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天下安(一)

荀彧和諸葛亮等人在襄陽城自是隨意的閒扯着,不過像他們這樣身份和智慧的人物,即便是胡扯,也都不是隨便就說的。

如今的情勢也就像兩個人描述的那樣,劉備這些年在荊州的集聚到了如今這樣的時候總是不需要他再有什麼隱忍了,是而厚積薄發,有些事情的發生,或者讓人側目,倒也不需要人去訝異

早發之花自然唯美,然而終究是耐得苦寒之後的彌香才能更顯雋永。

從建安二十年夏末之時起,曹操趁着荊州爲了劉備進位漢寧王之事而大肆操辦之際,而糾結着遼東,以及塞外的鮮卑人人,一起出兵襲擊雍州開始,然後又是結合江東孫氏一起用兵荊州,在這囊括了大漢半數以上州郡的地面上展開了這麼一場規模浩大的戰事。

而參與其中的兵馬,且不說荊州劉備麾下前後總共是投入了百萬以上的兵馬,作爲防守一方的他們,人員上的傷亡自是不可避免的,更有那包括荊州,雍州,涼州,交州,大片地方上的建設爲戰火所波及,或是焚燬,或是爲人破壞,自然給了劉備一方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至於進攻一方的這諸多勢力的聯合軍隊,當然最大的損失還是人員兵馬上的敗亡,而這其中受創最深的自然是江東孫權了。

江東這麼些年來獲得的地盤,還有沉澱下來的財富糧餉,以及驚心整備而成的兵馬城池,卻都是在這場戰事中,先揚後抑,只不過是兵鋒所指,僅僅到了荊州的一隅之地,更且沒有將荊南的地盤佔爲己有,便像是惹了馬蜂窩一般,被劉備的大軍,卻是打的個落花流水忽西東,自是風水變換的太快。

江東的兵馬近七十萬不過匆匆半年間,到了建安二十一年夏末的時候,也就剩下了能夠守衛建業,吳郡寥寥無幾的幾座江東大城的兵馬了,攏共加起來也就不到了十萬之數。

而此時已經將這幾座城池圍困下來的劉備軍,建業城外卻是水路有文聘所領的部分的荊州水軍,而在陸路上,有嚴顏領兵馬良爲輔的包括了從長沙,桂陽,武陵三地的兵馬,也有不下於十二萬之中,將建業城,這座如今江東的統治中心給團團圍困。

至於其他的城池中最爲重要的吳郡和會稽兩地,倒是分別爲黃權和陸遜兩個人各自領着精兵在攻打着。

江東局勢如此之快的傾頹,並不全因爲是江東孫權自身的能力不足,儘管此一戰中,孫權自身或也有諸多的疏漏之處,不過若是此次和他爲戰的乃是曹魏一方,也不會有如今這般結果的。

可惜的他的對手是荊州,是劉備,是在治理政事,管理內政上有了諸多和時下的治理方式不同,已經是高過當下的那一些慣例一籌的荊州,故而和如今很是生機活力充沛相比,這個時候的江東卻是已經是跟不上趟了。

故而對於荊州人的富庶,以及對於如今荊州那種很是開明的治理,十分嚮往的江東人卻是大有人在。

這其中固然有荊州雲漢貨棧因爲己方實力強橫,而給與江東那些世家大族之人的太多的印象的原因,也有這些年中,那已經漸漸蔓延至江東全境的保和堂因爲他們一向以來的形象,自是對於市井百姓很是善心,多是治病救人,靠着這樣的形象,在潛移默化之間,不斷的宣揚着荊州的好處,畢竟這些保和堂中的醫師大夫,多數都是從上庸那邊過來的。故而在江東的上層人物中,有云漢貨棧,以錢財和利益的形象,作爲這些江東人的標杆,讓他們心生嚮往,而在下層的百姓之間,也有保和堂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兩下里卻都是將荊州人的美好,很是影響到了江東的大部分人。故而在荊州人馬幾路並進,攻進江東的時候,卻是幾乎就沒有受到江東人的抵擋,當然這其中也是有不少明智之人,早就動手和荊州來人做了接觸,正因爲這些原因,才讓荊州的大軍,在短短的一兩個月之內,就是席捲了江東孫氏苦心經營的江東六郡之地的大步。

