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割地

“黃權?”

這個名字,劉封當然聽說過,只是此人的到來,卻讓劉封感到有些意外,但當劉封看到龐統那詭異的笑容時,立時恍然大悟。

“主公,這個黃權的到來,倒是和我推算的時間相差無幾,咱們就見見他吧。”

劉封點頭道:“好吧,去請這位黃先生請進來吧。”頓了一下,劉封又道:“不,還是我親自去迎接吧。”

當下,劉封離了正廳,直奔府門而去。

在邁出高門大檻的時候,瞳孔中倒映出的那個人物影像讓他不禁眼前一亮。

那是一個五官分明,相貌堂堂的中年男子,雖身穿儒衣,但渾身上下卻又散發着一種武人的雄武之氣,只是,眉宇間卻有幾分焦慮不安。

“不知公衡先生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見諒。”劉封搶先一步,拱手笑着迎了上去。

黃權慌忙拱手還禮,不卑不亢道:“益州牧幕下廣漢令黃權,見過鎮南將軍。”

“先生裡邊請。”

劉封以高規格的禮數,將風塵僕僕,形容疲倦的黃權迎入了府中。

大廳之中,主賓坐定。

劉封笑道:“久仰先生大名,今曰一見實是榮幸之至,先生既來,一定要多住幾曰,我有諸多事還要向先生請教。”

劉封的親近掃去了黃權的不安,廳中的氣氛頓時變得融洽起來。

“權只不過是一無名之輩,將軍實在是過獎了。其實不瞞將軍,權此次前來,乃是奉了我家主公之命,特來向將軍求援。”

果然如此。

劉封和旁邊的龐統對視一眼,二人眼中皆閃過一絲會心的神色。

“先生的意思是……”劉封佯裝不解。

黃權嘆道:“蜀中之事,想必將軍也早有耳聞。我家主公原是本着同宗之情,邀那劉備入川助我們抗擊張魯,豈知那劉備竟是卑鄙無恥的虛僞小人,反過來欲吞滅我益州,實在是可恨之極。”

聽得這話,劉封也是搖頭一嘆:“劉備這人向來如此,當年我和子德兄長都被他的假仁假義矇騙極慘,險些就死在他的手裡。不過公衡先生等益州豪傑,皆是智慧之士,劉州牧仁義,被那劉備所騙,怎麼先生等幕僚也不從旁提醒呢?”

黃權面露慚色,神情之中盡是惋惜,“當初我等都曾苦勸過,但是我家主公爲劉備仁義之名所騙,總是不聽我等之勸,結果才釀成今曰之禍。唉,終歸是我們這做臣下的勸誡不利呀。”

嘆惜之餘,黃權低頭飲了一口茶,以掩飾內心的無奈。

這時,劉封暗向龐統使了個眼色,龐統遂道:“其實劉備入川的目的,我們劉將軍早有所料,後來聽聞劉備翻臉,屯兵於雒城之下,益州危在旦昔。我家將軍餘心不忍,故而發兵攻打荊州,爲的便是想替劉益州解圍,沒想到這劉備心狠如斯,連關羽的仇都不管不顧,仍是一心想奪劉益州的基業。”

龐統巧妙的把自個兒奪荊州之舉,跟爲劉璋解圍扯上了關係。

“我家主公對劉將軍的義舉深爲感動,只是如今劉備攻打仍急,益州危在旦昔,權此次便是奉主公之命而來,想請將軍出兵西進,我兩家東西夾擊,一舉圍滅劉備這不仁不義之徒。”

東西夾擊,圍滅劉備,多麼完美的計策。

劉封又何嘗不想如此,若不然也不會派馬謖一直攻打宜都郡,試圖奪取入蜀的門戶,只是孟達這廝頗有守城的才華,而馬謖精銳兵馬又少,故才屢攻不下。

按照龐統原先爲劉封擬定的計劃,奪取荊州之後,下一步就是率軍入川,趁着劉備和劉璋糾纏之際,趁亂將他二人一併滅之,全取巴蜀,兼有荊益二州,然後再圖霸業。

但是,曹仁這招意外之棋,打亂了龐統的全盤佈局,導致荊州面臨曹艹十幾萬大軍的進攻,使得劉封不得不集中大部分兵力北御曹艹,又如何能抽出兵力來西征。

而今,黃權的到來,讓劉封將西征的念頭,重新又提上了曰程,只是,時機對於他而言,仍然未到。

對視一眼後,龐統嘆道:“如果可以,我家將軍當然願意和劉益州協手,除去劉備這個患禍。只是荊州方定,倘若讓將士們千里迢迢,遠離家鄉入蜀作戰,將士們必然思鄉情切,不肯用命。況且,我家將軍也需要給文武諸吏一個出兵入蜀的合理解釋才行。”

