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孟德破局

儘管滿殿的朝臣都在笑話曹操,劉範卻笑不出來。曹操是誰人?那可是三分天下的一代雄主啊!如果沒有其他的殺手鐗,怎麼可能敢冒着生命危險,如此從容不迫地站在這裡?況且讀過《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的人都知道,曹操爲人處世,從不循規蹈矩,從不按常理出牌。這種人,越是古怪,越是滑稽,就越爲危險。

劉宏也覺得曹操滑稽,但更覺得曹操這是在沒事挑事。劉宏道:“曹卿家可是在拿全朝廷開玩笑?既無證據,你又如何彈劾?這不是無端誣陷麼?”說到最後,劉宏的語氣裡浸滿冷水。

對於天子之怒,曹操面不改色,從容不迫,毫不爲之所動。曹操道:“陛下息怒。臣雖無證據,但亦能證明冠軍侯私吞公款之罪。請陛下聽臣陳述,若臣所言是狂言,陛下再命衛士斬臣不遲。”

曹操話都說到這地步了,劉宏也不好再回絕,只好揮揮手,道:“好!就按你說的辦!若是狂言,斬首不怠!”

曹操道:“喏!謝陛下!臣彈劾冠軍侯私吞公款,何者?陛下也知道,涼州之富庶繁華,皆因冠軍侯兩次改革而起。改革之後,全國的商賈紛紛雲集涼州,或興貿易,或興實業,故而涼州全州商業大興,冀州亦不能與之爭鋒。又因改革之中鼓勵農桑,貧民遷徙入涼州,涼州農業大興,天下人鹹稱涼州有昔日文景之治之景,地無曠土,邑無敖民。涼州本業與末業如此發達,而去年賦稅不過一億錢,這由不得臣不憂慮啊。”

曹操一說,劉宏眼睛都直了。按照曹操的思路,涼州那麼富庶,賦稅不應該只有這麼一點點。

劉範心中暗中不好!曹操果然厲害,不用確鑿的證據,只需要講明這些事實,就能將他私吞公款的事說出來。這下可麻煩了,劉範準備時,誰也沒有教他如何應對這個問題,他自己也沒想到曹操如此出其不意。賦稅數目歷來是涼州的核心秘密,即使是聰明似賈詡、田豐、盧植、黃琬,誰都沒有想到,這個秘密如此不堪一擊。

曹操看了一眼劉範,又道:“陛下請想,冠軍侯又剛剛抄了涼州豪族的家,又傾覆了羌氐兩族,資產不可能不雄厚。而他不過前前後後上貢一億八千萬錢,這分明是他趁涼州動亂不安,朝廷無法插手涼州,而隱匿私吞賦稅!再者,涼州境界內四個鹽廠,產鹽豐富,鹽價高昂,冠軍侯主持售鹽,必定收穫良多!”

劉範吃了一驚!身後的劉焉、黃琬、盧植、劉虞等人也都大吃一驚!劉宏細想之下,也覺得曹操所說確實不錯。

劉宏道:“冠軍侯,曹卿所舉之事,件件確鑿,你可有話要說?”

劉範道:“陛下,臣非私吞公款,而是將公款投入公用。臣不僅要供養十萬大軍,還要修繕被嚴重破壞的涼州城防,投入巨資鼓勵百姓勤事農桑,更要資助進入涼州的幾十萬難民,就算售鹽所得甚巨,也早已被花費完了。哪裡還有多餘的賦稅上交?況且臣出征涼州之前,陛下曾許臣免去涼州農民兩年的賦稅,農業稅收不了,賦稅的數目就會急劇下降。臣只能依靠商業稅與鹽價來供養涼州,哪裡能剩下多餘的賦稅?”

劉宏本來聽了曹操的話,真的相信劉範私吞公款。但劉範使用苦肉計,雖然承認涼州的賦稅豐足,但涼州用錢的地方多如牛毛,剩下能上交的,也就這點了。劉宏又開始懷疑曹操起來。

曹操道:“不可能!就算涼州需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也不可能花費掉如此之多的錢,最終朝廷所得纔不過兩億錢,這不符合常理!”

劉範道:“曹侍中又非涼州中人,從未去過涼州,從未在涼州執政,你又怎知涼州的情況?某觀你所言,證據全無,均是猜測罷了,怎能證明涼州剩餘有更多的賦稅未曾上繳?”

曹操道:“雖無證據,雖不知涼州情況,但也不是無端猜測!之前下官列舉的事實,天下皆知,冠軍侯又如何反駁!”

