直,手握一份黃帛,擡頭挺胸,屹立衆大臣之上,面朝蒼天,聲如洪雷,長嘯九霄:“即日,大吳開元,年號天權!”

這個年號其實不是孫權想的,是幾個大臣絞盡腦汁,斃掉了無數個年號之後,才確定下來了。

意思在簡單不過了,天即孫權,孫權代天!

“天權永盛,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天權永盛,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羣臣武將紛紛俯跪下,對着孫權的身影,齊聲高喊,聲勢滔滔,徹底的拉開了大吳朝天權盛世的開始。

————————————————————————————

天權元年,正月初三。

泰山行宮。

新年剛過,封禪儀式也纔剛剛落幕,文臣武將其實都應該好好休息一番,然後纔開始新一年的政務軍務的處理,但是此時此刻的泰山行宮之中卻很忙碌。

一個個宮殿之中,軍方大將,各地官吏,進進出出,一場場的會議在日夜不停的進行之中。

其實這一次朝廷一下子聚集了天下文武大臣,自然不僅僅是爲了一個封禪儀式,更多的是爲了集合羣臣武將,商議來年一年的計劃和休養生息。

如今大吳朝統一中原之後,各地的制度要重新劃分,軍方的制度也會需要改革和重編。

天下的疆域越來越大,朝廷想要聚集羣臣,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如果不是泰山封禪,朝廷不會費心費力把各個軍團,各地官吏,全部集聚起來,要是知道這一次封禪明面上和暗地裡,起碼讓大吳國庫不見一千萬的銀元。

既然已經聚集起來了,就不能浪費時間。

外面下的小雪,行宮之中處處透着火爐,一個寬敞明亮的殿堂之中,天權元年第一次朝廷會議開啓,長桌兩側,盤坐這一尊尊大吳巨頭,內閣和軍機處大臣基本上都齊聚一趟。

孫權盤坐位,他的左右是御書房的左右參謀,徐庶和郭嘉,兩人的任務最主要是記錄這一場會議。

半響之後,孫權的琥珀碧眸在文武左右的羣臣身上一掃而過,開口道:“諸位,今天朕聚集你們,主要是商議一件事情,那就是今年的展目標,中原雖定,但是西北民生尚亂,河北,關東也沒有穩定下來,巴蜀也隱患重重,所以天權元年,朕希望能和平的展!”

“陛下,今年之內,只要軍方不打仗,我們內閣一定能平復天下,撫平國庫赤字,恢復民生水平!”張昭擡頭,斜睨了一眼對面的軍方悍將,淡淡的道。

“輔大人說的有些過分了,只要百姓安生,我軍方將士自然安分守己,正所謂打仗,不都是爲了百姓而打嗎!”

程普淡淡一笑。

“我們大吳的百姓什麼時候都是安分守己了,就怕軍方某些戰鬥欲強盛的猛將可以挑起戰爭,聽說飛虎軍團和血狼軍團已經北上了,,要是和匈奴打起來,我們可不管後勤了!”

蒯良陰陰一笑,揭了軍機處的老底。

去年的那一戰,就是軍方把內閣強行綁架了,纔打響了殲滅曹魏的戰役,最後雖然成功的滅了曹魏朝廷,但是也導致內閣的民生展計劃連續喊停好幾份,國庫還欠了國債一大堆。

不少的內閣大臣對軍機處都抱有怨言。

“我們軍方將士只是保境安民,絕不會刻意挑起戰端!”周瑜柔和的說道。

“軍機處去年的大戰已經用了今年的預算,內閣可不會背這黑鍋,今年軍機處必須砍掉一半預算,補充國庫!”逗了一大圈之後,內閣有人開始上正題了,之前的都是鋪墊,這句話纔是目的。

“去年都是去年了,今年是今年的!”

諸葛亮道:“這可不能混爲一談!”

“那你們就是耍賴!”

“誰耍賴了?”

“你們用了我們內閣的預算,難道不應該還回來嗎,內閣想要展民生,想要讓百姓吃飽飯,沒有預算,什麼都做不了!”