當然這其中,荊州兵馬的強悍也是一個重大的因素。以及對於這些兵馬在沿途之上對於江東人至少能夠做到些秋毫不犯,也是不無關聯的。

面對着這樣的情勢,即便是江東諸人中,再是樂觀的,也應該知道如今的江東卻是到了無力迴天的境地了。

不過即便如此,更多的人還是面對着江東這好歹也是一方勢力居然會淪落的如此的迅速,還是有些無法適應的。

在建業城中,如今也算是江東大權在握的魯肅的府邸之上,自是涌進了一大羣多有心神不寧的主兒。卻是在周瑜隱匿了行蹤之後,孫權自是順勢而爲將江東大都督的職位安排給了魯肅,故而這個時候,如此風雨飄搖之境,衆多六神無主的文官謀臣,或者是哪些不甘心如此敗亡,也寄望有個萬一之念的江東的武將們,也都是齊聚在魯肅的府上,希望能夠在這個時候能夠找到他們各自的信望所在

不過對於這樣的情況,魯肅也是沒有什麼好辦法的。

江東幾經戰敗之後,剩下的兵力,原本還有當時程普從江夏帶回來的一部分兵馬,再有便是魯肅從交州帶回來的兵馬,可是爲了保守一些江東多的城池和關隘,也不得不在之前稍作分兵,以抵擋一二,不過他們定然不會想到,那些兵馬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如此一來,倒也留給此時需要守衛建業,以及吳郡,會稽等幾座大城的魯肅手上能夠掌握的兵馬也不過只有不到十萬人。

而這些兵馬中,單單是爲了守衛建業這裡,又已經是需要近五萬人,畢竟這裡還是江東的首要之地。不過這樣一來,留給吳郡和會稽兩地的兵馬自然更是少之又少,在這樣的情況下,那兩座城池的失手也不過是時間問題的。

當然即便是此時的建業成,又何嘗不是一個時間問題呢

魯肅此時自是大權獨掌,可是這個時候的這種權利,卻是太過艱難的一個事情。

至於此時的城中的糧草,到是用度無缺,可是江東如今所要面對的城外的荊州的兵馬,不管是陸路還是水路,都沒有給他們什麼可以利用的機會。

突圍,或者守城,卻是不好選擇。

即便是突圍,或者能夠成功,可是眼下襬在魯肅面前的問題,還有即便是突圍成功,他們又有哪裡可以去的呢?

如今的曹魏一方,顯然已經是陷入了戰事中,雖然如今的曹操倒也還能夠支持,可是在魯肅等人看來,已經是有些自身難保的架勢了,而到了如今境地的曹魏,顯然不能夠給江東帶來什麼希望的。

至於遼東袁尚那邊,或者好像是地處偏遠,而當年的袁尚等人能夠憑藉着這一邊角之地,而成就瞭如今的實力,可是對於荊州劉備來說,遼東卻又何嘗不是他們要追究的對象的。至於說讓如今的江東衆人逃往夷州,或者他們要是面對的是曹魏的時候,這麼做,即便不能夠再次恢復以往的榮光,可是讓孫氏在夷州島上,割據自立,也不是沒有希望的。

可是現在他們面對的是荊州。

當年之所以能夠發現了夷州,還多虧了那個時候鄧瀚給江東的那個曬鹽之法被實施了之後,偶爾的探測之舉。而像那樣的海鹽成型的法子,至少當時的江東衆人中,卻是沒有人發現的了,而能夠在完全沒有接觸過大海,便擺弄出這樣方法的鄧瀚,自是讓江東人早就對他很是有些神秘的。

當然這些年中,江東也未嘗不知道,荊州人在對付江東的時候,貌似還沒有吃過虧,即便是有時候荊州人或者會有些讓步,不過也多是那個時候的荊州人還有些其他事情在糾纏着,而對於他們的sāo擾無暇理會,可是這並不代表着荊州那邊非是沒有準備的。

對於荊州,作爲魯肅,當然是從來就沒有過輕視的,也正式因爲這點,在這個時候,身爲江東的大都督,對於如今他們所面臨的抉擇自是就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了。

戰卻是沒有什麼希望的,當然以戰爲手段,而後突圍這樣的結果,也是沒有太多的希望的。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所能夠選擇的前路,也就只剩下了一條路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依照魯肅的秉xìng來說,卻是太過艱難了。

想當年,他卻是先爲孫權畫了一張碩大的宏圖,什麼取荊州爲基業,和江北劃江而治,而後建號帝王,成就高祖之業,一切的言詞,似乎並沒有遠離了他們多久,可是如今在魯肅剛剛當了江東的大都督,便要很是明確的去勸諫孫權投降這樣的話,讓魯肅情何以堪,而讓孫權有如何能夠接收的了呢

