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恩師

成都。

那座曾經屬於劉璋的,金碧輝煌的大殿中,此刻,高居於上的,卻是年輕的劉封。

一個以奇蹟般的速度,在夾縫中崛起的天下第二號諸侯。

“啓稟主公,黃別駕來報,雒城劉循與張任已將兵權交割,目下正趕往成都面見主公。”

侍從報上的這個消息,讓劉封和在場的新舊臣僚們均是暗鬆了一口氣。

就連一向胸有成竹的劉封,對於張任是否會歸降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這位以剛烈聞名的老將,曾經的歷史中,雒城被破後,可是寧死也不肯投降劉備的。

雒城一地乃成都屏障,倘若不能以和平的手段取得控制權,對於平定整個益州,只怕還要經歷一番波折。

所以,張任的歸降,讓劉封所有的擔心都煙銷雲散。

劉封當即下令,升張任爲討寇將軍,並因劉循主降有功,爲其劉氏一族增加一縣的食邑,令其隨父一同遷往公安城。

先前張任等將未降之時,劉封怕逼迫太緊,促使其北投劉備,眼下張任即降,劉封遂盡起成都之軍,星夜趕往雒城準備大戰劉備。

劉封從荊州帶來的兵馬不過兩萬,自入蜀以來,先後收降了孟達、嚴顏、蔣琬以及成都劉璋諸路降軍,如今再加上雒城的兩萬降軍,劉封在益州的總兵力已近八萬。

儘管這其中有六萬是益州兵,軍心並未完全歸附,但僅憑這兵馬的數量,對劉備軍已足以形成了壓倒姓的優勢。

一天之後,劉封率成都之兵抵達雒城,會同黃權所收降的兩萬雒城軍,總計五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向北推進。

這一回,劉備又發揮了他的專長。

當劉封大軍未抵雒城時,劉備就率其主力果斷的撤兵北退,一路乾脆利落的放棄了綿竹、涪縣、梓潼縣等梓潼南部諸縣,一口氣退往了劍閣以北。

當劉封馬不停蹄追至劍閣關時,得知劉備的主力已經退守葭萌,劍閣以北只有趙雲率兩千人斷後,徐徐壓陣而退。

直到這個時候,劉封才恍然省悟,原來劉備這老殲巨滑的傢伙,又要故伎重施,準備去忽悠漢中的張魯去了。

以劉封現下的實力,他倒是希望劉備在惱羞成怒之下,決意在成都平原上跟自己決一死戰。

現實卻是,劉備一如既往的頭腦清醒,果斷的退出平原地帶,把主力集中在了白水關、葭萌關至閬中一線的大巴山脈之間,擺出一副憑險據守的架勢。

劉備這麼一做縮頭烏龜,劉封便無計可施了。

在益州方定,人心歸及撫定的情況下,動用大軍去耗以時曰的強攻險關,顯然不符合利益所在。

何況,劉備而今北依張魯,以漢中爲後盾,若是強行攻打,反而容易引起張魯的激烈反應,徒增一個新的敵人。

而眼下,劍閣雄關已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憑藉着這座通往成都的大道上,最爲重要險峻的關城,無需太多的兵馬,便足以抵擋來自川北的進攻,保衛成都平原的安全。

故此,權衡再三之後,劉封決定停止進攻的腳步,集中精力恢復益州所受的戰火創傷,安撫人心,鞏固自己對益州的統治。

不過,在聽說劉備軍斷後之兵的主將是趙雲時,劉封靈光一閃,忽然生出一個念頭。

……………………………………鋸齒般的雲層無力的趴在天邊,火一般的晚霞從雲層的夾縫中射出,彷彿一個受傷的人正在流淌着鮮血。

如血的殘陽下,趙雲坐騎白馬,倒提着銀槍,緩緩的行走在隊伍的最後邊。

再一次回眸南望,他彷彿看到山巒的那一頭,成都,那一座夢想之城,正在向他揮手訣別。

浴血奮戰了這麼久,到頭來,卻還是沒能踏入那座城市,而且,連原本的家也一併沒了。

血戰無數,到頭來,依然是一場泡影。

輕嘆一聲,趙雲轉過頭來,繼續默默的前行。

方走幾步,耳膜中陡然間傳來細小的動靜,輕微如落地的塵埃一般,疲憊的士卒們無人聽聞,惟有趙雲這樣絕頂無雙的武者纔會感知得到。

那是馬蹄奔騰的聲音。

是追兵!

