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

整個西涼軍大營,縈繞着興奮歡樂的氣氛。每個看見盧植運着假的軍糧進大營的士兵,競相奔走相告,把這個好消息傳遞給每個遇到的袍澤。盤繞在每一個西涼士兵頭頂上的陰霾,立即如同雲開霧散,豁然開朗。人人都聚攏在盧植的運糧車之周圍,歡呼雀躍,現場如一片奔騰的大海一樣。盧植決定按照郭嘉的計謀添柴加火,熟練地抽出自己掛在腰間的佩劍,就氣定神閒地走向一個裝滿軍糧的袋子。西涼士兵的眼神,就跟隨着盧植的步伐。在運糧車排成的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龍之中,只有最前面第一駕運糧車上有真正的糧草。而且,在第一駕運糧車上,也只有堆在最頂層的三個大袋子,裡面是裝着貨真價實的糧食。除了三袋真糧之外,其餘的袋子都是裝滿了沙子,外表看起來像軍糧而已。盧植清楚地記得哪輛車上的哪個袋子裡裝着的是貨真價實的軍糧,因爲那可憐巴巴的三袋糧食都是他親手放好的。爲了牢牢記住真糧食的位置,盧植一路上都在緊盯着,不敢稍有走神。不然的話,萬一捅破的是假糧食袋子,那可就尷尬了,郭嘉的妙計也就前功盡棄。盧植奮力朝着一個裝着真糧的袋子用劍一刺,刺中了一個裝滿了糧食的袋子,扎出一個小洞來。西涼士兵都瞪大了雙眼,緊緊地盯着那個小洞,希望裡面涌出的是糧食,無論是大米,還是麥子,或者是粟,不然是大豆,在他們眼裡都無所謂,只要真是糧食,他們能吃飽,這就能讓他們定下心來。

劉範和郭嘉也在人羣中,也在盯着盧植扎出的那個小洞看。劉範表面很淡定,但心裡卻緊張極了,拼命地祈禱,希望盧植可千萬別選錯袋子,扎中了裝着沙子的假糧食袋子。盧植將劍抽出來,就在那一瞬間,圍觀的西涼軍士兵,都屏住了呼吸,心跳加速。“噗”地一聲,袋子上的小洞裡,果然涌出了一粒粒的小麥來。看到這一幕,劉範、郭嘉和士兵們都如釋重負地呼出口氣來,然後西涼軍士兵紛紛都歡呼雀躍起來。劉範和盧植相視一笑,劉範給盧植遞了一個眼色,朝着糧倉的方向努了努嘴,示意盧植趕緊把這些假的軍糧給藏進糧倉裡去,千萬別讓人看出破綻來。盧植不緊不慢地把軍糧一車車地運進了糧倉裡,圍觀的西涼軍士兵都沒有一個人察覺出破綻來。

至此,西涼軍士兵的軍心又再次高漲起來,跟兩個月半前,數次擊敗盟軍時一樣軍心旺盛。等西涼軍士兵都散了之後,劉範又問郭嘉說道:“軍心是穩定下來了。但軍糧仍然沒有着落!奉孝,這可怎麼解決?”

郭嘉呵呵一笑,說道:“大王,屬下早已爲大王想好了解決軍糧問題,並一舉打敗盟軍的計策,就等着大王來徵了!”

劉範又高興起來,說道:“奉孝別賣關子,快快說來吧!”

郭嘉說道:“喏!大王,我軍沒有軍糧,但大王不要忘了,朝廷可是囤積着不少的糧食啊!這次朝廷爲了徹底征服大王,給皇甫嵩準備了二百萬石的軍糧,足夠皇甫嵩的盟軍在堅持數月之久。而且,屬下上次留意了錦衣衛的情報,得知盟軍的屯糧之地,就在陳倉城背後的郿縣裡!駐守郿縣之守將,就是曹操!皇甫嵩與最得力的曹操,並不在一起。”郿縣,就是歷史上董卓修築郿塢的地方。

劉範有些吃驚,說道:“奉孝是說,應該偷襲郿縣?”