且不說此時也算是有了決斷的魯肅如何的去在接下的時間內去和孫權言說,但看到眼前的紛擾和吵雜,總是讓魯肅也有些心煩。

文臣武將,人心惶惶,即便是哪些強項要去和城外的荊州軍做一雌雄的武將們,這個時候更多的也是在這裡和文臣們作着君子動口不動手的辯詞,這樣看來,卻也未嘗不是他們已經在之前和荊州軍的戰事中傷了不知道多少的心了,當然更多的還是被打的失去了他們賴以爲繼的勇氣了。

此時在城外的荊州大軍,卻是已經圍城了數天時光了。而他們並沒有對建業城開始攻城,並不是他們不計劃這麼做,而是他們卻是做先禮後兵之舉。

荊州軍的大營中,老將嚴顏此時當然很是暢快的和一同領兵到此間的馬良,以及原先同是出身益州的張任,吳蘭,楊懷,高沛,雷銅,冷報,劉貴等等諸多的將軍們討論着時下的軍情。

對於此次能夠領兵在對江東的戰事中4爲帥,而同齡的也都是之前的袍澤,雖然說如今他們都已經是完全的荊州兵馬了,可是這樣的情況,倒也讓在做的諸多將軍們很是jī動的,當然此時他們的jī動倒也不完全是因爲這一次他們的戰鬥很是順利,畢竟對於眼下他們進行的戰事,雖然並說不上有太多的艱難,可是怎麼說,如今的江東在實際上已經是和荊州分庭抗禮的另一個朝廷了,故而因爲有了這樣的原由,使得如今他們的戰事應該能夠稱得上是一場滅國之戰了。

如此重大的戰事,卻是交由他們這一幫算的上是降將的人來進行,總是讓這些人明白了此時的劉備對於他們的信任和倚重,在劉備的麾下只要他們表現出他們自己的能力,劉備對於他們的態度卻都是一視同仁的。

故而這個時候,在座的諸位將軍卻都是在這一次的戰事中很是盡心盡力的爲了自己的身家前途,爲了報效劉備的信任而用心任事,至於說對此時還在漢中作着富家翁的劉璋,說些不太客氣的話,或許此時的他們多少已經忘懷了

“老將軍,我等這一路上卻都是沒有花費多少的力氣,而沿途之上攻城略地,也並沒有遭遇到什麼難啃的骨頭,本來也都估量着要在建業城下好生的攻打一番,然而到了此間,我們怎麼只是圍而不打,畢竟只要我們將建業城打下來了,這江東自然也就完全的平復了,然而我們也可以或者北上,或者巡略各地將江東地面上完全的收服,爲主公將江東完全的納入了手中,而今這麼做,是不是有些過於謹慎了”人羣中卻是冷報問道。

看到發話之人乃是冷報,倒也讓嚴顏鶴髮童顏的面上露出了微笑。在嚴顏的認知中,這些原本的益州軍中的老部下們,他們原先的xìng格和心態是個什麼樣子的,他當然知道,故而見到了如今的冷報居然是這麼主動的想要挑起攻城之戰,卻也有些驚訝。

畢竟一隻羊率領的一羣獅子,卻也在和一隻獅子統領的一幫羊面前對比的時候,也是多有不如的。之前的益州之主的劉璋在這亂世之中,也就頂多算的上是一隻羊,而今的劉備當然是當下的一隻雄獅了

故而上行下效,有了這樣的雄主的感召之下,這些原本在益州的時候,更多畏怯之資的將軍們,到了現在卻也難掩他們本來的好戰之意了,畢竟既然有能夠當了一軍之將的勇力,卻又怎麼會沒有那個領軍爲將的勇氣呢

“這個卻是還要季常來給大家說一說纔是啊”嚴顏卻是笑道。

“老將軍倒是客氣了,您說也是一樣的麼”馬良自是和嚴顏笑說着,“既然老將軍有命,我也就不客氣,和大家說一說”

“眼下我軍,當然是兵鋒所指,江東各方都是聞風而降,自是讓我們進兵迅速也很是順利的到了建業城下。不過之前的那些地方,自是和建業城多有不同的,即便是此時爲黃權將軍,還有陸伯言兩路兵馬攻打的吳郡和會稽城可都是不同的,畢竟此地乃是江東孫權的老巢,其城中多有錢糧賦稅的囤積,我軍這一年多來總是在處於攻殺之間,雖然我們的積蓄以及儲備完全支撐了我們的用兵,可是我們也要知道,畢竟這場戰事,對於我們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而今若是能夠先禮後兵,將孫權等人勸降了,且不說避免了我軍在攻城之時的損失,畢竟建業城既然爲孫權的駐蹕之地,這城高難攻可以相見。要將這座城池給啃下來,不付出些代價卻是不他可能的”

