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嘆緣起緣滅,哀夢醒夢碎

此後曹操調整戰略,讓聯軍輪流攻城。又連攻數日,于禁率先登城,在城頭與樑剛激戰百餘招,樑剛不敵于禁,被于禁砍成重傷,曹軍乘機蟻附而上,西門被攻破,樑剛傷重昏迷,爲于禁所擒。

夏侯惇乘機率大軍入城,李豐、樂就等人因手下軍士譁變,雙雙被擒。城內袁軍無主,紛紛向曹軍投降。

李豐、樂就、樑綱不願投降曹操,都被當衆處決。

袁術所造的宮室殿宇被全部燒燬,城池也被劫掠一空。

壽春被攻破,曹呂孫三人忙着分享戰爭紅利,沒有繼續追殺苟延殘喘的袁術。

曹操收得六萬多袁軍降卒,兵力大盛,將淮南地區據爲己有,呂布和孫策不敢與曹操相爭。

呂布奪得錢糧無數,又得到朝廷正式承認的徐州牧印信,名正言順地擁有徐州,也心滿意足。

孫策佔了丹陽和廣陵兩郡,再也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孫策全取江東。也算實至名歸。

此時的袁術,衰敗之勢已經無法逆轉。其部將陳蘭、雷薄對袁術極度失望之下,率軍發動叛亂,在掠奪了大量糧草後,奔赴於灊山自立。

建安四年(199年),走投無路的袁術,前往灊山投奔雷薄、陳蘭。雷薄沒有讓袁術進入山寨,而是在寨前對袁術喊話道:

“淮南數十萬大軍盡沒,李豐等昔日袍澤盡皆爲袁公的皇冠而戰死,而時至今日,袁公依然頭戴皇冠,不覺得羞愧嗎?”

袁術怒道:“吾昔日對你不薄!你爲何如此無情?”

雷薄道:“何謂不薄?袁公但聽奸妄小人之言,不聽忠直之言,故有今日。若袁公聽閻主薄之言,何來今日之禍?”

袁術默然無語,想起當初閻象勸諫之言,心中悔恨不已。

雷薄見袁術無語,又開口說道:“袁公此時來見吾等,必致曹軍前來追殺。袁公此來,對我等來說,與災星何異,請袁公速去。”

這是着說袁術是掃把星了。袁術無奈,只好與楊弘和紀靈等親信,引殘軍退走。

衆叛親離,窮途末路!

袁術無奈地問計於楊弘道:“楊愛卿可有對策?”

楊弘道:“大勢去也,可將將帝號送於袁紹,求袁紹收留。”

於是,袁術寫信給袁紹,大致意思是說:“天命離開漢室已經很久了,如今的政令亦是出自曹操私人而非天子和朝堂。英雄豪傑爭奪追逐廝殺,分割大漢的疆土,這同周朝末年的七國沒有什麼兩樣,只有強大的一方吞併他方。

袁氏稟受天命應當統治天下,符命祥瑞粲然昭著。現在論實力誰都不可能同您爭強,我恭敬地將天命送給您,希望您使它振興。”

袁紹受到袁術的信後,雖然不願此時接受帝號,但爲了整合袁家的實力,還是同意接納袁術。

於是,袁術率軍前往投奔袁紹,結果經過徐州時,又被呂布截住去路,不讓通過。

袁術只好又退往壽春地界。

曹操聽說袁術又退回了壽春地界,忙令夏侯惇領軍緊追不捨。

此時,被曹操扣押的閻象,在王嵩外情局人員的幫助下,終於找到機會脫困而岀。

閻象的隨從對閻象道:“大人,此時天下形勢已變,陛下已是窮途末路,無力迴天,敗亡不遠矣。我看大將軍王嵩對大人您青睞有加,大人何不投之?”

閻象道:“我乃袁氏家臣,世受袁家之恩,老主公臨走之前,將陛下託付於我,當此危難之時,又豈能不顧而去?”

隨從道:“大人曾死諫陛下,而陛下卻執意稱帝,喜聽奸妄之語而怨大人諍直之諫,而致有今日之禍,大人對袁家,已經仁至義盡了,何需再受其牽連?”

閻象對隨從道:“只要陛下還活着一天,我就仍然是袁氏的家臣。再說,陛下歷經此劫,必已幡然醒悟,再無稱帝之心,若我在陛下身邊,必能保得陛下一命。”

隨從很是爲閻象的忠義所感動,遂與閻象喬裝打扮,向壽春而去。

建安四年五月,夏侯惇統兵三萬多人,在下蔡追上幷包圍了了袁術的這友殘兵。

此時袁術這支殘兵,只剩六千多人,但這六千多人,都是袁家的家丁部曲,也是袁家最精良的軍隊,而且統兵將領是袁術手下頭號大將紀靈。

紀靈見四面被圍,對手下的六千將士道:“我等身受袁家厚恩,現在是報答袁家之時了!不願隨我死戰者,請自離去,我決不阻攔,願隨我死戰者,請隨我衝陣,護陛下逃脫此劫。”

六千將士無一離去,齊聲高呼:“願隨將軍戰死!”

紀靈提起三尖兩刃刀,跨上戰馬,護着袁術,毅然決然地向敵陣衝去。

通過一番血戰,紀靈終於護着袁術等人衝出了戰場,跟在紀靈身邊的六千將土,只剩下不到三百人,楊弘等人,都歿於此戰,連袁術自己,也身受數處創傷。

五月底,袁術逃至江亭,憂懼交加,恰在此時,閻象及數名隨從終於尋到此處,君臣相遇,抱頭痛哭。

哭完之後,袁術才記起閻象出使王嵩之事,問閻象道:“愛卿出使王嵩,何以今日纔回?”

