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那兩個加入戰團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眼睜睜看着朝堂爭辯而無動於衷、自甘沉寂的朱儁、皇甫嵩兩人。劉範一猜便知,他們二人肯定是爲了聲援自己。

果然,皇甫嵩道:“臣附議!”

朱儁緊跟着也道:“臣附議!”隨着軍界兩位巨頭的表態,朝堂上的十幾個將軍紛紛站出來,皆道:“臣附議!”

何進轉身一看,不禁氣急敗壞!不因爲別的,就因爲那些跟隨朱儁和皇甫嵩的將軍們之中,有一大部分人早已宣誓要依附於何進。但他們在何進和朱儁、皇甫嵩之間,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追隨朱儁和皇甫嵩。因爲朱儁和皇甫嵩兩人是漢軍的靈魂級別人物,在東漢末年大漢朝也就只有他們兩人堪稱一代名將。既是名將,在漢軍中的號召力自然不會少,他們兩人可謂一呼百應。

劉範一看這麼多將軍站了出來,就知道今天贏定了。劉宏一看手握軍權的將軍們站了出來,不禁有些遲疑起來,在心裡他已經多偏向於劉範了。皇甫嵩一看劉宏還在猶豫,便又道:“若陛下不放心,老臣願意親自前往涼州調查!定給陛下一個滿意的答案。”

話都說到了這份上,劉宏就算是鐵石心腸也不得不化了。劉宏道:“好吧!就依老將軍所言!但老將軍年邁,涼州險惡,朕不放心老將軍,派去涼州之人,還是另選他人吧!”

“陛下……”還沒等皇甫嵩說完,劉宏極快地道:“這也是爲老將軍的身體着想,朕可不想老將軍有所損傷!況且朝廷軍務還需要老將軍來做主,朕心方安啊!”劉宏其實根本就不願意皇甫嵩去調查,一方面是因爲他器重皇甫嵩,也有些心疼皇甫嵩,五六十歲的老人了,鬍子和鬢髮都變白了,去涼州那麼遠的地方,怪讓人擔心的;另一方面,劉宏又擔心皇甫嵩會有意偏袒劉範一方,造成相互包庇。

皇甫嵩懂得劉宏多疑,劉宏的話也說到那個份上了,他也不好反對。於是皇甫嵩就沒再說話。何進傻眼了,眼看劉宏就要對劉範動真格的了,沒想到關鍵時刻一直不吭聲的朱儁和皇甫嵩兩人反而成了破局的人物。曹操見劉宏下決心要調查涼州,他已經不能阻止這件事了,於是只好轉變思想,順着劉宏的決議思考。想好後便提醒何進。何進聽完曹操的話後,覺得曹操所言不錯,便道:“陛下,既然您已下決心要調查涼州,臣亦無所反對。但爲了公正起見,臣以爲,陛下應指派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前往,不然,恐怕是很難調查出實情來!”

曹嵩見己方安全了,又有意護犢子,於是就便大膽地道:“陛下,臣舉薦犬子曹操去!曹操身爲侍中,彈劾乃職責所……”

還沒等曹嵩滔滔不絕地說下去,劉宏一口就回絕了他,道:“不行!關於卿差人選,朕自有定論,卿等不必多言!”

曹操聽了劉宏毅然決然的話,不禁埋怨起自個兒的父親來。本來劉宏或許還有意派遣一名尋常官員作爲欽差,至少不會反對。但因爲曹嵩太過於武斷了,倉促之下竟然把曹操推薦給劉宏!經過今天的事,曹操的身份已經暴露了,誰都知道他是站在大將軍這邊的。況且曹操是曹嵩的親兒子,劉宏怎麼放心曹操?

本來曹操是想讓何進推舉一名機靈一點的、身份未曾暴露的擁躉擔任欽差就行了,只要那個人欽差不犯什麼大錯誤,會些栽贓陷害的手段,那劉範就死定了。但曹操哪能想到半道上殺出他父親來!曹操的身份太過顯眼了,就劉宏那多疑的性格,怎麼可能放心得了?!總之,是曹嵩太過於着急了,竟然把這可以一舉打敗劉範天賜良機給生生葬送了!