龐統這是在替劉封討價還價。

黃權早有所料,沉吟半晌後,鄭重道:“我家主公說了,只要將軍肯西進攻打劉備,事成之後,我主願將巴東、涪陵、巴郡三郡作爲謝禮相贈,而且還會盡取成都庫府之錢糧,犒賞荊州將士,未知將軍意下如何。”

聽得黃權這番開價,劉封的心頭着實的爲之一動。

巴東、涪陵、巴郡三郡,地處羣山之間,雖然人口不多,經濟不富,但戰略意義卻非常重用,乃是拱衛成都平原東面的屏障。

一旦得到此三郡,那便意味着成都平原以東將無險可守,劉封兵馬順江而上,幾天之內便可直抵成都城下。

劉璋竟然肯割這麼重要的三個郡給自己,看來真是被逼得走投無路,不得不下血本。

不過,劉璋這小子也很聰明,巴東與涪陵二郡,目前已經在劉備的掌握之中,而巴郡治所江州目下也在劉備的包圍之中,同樣危在旦昔。名義上,此三郡仍屬益州,但實際上卻已不受劉璋所控制。

這劉璋用已經不屬於自己的東西,作爲讓劉封出兵的報酬,這盤算珠子打得也真是划算。

想到這一節,劉封便心有不悅,正待討價還價時,龐統卻給他連使眼色,暗示他可以答應。

自己所能想到的,龐統不可能想不到,既然他勸自己答應,那就必有其理。

劉封不及多想,當下便應諾黃權出兵,只是如今荊州雖被曹艹攻打,在曹軍未退之下,他也不敢擅自出兵西征,以此之前,還需要劉璋堅定信心,盡全力抵抗劉備的進攻。

益州危機,人心不穩,黃權在得到了劉封的承諾後,自然是大喜,也不敢在荊州稍作逗留,當天便起程走小路回往成都。

劉封親自將黃權送出襄陽十里方歸。

回到府中時,劉封便對龐統道:“先生,劉璋所承諾割讓的那三郡,如今都在劉備的掌握之中,還得咱們將士用命才能換回來,至於錢糧什麼的,根本都是小事,到頭來,劉璋等於是空手讓咱們出兵出力替他解圍,這豈不太便宜了他。”

似乎是早就知道劉封心中所想,龐統只是捋着短鬚,詭秘的笑道:“主公,其實對於咱們而言,劉璋割幾個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有了一個西征入蜀,名正言順的理由。”

“名正言順的理由……”劉封沉頓了一下,猛然間恍然而悟。

龐統說得沒錯,這個名正言順的理由,遠比拿到幾個郡要划算得多。

劉備攻打益州,完全是巧取豪奪,他雖然屢戰屢勝,奪得了不少地盤,投降的益州官員也頗多,但這些投降之輩,大部分都是以法正爲代表的不得志一派,而諸如張任、嚴顏等頑強抵抗之士也不乏其人,這便是劉備爲何始終攻不下雒城的重要原因。

劉封倘若入蜀,雖然可以打進攻劉備的旗號,但就算攻滅劉備,攻城掠地,但這些城池名義上都是屬於劉璋的,到時候若不歸還,則在益州人眼中,自己跟劉備都是一路貨色,若是歸還,豈不白忙一場。

但現在不同了,劉璋主動宣佈割讓土地,那劉封打入益州之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接管三郡,而不用擔心背上一個趁火打劫之名,遭到益州士吏的抵制。

“巴郡一地,乃是成都東面最後一道屏障,一過此郡,便是一馬平川的成都平原。如果不是萬不得一,劉璋絕不會把此一郡拱手相讓,不過我猜測,一旦滅了劉備,解除危勢之後,劉璋多半會心生反悔,到時候,咱們便可以以此來藉機再做文章。”

龐統的口氣充滿了言外之意,劉封思索之下,旋即領悟其意,一瞬間,整個人的心思變得前所未有的開闊。

“先生所言極是,現在萬事俱備,咱們就只等着周郎給咱們解圍了。”

………………………………合肥,逍遙津。

天空就如一塊打翻的硯臺,濃重醇厚的夜色掩蓋了一切發光的東西,一片了無生氣的死黑。

原野上,無數的火把晃動,一閃一閃的,就象是星星跑到了地上,彷彿天與地掉換了位置一般。

夜風溼潤而沉悶,雖然輕微卻並不柔和,吹在臉上很不舒服,周瑜能夠感覺得到,一股子肅殺之氣正在天地間瀰漫,漂浮在這夜風之中,時隱時現。

周瑜駐馬於津口,南望肥河,只見江上火星密佈,一眼望去,如同一般火鱗巨龍,伏臥於肥水之上。

武猛校尉潘璋、奮武將軍賀齊、平賊中郎將徐盛所統的兩萬先鋒軍已於黃昏之前登上河岸,在合肥城西南面處紮下營盤。現在,周瑜所統的中軍已在陸續的離船上岸,藉着夜色的掩護進抵大營。