“民生要展,百姓要吃飯,難道我們軍人就不用吃飯了嗎,我們戰死的將士就不需要撫卹金嗎?”

“這是你們的事情!”

“那你們內閣幹嘛把民生的黑鍋背在我們身上,你們自己的事情,你們自己處理!”

“……”

大殿之中,火藥味異常的充足,孫權才說了一句話,左右兩側,涇渭分明的軍機處大臣和內閣大臣就開始的爭吵起來了。

“程普,張昭,看來你們對對方的意見很大,要不要朕給你們時間,狠狠打一架之後,我們再來商議?”

孫權目光看了看兩人,再看了看左右兩列涇渭分明的文武陣型,嘴角揚起了一抹苦笑。

他們不是互相之間看不過眼,也沒有什麼私仇,只是因爲在新的一年之中,朝廷新的資源要重新分配,軍方想要多一點,內閣也想要多一點,自然就要爭。

“陛下,我們錯了!”

兩個頭頭連忙壓着之間下面的驕兵悍將,讓大殿恢復的平靜。

“你們要爭的事情,自己處理,今天朕要說的是內閣和軍機處來年的展計劃,內閣先說!”

孫權看着張昭。

“陛下,內閣在今年之內,主要是一件事情,我們要把中原的疆域重新劃分!”

張昭站起來,稟報的說道:“如今中原之地,基本上已經平定,其他的莫過於東北的扶餘國,西北的匈奴部落,他們都在東北和西北兩個角落,不足爲患,但是中原的疆域制度,一直沿着前朝留下來的制度,而且因爲連年諸侯大戰,疆域易主,我們在管理上跟不上,還因此劃分出來很多特別管理的區域,導致現如今的地方管理很混亂。”

“這份計劃牽涉很大,你們今年之內能完成嗎?”

孫權問道。

“一定可以!”張昭自信的說道。

以內閣的能力,想要完成疆域的重新劃分,不是一件很可能的事情,畢竟天下已經一統。

“好!”

孫權點頭:“朕相信內閣的能力,在年底朕要見到一份全新的大吳地圖!”

“是!”張昭點頭。

“程普,你軍機處今年的任務呢?”孫權眯眼。

“陛下,軍機處上下一致認爲,今年全軍休整,不一兵,不打一仗!”程普站起來,開始稟報軍方的規劃。

“如何休整?”

“軍機處下轄,如今一共有十個軍團,但是因爲中原戰役的結束,有些軍團需要調整駐地,而且還有些軍團的因爲傷亡情況,導致編制七零八落,我們打算全部重新打亂整編!”

程普指着周瑜,道:“目前參謀部已經開始的整編計劃!”

“公瑾,你就說說參謀部的計劃?”

孫權聞言,看了看周瑜,諸葛亮,龐統三人。

他們三人就是參謀部三大巨頭。

“陛下,我們初步的打算,禁衛軍除外,其他十個軍團,整編成五十個軍,一百五十個師,增強海軍力量,合適的減弱步卒兵力,比如海軍步卒騎兵混合的烈焰軍團將會改編爲第二個全海軍制度的軍團,狂獅軍團將會把部分兵馬改編爲海軍……”

“這是很大的工程!”

孫權問:“你們的預計什麼時候能完成全軍的整編?”

“陛下,我們初步預定,在八月份能完成全軍的整編!”

周瑜考慮了一下,才保守的回答。

其實他們三人已經商議的很長時間,預定時間是在六月完成最新軍方整編,(www.kanshu.om)在孫權面前加多兩個月,就是爲了有特殊情況的生。

“八月?”

孫權考慮了一番,想了想,再問:“在軍銜方面,有沒有變化?”

“暫時沒有!”

“那各部的駐地呢?”

“目前還在考慮!”

這是諸葛亮在回答:“陛下,我們考慮到中原已經平定,日後大軍的重心肯定要放在西域的征戰之上,爲了調度兵力迅,所以目前各個軍團的駐地需要謹慎考慮!”

“嗯,是要謹慎考慮!”

孫權點點頭,然後道:“不過要儘快決定下來,軍方決不能亂!”

