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

待軍心穩固,皇甫嵩召集諸將,詢問對策。皇甫嵩說道:“我軍今日又大敗一場,又被劉範之西涼軍殺敗收降五萬之衆。四次大敗,我軍已經接連損失將近十八萬之衆。如今陳倉城中尚有十七萬之衆,騎兵十四萬,步兵三萬。而西涼軍仍有十數萬之衆,已經與我軍不相上下了。再如此下去,長此以往,我軍死傷將更爲巨大,西涼軍卻損失輕微。如之奈何?”

曹操早有對策,說道:“稟大帥,末將有計,可敗西涼軍。”

皇甫嵩聽曹操這句話已經聽膩了。曹操每次都這麼說,但盟軍仍然是敗了四次。皇甫嵩說道:“孟德又有什麼計策了?”

曹操說道:“當今之勢,西涼軍精於野戰,野戰則無敵於天下。我軍在野戰上難以打敗西涼軍,若出城與其野戰,則必敗無疑。爲今之計,我軍應堅守陳倉而不出,借陳倉之堅固要害來抵擋西涼軍之兵鋒,方爲上策。西涼軍多騎兵,雖也有將近十萬步兵,但自古以來,攻城者必定要付出五倍傷亡之代價,纔可打敗守城者,奪得城池。劉範最忌諱的便是士卒死傷慘重,必不會命西涼步卒奮力攻城拔寨。只要我軍深溝巨壘,堅守不出,無論劉範施用何等計謀,我軍皆不要出城。如此一來,劉範對據守陳倉城之我軍,必定是束手無策,只能在城下等待我軍出城。等時日一長,西涼軍必會喪失戰心,軍心懈怠,劉範也以爲我軍不會出城與之野戰,會對我軍無所防備。而我軍則是在城中養精蓄銳。屆時我軍再突然出城偷襲西涼軍,必定能一舉擊潰之,無往而不利!”

曹操說到這裡,皇甫嵩終於來了些興趣,示意曹操繼續說下去。曹操說道:“且西涼土地貧瘠,產糧太少。劉範之糧草又大部分用在西域二州之治理上。劉範能充在軍糧的,不過只是我軍的九牛一毛。反觀我軍則不同。我軍有朝廷鼎力支持。除開關中儲糧足以支付我軍半年之久,朝廷還有太倉和敖倉,兩大糧倉,俱有數百萬石糧草。比之關中與西蜀,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我軍堅守不出,西涼軍之軍糧必定會先消耗殆盡。常言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沒了軍糧,西涼軍再怎麼驍勇善戰,一往無前,也只會成爲一介餓死鬼,如何能與我軍相抗?無軍糧,西涼軍是敗局已定,西州三州更是唾手可得!消耗戰,此爲不戰而勝之計也!”

皇甫嵩點點頭。身爲一員老將,皇甫嵩清楚曹操的計謀有多厲害,有多精妙。孫堅也說道:“且只要我軍據守在陳倉城,劉範總要分出兵力把守街亭。在此期間,或許袁紹早已率軍攻克了大散關,攻入涼州。屆時,劉範不敗也難!”

皇甫嵩說道:“好!那就按照孟德之計辦,堅守不出!今後,諸將有敢擅自出城與劉範決戰的,老夫定斬不饒!”

這一邊,劉範等人也在想辦法。劉範說道:“曹孟德非池中物,定能想出堅守不出,消耗我軍軍糧的策略來。”

郭嘉說道:“既如此,不如明日來陳倉城下,大王挑釁之與我軍交戰。或示之以弱,誘騙之出城來戰。”

劉範深以爲然。第二天,劉範率衆來到陳倉城下,在陳倉城下五里處擺開陣勢。遙望陳倉城上,看到了西涼軍兵臨城下,陳倉城上的盟軍均是戰戰兢兢,顫顫巍巍。四次大戰均告失敗,西涼鐵騎和西涼步卒給他們留下了難忘的噩夢。有時,盟軍士卒們還會做噩夢,夢到西涼軍殺來而驚醒。

