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舉薦

李如鬆點了點頭,丁原被刺後確實一大部分士卒都選擇瞭解甲歸田,若李如柏這麼說的話那也說得過去。

“後來小弟便一路過徐州、青州,後來便來到了廬江碰到了兄長。”李如柏淡淡的說道。

“原來如此。”李如鬆直勾勾的盯着李如柏道,那眼神就好像要把李如柏吃下去一樣。

“兄長,你怎麼了?”李如柏看着李如鬆彷彿要吃人的眼神,還以爲自己的談話間泄露了什麼機密,連忙慌張的詢問道。

“是這樣的子貞,廬江城現在糧草充足,兵員充沛,但唯獨還缺少一樣東西。”李如鬆連忙說道。

“是何物?”李如柏疑惑的問道。

“那就是大將,雖然現在廬江城有十餘位戰將,但以我觀之除了我、周倉將軍、宋謙、賈華、鮮于丹外,其他人都是昏庸無能之輩。”李如鬆開口道。

李如柏點點頭,示意李如鬆繼續往下說。

“而且除了那賈華還算能入我眼外,鮮于丹和宋謙這兩人連我的三十招估計都撐不住,其他人那就更不提了,而且那幾個人都是有勇無謀之輩,要是靠他們恐怕守不住廬江。”李如鬆憂心忡忡的說道。

“聽聞那袁術手下悍將無數,更是有精兵三十萬有餘,若是舉全力來攻,這廬江城確實是凶多吉少呀。”李如柏說道,一邊說一邊還將袁術的實力拔高了一大部分。

“所以,兄長希望子貞你能入軍中,助兄長一臂之力,兄長知道你的武藝高強不在周倉將軍之下,統兵才能與我不相上下,所以若你願入軍中,那可當真是如虎添翼。”李如鬆大笑道。

李如柏統率軍隊的勢力實際上不敢恭維,明朝將領楊鎬統領四路大軍在薩爾滸攻佔後金。後金太祖努爾哈赤指揮各路將領率軍抵抗。

楊鎬三路軍被後金打敗,只有總兵李如柏率領的南路軍未與後金遭遇。楊鎬命令李如柏撤退,李如柏退軍途經虎攔山時,與正在這裡巡邏的後金將領武理堪遭遇。

當時武理堪只帶二十名騎兵。武理堪見李如柏軍隊走近山麓,便讓騎兵把戰馬拉到山頂,同時,吹響進軍的螺號。接着,武理堪令士兵把帽子摘下來,栓在弓的一段,人數好像增加了一倍。他指揮士兵一邊揮動帽子,一邊齊聲吶喊,裝着指揮山下伏兵前來參戰的樣子。李如柏部隊望見這些,弄不清後金到底有多少人馬,不敢主動進攻。武理堪見明軍被迷惑,指揮二十名騎兵突然從山上疾馳下來衝殺敵人。殺敵四十餘人,繳獲戰馬五十餘匹,李如柏士兵嚇得連忙奪路逃跑,慌亂中互相踐踏,又踩死千餘人。

武理堪計謀加勇敢,僅用二十人挫敗李如柏的二萬餘衆。

李如柏此人的評價也不是很好,首先他徳薄位尊,李如柏性格粗俗莽撞,喜歡飲酒,而且酒後無德,經常做出些失禮的事情。

第二功微權重,李如柏任職幾十年來,官至一品大員,但戰功寥寥,除年輕爲官不久,在萬曆朝鮮戰爭時期,率師援朝、奪開城建有微功。閒居在家20年後,調任遼東總兵率軍擊退蒙古炒花部進攻立下功勞外,再無寸功。

李如柏的能力從這裡可見一斑,但是也聊勝於無,畢竟比起宋謙、賈華之流,李如柏還是要比他們勝出太多了。

“兄長,其實陛下愛民如子的名聲我早就聽說了,只是就這樣貿然入軍,恐怕會有人說閒話呀。”李如柏表面爲難,其實內心早就心花怒放,畢竟入軍後接觸到的機密更多,能夠策反的士卒也更多。

“這倒不是什麼大問題,以子貞你的武藝,明天只要我跟周倉將軍打個招呼,然後讓你跟幾個校尉比試一番,以你的槍法勝過他們可謂是手到擒來,這樣不就行了。”李如鬆說道。

“既然兄長這麼說,那小弟就卻之不恭了。”李如柏原本還想推脫一番,但最終還是放棄了,萬一李如鬆真的放棄讓他入軍,那自己不就偷雞不成反蝕把米了?

