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家有賢妻

自那日鄧瀚與諸葛亮就院中擺置的石頭交談之後,諸葛亮便像是抓住了什麼靈感,隨後便整日的想着那片石頭,有時候對着石頭喃喃自語,有時候則是手裡抱着本兵書苦思不已。偶爾,他也會稍停下來,和黃月英解說一些東西,自然都是些關於那石頭的事情。

雖然如今的鄧瀚在學識方面也應算是略有小成,可是對於兵法軍事之類的東西,畢竟體會不深,卻是沒有可能給諸葛亮在推演陣圖時提供更多的幫助。那日他能夠由一堆毫無形狀的亂石,想到八陣圖,倒也算是小小的推動了一下歷史。自從成爲了水鏡先生的弟子,每次見到諸葛亮,鄧瀚往往都會想到那句或能概言其一生功業的詩句,所謂:“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一般來說,所謂“陣”,是指兩軍交戰時所部署的一種行列形態。陣形部署比較複雜,其目的都無非是爲了迷惑對方,讓對方摸不着頭腦,使之輕而無備,自然能給我方帶來勝機。所謂陣形,有的是爲了防禦,有的則是爲了進攻,作爲統帥,自是要根據敵情、地形、氣候的變化來“排兵佈陣”,這也就是兵書中所提到的“陣法”。而“圖”則是規模的意思,陣圖便是經過演練,然後能取得陣列所要達到基本成效的陣形部署方式和方法。

而對於古代陣法,鄧瀚也不過只是知道,凡是一代軍師大家,都能因地制宜,善用兵陣,至於後世所傳的諸葛亮的八陣圖,鄧瀚也不過僅僅是知道是和周易八卦有關,這卻是已經在一開始便向諸葛亮提及,所以現在當諸葛亮根據這一點提示,將它發展推演開來時,鄧瀚自然是插不上話,心雖有餘實是力不足。

而黃月英卻是家學淵源,且又與諸葛亮心有靈犀,自然能時時幫助,提點一些孔明思有不及之處。

“夫君,卻是想將易經之八卦與戰陣結合,布的一不敗之陣,雖是甚難之事,但有志者必可成事。”相處一年多,黃月英對丈夫自然是深度瞭解了,諸葛亮卻是追求盡善盡美之人。

“正是如此,然而,驟思之,只覺得心內有無數念頭升騰,卻是待細細追索時,總是追之不及,無法用言語來表述,故而深憂!”即使是在苦思冥想之時,諸葛亮也是儒雅不凡。

“既然如此,進不得,何不稍作後退!須知一味的苦思,未必能成事,或者退一步即可尋得轉機,思路大開!”黃月英勸道。

“且陣法一事,古已有之。自先世黃帝掌陰符,握其文,得五陣,而立丘井之法;後有姜太公借六韜而傳世太公陣,再次,則有司馬穰苴排五行陣,孫子兵法中還傳有八卦陣,皆可爲夫君之借鑑。”

“夫人所言甚是!卻是亮一時急迫,想前輩先賢多是經歷世事,方能成其戰陣,我雖自認纔不下於人,卻也將此事看的過於簡單了。”

“呵呵。孫子曾言,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黃月英繼續道。

“是,是,夫人高才,且不要再引經據典,取笑爲夫了!”諸葛亮笑道,向着黃月英微微作禮討饒。

聞言,黃月英倒再也不爲己甚。夫婦兩人倒是商量着,該如何才能更好的達成孔明所願,完成“以之行師,當不復敗”的無敵陣圖。

且不說諸葛亮夫婦兩人怎樣的琴瑟和鳴,夫妻同心。只是一旁時常關注兩人陣圖推演的鄧瀚,頗有感慨。

這一日,對着諸葛均閒談道:“近日聞得子瑜大哥,已入的那江東孫權幕下,想以大哥的學識,聲名鵲起自是指日可待。三哥,不知你將來若是學成,志向如何啊?”

“無他,若是學成,自不能辜負平生罷了!”諸葛均自是聞言答道,“不過,眼下還是不成啊!不說大哥和二哥,近來,我覺得就是連你我都比之不及,實在是慚愧的緊啊!”

“呵呵,不說我,就說你,每天看着二哥和二嫂如此的相敬如賓,夫唱婦隨,你就沒有些什麼想法?”

“咦,小小年紀,竟然會有這些念頭!”

“怎麼不可以麼,孔子,還說食色性也呢!”

“狡辯,那可不是說的美色啊!斷章取義!”

“嘻嘻,假借,假借!”

諸葛均不由一奚,頓了頓,然後說道:“說實話,初始時,竟聞得鄉鄰說莫作孔明擇婦,正是阿承醜女,我也曾心裡不舒服,甚爲二哥不值!”

