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準備就緒

張機激動萬分,說道:“誠如是,我二人何其幸也,百姓何其幸也,醫學何其幸也,社稷何其幸也!”

說完,忽然張機和華佗飛快地對視一眼,兩人眼裡都閃過一絲火花。只是交換了一個短促的眼神,再然後,兩人毫無徵兆地突然從座位上“騰”地一聲站起來,這讓劉範摸不着頭腦,不知這二位神醫要做什麼。只見二人一同快步走到議事堂的正中央,北面上方就正對着正襟危坐着的劉範。二人在議事堂正中央肅立,快速地整肅衣冠,將身上衣服的褶皺都撫平,將束着頭上的頭髮的髮箍扶正,一臉的嚴肅認真。劉範這才知道他們這是要幹什麼,所以憋着激動的心情,也是激動不已,沒有說話,沒有讓二人回到座位上,只等着二人做他們欲做之事。

待整肅衣冠完畢,華佗和張機推金山倒玉柱,齊刷刷地噗通跪下,納頭便拜,又齊聲喊道:“華佗華元及,張機張仲景,拜見主公!”

劉範喜不自勝,都沒有虛言拒絕,唯恐這兩人離開,趕緊走下丹陛,把跪在地上的華佗和張機扶起來。劉範開懷大笑道:“好好好,有二位神醫襄助,本侯真是如魚得水啊!”

華佗和張機說道:“主公擡愛!我二人怎敢至此?”

華佗說道:“主公既然有濟世救人之心,扶助社稷之志,不妨屬下再爲主公舉薦一個人,此人醫術高明,更在我二人之上!若主公得此人,必更勝得我二人!”

劉範瞪大了眼珠子,一副難以置信地模樣,驚異地說道:“哦?天底下還有比你們二人還高明的神醫嗎?那這人是誰?是何方人氏?”

華佗說道:“此人名董奉,又名董平,字君異,揚州侯官人。董奉自幼好學醫術,自加冠成人,已儼然不世名醫。一次,董奉雲遊到交州,恰好碰見交州刺史士變病危。至董奉至交州,士變已經昏迷三日,危在旦夕。董奉便讓士變服下三顆藥丸,讓其家人捧着士變的頭部不斷晃動。不到一個時辰,服下藥丸的士變就醒了過來,半天后就能開口說話,四天後就能坐起來,不久後痊癒。醫術高明至此,就是我二人亦難有此成就。”

“另外,董奉不僅醫術高明,更是醫者父母心。被他所治癒的病人,如果家境富裕的,就收取錢財;如果家貧的,就只需在他的住宅周圍種上一棵杏樹,略表謝意即可。久而久之,被他所治癒的病人越來越多,他家的杏樹已經成了一大片杏林,蔚爲壯觀。時人得知,莫不譽之爲杏林妙手。如果此人能爲主公效力,流民疾疫問題便可迎刃而解,不在話下。”

劉範恍然大悟,原來董奉就是杏林的起源。劉範說道:“好好好,本侯這就派人去把董奉請來,與二位併爲祭酒!”

之後,劉範便果真派在揚州和交州的錦衣衛去尋覓董奉。西州醫院也在工業從事馬鈞的建設下,選在姑臧城東,用紅磚和水泥搭建。在醫院還沒有蓋好之前,華佗和張機住在刺史府裡,就順便幫劉焉、盧植、劉虞、蔡邕等人看病。尤其是劉焉有致命的背瘡,讓華佗給根治了。

除此之外,華佗和張機也奉命在全天下廣泛招攬醫者,挑選醫術尚可的人進西州醫院學習。劉範知道,華佗最有名的是他發明了麻沸散。麻沸散是華佗首創的一種麻藥,但比後世的麻藥要高明得多。因爲麻沸散不是用注射的方法使病人麻醉,而是用酒服下。麻沸散的主要成分是曼陀羅花,這種花就能致人麻木。但必須要懂得控制劑量,如果劑量大了的話,病人就可能被醫死。