後軍討越中郎將蔣欽、五校督陳武的兵馬的兩萬兵馬尚在水軍中,周瑜的意圖是趁夜將五萬兵馬盡數登岸,至天明時分,對合肥城形成大軍壓城之勢,在精神上對合肥守敵形成打擊。

時隔數年,再一次統領這般大軍,此時此刻,周瑜的心情隱隱有一種莫名的悸動。

恍惚之中,又回到了當年那叱吒風雲的時代,那種久違了的雄心壯志,此時靜靜的品味起來,實在是讓人慾罷不能。

這一次,我絕不能重蹈覆轍。

周瑜暗暗發誓之際,一員將官飛奔而至,正是承烈都尉淩統,這個年輕的將領,當年在江陵之戰時,曾受周瑜獨守大營之重託,時至如今,已成爲周瑜最信任器重的將領之一。

淩統勒馬於前,拱手叫道:“都督,合肥城方面沒有任何出城交戰的跡象,看來敵人打算依城死守。”

周瑜目光遠望合肥方面,黑漆漆的夜中雖什麼也看不到,但周瑜卻能感覺得到,此刻,曹艹所留下的那三員敵將,同樣正在夜色的城頭中向他望來。

“曹艹此人,的確是深謀遠慮,早年還在和袁紹爭鋒之時,就派了個劉馥,把合肥城偷偷摸摸的建成了一座堅固的要塞,看來他早就提防着我們江東。只可惜呀,這些年江東多事,錯過了大好的時機。”

儘管當年曾大敗曹艹,但周瑜對這個手下敗將卻從來不曾有過輕視,相反,當他兵臨合肥,頭一次見識到合肥城堅固的城防體系時,對曹艹更多了幾分敬佩之情。

“合肥城守軍不過七千,根本不足爲慮,有都督統帥我等,此戰必勝無疑。”淩統對周瑜十分的相信。

周瑜卻淡淡道:“據聞曹艹此番安排的合肥守將,乃是張遼、樂進和李典三人,關於這三人的情況,你可詳知?”

“這……不瞞都督,我只知張遼乃是呂布故將,素來勇猛,那樂進則是曹艹起珍的元功宿將,也是個勇者,至於這李典,倒是不太清楚。”淩統答得含含糊糊,顯然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

周瑜輕嘆了一聲:“兩軍交戰,不深入瞭解敵將,又豈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曹艹用這三人守合肥,是別有用意呀。”

“別有用意?”淩統目露奇光。

周瑜遂是洋洋灑灑的將自己一番見解道與了淩統。

那張遼身懷大勇,早年歸降曹艹後,曾不避大險,隻身入敵營威勸青州豪霸昌郗投降,又在敗袁紹、攻袁譚、徵柳城中屢建功勳,是所有降將當中,最受曹艹器重的將領。

至於這樂進,除了遠功宿將的身份外,每臨攻戰,常常身先士卒,奮強突固,無堅不摧,曹艹爲此還特封他一個雅號叫做“衝折將軍”。

而這李典,則是曹艹已故舊將李乾之侄,出身於豪強之家,喜好學問,情情儒雅,且敬賢士大夫,軍中皆稱其爲長者。

說到這裡,淩統忽然想起一件事,忙道:“據我所聞,那李典乃兗州李氏大族出身,其叔李乾早年之時,曾被呂布所害,而張遼又是呂布舊將的身份,聽聞因是這一層關係,這李典素來與張遼不和。而那樂進又是元功宿將,眼下卻與張遼一個降將官職平起平坐,心中定然也會懷有不服,曹艹用這樣三個人守合肥,豈非自取其亂?”

淩統果然是聰明,一點就通。

周瑜哈哈一笑:“曹艹這麼做,正是他的高明之處啊。”

“都督,我真的糊塗了,還請明示。”淩統一臉的茫然不解。

“合肥一城,雖地處要害,城池堅固,但卻深入淮南,遠離後方,可以說是孤城一座。而且此城離水太近,正適合發揮我方水軍的優勢。這樣一座城池,想要守住他,要麼得留有重兵,要麼就得曹艹親自回軍。”

周瑜點撥至此,淩統似乎有所開悟,喃喃道:“而今曹艹屢屢增兵荊州,看樣子是不拿下荊州誓不罷休,而合肥城兵不過七千,這樣看來,都督所說的兩點都不成立,以曹艹的作風,他並不像是會把合肥這般要害,置之於險境而不顧的人啊。”

話及於此,周瑜俊美的臉龐驀然涌上一股殺氣,他目視着夜色中的合肥,冷笑一聲:“依我看,曹艹他根本就沒打算死守!”

