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七章 曹操之思

講話結束後,涼軍十二衛三十二萬將士早已飢腸轆轆,劉範便命兵部給十二衛將士奉上大餐。宴席裡有各種肉食製成的佳餚,也有的營選擇自己切割生肉,做成燒烤。在吃飽喝足後,劉範還給十二衛將士準備了文藝晚會。在舉辦這場演習之前,禮部就提前抽調了官屬藝人和招募了衆多民間藝人,對他們進行訓練和編排。

節目包括戲曲、歌舞、雜技、各種樂器的獨奏,和依據歷史故事改編的舞臺劇等。這樣的晚會,早就看過無數次春晚的劉範提不起太大的興趣來,但十二衛將士還是首次欣賞這麼衆多的節目,因此倒是看得十分津津有味。

正當劉範在聽羌管的獨奏時,劉誕走了過來,把兩封密信呈報劉範。劉範藉着明亮的火光將信看完,一是感到激動,因爲何進等人果然如同歷史軌跡一般在宮變中打敗了蹇碩,雖然細節上有些許的不同;二是覺得失落,因爲何憶對他已經死心到如此程度。劉範知道,何憶在成爲皇太后之後,就更不可能被他所挽回。

但劉範思前想後,還是決定繼續勸她回心轉意,不管局勢怎麼變幻。另外,劉範也很清楚,自何進奪權後,殘餘的宦官勢力仍舊很強,他們只是在蟄伏着,等待反噬的時機。到那時,新一輪宮變一定會再次上演,局勢也許會走向對涼國極爲有利的方向上去。到那時,就是涼國再次東進、一統天下的時機。

打定主意後,劉範再扭過頭看向自己的士兵,不禁心潮澎湃。自從遠征安息帝國以來,已經有大半年的時間他沒有打仗了。之所以在剛剛完成擴軍二十五萬、訓練時間還不足三個月時,就火急火燎地進行這場浩大的實兵演習,劉範就是爲了東進做準備。

原本他以爲縱然涼軍原有老兵十五萬,在訓練時一直進行以老帶新,且涼軍招兵的標準很高;但訓練時間也才三個月,涼軍將士恐怕還沒能達到原有的戰鬥力。不過看今天這場演習,劉範確信,經過大舉擴軍的涼軍,至少戰鬥力已經恢復了八成,足堪大用。況且雒陽城裡的宮變還未曾決出最終勝負,他還有的是時間來錘鍊涼軍將士。

劉範心想,他現在要做的,便是等了。一方面等何憶回心轉意;一方面等雒陽城裡的人,決出最終勝負。於是劉範命令劉誕,等這場演習完全結束,他們回到了姑臧,便繼續給何憶傳遞密信。

在長達一個半時辰的晚會結束後,劉範考慮到士兵體力消耗大、食量也大,這會子估計又餓了,便又命令兵部給十二衛提供了衆多牛羊,任將士們自己宰殺和分割,做成燒烤,作爲宵夜。

第二天起來,在十二衛將士用過飽飽的早餐後,劉範又下令十二衛各自回到自己的駐地去。天策衛和鋒騎衛回姑臧城,飛騎衛回金城,銳騎衛回冀城,揚武衛回大散關,勝武衛和羽騎衛回街亭,天武衛回北地,驃騎衛回泥陽,宣威衛回雕陰,威騎衛回夏州馬城,翎騎衛回金城。

而沒有參加演習、負責在演習時守衛邊疆的三個衛,靖武衛駐守在下辯,驍騎衛駐守在康州貴山城,雲騎衛駐守在玉門關。

………………………………………………………………

十幾天後,雒陽城。

曹操下了值後,便立即與荀彧乘坐馬車,趕到大將軍府。自從新帝繼位後,大將軍府成爲了朝廷之中的朝廷,朝廷重臣無不是在大將軍府中商議朝政,最終由大將軍何進來定奪。不過曹操還算頗爲滿意,因爲在太后的支持下,原本便是尚書令的他也同樣獲得了錄尚書事之權,與大將軍何進和太傅袁隗平起平坐,都是宰相。

曹操心裡很清楚,儘管位高權重的大將軍何進和出身高貴的太傅袁隗,內心裡其實一直跟不屑於與宦官之後的他平起平坐,但礙於太后和他本人的權勢,兩人也只得捏着鼻子認了。這讓曹操很是暗爽。因此朝政全都要由他和何進、袁隗三名宰相,一同裁決。

讓曹操更爲滿意的是,他成功地按照自己藉助外戚勢力、從而掌握大權、再從而實現革除國家弊政的政治理想。依靠外戚勢力,他成功地獲得了錄尚書事之權,成爲了名副其實的宰相。他可以隨心所欲地繼續推行他的新政,繼續推廣他的屯田制,繼續擴張漢朝的軍隊,繼續選任清廉官吏來改善吏治,一步步一點點地讓漢朝變得更爲強大起來。

現在已經開始有許多人開始誇讚他,說他果然不負當初許邵給他定下的“治世之能臣”的評語。至於後半句“亂世之奸雄”,曹操就認爲完全不可能了。倒不是他不認爲自己是奸雄,而是他認爲今後有他在,大漢便不再有亂世了,他便不會再有成爲奸雄的機會。

曹操不禁回想起以前與劉範的約定。當時劉範還只是涼州牧時,他便早已看穿劉範的意圖,那便是在天下大亂之前率先割據西州,極力壯大自身實力,尤其是要錘鍊出一支強悍的軍隊來。等天下果真陷入大亂,再以西州爲基礎,率領西州精兵重平天下,從而實現挽救天下危亡的總目標。

而他則一直堅信,大漢仍舊是可以被拯救的。只要他設法掌權併成功推行改革,來革除弊病,那麼在劉範眼裡必將爆發的大亂便不會發生。當時他與劉範約定,假如劉範賭贏了,那麼他便到西州任職;假如他賭贏了,劉範則拱手而降,以確保天下之一統。

而現在看來,曹操自覺自己已經贏定了。在孝靈皇帝駕崩之後,屬於他的時代已經拉開帷幕。他的屯田制早已展現出足夠的成效,官軍的實力在不斷增強。涼國雖強,也才只有五個州一千萬人口;而重新振作的大漢則有十二個州五千萬人口。

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四百九十九章 出城決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二百三十八章 家的溫馨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三章 初識盧植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八百九十六章 死前回憶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三百八十一章 貂蟬之子第五百七十九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三百三十九章 反應過度第二百七十八章 獄中之會第四百六十六章 敗退入城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八百一十五章 西行見聞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四百四十四章 騎射戰術第六百八十四章 中計中箭第七百二十八章 王越史阿第七百八十七章 願賭服輸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七百六十九章 撲了個空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八百一十七章 兩軍匯合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三百六十九章 民心可用第五百零五章 烏孫潰敗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七百四十七章 喜訊傳來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五百四十八章 詐取陽平關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四百六十八章 拉攏文良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八百九十五章 桓帝託夢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三百一十二章 天下大同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三百五十七章 西州醫院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六百五十五章 妙計敗露第八百七十一章 錢幣錢莊第五十六章 借酒題詩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二百七十四章 威震華夏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二百三十六章 母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