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大戰袁術

曹操討張繡痛失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哭泣不止,傷心回府時,把這個消息傳給了丁夫人,因曹操結髮之妻劉夫人早逝,留下獨子曹昂,於是由丁夫人撫養,視爲既出,曹昂戰死的消息讓丁夫人悲痛欲絕,事情過去數月,丁夫人仍然把曹昂之死認爲曹操應該負有的責任,常常數落他,曹操一怒之下,將她打發回了孃家。不久,曹操心生悔意,親自到丁夫人孃家去接她,丁夫人卻坐在織布機前織她的布。曹操便撫着她的背,很溫柔地說:我們一起坐車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門外,又回過頭來問: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還是不理他。曹操沒有辦法,只好和她離異。以曹操脾氣之暴躁,爲人之兇狠,是一個閻王脾氣,做到這一步已很不簡單。何況曹操還讓丁夫人改嫁,不讓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就是敢嫁,也沒人敢娶,曹操還勸說岳父丁太公早讓丁夫人改嫁,丁太公面帶難色,認爲沒有人敢娶曹操前妻,但仍然向曹操表示曹操與自己的離異是個遺憾。

公元197年秋九月,曹操收典韋之子典滿,封爲中郎,曹操這時開始決定對已經稱帝的袁術開始討伐,消滅這個敢違反秩序的叛逆者,遂興兵南征。令曹仁守許都,其餘皆從徵:馬步兵十七萬,糧食輜重千餘車。一面先發人會合孫策與劉備、呂布。兵至豫州界上,劉備早引兵來迎,曹操命請入營。相見畢,劉備獻上首級二顆。劉備說:“此韓暹、楊奉之首級。”曹操說:“何以得之?”劉備說:“呂布令二人權住沂都、琅琊兩縣。不意二人縱兵掠民,人人嗟怨。因此備乃說一宴,詐

請議事:“飲酒間,擲盞爲號,使關、張二弟殺之,盡降其衆。今特來請罪。”曹操說:“君爲國家除害,正是大功,何言罪也?”遂厚勞玄德,合兵到徐州界。呂布出迎,曹操善言撫慰,封爲左將軍,許於還都之時,換給印綬。呂布大喜。曹操即分呂布一軍在左,玄德一軍在右,自統大軍居中,令夏侯惇、于禁爲先鋒。

袁術知曹操兵至,令大將橋蕤引兵五萬作先鋒。兩軍會於壽春界口。橋蕤當先出馬,與夏侯惇戰不三合,被夏侯惇搠死。術軍大敗,奔走回城。忽報孫策發船攻江邊西面,呂布引兵攻東面,劉備、關、張引兵攻南面,曹操自引兵十七萬攻北面。袁術大驚,急聚衆文武商議。楊大將說:“壽春水旱連年,人皆缺食;今又動兵擾民,民既生怨,兵至難以拒敵。不如留軍在壽春,不必與戰;待彼兵糧盡,必然生變。陛下且統御林軍渡淮,一者就熟,二者暫避其銳。”術用其言,留李豐、樂就、樑剛、陳紀四人分兵十萬,堅守壽春;其餘將卒並庫藏金玉寶貝,盡數收拾過淮去了。

曹兵十七萬,日費糧食浩大,諸郡又荒旱,接濟不及。操催軍速戰,李豐等閉門不出。操軍相拒月餘,糧食將盡,致書於孫策,借得糧米十萬斛,不敷支散。管糧官任峻部下倉官王垕人稟曹操說:“兵多糧少,該怎麼辦?”曹操說:“可將小解散之,權且救一時之急。”王垕說:“兵士倘怨,該怎麼辦?”曹操說:“我自有良策。”王垕依命,以小斛分散。曹操暗使人各寨探聽,無不嗟怨,皆言丞相欺衆。曹操乃密召王垕入說:“我想向你借一物,以壓衆心,你勿吝嗇。”王垕說:

