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覺悟

徐庶嘴角微微一抿,但是腳步不停,繼續向前走去。

“你若敢走出此屋,我就令侍衛將你壓往金陵,請陛下降罪!”法正語氣滿是堅定的說道。

腳步爲之一頓,徐庶的眼中閃過一絲感動和認可,口中卻是冷聲道:“刺史大人還有什麼要說的嗎?”

緩慢而又低沉的腳步聲從背後響起,法正一步步的走到徐庶的面前,直視着徐庶的雙眸,面無表情的一字一頓道:“徐元直,我乃涼州刺史,涼州事宜皆由我做主,還輪不到你胡來。不要以爲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麼,老子還沒有那麼慫包,讓你替我擔責,不過是個涼州刺史罷了,老子不在乎,大不了從頭再來,老子輸得起!”

徐庶看着法正那堅定的眼神,笑了:“這纔是我認識的法孝直,既然如此,那就請刺史大人發話吧。”

諸葛瑾目光中欣慰之餘略顯擔心的看着二人和身旁同樣激情澎湃的楊修,心中微嘆。

無論是法正,還是徐庶和楊修都是偏向激進冒險之人,喜歡兵行險招。袁術將他們三人放在這裡也着實大膽,沒有一個穩重之人壓着,這三個人若是發起瘋來諸葛瑾真擔心能把天都捅破了。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可沒能耐壓住這三人。儘管年紀癡長几歲,但是論起執政和軍略能力他和麪前的三人比起來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不過好在他本身也不靠這些吃飯,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纔是根本。因而遇到這種事情他都靜靜的站在一旁,並不摻和其中。

法正心中思慮萬千,組織了一下語言後沉聲道:“想要插手西域,首先我們要有一個說得過去的藉口。一來,以顯示我們師出有名;二來,若是被貴霜發覺,也可鬆懈其戒心。”

“被公孫伯圭滅掉的鮮卑仍有諸多殘黨逃奔西域,意欲東山再起找我等報仇。”徐庶隨口道來一個理由:“有當年追擊匈奴的先例,這個理由肯定說得過去。”

“提到匈奴,我倒覺得不如把北匈奴加上。”楊修眼睛微眯道。

“北匈奴現在幾近消亡,已無昔日半分風光,提之又有何意義?”徐庶不解的問道。

楊修瞟了眼徐庶,相對於寒門子弟的徐庶,楊家出身的底蘊盡顯:“元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北匈奴現在雖然幾近消亡,但是餘威尚存,否則貴霜怎麼可能放任這麼一個曾經的死敵一直沒有動手?”

“當年大漢與匈奴連年征戰,各自稱雄。如今貴霜的前身大月氏那時還不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勢力,被匈奴不斷欺凌纔不得不西遷。那時的匈奴威勢可絲毫不下於現在的貴霜,整個西域連同貴霜的很多地盤在那時都不過是漢匈雙方作戰的戰場。西域諸國個個皆唯命是從,戰戰兢兢,絲毫不敢有反抗之意。”

“後來匈奴被擊敗北逃,卻依然在西域以西稱雄,大漢又與之在西域展開大戰。大漢與匈奴的戰爭持續了數百年,不惜血本的進攻,再加上匈奴內部的諸多問題,這才徹底滅亡了匈奴。”楊修語氣低沉道。

許多人只知道漢室擊敗了匈奴,甚至近乎滅亡了匈奴,卻不明白當年的匈奴究竟有多麼強大。

鮮卑號稱取代了匈奴那完全是夜郎自大,就是再加上南匈奴和烏桓,相比於巔峰時期的匈奴都不是個。

當年的匈奴強大到什麼程度?幾乎整個亞洲都臣服於其下。東破東胡,南並樓煩、河南王地,西擊月氏與西域各國,北服丁零與西北的堅昆。範圍以蒙古高原爲中心,東至內蒙古東部一帶。南沿長城與秦漢相鄰,並一度控有河套及鄂爾多斯一帶。向西以阿爾泰山爲界,深入中亞的鹹海、黑海一帶,北達貝加爾湖周邊。被稱之爲“百蠻大國”。

而曾經的鮮卑,不過是在大漢的北部稱雄罷了,無論是疆域還是戰力與匈奴根本無法相比。大漢能將這般強大的匈奴擊敗,一路追殺到西域,其強大簡直令人心悸。

每每想到這段歷史,楊修心中就油然升起一股壯志豪情。追亡逐北、百國臣服,這簡直是所有漢人的夢想。

將內心的激動暫且壓下,楊修正色道:“現如今的北匈奴已經接近滅亡的邊緣,但是貴霜並沒有攻伐的意思。不過我們卻可以此爲由,插手西域。”