“明日帶你去見周倉將軍,剛好鮮于丹明日也在,就讓你和他比試一番吧。”李如鬆說道,但畢竟是同胞兄弟,李如鬆爲了讓李如柏順利擊敗鮮于丹入軍,還特意將鮮于丹的武藝簡單敘說了一遍,而李如柏也將這些全部記住,畢竟鮮于丹也算是有些武力,萬一自己輸了就糟糕了。

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清晨李如鬆便帶着李如柏去了徵兵的地方。

周倉看到李如鬆過來後,對着他點了點頭隨後說道:“子茂,今日怎麼來的如此之早,聽聞你的弟弟來了,原本還想讓你休息幾日,讓你們兄弟好好團聚呢。”

“末將可不敢以私廢公,今日來是要向周將軍舉薦人才。”李如鬆說道。

“是何人呀?”周倉疑惑的問道。

“此人就是末將的同胞兄弟李如柏,此人弓馬嫺熟,才能可不在末將之下。”李如鬆恭敬的說道。

“不在你之下?”周倉一臉不信的說道。

“末將可不敢欺瞞將軍,這就是末將的胞弟李如柏。”說罷,李如鬆便將身後的李如柏介紹給了周倉。

周倉細細端詳了一陣李如柏,隨後也是點了點頭,論長相,李如鬆與李如柏長的有七分相似,這二人長的都是眉清目秀,有一股書生氣,但書生氣中也掩蓋不住二人征伐沙場的殺氣,論武藝,李如柏雖然還沒展示自身的武藝,但看他背後的那杆大槍,就知道此人定是有些武力傍身,不然李如鬆也不會親自舉薦他。

“好!壯士可是擅長使槍?”周倉開口詢問道。

“是的周將軍,我與我哥哥一樣,都是靠學家傳槍法來練習武藝,草民也擅使長槍,只是不如我哥哥鑽研得深。”李如柏如實說道。

“周將軍,末將也不是那任人唯親的人,正好鮮于丹也在這,不如讓他們二人比試一番如何?”李如鬆輕聲說道。

第193章 召喚再起第103章 真正的精銳第72章 說服魏徵第7章 南陽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158章 交鋒第189章 安排第215章 前朝人物初現第81章 一線生機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197章 醫部尚書第80章 三板斧第57章 呂布中計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66章 爭奪第38章 唐宋雙帝第217章 鴻臚寺第42章 收復朔方第130章 思索第152章 收集功能第132章 東林黨第115章 處斬第106章 農部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57章 宋太祖的蹤跡第83章 負隅頑抗第123章 大戰將起第186章 議事第203章 統率榜第156章 劫殺姚廣孝第158章 交鋒第158章 交鋒第226章 封妃第220章 科技發展第77章 集結第120章 往事第189章 安排第172章 結盟抗江東第213章 尚書人選第106章 農部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29章 遷都第23章 虓虎之勇第48章 董卓上鉤第109章 無字信件第105章 茶聖爆表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94章 對決第87章 針鋒相對第201章 英雄榜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142章 引袁攻劉第92章 逃出生天第36章 無上限召喚第55章 長安之圍第204章 說降第165章 下詔第51章 美人計成,董卓身死第151章 泄密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60章 利瑪竇第3章 太后做媒第28章 賈詡第203章 統率榜第107章 醉臥美人膝第74章 生死決鬥第132章 東林黨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95章 現身第132章 東林黨第86章 十二奇策第6章 廖化與周倉第211章 三省六部制第2章 系統妙用第50章 李善長第67章 收攏大才第102章 戚少保的戰陣第151章 泄密第84章 先登攻城第26章 互有勝負第163章 知曉第170章 徐晃第139章 點數上漲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212章 荀相第20章 進軍中原,劍指洛陽第108章 獎勵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9章 買一贈二第23章 虓虎之勇第56章 四姓家奴第54章 暗流涌動第170章 徐晃第79章 商議第23章 虓虎之勇第177章 不共戴天第65章 中興四將第80章 三板斧第171章 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