故而,劉範讓華佗重點研究外科手術。爲了讓華佗研究深入一些,劉範甚至允諾以後修改法律,規定死刑犯可以提供給華佗處置。雖然這有些殘忍,但用幾十個死刑犯就能換來上千萬人的存活,還是很值得的。華佗欣然接受。

而張機掌傳染科,後來纔到的董奉則掌內科、兒科、婦科、眼科等,當然,華佗和張機也精通這些科目,只是他們最爲得意還是外科和傳染科。西州醫院除了服務於流民以外,當然還要服務於劉範的涼州軍。

實施盧植提出的軍屯策後,涼州軍的軍人數量,就會超過百萬之數。只不過,涼州軍分成職業軍人和屯田軍人兩種。職業軍人有二十四萬五千人,屯田軍人在流民在天州和昆州安家落戶之後,數量就會超過幾十萬人。職業軍人負責衝鋒陷陣,屯田軍人就負責後勤,必要時補充進職業軍人序列。

這麼多人堆着,很容易爆發疾疫。而且,三國時期的戰爭是極其殘酷的,能活下來的人萬中無一。這是因爲古代的醫學落後,不能把受傷的士兵治癒。受傷的士兵很容易因爲傷口感染而死。所以,西州醫院在戰時也要跟從涼州軍而行,還要負責對涼州軍士兵普及醫學自救知識。

而關於在醫院的收費標準,則全由華佗、張機、董奉三人決定。劉範爲了補償參與民屯和軍屯的百姓,規定凡是參與民屯和軍屯的家戶,可以免費在西州醫院就醫。

當然,現在醫院也沒建成,華佗和張機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趕緊準備好去涼州的東大門——街亭城,在那裡對進入西北三州的流民進行防疫。人員不夠,劉範就讓涼州軍的隨軍醫者兩千多人聽華佗和張機指揮,讓幹啥就幹啥。

華佗和張機準備就緒,而和他們並列爲“建安三神醫”的另一人董奉,想必在錦衣衛的尋找下,料想想要把此人送至涼州劉範面前,並讓此人俯首聽命,應該不會是難事。

隨着防疫問題的初步解決,關於西域開發、安置流民,所有必要的工作,劉範和謀士、武將們已經大體上完成。接下來,就等着成千上萬的流民到來了。

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八百零二章 報中端倪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八百零一章 落下帷幕第八百七十三章 羅馬使團第五百四十六章 突遭伏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華佗張機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四十三章 陣前動員第一百四十二章 撥雲見日第一百二十一章 半信半疑第二百六十九章 付出代價第九百一十六章 秘密審訊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六百三十六章 重重假象第七百五十九章 最壞打算第八百五十三章 再次慘敗第八百五十七章 達成一致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兩百零一章 大戰前夕第四百零九章 驚天危機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二十九章 賈龍惶惶第七百二十章 募兵改制第四百六十九章 忠孝難全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八百七十七章 篡位方針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二百一十五章 張讓倒戈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戰落幕第三百三十章 農牧安排第二百三十九章 纏綿悱惻第五百九十六章 試探而已第二百三十二章 兩全其美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七百四十八章 重大突破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二十七章 父子同謀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七百七十七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一百零三章 女神來了第七百二十七章 新政之行(再下)第八百二十九章 勁弩顯威第六百七十六章 突得情報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六十三章 衣錦還鄉第四百九十二章 深谷退兵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一百七十章 黃氏教媳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涼邸報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亡我也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九十五章 君臣之間第四百三十一章 曠世之戰第三十三章 猛將投效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兵對抗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操陽謀第六百四十七章 敗局已定第八百一十二 人性貪婪第四十四章 屠夫刁難第四百二十二章 最後安排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四百一十三章 南北無戰第四百三十六章 勢不可擋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一百五十一章 艱鉅任務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六百零一章 兒女雙全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擴軍十萬第三百零二章 首輪舌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七百一十一章 無限苦衷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六百零四章 議將親征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儲被俘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