郭嘉說道:“正是!如若偷襲郿縣成功,我軍就可以把盟軍的軍糧佔爲己有,從此軍糧充足,再也不愁斷糧了。而盟軍失守了郿縣後,那就會陷入斷糧的境地,比我軍更危急!”

劉範搖搖頭,說道:“不可不可!皇甫嵩、曹操、孫堅等人,也有些謀略,他們必定會加派重兵駐守郿縣。曹操對於盟軍、對於皇甫嵩何其重要。可皇甫嵩卻捨得將他派往郿縣駐守,一來是避免讓鮮卑人和烏丸人去,生出禍亂;二來是因皇甫嵩知曉郿縣之得失,關係到孤反敗爲勝的關鍵。曹操駐守郿縣,必定帶走重兵。若曹操在郿縣中設伏,等我軍偷襲郿縣,則我軍是大敗!不能如此冒險。”

郭嘉笑道:“大王,屬下早已預料到了這一點。既然皇甫嵩如此重視郿縣之防守,那也簡單,只要讓他放鬆對郿縣的防守,把曹操之重兵撤回來,我軍可不就有可乘之機了嗎?”

劉範越聽越迷糊,說道:“此人機敏過人,豈會輕易撤軍?”

郭嘉循循善誘地說道:“那屬下問問大王,爲何這皇甫嵩要派遣曹操,使之帶着重兵駐防盟軍之屯糧之地,郿縣?”

劉範想了想,說道:“這還不明朗?自然是盟軍知曉我軍接近斷糧,爲了取勝,只有冒險發起偷襲這一條路。若是孤偷襲郿縣的話,那盟軍就會斷糧,屆時必敗。”

郭嘉說道:“大王英明。既然皇甫嵩守郿縣,是因爲我軍缺糧。那如果我軍並不缺糧呢?”

“可我軍現在確實缺糧啊!”劉範一頭霧水。

郭嘉笑道:“這個屬下自然知道。我軍有沒有足夠之軍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王要讓皇甫嵩誤以爲我軍不缺糧。我軍不缺乏糧草,就意味着大王偷襲郿縣的可能性幾乎沒有,皇甫嵩自然就會把郿縣之守兵給撤回來,防守陳倉。”

在郭嘉的循循善誘下,劉範彷彿想到了什麼,驚喜交加地說道:“莫非你又要再上演一次障眼法,給皇甫嵩看?”

郭嘉笑道:“大王英明!方纔,屬下之障眼法騙過了所有將士,提升了我軍之軍心。這次,大王也可以再演一齣戲給皇甫嵩看,讓他明明白白地看見我軍並無斷糧之險,軍糧還多着呢!皇甫嵩也不過一老匹夫,豈能看破?”

第五百五十二章 引君入甕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俠客執照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一百六十七章 家人駕臨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四百七十六章 合圍呂布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三百七十四章 袁紹妙算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第三百一十三章 善意警告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七百零五章 慶功盛宴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五十七章 昭姬評詩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五十二章 毒士入彀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八百零三章 亮出底牌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翁之利第九百零二章 遺詔矯詔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一百五十五章 涼州大興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五百四十四章 會師散關第二百二十章 逼上絕路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計就計第四百五十三章 八卦連營第三百七十九章 田豐論勢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五百八十九章 笑談兵機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六百零二章 禍事又起第六百四十五章 危機降臨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兵問題第八十五章 忠奸不分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一百九十二章 武神之戰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二百九十九章 底線所在第二百六十一章 恐怖箭雨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二百七十章 戰爭賠償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四百二十一章 稱王大典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九百零九章 袁紹妙策第七百章 入城儀式第二百四十九章 備戰西域第一百四十三章 農業改革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七百三十九章 宮名之議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如夢如幻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一百七十五章 力量對比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四百二十三章 馬氏長計第四百五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三百二十三章 天州昆州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四百四十五章 致命循環第六百九十三章 歸途所見第五百九十七章 主臣相認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二十二章 賊窩尋寶第九百一十二章 紹之謀算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六百二十三章 鳳宮求官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