皇甫嵩聽聞西涼軍兵臨城下,便命軍士擂鼓,與衆將在城門樓上觀察西涼軍。遠看西涼軍仍有十三、四萬之衆,陣勢嚴謹,無邊無際,且軍容仍然整齊劃一,似乎一點也沒有因爲四次大戰而損傷一分。曹操不僅嘆了口氣,感嘆盟軍付出了十八萬大軍的損失,卻只能換來西涼軍一萬多人的戰死,戰損比例如此巨大。雖說其中有劉範以及他的謀士出謀劃策的因素,但更多的是西涼軍確實是天下第一強軍。在四次大戰中,西涼軍悍不畏死、驍勇善戰,給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別看盟軍龜縮在城池中,又比西涼軍多出了三四萬,但曹操心裡清楚,盟軍仍然不是西涼軍的對手,官軍不是,幷州軍不是,鮮卑軍和烏丸軍更不是。劉範雖只有二十多萬的西涼軍,卻也和擁有百萬大軍毫無區別。因爲他的西涼軍足以與百萬大軍相抗衡。兵不在多而在精,便是如此。

正在曹操感嘆之時,劉範派黃忠馳馬至陳倉城下。盟軍諸將皆是不解,劉範派來一員上將作何打算?這時,黃忠縱馬至城下一百步時,突然一支羽箭朝城上襲來。還沒等曹操發現那支箭,黃忠的箭就已經射斷了城頭上插着的盟軍的帥旗。“咔嚓”一聲,旗杆立時斷成兩截,寬寬的帥旗立即掉下了城頭。城門樓上的盟軍均嚇得立即抱頭蹲下,曹操也不例外。黃忠哈哈大笑,又縱馬圍着陳倉城四處來回遊蕩,在一百步開外實施騎射。黃忠又從掛在腰間的箭筒中抽出一支羽箭,搭弓上弦,“嗖”地一聲,代表着曹操的將旗,又被射落。曹操趴在城門樓上的女牆上看,只見他的“曹”字大旗落下,十分惱怒。然而望見黃忠後,曹操給嚇到了。曹操原以爲,黃忠是停下馬蹄,在原地射箭,這還好說。但黃忠竟然是在騎射,這真令曹操震驚不已。黃忠不僅百步穿楊,還能騎射着將百步之外的旗幟射斷!就算是楚國名將,也是神射手的養由基,也不能相提並論!劉範手下竟然有如此上將,這讓曹操又害怕又嫉妒。這等英雄,竟然不是他的!

但令曹操更驚訝的還在後頭。只見黃忠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一直縱馬在陳倉城下一百步開外的距離持續放箭,接連射斷盟軍所有大將的將旗,箭無虛發,沒有一支射偏,每一支箭都恰好將目標的將旗射斷!盟軍大駭!射完了盟軍各個將帥的大旗,黃忠擡眼一看,城門樓上有兩面大鼓,只是盟軍擂鼓的力士已經嚇得趴在地上,不敢站起來擂鼓了。黃忠露出了得意的笑容。於是,黃忠一次搭起兩箭,兩箭同時將兩面大鼓射破。盟軍更是大駭!有些士卒都嚇得大小便失禁了!均懼於黃忠之神威!

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六百一十一章 面面俱到第四百一十五章 戰意已決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二百八十九章第六百零九章 一盤大棋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董賊崛起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六百六十七章 虛假瘟疫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一百二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部署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二十四章 拜見劉焉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一百五十六章 巨大轟動第七十一章 萬里挑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白水條約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六百二十八章 圍中相話第一百零六章 計策之爭第四百零三章 新任長史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五百三十三章 郭嘉破局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八十四章 鎮北軍首戰第九百章 宮變失敗第三百九十二章 四方皆險第二百八十九章第五百零八章 擒賊擒王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五百零六章 首級誘惑第五百六十三章 取或不取第一百四十九章 重大發明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百五十八章 爭執不休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八百七十九章 裸遊暴病第九百零一章 主謀自盡第八百三十一章 羅馬敗撤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六百五十八章 公主成擒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兩百零三章 老將出馬第五百一十八章 向東追擊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六百七十四章 虛張聲勢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四百一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局已定第一百零八章 偶遇馬騰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五百一十五章 崑蘇耶伽第二百二十一章 勝券在握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五百八十一章 誅殺宦官第八百四十五章 破陣破陣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六百五十章 強攻大營第七百零六章 酩酊大醉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三百五十四章 鍛甲不易第二百一十三章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一百八十一章 喜從天降第三百五十章 魚兒上鉤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三百三十七章 權衡利弊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一百七十八章 幷州軍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八百二十四章 親切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