“人是不可以貌相的!”鄧瀚插口道。

“此話不假。二嫂,自入我家門,卻是上得廳堂,入得廚房,卻又學識淵博,還時常指點於我。承黃老之家學淵源,卻是實爲二哥之良配。”

“在學問上,二哥和二嫂,可以一起研究;畫畫時,二哥起枝幹,二嫂則可描紅添綠;二哥好爲梁父吟,二嫂也可與之鼓瑟同聲。”

見諸葛均說完,言下自由無限唏噓,“嘿嘿,羨慕吧,”鄧瀚說道,“其實,我可比你有見識啊,知道,我在見到二嫂後的第一個年頭是什麼麼?”

諸葛均聞言發問道:“哦,是什麼?”

“當時,我就想問,二嫂,不知家中可有如小弟一般大小,尚待字閨中的小妹否?”

“哈哈,好好!”聽到鄧瀚的回答,諸葛均,手指着還比他矮小不少的鄧瀚亂擺,一時之間樂不自持,眼角都給笑的流淚了。

“諸君以爲美者,我自可欣賞之,諸君惡其貌者,我亦願與之共語!”鄧瀚說道,“再者說了,雖年少而慕艾,人之天性也,以我等的見識修爲,自當秉承天性而行!又有什麼值得你笑的呢?”

“我十分羨慕諸葛師兄的遠見卓識以及選擇夫人的眼光,自是當以諸葛師兄爲我之楷模!”

俗話說,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其實,好男也怕娶錯老婆的,若娶妻不賢,輕則家事不寧,繼而影響家業,再者自是有礙於子孫的成長。若是有志男兒,甚少在立業之前成家,有名如冠軍侯,也曾言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實非他不想成家,只因能琴瑟和鳴者少,且當時有傳言,天子欲將公主下嫁,如此厚恩,即使強如冠軍侯,卻也是無福消受。

諸葛亮夫婦自是在研究兵事推演戰陣,琢磨日後名垂千古的八陣圖,而始作俑者的鄧瀚卻是袖手旁觀,聽着他們的所言,看着他們的一步一步的將心中所想,越來越清晰的擺到院中,歷經這一過程的鄧瀚,自是受益匪淺。

八陣圖,自然不是簡單的戰陣之策,它還包含有行軍,駐守,或宿營等等方面的內容,再加上天下地理,無一定之形,戰陣之勢自然也就變化多端,遠遠不是短時間內即能完成的。

這一日,有消息傳來了劉備自汝南再次敗於曹軍之手,徑率着些殘兵敗將前來投托劉表,使者已到襄陽。於是在和諸葛亮等人稍作討論局勢後,便回到了水鏡莊,畢竟那裡離襄陽城更近一些。

第163章 煢煢孑立第142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七)第37章 西行漫記(十)第204章 天下安(四)第126章 各自得意第145章 本道柳暗花明第83章 忽聞塞外青草香,暗流涌動第162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142章 先就這麼着第41章 北南第43章 名位不足恃,但見鏡花月第112章 雍涼風雲(五十五)第74章 疾(上)第207章 天下安(七)第72章 又是一番光景第17章 人得有自知之明,索瑞第99章 雖無長阪坡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34章 西行漫記(七)第197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二十)第106章 雍涼風雲(四十九)第158章 荊南一夜第160章 順逆第10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六)第139章 見面,聞名,閃第49章 愁苦第131章 本道柳暗花明(六)第25章 桂樹之下無雜枝第109章 百萬軍中第71章 只增兵不放權,兵多非好事第139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四)第154章 繞樑第153章 兩個賊人(下)第130章 人來了第40章 西行漫記(十三)第97章 雍涼風雲(四十)第3章 問與對第132章 何處可往(中)第40章 逃縱第42章 自知第112章 山雨欲來(三)第15章 大生意小動作第42章 氣勢凌人,千古風流鍾秀第26章 天下人心,我自不懼第115章 山雨欲來(六)第206章 天下安(六)第140章 本道柳暗花明(十五)第34章 恨別第2章 天子瘋癲第114章 山雨欲來(五)第12章 心第136章 鄧瀚馬岱進益州第126章 各自得意第37章 得仁第129章 順心隨意第58章 無題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40章 怪第86章 雍涼風雲(二十九)第195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八)第67章 爭執(下)第6章 老東西(上)最終卷之一臨第191章 任憑風浪,我自不動(十四)第92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五)第12章 東邊日出西邊雨(八)第147章 彩雲之南(上)第5章 名人也要包裝第117章 城破人亡第160章 順逆第44章 我要做大媒(上)第36章 西行漫記(九)第103章 雍涼風雲(四十六)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5章 無題第29章 武無第二,兵法無敵第162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158章 荊南一夜第56章 雍涼風雲(三)第25章 勝第126章 對於步度根的新認識第46章 秉性使然第162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32章 名動朝堂和江湖,天子徵辟第163章 煢煢孑立第8章 宗親第82章 好事不多磨第115章 雍涼風雲(五十八)第41章 迷局第3章 問與對第7章 蘿蔔與白菜第92章 雍涼風雲(三十五)第158章 餘波第14章 添柴第137章 匆匆第128章 虎口拔牙(上)第154章 繞樑第35章 西行漫記(八)第63章 江東第95章 就要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