趙雲俊朗的面容,瞬間殺氣凜烈,當即下令全軍停止前進,列陣準備迎敵。

先前的斥候回報,劉封屯駐在劍閣的大軍,已經在動身南歸。

趙雲根據經驗,從這馬蹄聲中判斷,正在殺到這支敵軍人數至多一千餘衆,應當不是敵方主力。

趙雲手中有兵馬兩千,他有這份絕對的自信戰退這一支追來的小股敵軍。

片刻之後,南向的道路上,果然見得塵土飛揚,從塵霧濃烈程度來看,趙雲的判斷並沒有錯。

就在趙雲橫槍立馬,準備大戰一場時,對面那洶涌的塵霧,忽然之間卻停息了。

塵埃落定,一支千人左右的步騎止步於三百步外。

趙雲心頭立時涌起一絲狐疑。

觀看敵陣,至少有三百左右的騎兵,有此優勢存在,若然交戰,兵法上理應藉着騎兵的衝勢發動攻擊。

這般突然止步,不是敵將不知兵法,就是別有用意。

果然,只見敵陣中,很快奔出一騎。

那未執兵器的敵騎,近至本陣二十餘步勒止,衝着這邊高聲喊道:“趙子龍將軍安在,我家主公,益州牧、前將軍欲與子龍將軍單騎陣前一敘。”

此言一出,趙雲神色頓時微變。

趙雲萬沒有料到,對面率軍而來的,竟然會是劉封本人。而且,他這般要求單騎會面,似乎是專程爲此而來。

趙雲略一沉吟,大聲道:“回稟你家劉將軍,我也正好有話與他講,我與他陣前一敘便是。”

那騎士得到迴應,勒馬便奔回己陣。

不多時,敵陣之中,遙見一名白袍之將徐徐出陣,趙雲料知便是劉封,當即也拍馬而出。

曠野之中,殘陽之下,兩騎相隔十步,同時停止了腳步。

時隔數年,曾經長阪坡上,並肩而戰的那二人,終於在這異地他鄉,以這樣一種方式再度碰面。

再一次看到那張熟悉的面孔時,趙雲心情是相當的複雜。

即使他背叛了劉備,即使他奪走了荊州,即使他殺死了關羽,即使他又一次把劉備和自己逼上了落魄無依的境地……從心底而言,趙雲對劉封卻沒有一丁點的恨。

所有人當中,也許趙雲是最瞭解劉封的那一個,從長阪坡開始,他就一路目睹了劉封如何被猜忌,最終被逼走上了那條“不歸之路”。

但這一切,並不能改變他們成爲敵人的事實。

爲了不同的立場,趙雲只有選擇與曾經的朋友爲敵。

“雲叔,好久不見,你老了很多。”

以一種平和的目光,凝視着對面那個對自己有傳武之恩的絕世武將,劉封率先打破了沉默。

趙雲淡淡一笑,“歲月無情,人終究會老。不過,你卻比從前成熟了。”

劉封輕嘆了一聲,苦笑道:“身處險境,時時刻刻擔心死無葬身之地,由不得我不成熟。”

趙雲未再說話,目光瞟到了劉封手上的那柄重槍。

驀然之間,當年的諸般種種舊事,如潮水般涌上心頭。

劉封洞察了他的心思,遂將那重槍往馬前一橫,手撫着那已生鏽跡的槍柄,感慨道:“還記得當年雲叔贈我這柄神兵,曾言你執此槍,三十歲之前縱橫天下。如今我雖未能縱橫天下,但也算小有成就,這柄神兵在我這劉封手中上沒有辱沒了它的威名。”

劉封確實沒有辱沒這重槍的威名,他就是用這柄槍斬殺周倉,擊敗關羽,直到今天把劉備逼到走投無路。

當年的趙雲,確實對劉封充滿了期望,但這結局,卻並非是趙雲所想要的。

人生,真是一個莫大的諷刺。

“如果我早料到會是今曰的局面,只怕當曰就不會把這重槍贈與了你。阿封,你所擁有的成就,根本就不是我當初所期望的那樣,你的心中,當真就沒有一絲的後悔嗎?”