“欲用何物?”曹操說:“想借你頭以示衆。”王垕大驚說:“我實在無罪!”曹操說:“我也知你無罪,但不殺你,軍必變矣。你死後,你妻子我自養之,你勿多慮。”王垕再欲言時,曹操早呼刀斧手推出門外,一刀斬訖,懸頭高竿,出榜曉示說:“王垕故行小斛,盜竊官糧,謹按軍法。”於是衆怨始解。

次日,曹操傳令各營將領:“如三日內不併力破城,皆斬!”曹操親自至城下,督諸軍搬土運石,填壕塞塹。城上矢石如雨,有兩員裨將畏避而回,曹操掣劍親斬於城下,遂自下馬接土填坑。於是大小將士無不向前,軍威大振。城上抵敵不住,曹兵爭先上城,斬關落鎖,大隊擁入。李豐、陳紀、樂就、樑剛都被生擒,曹操令皆斬於市。焚燒僞造宮室殿宇、一應犯禁之物;壽春城中,收掠一空。商議欲進兵渡淮,追趕袁術。荀彧諫說:“年來荒旱,糧食艱難,若更進兵,勞軍損民,未必有利。不若暫回許都,將來春麥熟,軍糧足備,方可圖之。”曹操躊躇未決。忽報馬到,報說:“張繡依託劉表,復肆猖獗、南陽、江陵諸縣復反;曹洪拒敵不住,連輸數陣,今特來告急。”曹操乃馳書與孫策,令其跨江佈陣,以爲劉表疑兵,使不敢妄動;自己即日班師,別議徵張繡之事。臨行,令玄德仍屯兵小沛,與呂布結爲兄弟,互相救助,再無相侵。呂布領兵自回徐州。曹操密謂劉備說:我令你屯兵小沛。是掘坑待虎之計也。你但與陳珪父子商議,勿致有失。我當爲公外援。”話畢而別。

袁術部下袁渙被呂布所擒。劉備見後好言相待,並勸解呂布釋放了他,並任命其職。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四章 遼東策應第一百零三章 孟達叛變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七十三章 火燒赤壁外記(三十一)僞善系統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八十五章 劉備入川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舊功臣第一百五十四章 功臣叛亂外記(九)毛玠與崔琰第七章 爭霸序幕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二)第十六章 劫持獻帝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九十章 計捉張任外記(四十三)曹魏統治西北第一百七十章 一統決心第一百六十七章 背離人心外記(十二)龐羲別傳外記(十九)袁紹部將第五十八章 劉備選擇第七十八章 計取桂陽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第五十六章 徐庶孝道第一百六十八章 羊祜其人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一)第一百零三章 孟達叛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五十二章 攜民南下外記(二十七)東吳豪族第四十三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零三章 孟達叛變外記(十七)南方叛賊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七十章 初戰三江口第三十章 帶詔敗露第六十九章 江東都督第一百五十九章 新舊功臣歷史註明外記(四十)荒漠鮮卑第九十六章 平定三巴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六十四章 初到江東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九十七章 奪嫡之爭第五十二章 攜民南下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之死第三十七章 再破袁紹第一百三十一章 新舊交替第一百四十九章 皇帝之死外記(十三)逍遙津之戰第五十章 大難前奏外記(三)笮融小傳第七十二章 黃蓋僞降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外記(四十一)鮮卑衰落第一百二十三章 劍閣身死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定鮮卑第一百四十八章 誅殺奸賊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歷史註明外記(十六)少數民族羣雄(一)第八十一章 大宴銅雀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外記(十一)荀彧之死第二十八章 袁術敗亡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八十八章 黃魏爭功第二章 洛陽之亂外記(二十九)天命正統第一百四十三章 清洗朝政外記(十)渭南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秋風五丈原第一百二十七章 治世之道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第三十八章 袁尚爭鋒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中降服第四十七章 臥龍之理第一百三十五章 暴風前夕第六十七章 中流砥柱第十九章 江東幼虎第一百零八章 火燒連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水幼麟外記(四十六)西北守神人第十章 長安之亂外記(四十五)西晉西北名將第一百四十章 東興之戰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舊制度第一百一十九章 石亭之戰第九十九章 漢中稱王第一百六十三章 平民一品第四十章 對峙博望第九十三章 單刀赴會外記(二)劫持獻帝的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