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鳳欲求凰

劉範剛剛喝了一口茶,一聽蔡琰說他會作賦時,驚嚇得忍不住噴出茶水來。衆人皆向劉範投去匪夷所思的眼光。賈詡連忙從身後給劉範遞來一面手帕,劉範略微擦擦嘴,告罪道:“在下失禮,在下失禮!”

蔡琰又道:“將軍,也會作賦麼?”一聽這話,劉範就想抽自己一巴掌,誰讓他那麼愛顯擺,不說宋詞,不說唐詩,說什麼文學體裁不好,偏偏說自己懂得作最難作的漢賦?

劉範還給賈詡手帕,然後想了想,始終今天是逃不掉了,索性就豁出去了!劉範道:“我是會作些,但學習先賢之作時常常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作的賦也是濫竽充數,不可登大雅之堂,請小姐見諒。”

蔡琰笑靨如花,道:“將軍何必謙虛?你的文采如此之好,作得好詩,作一首賦又如何?誒,這樣吧!將軍,你不如就以我爲題,爲琰兒作一首賦吧?”

劉範有些吃驚,心中暗想:蔡琰要我給她作賦,莫不是要給一個機會給他表露心跡?如此想,劉範激動不已,點了點頭,蔡琰興奮不已,臉又不由自主地紅了幾分。一聽這話,蔡邕和盧植對視一眼,兩人的眼神都十分複雜。兩人最終還是不做聲,盧植摸了摸鬍子,嘴角微微揚起;而蔡邕的眼神裡有些凝重,心裡很亂,不知在想什麼。

劉範便推開桌案站了起來,對正在羞赧不已的蔡琰欠了欠身,道:“承蒙小姐信任,那我便獻醜了。”

蔡琰也慢慢站起來,給劉範道了一個萬福,道:“那琰兒就先謝過將軍了。”

劉範想起了一篇合適的賦,那就是《洛神賦》。他在心中將《洛神賦》修改一番,便深吸一口氣,唸了出來,道:“此賦名爲《洛神賦》:中平五年,餘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有神,名爲琰妃。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

蔡琰一聽到“楚王神女之事”,神色有些動容,眼瞳中多了幾分期盼之意;衆人也是有些始料不及。劉範見了蔡琰的反應,正應了他的猜想,這下他心裡有底了。劉範又念道:“餘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架乎蘅皋,秣駟兮芝田,容與兮陽林,流眄兮洛川。於是精移神駭,忽焉思散。俯則末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於巖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爾有覿於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豔也?御者對曰:臣聞河洛之神,名爲琰妃,然則君王所見,無乃是乎?其狀若何,臣願聞之。”衆人點點頭,皆道斐然。蔡琰也是越來越高興,越來越不敢看她面前站着的劉範。

劉範直愣愣地看着蔡琰的臉,繼續念道:“餘告之曰: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鬆。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穠纖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延頸秀項,皓質呈露,芳澤無加,鉛華弗御,雲髻峨峨,修眉聯娟,丹脣外朗,皓齒內鮮。明眸善睞,靨輔承權,瓌資豔逸,儀靜體閒,媚於語言。奇服曠世,骨象應圖。披羅衣之璀璨兮,珥瑤碧之華琚。戴金翠之首飾,綴明珠以耀軀。踐遠遊之文履,曳霧消之輕裾,微幽蘭之芳靄兮,步踟躕于山隅,於是忽焉縱體,以邀以嬉。左倚採旄,右蔭桂旗,攘皓腕於神遊兮,採湍瀨之蘭芝……”

蔡琰何等聰明人也?自然知曉《洛神賦》之意。隨着劉範念着,蔡琰越來越臉紅,臉紅得像一個成熟的水蜜桃似的,兩個漆黑溫暖的眼瞳也變得水潤水潤的,彷彿眼瞳上籠罩着一層水霧。一刻鐘後,劉範纔將這冗長的《洛神賦》唸完了。士子們,包括蔡邕和盧植兩人都還在抄寫,竹簡舒放聲、毛筆舔墨聲響徹整個廳堂。只有蔡琰沒有動筆,她端端正正地坐着,一直都在看着劉範,身子也不再微微顫抖,只是臉依然是紅彤彤的;劉範也迎上蔡琰的眼神,看着蔡琰的眼瞳,他彷彿看到了太陽。四目相對,兩束熾熱的眼神交織在一起,摩擦出一束束愛的火花。

蔡邕抄寫完後,痛快地呼出一口氣,扳了扳指節,伸了伸腰。蔡邕見兩人如此,刻意將筆重重地拍在桌子上,然後裝作什麼也不知道的樣子,風輕雲淡的。一聽到蔡邕的聲音,劉範和蔡琰都同時收回了發燙的眼神。盧植只是對蔡邕笑了笑,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衆士子也都是有文化的人,一聽完“楚王神女之事”和“琰妃”,便知曉了劉範的意思。