“是!”衆將點頭。

“還有一件事情,需要軍機處和內閣鼎力合作了!”

孫權翻閱了徐庶遞上來的一份卷宗,道:“西涼通往西域都護府的絲綢之路,要強行打通,朕要的不是僅僅是一條商路,而是要暢通無阻的大道,這是我們連接西域之地的一條6路,也是日後我們調兵西征的一條大道,不容有失!”

“我等一定爲陛下徹底打通此路!”

內閣和軍機處的一衆大臣點頭表示認同,這條路是一定要打通的,這關乎日後大吳朝的征途,誰也不敢有一絲的怠慢。(未完待續。)8

<!--flag_xntk-->

第三百五十一章 會獵於魯 十六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猛將馬超 下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除夕 上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色雷斯戰役 七第五百九十章 官渡落幕 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封禪之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血戰並涼 七第九百七十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吳變法之最後一拼第六百五十一章 北疆血戰之最後的對決第九百零三章 武科舉三甲第七百九十章 讀書人的功名!第一千六百三十六章 色雷斯戰役 七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兵臨阿爾卑斯 下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大戰前奏 中第二百六十章 輿論戰,誰怕誰啊!第四百九十四章 蹴鞠大賽 十三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東宮 十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血戰突圍 伏擊 上第六百七十章 平衡內閣第三百六十五章 會獵於魯 三十第一千零一十章 戰國九年第五百一十九章 瑜亮初戰 六第九百二十九章 賭命第一千六百三十一章 色雷斯戰役 二第七百九十二章 科舉三甲第一千二十二章 決戰關東 一第一百二十章 長安亂 中第九百八十五章 第一次北伐 完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孫權見賈詡 下第九百一十八章 桃園之義 四第四百一十一章 孫策的霸氣第五百七十五章 金陵城之他是來殺人的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周瑜之謀第五百五十一章 坑殺 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滅匈奴 十三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塞維魯之死 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龐士元垂釣,孫仲謀上鉤!第一百一十五章 夜談第五百四十一章 赤壁 二第四十四章 一個字,等!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龍虎鬥 六第二百四十三章 孫策的勇進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諜戰風雲 中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呂布 一第五百一十章 諸葛亮之謀第七百九十九章 青州之戰 五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七第九百零二章 這事情朕不管了第七百二十六章 武烈王自傳第一千五百九十三章 跨時代的發展 五第七百零七章 劃時代的戰爭 八第八百一十一章 青州之戰 十第二百三十章 孫堅的無奈第五百三十一章 哀兵必勝第九百九十五章 曹操的模仿 上第三百一十七章 孫權對甘寧的野望第六百七十六章 臨行之前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決戰關東之風起蕭關 中第五百四十六章 赤壁 七第九百九十一章 班師回朝 中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戰成名,趙子龍 七第七百三十七章 關中之亂 一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滅魏之戰 十七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佈局西歐 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會獵於魯 九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金陵動亂 二第五百四十章 赤壁 一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馬超的算盤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大戰紫禁之巔 六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決戰關東 八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孔明奪希臘 中第五百九十六章 周瑜的提醒第五百二十三章 瑜亮初戰 十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決意第十八章 四傑再戰呂奉先第八百六十二章 戰前大會議第七百四十四章 關中之亂 五第一百九十九章 孫堅的優越感第二百三十二章 蔡邕的請求第一百三十六章 蔡邕的動搖第七百九十四章 大魏封禪,黑龍現世!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哈德良長城之戰 續第二百七十四章 臥龍!鳳雛!冢虎!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奪長安 二第一千五百一十一章 破釜沉舟一擊 四第五百九十一戰 官渡落幕 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奪襄平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雒陽風雲 七第七百八十章 幷州爭奪戰,吳軍突襲!第三百一十五章 孫翊的野心第五百零九章 各有算計第八十八章 江東雙壁謀丹陽第一百二十八章 虓虎攔路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威尼斯大戰 四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大洗牌 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會獵於魯 十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朝廷的大地震第八百八十章 漢中血戰之戰定遠 四第九百七十七章 第一次北伐 二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