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坑殺

趙雲吩咐手下士兵,一部去追殺敗兵,一部分去接收投降的。自己卻來到張遼、張郃的面前,賠罪道。

“雲來晚了,讓二位將軍受苦了。”

張遼、張郃彼此扶起對方,抱拳感謝道“子龍不必如此,要不是將軍及時趕到,恐怕就見不到我們了”,各自謙讓了一番。

趙雲吩咐手下士兵,趕緊給張遼他們療傷,同時去救治受傷的士兵,坐等主公到來。

又讓士兵打掃一下戰場,去計點了一下人數,投降的有二千人,逃走的差不多也有一千人,其餘全部消滅了。而自己也差不多損失八百人,加上之前的一千人,和匈奴的損失差不多,可謂兩敗俱傷的。

把張遼他們心疼的要死,主公還不容易攢下的這點騎兵,今天就損失一半了,很心疼呀。

正悲痛之間,袁紹帶着顏良、文丑到了,遠遠地就聞到濃濃的血腥味,走進一看,地上也躺着許多屍體,都說明這裡進行了一場血戰。

看到袁紹到了,趙雲、張遼、張郃三人一起上前,請罪道“我等有負主公重託,損兵折將,請主公降罪”。

袁紹見趙雲有點疲憊,張遼和張郃也帶點傷,就知道戰爭很殘酷,趕緊上前一一扶起他們,安慰道“將軍,快快起來,此乃意外,非汝等之錯的”。

在他們起身之後,袁紹就將收到張遼他們的消息,就沒去追趕董卓了,讓趙雲快馬加鞭飛奔而來支援你們,自己後面跟着,但現在看來還是來晚了。

張遼又將遇到匈奴,怎樣殺敵的事情,向主公娓娓道來,趙雲報告了一下損失。

作爲一個民族主義者,袁紹一直很討厭這些外族的。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又知道他們讓自己損失這麼大之後,當時就憤怒了,又見自己手下將領受傷了,還差點掛掉。

自己好不容易積攢了這麼多資源,差一點就回到了解放前,憤滿於胸,就想發泄一下的。

正想之間,忽然張遼哭拜於地道“請主公爲雁門百姓報仇,殺了這羣畜生”。

張遼哭着就把,匈奴屠城之事,一字不漏的告訴給衆人。說的衆將義憤填膺了,都請命殺了這羣畜生,尤其是文丑叫喚最響亮。

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袁紹再也忍不住了,這羣垃圾該死,給我殺。當時就讓士兵把匈奴降兵,集合在一起,坑殺了,爲死難的雁門百姓和兄弟們報仇,讓文丑、張遼下去執行。

文丑很興奮,高興的一跳,張遼更是很感激自己主公,在心中暗暗發誓一輩子都會肝腦塗地,永不背叛的。

諸將都是北方將領,見識過戰爭的殘酷,特別是對胡人的戰爭,死未嘗不是一種解脫的。坑殺不算什麼,還有比這更殘酷的都有,都沒有提出異議的。除了趙雲皺了皺眉頭,感覺有點殘忍了。但是一想到死去的兄弟們,就也平靜了,支持坑殺這些胡人。

等到,袁紹帶着衆將趕到的時候,張遼、文丑已經把抗挖好了,手下士兵押着匈奴降兵,就準備推他們下去,爲同胞報仇雪恨。他們看到這個陣仗,知道要坑殺他們的,嚇得魂不附體,跪下請求饒命。

見到袁紹他們趕來,胡人還以爲是救命稻草的,趕緊抓住,跪下求情道“大人我們是無辜的,都是被逼,請放過我們吧。我們一定做牛做馬報答你們的大恩大德”,說着就猛磕地面的,都磕出血了。

“哼,主公不要被他們欺騙了,他們失敗了都是這幅嘴臉的。等放了之後,還是會一樣跟着胡人軍隊殺害我們的同胞的,我在幷州的時候都吃過幾次虧的”。

張遼見自己主公有點動搖,諸將也於心不忍,趕緊揭穿他們的假面目的。

所實話,袁紹真有點心動了,但是聽張遼這樣一說,還是選擇相信的。就硬了心腸,揮揮手,讓張遼、文丑儘快解決他們吧。

張遼很興奮的接下命令,招呼軍士坑殺他們。這羣胡人見自己的老辦法失靈了,這位大人,沒被忽悠到,自己都免不了一死。瞬間就變了臉色,掙扎着就向衝出去,看看能不能逃走,有點還衝向袁紹這邊,準備劫持人質,好逃跑。面色猙獰,這回原形畢露了。

可惜,文丑早就做好了準備了,只見他舞動雙槍,噗呲幾下,捅死了幾個想逃跑的,顏良也上前幫忙殺了十幾個降兵,他們才老實起來。

袁紹見他們如此,也算看清了,他們的嘴臉了,就招呼衆將一起上前,趕快了結他們。

“你們不得好死”。

“我們的父老兄弟,會爲我們報仇的,你們等着”。

這個詛咒聲、罵聲不絕於耳,袁紹心煩,就離開這裡找個清淨的地方,等着衆將了。

不一會,就坑殺完了,張遼過來複命,神情還是有點激動不已。衆將也完成任務了,回到了袁紹身邊。

袁紹調整了一下情緒,對着張遼吩咐道“文遠,辛苦你一下,把我軍將士們的骸骨收斂一下,一會火化一下。每個統計一下姓名籍貫,等回家之後,再挨個送他們回老家入土爲安吧。他們隨我爲大義而來,不可流落異鄉的”。