閻象道:“罪臣無能,在經過潁川時,即被曹軍扣留,此番得王嵩細作相助,方纔得以脫困而出。”

袁術又問道:“此番出使王高山,王高山是如何說的?爲何不見王高山出兵相助?”

閻象道:“王高山回覆微臣,說他與曹操有五年不攻的和約,不願做背信棄義之人。”

袁術破口大罵道:“荒唐,王高山真是荒唐,須知春秋無義戰,仁義又值幾銖錢?”

閻象默然無語,隔了一會,才說:“王嵩有書信予主公。”

說罷將王嵩的回信交於袁術。袁術接過一看:只見上面寫着十個大字:

“嘆緣起緣滅,哀夢醒夢碎!”

袁術疑惑地問道:“王高山這是何意?”

第132章 西涼錦馬超,手辣心更狠第302章 偏師陰平道,搏虎野山崗第261章 纔不配帥位,功敗於垂成第437章 爭儲志不改,習武靈位前第187章 兄弟生嫌隙,羅網自投之第423章 奪帥,曹操死了?第23章 尖山有鐵礦,榆林有石油第121章 人性之善惡,欲壑總難填第131章 非驅虎入籠,乃趕豬入圈第396章 王嵩要開打第122章 揮手斬魑魅,慧眼識賢才第42章?五條絕戶計,計計如毒箭第367章 煞氣太重,猛鬼夜行第302章 偏師陰平道,搏虎野山崗第119章 惡魔製藥團,七十一冤魂第82章 欲投冠軍侯,謀取見面禮第363章 魏延見關羽第327章 瞞天過海計,圍魏救趙計第222章 一漢當五胡,馬超挑四將,第282章 袁紹中毒箭,禍起蕭牆間第229章 自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第325章 劉備真撤退,諸葛假夜襲第404章 孤軍在前第64章?汜水救文臺,兩叉擒華雄,第477章 將倭島更名爲銀羣島第279章 借軍演會操,行戰略欺騙第439章 風雲一號,爐火燒烤第85章 袁紹索天子,曹操染惡習第276章 殺人者顏良,攪糞者王嵩,第418章 臧霸敗退藏玄機第127章 曹性迎趙雲,神箭驚敵膽第174章 吾奉天子命,率軍來收稅第245章 攻陷江陵城,釋俘養義名第94章 捉迷藏神器,夜視鏡除哨第353章 水師大豪賭,黃金二萬兩第99章 欲投冠軍侯,只恨沒門路第346章 鳳雛始出山,攪動風和雨第110章 引蛇出洞計,江邊遇豪雄第15章 劉宏有特長,莫非是超人第424章 紮營下寨犯大忌第432章 尹禮獻妙計第187章 兄弟生嫌隙,羅網自投之第459章 禍害當西引,刻不容緩矣!第237章 馬吃夜草肥,人賺橫財富,第314章 英雄何紛然,盛衰如逝川第20章?赴任雁門郡,內奸欲翻天第89章 屠刀血不幹,汴泗水斷流第198章 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第121章 人性之善惡,欲壑總難填第340章 洛陽會使節,乘車入長安第436章 暗流洶涌,詭譎橫生第104章 夜襲反夜襲,降將說降將第301章 內訌牛頭山,兵臨劍門關第257章 王嵩治張魯,細語如炸雷第384章 調教龐士元,謀人先謀己第214章 長安立世子,憐孤勸巾幗第270章 豎子成英難,甩鍋給曹操第30章 戰前苦運籌,廣宗會賊首,第169章 再無英雄志,自困牢籠中第109章 妙策論三安,偕美賽神仙第272章 袁譚忙親孝,許攸忙策反第479章 你假裝稱臣,我弄假成真第313章 蜀中之柱石,悍勇而多智第201章 刁民因貧兮,徵羌先富羌第254章 霧中出鬼神,關險亦等閒第69章?妙計收河內,王嵩有困惑第23章 尖山有鐵礦,榆林有石油第24章 天下亂將起,陰館遇張遼第91章 荀文若設計,助呂亦三策第441 月夜遇胡兒第445章 法正如廁後,洗不洗手?第133章 龍皆有逆鱗,忌言雜與胖第256章 老套的故事,快樂地療傷第303章 摔死六千人,衝破江油城第445章 法正如廁後,洗不洗手?第112章 順手牽肥羊,計發迅如雷第8章? 代郡陷重圍,王嵩初領軍第261章 纔不配帥位,功敗於垂成第314章 英雄何紛然,盛衰如逝川第390章 孟獲被調教,磨蹭要人命第122章 揮手斬魑魅,慧眼識賢才第156章 王嵩釋樑興,羌酋復來投第157章 羌將亦有謀,巧計賺楊秋第286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334章 刻碑正氣歌第382章 孟達叛四次,殺神堵酒鎮第477章 將倭島更名爲銀羣島第167章 袁曹欲攻王,寡斷誤良機第464章 戰略向西第58章 洛陽暴風惡,幷州聚雨急第346章 鳳雛始出山,攪動風和雨第187章 兄弟生嫌隙,羅網自投之第332章 時窮節乃見第388章 賈詡又獻計,計毒傷天和第342章 婦人慾干政,高順涉謀反第30章 戰前苦運籌,廣宗會賊首,第78章?武裝黑山軍,暗助公孫瓚第447章 孔明寒心求致仕第127章 曹性迎趙雲,神箭驚敵膽第94章 捉迷藏神器,夜視鏡除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