“現如今西域還有北匈奴殘存?位於何處?”徐庶問道。

“在康居國附近。”楊修回答道。北匈奴這麼敏感的存在,他們楊家怎麼可能不關注?漢室盯了幾百年,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追擊,他們自然也不會放過。

“康居國?”徐庶忽的意識到了什麼,皺眉道。

楊修微微冷笑:“不然你以爲康居國和大宛怎麼有膽子敢擺脫貴霜的控制?不過狐假虎威罷了。現在的北匈奴雖然衰亡,但是貴霜也是不敢輕易動手打人。他們打的好算盤,卻也不怕養虎爲患。”

“現如今的北匈奴情況如何?”徐庶關心道。對於漢人而言,北匈奴始終是個特殊的存在。相比於已經從狼馴成狗的南匈奴。這些寧願遠離自己的生存之地西遷,也不願屈服的北匈奴才是真正的大敵。

“人口不過二三十萬,已經不復往日的風采。否則也不會甘心在康居這種彈丸之地蟄伏。”法正沉聲道。

他所在的法家也是不小的世家,而且位於西涼,知道的不比楊修少到哪裡去。

“才二三十萬人?”徐庶驚訝道:“這貴霜都不敢動手嗎?”

楊修輕輕一笑:“元直,你把北匈奴想的太簡單了。能夠與大漢鬥上數百年,甚至曾經佔據上風,怎麼可能那麼簡單?別看只有二三十萬人,但這些都是經歷無數血戰、無數險阻的血性之人,被漢室打壓追趕了數百年還頑抗着,他們的意志早已被磨練到了極致。這二三十萬人之中,就是婦孺也都是能殺人的。真拼起命來,起碼能拉出來十五萬精騎。即使是我們大楚,沒有二十萬精銳也不敢輕易言勝。更何況是貴霜了。”

法正也點點頭:“北匈奴騎兵可不是鮮卑、南匈奴那種水貨。精騎逾十萬意味着什麼,你應該清楚。只要北匈奴不自己作死正面來戰,就是公孫伯圭和冠軍侯再世也無奈他何。否則大漢也不會在追討了幾百年至今都沒有將之消滅了。”

在這個科技交通不發達、信息傳輸緩慢的時代,遊牧民族相對於農業文明戰力上的優勢是絕對的。全民皆兵、打不過可以跑,像北匈奴這樣絲毫沒有臣服之意、一心頑抗到底的,根本滅不了,最多隻能打跑。

“北匈奴如今還如此強悍,那麼我們行事就要更加慎重一些了。”徐庶臉上滿是凝重。他終於明白爲什麼袁術不願對西域動兵,而且法正和楊修也一直反對此事了。西域簡直就是一個馬蜂窩,弄不好就會滿頭包。

第六百三十一章 狂熱的陳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六百二十四章 爭將第七百三十章 前車師第九百三十九章 應對第六十五章 鹽價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四百章 雙雄相會第十七章 張遼高順第六百九十章 戰始第二百六十七章 有死無生第七百一十四章 甩鍋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七百三十一章 劃地第五百九十七章 文丑作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三百八十八章 錢莊計劃第六百七十八章 遏制第二百六十六章 連夜撤退第十章 資質第五百八十八章 戰書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六百六十五章 通商第五百六十二章 稱帝?第七百二十五章 鬧劇第一百章 準備出兵第五百八十六章 反擊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八百一十四章 超越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三百四十三章 禍水東引第七百七十二章 周公瑾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四百七十一章 憋屈第二百三十六章 得寸進尺第八百一十一章 謀劃第八百八十八章 子嗣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六百七十六章 死戰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九百零九章 放出第四百九十八章 巧舌如簧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七百章 擋住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五百一十八章 呂布之勇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七章 道歉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三百七十六章 失算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九十二章 長戟揮舞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九百四十九章 偏激第八百九十四章 王家西遷第四百一十五章 捨棄第八百九十三章 負荊請罪第七百一十五章 表忠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八百三十章 令行禁止第六百四十章 產量第四百八十七章 血戰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七百七十八章 賭馬第七十三章 危機第一百九十三章 心高氣傲的楊彪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五百二十六章 悲痛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一百九十五章 下跌的糧價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一百五十一章 荀家的選擇第八百六十七章 火攻第七百七十八章 賭馬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二百九十三章 藤甲兵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一百七十九章 頹廢的日常第二十三章 破局的辦法第五百八十五章 震撼與無奈第八百三十八章 外強中乾第九十二章 心痛第一百六十七章 難以拒絕的誘惑第一百二十四章 拼音和標點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