“當然這還只是其一,雖說如今的江東大勢已經爲我軍掌控,可是我們也要知道,畢竟江東六郡已經爲孫氏佔據了三世之久,總是會有些人對於他們的恩澤會有些感念的,故而在對待孫權以及當下的建業城的攻守之事上,我們也要考慮的更多,不僅要考慮到當下敵我兩方的對比優劣情勢,也要看到接下來可能要遇到的一些個局面,畢竟孫權的身份地位,可是不一般的,我們也要聽從主公他們如何對待孫權,故而不管是爲了我們接下來的戰事,還是未來的局面的掌控來說,我們也都得有一個緩一緩的時間的”

“當然若是沒有什麼顧慮的話,定然會有諸位將軍大顯身手的時候,如今還要讓大家先好生的將息一番”馬良卻是笑着說完。

聽的馬良說完,一衆將軍自然也都各有所思,不過他們也不再對於此時圍而不打的局面有什麼抱怨的。畢竟他們雖然恢復了對於戰鬥的渴望,對於那些大面上的影響,卻是還顧不得的。

當然像馬良,嚴顏,還有張任當然知道這其中的輕重的,在預見到了如今的狀況之後,他們自是早就將此間的情況具報向着襄陽,還有雍州方面都傳遞了過去,如今的他們也就是在等着那邊的決定了。.。

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切記分享越多更新就越快哦!!!

小提示:

第83章 前後手第82章 神威第35章 不惹禍第109章 雍涼風雲(五十二)第69章 驛馬動,火迫金行,大利西方第97章 趕不上也得趕啊第69章 雍涼風雲(十六)第28章 姻緣千里牽,拳腳刀槍劍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47章 我要做大媒第50章 神仙自去逍遙,凡人且碌碌第71章 傾易第55章 雍涼風雲(二)第20章 前程自有,只等錦繡第15章 拜會第60章 雍涼風雲(七)第130章 虎口拔牙(下)第127章 引蛇不成?第19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八)第27章 聞名不如見面第75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中)第43章 瘋還是?第49章 江南春暖第18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八)第163章 煢煢孑立第27章 攬雀尾第36章 行動了第115章 山雨欲來(六)第131章 何處可往(上)第143章 東向第8章 建安五年第128章 本道柳暗花明(三)第120章 雍涼風雲(六十三)第48章 人不瘋魔不成器,瘋的文武雙全第1章 紛紛事第32章 的盧妨主的傳說第19章 本心第93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52章 斜依第159章 胸懷第109章 雍涼風雲(五十二)第45章 家事第122章 打機鋒第150章 對應第31章 的盧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1章 瀚兒,憨兒第51章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第115章 山雨欲來(六)第45章 只道平安喜樂,不過事不由人第163章 煢煢孑立第11章 家有賢妻第186章 任憑風浪第105章 張飛的野望(下)第151章 大姑娘上轎第35章 求仁第108章 雍涼風雲(五十一)第179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第67章 爭執(下)第71章 只增兵不放權,兵多非好事第76章 雍涼風雲(二十三)第110章 雍涼風雲(五十三)第122章 鬧劇第9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五)第208章 天下安(八)第23章 東家在襄陽第169章 歸去來辭第36章 行動了第74章 關前陽奉,關後陰爲(上)第33章 好吧第93章 制限(六)第27章 忠勇復漢室,剛柔並濟第49章 將無將(二)第198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一)第28章 姻緣千里牽,拳腳刀槍劍第38章 心緒不寧,且換浮生半日閒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55章 雍涼風雲(二)第40章 怪第59章 雍涼風雲(六)第104章 雖無長阪坡第103章 張飛的野望(上)第90章 雍涼風雲(三十三)第3章 取上庸第12章 心第28章 縱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16章 要淡定第151章 擾亂第63章 江東第50章 將無將(三)第97章 雖無長阪坡第87章 雖是他人瓦上霜第149章 一個很好的還沒怎麼開始就要結束的開始第136章 安定不太平第45章 醫不易第18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三)第200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三)第48章 人不瘋魔不成器,瘋的文武雙全第61章 半圭爲璋,心內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