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圍而不克爲何故

悲憤莫名的孔融總算在第二天見到了面色憔悴、強打精神的劉琮。

這模樣倒不是劉琮裝出來的,而是昨夜與徐庶和杜襲等人徹夜長談,這纔剛擦了把冷水臉。

楊彪老成持重,再加上對此行已經不抱什麼希望,見了劉琮也只是神色淡然,倒頗有些長者氣度。

劉琮表現的也頗爲恭謹,一邊聽孔融指責自己“窮兵贖武”一邊頻頻點頭,誠懇的讓滿腔怒火的孔融,都不好意思窮追猛打了。

不過孔融沒注意到,劉琮雖然看起來正襟危坐,雙手扶膝,眼神卻有些迷離。

對於孔融的話,劉琮還真沒聽進去多少,他現在滿腦子裡還是昨夜與徐庶等人的議論。

徐庶這兩年來不可謂不辛苦。

南陽軍能有今天的規模和戰力,與徐庶的付出不無關係。做爲南陽軍的大管家,他操的心一點不比劉琮少。畢竟劉琮考慮更多的是戰略戰術方面的大事,而軍糧儲運、軍械製造、購買戰馬等等後勤事務,便落在了徐庶頭上。除此之外,劉琮的某些軍中新政,也是由徐庶總領提綱、承上啓下。

比如教習士卒識字,這件事劉琮看的很重,不但專門設立了“宣正郎”這個職務,還擬出了詳細的賞罰細則。早先跟隨劉琮的那批少年親衛,多數就到各部擔任宣正郎了。而徐庶則負責具體事務,一年多來,他明確的感受到了這項新政的好處,對於此事,也更爲熱情了。

其實在劉琮的構想中,宣正郎就等若是後世的政委。只是他現在還在實踐中摸索,並不想一下就將宣正郎的地位提高。但是宣正郎們教授士卒識字、給士卒講解天下大勢,使士卒們瞭解到,這個亂世的由來,自身遭受的苦難爲何而來,無形中已經使得宣正郎們在普通士卒的心目中,地位很高了。

宛城之戰後有不少傷殘的士卒,除了安置到軍械營、醫護營之外,很多傷殘士卒選擇瞭解甲歸田。畢竟能擁有自己的土地,再成個家傳宗接代,在這個時代,是很多普通人的終極追求。

這些傷殘士卒由南陽郡統一安排爲軍屯戶,除了傷殘的,還有一部分裁汰的老弱,構成了軍屯戶的主力。

軍屯的收成分配比例,與民屯不同,大部分歸軍屯,小部分才上繳,上繳的部分,也是用來供養傷的過重失去勞動能力的士卒。

戰死有撫卹,傷了有所養。士卒們沒有了後顧之憂,作戰豈能不用命?

誠然,這只是軍中新政的一部分,但僅僅是這些事,就需要很多人爲此奔忙,田地要劃分、種子要發放、農具耕牛該借的要借,該收回的要收回,至於房屋田舍,是統一建造,還是各人蓋,悉聽自便。凡此種種,都需要大量的人手。

這時候,便體現出士卒識字的好處了。或者說,體現出軍紀嚴明、士卒素質提高的好處。

對此,杜襲頗爲眼紅。流民不好管理,尤其是那些親族鄉人抱成團的流民,數百戶,上千口子人,雖說不至於造反,但借了官服的耕牛賴着不還的,甚至霸佔弱小家族分給的土地的事情,常有發生。

這些流民剛到南陽的時候,因人生地不熟的緣故,還比較老實,收穫了一季之後,肚子填飽了,眼睛就不光盯着自家那一畝三分地了。

杜襲這半年來,沒少爲流民鬧事操心。期間軟硬兼施,可謂用足了手段,但是一直收效甚微,到現在冬閒,越發鬧的不堪了。

他這次與運送軍糧的徐庶一同前來,便是向劉琮討要人手的。

“要人?沒有。”對此,劉琮真的是沒辦法。

南陽新政,方方面面都需要人,雖然經過一年多兩年的推行,也培養出一些擅長民政的人才,可是架不住南陽發展太快,而夏口城又抽調了不少人去,這人才可不是從石頭裡能蹦出來的。

杜襲早就預料到劉琮會這麼說,當下便提出建議,軍屯和民屯合併。以退伍軍士管理那些流民。

“不是有保長、甲長嗎?還管不住人?”劉琮有些納悶,這保甲政策的效果應當不錯啊。

杜襲長嘆一聲:“保長、甲長都是同族之人,甚至有些本來就是族長,不領頭鬧事就是好的了,還能指望他們?何況有些事,就是他們暗中指示攛掇的。”

劉琮倒吸一口涼氣,疑惑道:“情況竟然如此嚴峻了?當初安置他們,編制戶籍的時候,不是將其親族打散,分往各處屯田的嗎?”