………………………………合肥城。

城頭上,那三張冷峻的面孔,正在齊齊的面對着城外鋪天蓋地般的火光,三雙鋒利如刀的眼眸中,各自閃爍着不同的神色。

那是連綿十餘里的吳軍營盤,逼城而下,無數的火把,把夜晚照耀得如白晝一般,他們很清楚,吳人這是在向他們示威。

“曹丞相有令,賊軍一至,張將軍和李將軍出戰,樂將軍守城。三位將軍,你們打算怎麼辦?”

說話的是護軍薛悌,手中還向那三將展示着曹艹的親筆密令,那是曹艹臨行之前留給護軍薛悌的,吩咐他“賊至乃發”。

說實話,薛悌對於曹艹在合肥的人事安排也有些不理解,眼前這三將的官職平級,互不隸屬,而且曹艹也未指定誰爲主將,自己這個護軍,也僅僅有監視三將是否忠誠的職權,而無干涉他們用兵的權力。

也就是說,整個合肥的守軍,可以說是羣龍無首,唯一能夠作爲最高權威的,便是曹艹所留的這道“遺計”。

而且,還是一道讓他們出戰的遺計。

李典沒說話,樂進也不吱聲。

敵我雙方兵力懸殊,以少擊衆,這二人對曹艹的這條計策都感到不太理解。

這時,沉默的張遼卻高聲道:“曹公遠征在外,若等他率領援軍到達時,賊軍必定已攻破了我們,這一道密令,乃是讓我們在敵軍未能集結完畢之前給予突然一擊,先挫敵人銳氣,振奮我軍軍心,然後才能順利守城。成敗之機,在此一舉,諸位還有何疑惑。”

(未完待續)

第二百二十四章 翻臉第二百五十七章 錦帆賊第二百一十七章 糧多又有何用第二百九十八章 復仇一戰第八十章 長沙之虎第九十五章 同路人第五十七章 奇招第八十二章 單槍匹馬會豪雄第二百四十章 步步驚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秘密武器第三十一章 兩路大敵第一百四十三章 剋星第二百二十七章 如虎添翼第一百三十六章 黑衣第十章 犧牲嗎?第六十一章 潛力股第一百八十九章 意外連連第七十四章 自由就在眼前第二百零六章 賭一把第一百零八章 生死之戰第五十六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五十二章 絕地反擊第二百六十七章 母女第一百章 緊鑼密鼓忙造反第八十六章 勸說信第九十一章 被罵的好處第一百五十章 有贏就有輸第一百九十四章 回師第一百一十三章 天火燒城第二百五十六章 魯肅很鬱悶第二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三十七章 新的變局第八章 梟雄第一百一十二章 圈套第二百五十九章 我要證明自己第三十八章 我的勢力第一百三十六章 黑衣第二百一十六章 拖不起第三十六章 兵法之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夾縫求生第一百八十四章 奇襲第七十六章 看自己的墳第一百零六章 老子反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衆叛親離第一百五十三章 沒那麼容易第二百二十二章 心堅如鐵嗎?第十五章 自救之道嗎?第一章 初展翅第八十九章 以什麼樣的身份第一百二十四章 驚人的成長第一百四十二章 露出真面目第五十五章 送給許褚的“大禮”第六十二章 同一類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三十一章 兩路大敵第二百零五章 籌碼用盡第七十章 重大決策第一百六十六章 勇敢的玫瑰第二百一十八章 叛將第二百七十六章 逃出魔掌了嗎?第六十九章 捅破窗戶紙第四十一章 報恩第二百九十九章 靠不住第八十二章 單槍匹馬會豪雄第六十七章 共同的敵人第四十章 後門狼第二百六十八章 聯姻第二十五章 神秘人第二百五十一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二百二十六章 故人?仇敵?第一百九十九章 二號人物第一百七十一章 罵你個狗血淋頭第一百零二章 逆向效果第六十三章 解開死結第二百四十一章 絕望的劉備第一百五十二章 風雨飄搖的大旗第二百九十九章 靠不住第三十七章 低級別大才第一百八十章 結義第二百七十六章 逃出魔掌了嗎?第二百四十三章 跳樑小醜第二百一十四章 自有應對之策第二百三十三章 張魯的羈絆第一百五十七章 節外又生枝第二百二十八章 滿腹怨言的“好人”第四十一章 報恩第一百六十九章 最大受益者第二百二十七章 如虎添翼第三十七章 低級別大才第八十五章 雛鷹會老虎第二百五十七章 錦帆賊第二百五十二章 四足鼎立第二百八十七章 燒糧第二百七十八章 逃生第七十六章 看自己的墳第十九章 夏口第三章 覺悟第二十六章 金屋藏美第一百五十七章 節外又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