劉範無話可說,不僅曹操說的對;而且現在的情形,最好是少說話。一見曹操壓制劉範,何進和董卓又看到了打倒劉範的希望,立即雙雙站出來,連帶着身後烏泱泱的幾十個大臣。曹嵩一看曹操取勝,也連忙站出來,身後也拉着一大幫黨羽。兩派勢力,加起來一百三十多人,陣容雄偉。

袁紹一看劉範被曹**到牆腳,也想一同站出來,找劉範報仇,但司徒袁隗卻不同意,對他輕輕地搖搖頭。袁隗看出劉範的勢力也是不容小覷,況且涼州的情況,他也不知道,萬一劉範確實沒有貪污腐敗,那就麻煩了。袁氏已經丟人一次,不能在丟人第二次。況且,有何進與曹嵩兩派,彈劾實力足矣,如果何進、曹嵩勝,劉範必敗;如果劉範反超,那也傷不到袁氏的名聲。

何進道:“陛下,曹侍中所言甚是,證據確鑿充分,看來這冠軍侯確有私吞公款之舉。請陛下降罪之,不然天下的太守們誰還願把賦稅上交給朝廷?”

劉範聽完,背後直冒冷汗。緊接着,曹嵩老頭也發聲了,他道:“陛下,臣附議!大將軍所言,實乃老臣謀國之言。若任由冠軍侯逍遙法外,那天下十三州,將再無一郡肯上繳賦稅,不出一月,朝廷必定會斷絕賦稅供應。這是萬萬不可容忍的。”

鄭泰道:“若朝廷收上來的賦稅太少,那陛下宮中需要修繕的廢舊宮殿,就不能修好。陛下身爲一國之君,又豈能住在破舊的宮殿之中?”

何進與曹嵩所說,不論如何體現出爲國爲民,都不會引起劉宏的注意;只有鄭泰的話才真正地打動了劉宏的心。對於全國來說,宮殿纔是劉宏的最愛。至於國家怎麼怎麼樣,劉宏的態度是:愛誰誰。況且漢代的制度,皇帝可以花費財政收入的一大部分,不像明清時代,皇帝的吃穿用度,在財政收入裡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只有慈禧太后花費最多,就連北洋海軍買軍艦的錢,她也挪用。

如果劉範隱匿私吞賦稅,又引起全國的郡縣效仿,那很快朝廷的收入就會減少一大塊,順帶着劉宏的內帑也會降低很多,這對一心要修繕宮殿的劉宏來說,不啻於是大災難。劉範的所作所爲,已經觸犯到了漢靈帝劉宏最在意的逆鱗了。

第五百零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六十四章 天下戰略第六百六十八章 渡河擊狂胡第六百二十章 驚夢之助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二百九十三章 興師問罪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六十九章 檄文募兵第九十七章 父子夜謀第六百九十九章 萬衆迎接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一百四十七章 交流心得第十八章 城破前奏第七百六十八章第七百三十五章 師徒矛盾第六百五十二章 安息饋贈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八百九十一章 飛鴿傳書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五百六十九章 亂成一團第六百三十七章 大戰開啓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八百三十三章 守營不出第六百一十八章 一場豪賭第四百一十四章 兩線作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七百七十六章 脫身遁逃三百二十二章 以工代賑第一百章 正式成婚第八百八十六章 縝密設謀第三百七十七章 賈詡破計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七章 鄴縣大捷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山不再第二百六十三章 撤軍回國第四百三十章 益州退兵第六十七章 甄家買馬第一百一十章 巾幗英雄第七百二十一章 稅改金改第八百二十二章 弓與重甲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五百七十二章 君臣相見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三百九十九章 這是真的第九百一十章 大謀始作第二百八十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一十七章 離間之計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一十二章 碰上叛軍第九百零八章 董卓上表第九十三章 回京受賞第三百二十一章 改制屯田第八百九十九章 計劃開展第八百七十六章 驚天交易第二百九十六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七百零二章 文武爭名第四百四十六章 重甲騎兵第七十九章 各自備戰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七十六章 全軍反響第七百六十六章 頂級神射第四百二十八章 作說客乎第七百七十三章 怨言又起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六百四十三章 好戲上演第七十三章 單于聖裁第七百三十六章 關鍵工作第三百六十二章 黑山危機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二百一十九章 商量價錢第三百一十四章 楊彪上鉤第七十五章 規章制度第五百零二章 殺人比賽第七百四十六章 貿易困局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再見梟雄第二十八章 劉關張來了第六百六十四章 瘟疫之計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衝鋒第八百三十二章 告一段落第五百二十一章 人間地獄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四章 第一次殺人第六百三十三章 竊聽密語第三十五章 故技重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