“都督啊,您可不要太低估這些人的鄉土之情,同宗之情了。”杜襲嘆道:“打散之後,再結姻親,又成親族,現在時間還不長,若是再過個幾年,您就會發現,各地又要冒出一批豪強了。”

劉琮氣極反笑,搖頭道:“的確是我低估了。”

“而且隨着流民大量涌入,各地田畝不堪分配,有些人已經開始暗中聯絡,甚至強取豪奪了。”杜襲神色鄭重的說道:“上個月安定縣便有此例,司馬子華(司馬芝)親自審訊,依律法已將首惡明正典刑。但既然已經有了苗頭,不大加整頓,恐怕此風漸長,以後愈發不可收拾啊。”

“哼,人心不足蛇吞象!”劉琮怒道:“子華做的很好!該殺!”

殺頭終歸不是辦法,劉琮冷靜下來之後,便和徐庶、杜襲等人商議如何用退伍士卒管理流民。

“鄉村之中,也必須常設武備。平時爲農,戰時爲兵!”劉琮拋出自己早已設想卻一直未曾提出的預備役計劃。

杜襲遲疑道:“這樣一來,萬一被心懷不軌之輩嘯聚,則爲禍大矣!”

“不會!”劉琮對於南陽軍中將士的忠誠度,還是非常放心的。對此,徐庶也頗爲贊同。

“鄉村之中若是沒有權威,就必然被旁人鑽了空子。”劉琮對杜襲解釋道:“農閒時加以訓練,也會讓流民中的青壯不至於無所事事,若是教化得當,當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杜襲仔細想想,似乎還真是這個道理……

“都督?都督?”孔融說的口乾舌燥,見劉琮微眯着雙眼,只顧點頭,偶爾“嗯”上一聲,顯然是在敷衍自己,不由怒氣勃發,強忍着喚了兩聲。

劉琮猛地驚醒,問道:“啊?文舉先生剛纔說什麼?”

“請問都督,何時可以退兵?”孔融壓抑着怒火,咬牙切齒道。

劉琮愣怔道:“退兵?本都督何時說過要退兵的話了?”

這下連一直老神在在的楊彪都看不過眼了,出言提醒道:“都督方纔親口答應,難不成要反悔嗎?”

劉琮扭頭看看陪坐的賈詡、王粲,再看看一旁執筆記錄的禰衡,狠狠揉了揉臉,說道:“既然是本都督親口應允過的話,那自然是作數的。只是大軍退兵總要有個安排吧。”

孔融氣咻咻地說道:“但請都督告知日期,我等也好回去上奏天子!”

“其實,本都督還想和曹公見上一面,把酒言歡呢。”劉琮長嘆一聲:“不過看樣子沒人歡迎我,我還是收拾收拾回家吧。”

楊彪笑呵呵地說道:“都督再勿戲言。”

“好吧,既然如此,就請兩位天使回去給天子說,臣定於三日後返回南陽。”劉琮見孔融眼裡都要噴出火來,便收了笑,鄭重說道。

孔融與楊彪對視一眼,都長出一口氣,此次出使,總算不辱使命。

待這二位火燒火燎的告辭返回許都之後,劉琮便下令各部收拾行裝,輜重當日先行,抽調兩千步卒護衛,往葉城而去。

許都城內得知這個消息,頓時歡騰一片,當然也有些人心裡,有些小小的失落,不過這種情緒自然不足爲外人道也。

“子修真的不打算與我回南陽暫時待一段時間?”劉琮有些惋惜的對曹昂說道。

曹昂苦笑道:“都督若是不放,我又豈能抗命?”

“哈哈,你就不怕回去以後,被曹公斥責?”劉琮笑道。

“爲人子者,豈能懼乎?所謂大棒則走是也。”曹昂嘆了口氣,看着劉琮說道:“都督若非敵人,當有多好。”

劉琮笑了笑,對曹昂說道:“這有何難?”

