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買一贈二

“啓稟殿下,門外有一自稱包拯的儒生求見,不知道是否召見?”門外傳來周泰粗獷的聲音。

“帶他們進來見孤,算了算了,還是寡人親自出去迎接吧!”劉辯話剛剛出口,隨即改變了自己的決定。

腳底生風,劉辯飛快的來到了府邸門口。

遠遠便看見黑口黑麪的包拯,但是令劉辯疑惑的是爲何包拯身後還有兩人。

見到弘農王出來,包拯以及身後的年輕男子一起撩了下長袍,齊齊跪倒在地:“草民包拯,乃是廬州合肥人,聽聞陛下在江東招兵買馬,特此前來投靠!”

“先生快快請起!劉辯笑眯眯的說道,扶起包拯後又看向包拯身後的兩人:“不知先生身後二人是誰。”

“此二人,一人是在下的發小展昭,另一人則是在下在路途結識的好友,江湖人稱錦毛鼠白玉堂。”

看着面前長相差異的三人,劉辯連忙問系統道:“系統這兩個是什麼,買一送二嗎?”

“系統提示,當宿主召喚人物時,有可能會附帶召喚出與人物有深厚關係的人,可能是父子,也有可能是摯友,也有可能是仇敵。”

“原來如此呀”劉辯心想道。

“幾位英雄快快請起。”劉辯連忙說道。

劉辯示意包拯等人跟隨自己進府,劉辯一邊揹負雙手走在前面,一邊走一邊煞有介事的考問包拯。

當然啦,劉辯也只是隨便問問,聽着包拯的回答,劉辯滿意的點了點頭,回頭看了一下包拯又問道:“不知希仁可有龍虎狗三口鍘刀。”

“啊,三口鍘刀,在下並沒有。”

“沒事,寡人改日送你”劉辯拍拍包拯的肩,徑直向前走去,只留下不明所以的包拯。

進了房間後,劉辯一邊示意三人落座,一邊用系統檢測了一下展昭和白玉堂的能力值。

“展昭——武力89,統率61,智力73,政治56。”

“白玉堂——武力87,統率66,智力75,政治41。”

聽完包拯對自己的問題的解答再看看附帶來的兩個可用之才,劉辯真是越看包拯越順眼:“寡人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包卿家不遠千里來投,真是天賜人才!吳郡初定,孤與手下的文武幕僚正爲人選發愁呢,既然汝有這般才華,這吳郡太守非你莫屬了。”

包拯聽後大吃一驚,原以爲劉辯就算是具有識人之明,最多也就是讓他從軍中主薄當起,誰能想到這纔剛見面,就委以重任,將一郡太守之位給一個新近投靠的人。

“殿下厚愛,庶民誠惶誠恐,然希仁由一介庶民之身,一躍成爲太守,只怕會落人非議,還請殿下三思!”

“哎……包卿家此言差異!”

劉辯一副躊躇滿志的樣子,揮手否決了包拯的話:“當年淮陰侯韓信受胯下之辱,遭人恥笑,又從項羽叛逃至高祖處,然高祖識其才,任其爲大將軍,方纔逼的西楚霸王自刎烏江,鼎立了我大漢四百年基業。孤得先生,猶如高祖得韓信,望先生萬萬不要推辭!”

看到年輕的弘農王說的如此慷慨激昂,包拯感動不已,當即跪地謝恩:“承蒙殿下厚愛,包拯必然誓死盡忠,以報大王知遇之恩!”

“獲得包拯文臣點9,獲得展昭和白玉堂武將點16點。”

回到議事堂,劉辯召集了手下文武將包拯三人與衆人介紹了一遍,免得又發生上次太史慈和秦瓊的烏龍。

“諸位!”

回到座椅上坐了,劉辯清了清嗓子,高聲宣佈自己的決定:“包拯擔任吳郡太守,各位有何異議。”

聽了劉辯的話,以魏延爲首的衆武將紛紛露出驚訝的神色,這才仔細的拿正眼去瞧這包拯。只見包拯一行三人站的筆直,面無表情,看不出心裡想的什麼。

雖然魏延等人對包拯一來就能擔任太守頗有微詞,不過畢竟術業有專攻,身爲武將衆人也沒有太糾結太守的位置。

不過武將們沒意見,不代表文官沒意見。

首當其衝的就是王朗,朝着劉辯拱手施了一禮:“殿下,在場衆人,就數老臣資格最老,不得不在這裡說句倚老賣老的話,還望殿下勿要動怒。”

“王卿直說無妨!”