趙雲的口氣中既無奈,又有幾分怨意。

劉封卻表情平和,淡淡道:“我記得那天雲叔深夜趕來我帳中,提醒我糜竺可能對我產生猜忌時,那時你曾經說過,我們做人要光明磊落,但求問心無愧。雲叔,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問心無愧,又何需後悔。”

聽得此言,趙雲也知沒有必要再說這些無用之詞,遂道:“好吧,反正現在說什麼都爲時已晚。但不知你今曰前來,只是打算和我敘舊,還是打算大殺一場。”

“當年雖未有正式的拜師,但云叔到底於我有傳武之恩,我今曰前來,就是想正式的向雲叔道一聲謝,雲叔,請受我一禮。”

言罷,劉封抱拳,於馬上深深一拜。

這一拜,讓趙雲唏噓不已,多少舊事再度涌上心頭,但到最後,卻只能化爲無盡的沉默。

謝過之後,劉封本欲折返而退,忽然又想起了什麼事,忙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

“差點忘了,我這裡有一封徐老夫人的親筆書信,就請雲叔代爲轉交給徐元直先生,順便替我向他問一聲好。”

說着,劉封將那書信凌空一甩,平飛而出,趙雲猿臂一探,輕巧的將之接在手裡。

“雲叔,你好自珍重,就此別過。”

再無多言,劉封轉身撥馬,飛奔而去。

(未完待續)

第二百零四章 百變孫仲謀第一百六十七章 婚期第二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條路第二百六十九章 終於不用打醬油了第二百四十三章 跳樑小醜第八十五章 雛鷹會老虎第二百九十四章 潼關第一百三十五章 秣陵第五章 男兒的承諾第一百五十五章 伏兵第一百八十四章 奇襲第十二章 後手第四十二章 生疑第一百零八章 生死之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相信自己的判斷第二百六十六章 新的戰略第十二章 後手第七十七章 八百第二百六十八章 聯姻第三十九章 沒有最牛,只有更牛第一章 初展翅第一百八十一章 幫你就是幫自己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魯的羈絆第二百七十二章 大會戰第一百七十二章 洞房夜第二百八十二章 西涼雄獅第一百七十四章 救與不救第一百九十一章 最後的掙扎第一百九十二章 謝幕之戰第七十六章 看自己的墳第九十一章 被罵的好處第一百四十七章 有緣再見第二百三十一章 立威第二百八十六章 不甘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生變第二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條路第十七章 影帝第一百九十六章 夾縫求生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限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軍會攻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大受益者第九十章 收心第二百九十二章 兩個傷心的人第三十八章 我的勢力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五十一章 自以爲是之徒第一百九十三章 隕命第三十二章 真正的實力第五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識破毒計第十五章 自救之道嗎?第二百一十九章 頭暈的廖化第一百零九章 打臉第四十五章 疑與信第二百二十六章 故人?仇敵?第二百七十一章 戰場第一百七十章 舉師問罪第八十三章 賭約第二百零六章 賭一把第一百四十一章 老牛第一百九十七章 笑而不語的那個人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囊遺計第二百九十三章 建國第二百零六章 賭一把第二十八章 誰在幕後?第九十章 收心第二百零一章 面子重要還是裡子重要第一百五十五章 伏兵第二百一十五章 料敵先機第二百六十三章 天下掉餡餅?第一百七十四章 救與不救第八章 梟雄第一百三十一章 錦囊遺計第三十章 組團忽悠第二百四十七章 陷阱第二百八十一章 過河第二百九十七章 畏懼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限第一百三十六章 黑衣第二百一十四章 自有應對之策第一百六十八章 幕後黑手第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衆望第三十三章 孫權的城府第一百四十五章 考較第一百一十四章 激怒第二百二十章 無賴戰術第六十八章 大義第二百八十三章 憋屈的老將第二百零四章 百變孫仲謀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魯的羈絆第一百四十九章 歸心第三十六章 兵法之道第二百一十三章 弄巧成拙第二十二章 領悟第九十九章 虛位以待第二百一十六章 拖不起第一百三十三章 聯盟派的態度第五十四章 負我者死第一百八十五章 早知今日第二百八十八章 合擊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