曹昂眼睛一亮,繼而搖頭苦笑:“都督又說笑了,難道都督還想將我招至麾下?”

劉琮笑而不語,拽的讓人牙癢。

三日之後,劉琮率領大軍撤往葉城。

在葉城短暫停留一天,休整之後繼續南下,又數日回到宛城。駐守宛城的張繡,將劉琮迎入城中,然而襄陽信使快馬趕到,劉表忽患病不起,急召劉琮回襄陽。

得知消息之後,劉琮大爲驚詫,難道說自己的到來,竟然會引發劉表在今年就去世?這……

滿腹狐疑的劉琮不敢耽擱,只帶了趙雲及數名親衛馬不停蹄地趕往襄陽。

而此時曹操率領大軍,才走到扶樂縣城,正準備渡過浪湯渠。他在收到劉琮率軍撤回南陽的消息之後,凝神思慮了片刻,猛然意識到,自己上當了!

這小子壓根沒打算攻克許都啊!否則以許都之空虛,南陽軍之實力,攻破許都不過是翻掌之間。

“豎子,辱我太甚!”曹操仰天長嘆,此時回過味來,才發現自己即便知道,又能如何?

他這麼做,目的何在?

曹操壓抑着心頭怒火,蹙眉深思。

第255章 着力施政鎮江東第405章 生擒敵將奪山嶺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24章 夜漏無聲枕戈眠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542章 虛實難料撲中軍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209章 多出斥候窺敵營第625章 何人率軍可斷後第184章 違抗軍令斬立決第316章 兵貴神速至朐忍第190章 銜命出征視死歸第559章 同舟共濟請出兵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403章 陷入重圍豈能擋第491章 鐵騎縱橫步卒殘第405章 生擒敵將奪山嶺第518章 已破重圍徐退卻第20章 安置流民開屯田第237章 攻城未克援軍至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第15章 單騎入營說英雄第159章 廝殺至今爲何故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278章 非止農桑缺人手第483章 如何識破敵詭計第370章 如何動作助盟友第303章 外引強援抗荊州第471章 首戰用我破敵城第490章 草人列陣惑敵心第145章 將星隕落托後事第25章 鐵馬冰河驚入夢第359章 城門洞開火雨落第383章 血海烈焰掙命行第13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195章 有死無生陷陣營第50章 兄弟何必鬩於牆第587章 竟無伏兵設半途第149章 援軍殺到近尾聲第174章 兩不相幫豈可成第480章 坐困孤城盼援軍第297章 袍澤安危竟不顧第16章 爲防虎豹豎藩籬第16章 爲防虎豹豎藩籬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5章 天生鬼才郭奉孝第251章 亂世所圖家門安第483章 如何識破敵詭計第559章 同舟共濟請出兵第4章 再做楚囚意難平第515章 大軍忽至意圖晦第32章 大氅受仗肅軍紀第146章 不意突遭亂箭襲第377章 斬使上表送許都第444章 誓不言棄衝敵陣第545章 諸將聯軍出關來第473章 水軍已滅重設防第641章 陣中奮刀斬夏侯第323章 暫借兵馬成大事第365章 堅城已破縱身躍第374章 更有誘餌釣大族第151章 形勢雖急卻緩行第487章 縱火焚城尋突破第417章 盡遣精銳定戰局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179章 或有所料今日事第32章 男兒亮劍當如是第593章 又見敵軍出城來第144章 羽葆鼓吹默契生第152章 大敵當前舉豪傑第18章 各方應對皆不同第326章 擅作主張所爲何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18章 各方應對皆不同第172章 何不出兵迎天子第510章 率兵迴轉待定奪第26章 臨危受命布城防第397章 可否逼其樹降旗第7章 白雲深處拜名師第366章 螳臂擋車仍不服第400章 大戰將臨關城塌第183章 且聚實力待決戰第170章 以身爲餌伺敵襲第274章 可願從此做閒人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第351章 斬將奪旗敵軍潰第421章 木匣傳首定漢中第146章 獨當一面君可允第505章 形勢危急何用計第29章 雪夜燈下話毒腸第561章 另想辦法謀出路第456章 圍殲敵軍可漏網第271章 遴選精銳向交州第523章 恐無機會再出擊第57章 亂石如雨破心防第440章 遭敵襲力保糧車第357章 何不棄城遷綿陽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158章 並非無端做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