說着就有點傷感了,這情緒感染了他們,一時心情很沉重。

“主公仁德,遼遵命”,說着就下去統計,完成這神聖的任務去了。

袁紹又道“雖然匈奴人沒有廉恥,但是我們不可像他們一樣的沒道義的。子龍就辛苦你一趟,把這些胡人的屍體,一塊掩埋了吧”

這讓趙雲很是欽佩,不想主公如此仁義,自然領命而去。

“不知洛陽百姓現在何處?”,袁紹詢問張郃道。

“稟告主公,百姓離此不遠,我讓軍士好生照料之後,纔來接應張遼將軍的”,張郃答道。

對於,張郃的辦事態度,袁紹自是很滿意,點點頭表示肯定。

一會,估摸着張遼已經收斂好英雄的屍體了,就帶着張郃等將領,集合三軍,去送他們最後一程,路上遇到了趙雲,他已經完成任務了。

張遼見主公來了,領着士兵參拜於地,都感念主公大恩。

袁紹示意他們起來,來到了烈士的面前,舉起準備好的火把,扔了過去,活化他們。

“紹在這裡送英雄們了,你們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一路走好”

大家跟着主公的聲音,一起呼喊着,送英雄們最後一程。氣氛很莊重,也肅穆,過了好久,顏良催促主公還有大事要做的。袁紹才反應過來,讓張遼善後一下,自己領着衆將去接百姓回家。

將士們目視袁紹慢慢遠去,背影卻越來越長,瞬間一種感動在心底升起,凝聚力也越來越大。跟着這樣的主公,都很滿足,都願意爲主公赴死。

同時,這個傳統也被袁軍保留了下來,送英雄回家成爲慣例了,這也是袁軍爲啥戰鬥力越戰越強的重要原因,當然這是後話了。

第二十章鏖戰第五百四十六章神來之筆第一百五十六章諫言(第二更)第二百六十五章火上澆油第五百二十八章下馬威第八百三十六章隱憂第一百八十九章連弩車第二百七十五章驅之以敵第一百四十一章先禮後兵第一百零六章決斷第一百三十九章車輪戰第二十六章招賢令第四章渤海太守第二章借糧第九十章烏龍第二百四十一章孤注一擲第二百二十六章憂慮第三百四十六章追殺第一百三十九章清洗第四十五章毒計第五百九十六章失意而歸第十五章會無好會第二百零三章逢紀的得意第七十六章決戰第一百零九章顏良平亂第一百章血薦軒轅第二百一十八章隱憂第一百章血薦軒轅第三十一章慘烈第七百六十九章回歸第一百八十五章略勝一籌第七百三十七章勝利的曙光第三百三十七章出發第八十四章逃竄第三十八章增援到達第五十三章長安亂起第四百零七章知恥而後勇第四百一十九章野心第一百四十一章先禮後兵第五百四十八章暗中行動第一百七十七章提醒第一百七十七章裂痕第八百七十八章熱鬧起來了第五百六十六章鍾會之名第二百一十七章安排第八百二十五章計劃第七百二十九章鞭屍第二十一章諸侯動向第九百四十八章八千虎狼第十五章火燒洛陽第九百二十九章袁紹危矣第一百五十六章一戰平原定第八百零五章轉移目標第六百四十六章當頭棒喝第二百六十七章秘密武器第五百九十三章不歡而散第六百七十章衝鋒陷陣第五十七章鮮卑猖狂第八十七章司馬之秘第八百九十一章漸入佳境第三十二章損失慘重第四十二章水軍都督第二百二十七章聯軍出動第五百五十章立足點第八百六十章告一段落第八十四章逃竄第七百九十七章十萬火急第四百八十五章慶功宴第一百四十九章劉備崛起第五百三十四章袁紹出馬第二百五十五章全軍覆沒第四十三章楊修獻計第四百五十一章自作孽不可活第四章沮授獻計第九十九章大軍出征第九十八章準備第六百九十章催命符第一百九十五章追殺第一百二十章全軍出動第三百四十七章狂奔第六百八十六章蕩平敵營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得一失第四百五十九章兵臨城下第七章諸侯會盟第三百五十章全軍撤退第六百八十五章發酵第七百六十六章釋放第四百七十六章野心初顯第三百二十二章呂布的不爽第八百三十八章一鳴驚人第三百一十三章後知後覺第六百四十四章各自行動第八十九章草木皆兵第四百零七章知恥而後勇第七十六章決戰第六百三十一章去卑到來第六百七十六章喜出望外第四百二十一章抵禦第四十七章埋伏第三百五十一章情勢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