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

就在這時,街亭城的大火一點一點地熄滅了,空氣中飄散着令人垂涎的烤肉香味。這是屍體被燒烤而出的香味。這香味一直順着東風,一直被吹到了五十里開外的連營裡來。香氣撲鼻,起初官軍衆將還不知道這是何等味道。很快,身經百戰的皇甫嵩辨識出了這烤肉味的來源。

皇甫嵩愜意地嗅着這烤肉味,對身後的將軍們笑道:“哈哈!此乃屍體爲火所燒之味!看來西涼軍被燒死不少啊!”

本來皇甫嵩不說,衆將都還以爲只是簡單的烤肉味而已,就連經常食用烤肉的鮮卑人和烏桓人,和連、軻比能、蹋頓和難樓等人都沒意識到,皇甫嵩說了之後,衆將吃了一驚,紛紛嘔吐不止。皇甫嵩又是大笑,說道:“諸位將軍太年輕!”

再過了一些時辰,皇甫嵩等人腳下的大地開始有節奏地震顫起來。一開始大地只是微微震動,而到了最後,大地上的石子都在猛烈地跳動,大地發出嗡嗡地響聲。孫堅驚恐地說道:“大帥,這恐怕是西涼軍前來偷襲,末將請求迎敵!”

皇甫嵩揮揮手,不屑一顧地說道:“孫太守太過年輕。老夫說過,西涼軍在被火攻之後,怎能有精力再來偷襲我軍?”

孫堅仍然是半信半疑,爭辯道:“可是這地震,分明是……”

皇甫嵩雲淡風輕地說道:“老夫當然知道,這是大量騎兵發起衝鋒才能使大地爲之震顫。但孫太守可曾記得,老夫調撥了兩萬騎兵與三萬步兵前去夜襲街亭?”

孫堅皺着眉頭,說道:“大帥的意思是,這是曹操之兵?”

皇甫嵩說道:“當然,必定是曹操得手之後,沒有必要再與慘敗之西涼軍糾纏過多。他應知道,我軍將士體力不足,不應久戰。所以,這必是曹孟德率軍返回,獻上大捷了!”

和連和蹋頓聽了皇甫嵩的分析,激動地說道:“大帥真是寶刀未老啊!雖遠離戰場,卻能將戰場形勢一一道來!”

皇甫嵩說道:“這等小事,何足道哉?等曹孟德夜襲成功後,西涼軍必定是死傷慘重,更無力與我王師相抗衡了!”

衆將皆贊同,唯有孫堅仍皺着眉頭。皇甫嵩瞟了一眼孫堅,奇怪地說道:“孫太守怎仍在憂愁?難道不信老夫之言嗎?”

孫堅說道:“末將豈敢質疑大帥!只是,只是末將有種不好的預感,總感覺這次孟德所去,是凶多吉少啊!”

這次不光是皇甫嵩,其他官軍諸將紛紛大笑。皇甫嵩說道:“孫太守憂心同僚總是好的。但也不必如此杞人憂天。”

正在皇甫嵩與衆將誤以爲將來之兵,是曹操的回軍,而不加半點防備時,張遼和閻行兩人已經率領五萬騎兵抵近了連營,都能將連營的大門看的一清二楚。張遼對閻行說道:“彥明,此次反攻官軍,一定要出其不意,多用火攻!”

閻行是涼州金城人,字彥明。閻行的戰鬥力應高於文聘、魏延等人,因爲在歷史上他曾經多次打敗馬超。閻行看了一眼手中的火把,笑道:“這我當然省得!大王火燒街亭,我二人正好火燒連營,讓狗官軍嚐嚐我西涼鐵騎的厲害!”

張遼也笑道:“當然!這次一定要殺個痛快!不破官軍幾個營寨,今夜絕不回軍!不過,你可別高興過頭,忘了大王的囑咐!”

閻行說道:“這是自然。大王要我二人不必戀戰。反正官軍跋山涉水,遠道而來,已是強弩之末,根本毫無反抗之力,我二人不必再與之死戰,而要愛惜我西涼兒郎們的性命!”

張遼點點頭,說道:“好!那我二人兵分兩路,闖入官軍大營後,你走南部,我去解決北部,定要擾得官軍不得安寧!”

閻行說道:“好!”於是,張遼與閻行兩員驍將各自分兵,每人都是兩萬五千鐵騎。張遼怒吼道:“西涼兒郎們,隨我衝啊!”說着,張遼一馬當先,身先士卒,先行向沉睡着的官軍連營衝去。歸張遼統領的兩萬五千人,也立即催動戰馬,隨着張遼衝去。閻行也怒吼道:“兒郎們,隨我殺!”