蔡邕正準備琰評論劉範(曹植)的《洛神賦》,蔡琰就先開口了,款款深情地道:“謝將軍爲琰兒作的《洛神賦》。琰兒無以爲報,只願能爲將軍彈一首曲子,以報答將軍之恩。”劉範不懂爲何蔡琰還是不迴應他,難不成是他猜錯了?他點點頭。

一個侍女捧來一把琴,那把琴通體漆黑,琴絃是素白的,琴的尾部被燒焦了,劉範覺得,應該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焦尾琴了。侍女將琴放於蔡琰面前,蔡琰呼出一口氣,便開始彈琴了。只見她纖細白皙的十指在琴絃間只是幾番撩撥,溫柔似水的旋律就悠悠地流出她的指間,又化作一絲絲纏綿柔軟的絲線,縈繞在衆人的心上;又彷彿一陣微微涼爽的清風,吹拂在衆人的心上,令人豁然開朗,心曠神怡,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劉範也沉醉其中,後世的音樂,竟沒有一首能與蔡琰的這支曲子相提並論。劉範此時就像一條被笛聲催眠了的眼鏡蛇,跟隨着蔡琰的曲子韻律漸入佳境,不可自拔。就連莽漢典韋,也十分享受,昏昏欲睡。

不知時光過了多久,蔡琰停止了演奏,但曲子的韻律還在人們的耳旁縈繞。曲子停了,劉範也慢慢醒來,一睜眼就看到羞赧得滿臉通紅的蔡琰。劉範不知她爲何臉紅,只知道拍掌微笑,誇獎她道:“好啊!好啊!小姐彈得一手的好曲子!小姐此曲,真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我聽得都幾近沉醉了!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啊!今生能聽到小姐如此天籟之音,就算曲罷臨死,亦無所遺恨也!”

蔡琰有些失望,微微嘆了口氣,然後深情地望着劉範,道:“將軍若是想聽,那以後琰兒天天都彈給將軍聽!好麼?”

劉範只知道回味剛剛的曲子,竟一時間沒能領會到蔡琰的深意,激動得拍掌大笑,道:“那就謝過小姐了!如果日日都能聆聽如此天籟,我何其幸也!”蔡邕、盧植、衛仲道、曹操、袁紹、袁術、賈詡和田豐等人,一聽劉範這句話,就知道劉範不通音律,他們不禁都可惜地嘆了一口氣。

劉範見人人都在唏噓不已,感到有些奇怪。劉範又興奮地問道:“對了!小姐,我是個粗人,不通音律,你剛剛彈的這首曲子是誰人譜的?曲子又叫什麼名字?”

聞言,蔡琰立即擡起頭,目光炯炯有神,直愣愣地看着劉範的眼睛,劉範茫然不解。蔡琰眼睛裡閃着淚光,一字一句地對劉範道:“將軍,這首曲子,是當年司馬相如,彈給卓文君聽的《鳳求凰》!”

劉範點點頭,激動地道:“哦!原來是司馬相如的名曲《鳳求凰》啊!怪不得如……”突然那麼一剎那,劉範好像明白了些什麼,他愣了,迅速擡起頭看向蔡琰。

蔡琰“嚶嚀”一聲哭了,晶瑩的眼淚奪眶而出,然後她迅速捂着臉站起身來跑回屏風後去了……

司馬相如見到卓文君,一見鍾情,卻又不好意思直接表白,於是在筵席上吟唱了《鳳求凰》,其歌曰: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

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六百二十五章 伐涼同盟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八百二十八章 無邊箭雨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五十二章 深夜潛入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百九十七章 胡毗色伽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六百三十章 四王相見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七百九十章 羅馬帝國第兩百一十章 孟德登場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零六章 破除謠言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二百零五章 本初之妒第六百四十六章 包圍漸成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七百四十三章 農耕放牧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八百三十四章 攻營對策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二百九十八章 談判協商第六百九十二章 新的領土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六百七十七章 推算援軍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三百章 主僕合謀第九十一章 再設州牧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三百零三章 贖金之爭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一百二十三章 反目成仇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七十一章 慘痛教訓第六百二十九章 豪言壯語第一百九十章 百步穿楊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六百七十三章 絕望逃亡第二百六十七章 休戰條件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一百一十九章 叛軍三雄第四百六十七章 生擒徐榮第八百一十六章 尼城攻防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四百五十六章 營寨見破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六十五章 馬鐙和馬掌第二百八十二章 引蛇出洞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六百一十二章 沃洛吉斯第八十八章 勝利果實第十二章 定策擊張寶第一百八十三章 行刺後續第二十一章 蘇陵泄密第一百四十章 艱難選擇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二百四十章 升堂議事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二百九十四章 撕破臉皮第一百八十九章 龍爭虎鬥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四百零四章 夫復何求第二百八十六章 主意已定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第七百零八章 大怒未休第三十六章 天下無賊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