劉辯早就料到了有這麼一出,作爲文武幕僚中資歷最深的人,王朗不站出來說點什麼,反而有些不正常。要想讓文武幕僚接受自己的決定,必須先從說服王朗開始。

王朗一邊撫摸長鬚,一邊娓娓道來:“一郡太守,對外需要守衛城池,肅清地方;對內需要鎮撫黎民,解決糾紛,包拯此人底細尚未查明,才幹尚未可知,陛下怎可如此武斷?”

劉辯聽到王朗質疑包拯的才能,不免有點好笑:“包卿家,請你將剛纔與朕說的都說與各位大人聽聽。”

“謹遵殿下口諭!”包拯不卑不亢的說道,站起身來,對着文武衆人一禮,將剛纔對劉辯的問答娓娓道來。

王朗一開始還覺得此人只會誇誇其談,矇蔽了劉辯,但是越聽越覺得有道理,只讓王朗和高熲聽得肅然動容,越到最後才越發覺得小瞧了此人,沒想到一介布衣,竟然有這般見識!

武將們雖然對於治國方針一知半解,但是也對一個政策的好壞有所認識,對眼前這位弱不禁風的文人起了敬佩之情。

王朗聽完後,站起身來對着弘農王和包拯一禮:“老臣慚愧,在知人善用這方面實在無法望殿下之項背,方纔聽了包大人所言,慚愧不已!莫說一郡太守,就是國之宰相也可勝任!”

聽了王朗的話,劉辯很是高興。不是因爲包拯的聰明才智,而是爲王朗的胸襟感到敬佩,有疑問就敢提出來,得到解答後,也不再糾纏不清,有這樣的胸襟,當然配的上三公之位。

“王公此言太過於謙虛,包卿家還有很多經驗要向您討教呢。”

包拯是何人,他一下子就聽出來劉辯說這話的意思,又對着王朗一禮:“大王說的不錯,在下只是班門弄斧,學生還有很多問題要向您請教呢。”

王朗被包拯和劉辯雙重恭維下,當然是第一個舉雙手同意。其他人也對包拯很是敬佩紛紛同意。

“既然各位文武大臣都同意了,那就由包卿家擔任吳郡太守一職,展昭和白玉堂作爲貼身侍衛保護包太守的安全吧。”劉辯也拍板做了決定。

第223章 歷數宦官第79章 商議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145章 王越來歷第23章 虓虎之勇第131章 雙美獎勵第144章 勾結第193章 召喚再起第190章 四安四平第162章 回馬槍第70章 袁術的情況第195章 大義與小義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85章 定計第202章 榜單出爐第162章 回馬槍第116章 顧雍的野望第198章 歡聚一堂第100章 本草綱目第136章 埋伏第141章 被擒第138章 敗第91章 大獲全勝第13章 渡江第94章 對決第186章 議事第219章 世家門閥和寒門百姓第80章 三板斧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143章 漏洞第199章 受封第113章 毒士入江東第114章 條件第185章 廣納賢良第198章 歡聚一堂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61章 女帝第58章 長安攻守戰第165章 下詔第73章 御貓第155章 江東小霸王第223章 歷數宦官第40章 曲聖帶來的煩惱第52章 李儒現身第218章 招賢館第39章 稱帝第226章 封妃第9章 攻心爲上第153章 定計第43章 曲阿城第151章 泄密第85章 定計第162章 回馬槍第133章 是戰是降第2章 系統妙用第176章 兵不血刃第89章 請君入甕第74章 生死決鬥第221章 升官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2章 系統妙用第79章 商議第208章 舉薦第183章 招兵買馬第147章 招攬第206章 兄弟相聚第192章 召喚次數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111章 城門變故第188章 準備開拔第49章 董卓入甕第167章 緣由第55章 長安之圍第78章 大禍臨頭第8章 魏延來襲第187章 轉盤第31章 傳國玉璽第225章 不可爲後第214章 敲定人選第52章 李儒現身第218章 招賢館第146章 財帛動人心第119章 關勝現身第115章 處斬第87章 針鋒相對第53章 錦衣衛第154章 前戲第88章 橫勇無敵將第24章 鬥將第46章 農政全書第117章 高武將領第87章 針鋒相對第53章 錦衣衛第34章 對世家的態度第191章 舊事重提第134章 水戰序幕第174章 江夏第165章 下詔第110章 戚家刀第120章 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