這也不怪曹嵩,天下的父母,哪個不是望子成龍?曹嵩本想舉薦曹操去涼州調查,藉着這個天賜良機,可以出人頭地,出類拔萃,一舉成名而天下知。但曹嵩太過於着急了,以至於沒有思考過這其中複雜的利害得失,不僅曹操沒有當上欽差,而且劉範又一次逃出生天。

劉焉一見曹嵩吃癟,興奮之下,竟也犯了曹嵩的錯誤。劉焉道:“陛下,臣亦可舉薦一二人選……”

“不行!朕說過,欽差人選朕會自己選擇,爾等不必多言!再要欽差人選者,朕絕不留情!”劉宏臉都黑了,剛說完不能插手欽差人選,沒想到劉焉竟然還敢提。

劉範、曹嵩、曹操、何進、董卓、劉焉、劉虞、盧植、蔡邕、黃琬、袁術、鄭泰、袁紹等相關人等,此刻已經瞭解到了劉宏的決心,也不敢再說話,以免言多必失,惹得劉宏又發怒。

一時之間,因衆人對此束手無策,偌大的溫德殿又再次陷入死一般的死寂,靜得可怕肅殺。劉宏一看底下的人都沒話說了,便道:“今日的朝會就到這吧!朕也乏了,都散了吧!”說着,已經被劉範、何進兩派折騰了兩個時辰的劉宏,稍微舒展了一下身子,便站起來,朝座後走去。張讓連忙叫道:“退朝!”

隨着這一聲“退朝”,劉範終於呼出了一口氣。對於劉範來說,今日是他第一次面臨政治鬥爭,也是穿越最兇險的一天。細數下來,在這短短的兩個時辰四個小時裡,劉範先後四次差點被斬殺。對於劉範來說,這可比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血雨腥風來得更可怕!平心而論,劉範更願意真刀真槍地跟何進等人幹上一場,這樣反而更安全一些。政治鬥爭,永遠要比軍事鬥爭要慘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兩股政治勢力之中,絕沒有兩個倖存者或兩個勝利者。

而且,雖然說劉宏同意派遣欽差查案了,但這也不代表着劉範已經完全獲救了。與此相反的是,劉範還在危險之中,而何進卻沒有多大危險。

第六百七十八章 阿帕麥亞第三百三十三章 查缺補漏第九十六章 兄妹齷齪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七百七十五章 宮中之伏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三百九十五章 購買和平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四百零二章 表露心跡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八百零五章 大獲全勝第五百一十章 開城投降第七百七十章 大戰告停第八百三十七章 襲營得手第六百六十九章 鳳宮之斥第三百八十六章 曹袁恩仇第一百五十章 指南二寶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二百二十九章 劇情反轉第一百五十四章 甄堯獻女第七百八十五章 是否援助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七百零一章 凱旋慶典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七百一十三章 噩耗傳來第六百二十二章 伯樂安出第八百六十二章 停戰與否第六百九十章 翁婿相見第一百零二章 帝后之賞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五百六十七章 殺是不殺第一百六十五章 情報機構第十章 大敗黃巾軍第二百五十四章 西域危機第五百四十九章 敵我難辨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捷報兩至第六百零八章 玉門夜話第二百三十五章 家人團聚第七百七十九章 處置鐵礦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四百九十章 …西域守禦第五百九十九章 悉問策論第七百四十章 宮名大明第八百七十四章 使團進城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八百零九章 大變將至第三百零九章 劉範論策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五百五十五章 大城長安第一章 一跌越千年第五百五十一章 南鄭有伏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駟馬難追第七百二十三章 新政之行(中)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過一劫第五百四十五章 圍點打援第三百零四章 談判要點第二百一十二章 危急關頭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一百零五章 西征準備第六百六十章 以何相見第三百一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七百八十一章 安息內亂第六百六十五章 以其人之道第一百七十九章 毒殺大賊第二百四十六章 確認擴軍第八百三十章 調虎離山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八百四十四章 突襲援軍第六十一章 黃忠歸心第六百三十二章 最後準備第一百七十六章 董卓之怒第二十章 張角身亡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夏二陷第一百九十一章 重騎之弊第七百七十一章 宣傳手段第八百六十一章 脣槍舌劍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五百五十六章 獻計獻策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希爾之憂第四百二十章 三軍用命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人父母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七百一十二章 狂醉終解第五百三十四章 郿縣失陷第五十四章 袁氏家醜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八百零七章 民心向背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三百八十三章 曹操之思第五百七十四章 確定合約第四百七十三章 離間計成第八百章 王越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