兩路西涼鐵騎在極短的時間內加速到最大速度,朝連營衝鋒。張遼和閻行首先抵近連營的大門下,兩將奮力將大門衝破,營門轟然倒地。這時,官軍才意識到不好。如果是曹操之軍得勝回軍,怎麼會破開營門?唯一的可能,就是西涼軍來襲了!但西涼軍的速度實在太快,官軍守營士兵來不及反應,西涼軍就已經衝進了大營之中!

這是因爲,劉範特意給這五萬鐵騎配備了烏孫馬,也就是得到漢武帝盛讚的天馬。天馬本來是漢武帝用來誇讚烏孫馬的,但後來李廣利打敗了大宛,進獻了大宛馬,於是漢武帝將大宛馬稱爲天馬,將僅次於大宛馬的烏孫馬又盛讚爲西極馬。而西極馬傳到後世,就是新疆的昭蘇馬。

西極馬極爲精良,雖耐力不如蒙古馬,但勝在爆發力和速度飛快。西涼鐵騎有了西極馬,速度如飛鳥般飛快。一闖入連營,西涼鐵騎就把手中的火把朝官軍的營帳扔去,頓時,連營火起。手忙腳亂的官軍亂成一團,西涼鐵騎則是趁着西極馬的飛速,穿插於大營之中,用手中鋒利的馬刀,如同收割莊稼一般地砍殺遇到的官軍士卒。

西涼軍這時長久又系統的訓練成果展現出來了,沒有一人在飛速中墜馬,也沒有揮出的馬刀沒有砍中官軍士卒。西涼鐵騎來往之處,官軍均是飛速地逃竄。官軍一邊身陷大火的威脅,一邊又有西涼鐵騎時不時地來回衝殺。起初,官軍還能在將佐的指揮下反擊,但很快,西涼鐵騎鋒利的刀鋒就令他們崩潰。不論他們如何反抗,西涼鐵騎的傷亡少之又少。

很快,張遼和閻行兩人就率領着西涼鐵騎,蹂躪了官軍三個大營,又有幾萬官軍,不僅有漢軍,就連鮮卑軍和烏桓軍都遭受了重創。距離街亭最近的官軍營寨,都陷入了大火的包圍之中。大火之中,還常有西涼鐵騎駕馭着西極馬衝破火焰,躍馬揚刀而來。凡是西涼鐵騎所到之處,便是死亡。

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二百二十二章 佈局雒陽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五百一十二章 偶見火油第五百三十八章 大敗又至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三百二十九章 心照不宣第八百八十三章 硬闖西園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五百九十五章 訪見荀攸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政之行(還下)第七百零三章 四番敬酒第四十九章 交易達成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五百二十三章 火中灰燼第四百零七章 天下義理第五百二十八章 軍糧再斷第三百四十九章 吊人胃口第二百五十七章 互下戰書第八百六十四章 商議條約第八百九十八章 劉宏之死第九百一十五章 密信又至第八百七十二章 移風易俗第七百八十四章 兒女情長第九百一十一章 何袁密謀第三百四十章 痛罵奸賊第二百七十三章 撤軍回鄉第四百八十七章 斷糧之險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十五章 張角的對策第四百八十三章 袁紹暴走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五百七十章 城下威逼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八百五十六章 親入敵營第八百五十五章 劫掠三省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二百零七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安息公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離京返家第七百八十章 囤積困境第四百一十七章 稱以涼王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七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八十六章 大雕隕落第五百七十三章 戰後和談第四十七章 有朋黨了第九十八章 劉家子弟第八百零六章 馬市見聞第二百二十七章 遠大志向第五百六十章 兵臨洛陽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諾千金第一百三十五章 涼州改革第五百一十三章 貴山奇謀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四十三章 進殿面聖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七百一十九章 師唐改制第二百三十章 所欲爲誰第八百四十三章 虛假和約第七百四十九章 科學進步第二百三十四章 收士之利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九章 劉誕之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攬流民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百七十五章 宣室之談第七百四十五章 爭取之心第十三章 計定殺賊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四百三十八章 西涼軍容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八百七十八章 兩國密約第八百五十八章 圍魏救趙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三百三十七章 偷襲又敗第二百七十七章 雒陽驚變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六百九十一章 臨別贈言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六百零五章 力排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