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寶劍出鞘鋒芒露

隨着一系列救災措施的逐步落實,到了八月中旬,因水災而流離失所的災民們,已基本上返回家園。精壯有的應募投軍,不但自己能吃上飽飯,家中也能因此而受益。而退役的將士們則在杜襲的安排下,組成數個屯田營,開赴各地準備開荒屯田。在明年秋收之前,他們的生計自然也是由屯田營所負責的。

如此大的水災並沒有造成流民嘯聚,固然有救災措施得當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劉琮通過平江東、滅張津已經在荊州百姓心目中,豎立起了極高的聲望。不誇張的說,許多百姓在水災之前對劉琮敬畏有加,但水災之後,則奉若神明。

畢竟這年頭誰給飯吃,誰就是頭頂上的那片天。當然做爲普通百姓,他們纔不管這些吃到嘴裡的飯是劉琮從哪兒搞來的。

荊州遭受水患,江東也好不到哪兒去,不過張昭等人顯然也明白流民的可怕,在劉琮還未下達賑災的命令之前,就主動開始了救災的各項事宜。江東世家大族也因此而收攬了不少流民充爲佃戶,但不管怎麼說,至少保持了江東地區的安寧穩定。

對於他們暗地裡的這些小動作,劉琮並沒有因此大發雷霆嚴厲斥責,只是通過調高江東地區的賦稅來加以懲戒。不過劉琮也清楚,多出來的賦稅未必就能收的上來,但他就是要通過這樣的方式,來表明自己的態度。收不上來那就是你們這些官吏不盡職盡責,一次可以兩次三次呢?是不是要換人了?至於換誰你們固然可以舉薦,我不同意,我也有心儀的人選,該用誰呢?

這不是陰謀是陽謀,劉琮做爲人主,必須用這樣堂堂正正的手段,否則就落了下乘。

雖然劉琮很清楚,要爭奪天下必須依靠世家大族的支持,但對於這些世家大族卻不能太過軟弱。該打擊的時候一定要嚴厲打擊,該安撫的時候,他自然也會好言撫慰,甚至採取適當的妥協。只要這種鬥爭和妥協都是爲了一個目的,集權!

世家大族要生存要發展,必然會染指權利以確保家族的生存傳承,有些權利劉琮樂於分享,甚至不吝給予。比如治理地方,比如教化人心。但有些權利劉琮必須緊緊的抓在手裡。比如軍權、比如刑法、比如財政。其實教化人心這一點上劉琮也沒有完全放棄,只是目前表現的比較隱蔽而已。

賑濟災民、災後重建等具體事務自然有各級官署主持,軍中退役和募兵之事,也在徐庶的主持下,由各部宣政郎負責,進行的有條不紊。對於各部將領來說,這也是件好事。

雖然歷經數次大戰,荊州軍中的老卒大都經驗豐富,但那些三十多四十的人,在體力上始終無法和二十出頭的棒小夥相比。再加上退役令發出之後,許多帶傷的老卒,都立即萌發了退役的念頭。幾乎一窩蜂地跑去向宣政郎們要求退役。在軍中混了幾年還未曾弄到個一官半職的,肯定有這樣那樣的原因,眼瞅着升官無望,那就當個普通百姓吧,或者去屯田營種地,聽說也是條不錯的出路。總比這刀頭舔血的日子,踏實許多。

還有人聽說凡是屯田營中的將士,只要未曾婚配,都會由當地官府想方設法加以解決。到時候老婆孩子有了,種田吃飯有什麼不好?

而各部將領也多親自挑選應募入伍的士卒,這些精壯的加入使得他們很是高興。誰不願意自己率領的是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精銳軍隊呢?所以這幾乎成了他們的保留傳統,每年募兵之時,不管再忙都會去親自挑選。這其中不乏有後來成爲將軍的人物,當然他們剛進軍營的時候,都還是愣頭青呢。

八月下旬的一天,劉琮終於等到了從巴東郡返回襄陽的諸葛亮。

說終於,是因爲一個月之前諸葛亮就曾寫信,表示要回荊州,不過很顯然之後因事耽擱,直到現在纔回到襄陽。

與去年相比,諸葛亮此時宛如一柄出鞘的寶劍,光彩奪目,鋒芒畢露。即便在劉琮面前,他也沒有刻意掩飾。益州之行,對於諸葛亮而言,遠非證明自己的能力那麼簡單。其實按照諸葛亮的想法,此次出兵益州助劉璋平叛,並未曾達到他預期的效果。可誰會想到野心家趙韙同學那麼不經打呢?

不過這一年帶兵的過程,還是讓諸葛亮受益良多,在益州平叛的時候也並非全無所獲。至少他對於益州內部的情形,已經掌握了許多以前絕不會掌握的情況。而這些情報和資料,在將來一定會起到很大的作用。

“這麼說,益州目前最大的問題,仍然在內部?”聽完諸葛亮的分析之後,劉琮略有些意外的問道。在他想來如今益州內亂已平,接下來應當面對漢中張魯的威脅纔對。

諸葛亮頷首道:“此次趙韙叛亂雖已平定,但蜀中人心未附,且因戰亂之故,對東州兵怨尤更甚。趙韙雖死,大姓尤存,劉璋即無力約束東州兵,又不能收大族之心。內亂早晚還會再起!”

對於他這個判斷,劉琮並未表態,蹙眉思忖片刻,記憶中的歷史上,似乎在劉備入川之前,益州大的內亂也就是這一次了吧?不過眼下卻也不好說,自己這個變數,肯定會對很多方面造成影響,不過這種影響到底會造成什麼樣的結果,產生怎樣的變化,劉琮現在一時也摸不準。

“並西川之事,目前看來急不如緩。”劉琮收回思緒,望向諸葛亮說道:“去歲征伐江東,今年平定交州。即便以荊州的家底,如今也有些捉襟見肘了。加之水災過後,處處都要用到錢糧。這是從我方來說,從益州方面來說,內亂平定之後,東州兵必然會更加驕縱,何不等其天怒人怨之時,我方再因勢而動呢?”

諸葛亮也是如此想法,他想了想說道:“如此也好,只是我軍駐於巫縣,無論如何是不可放棄的。”

幫助別人平叛,到了佔着人家的地盤賴着不走,似乎不大好吧?

第44章 冬日農閒苦練兵第206章 貿然發兵恐敗軍第342章 降卒四散隱入夜第283章 速攻交州先擒王第51章 請行新政至全境第12章 遣使千里意如何第504章 臨機應變布疑兵第330章 莫非敵軍已防範第410章 吾道不亡冷對之第30章 此生死敵唯荊州第48章 各有褒貶南陽策第487章 縱火焚城尋突破第482章 可否調兵驅下岸第300章 脫籍棄田成風潮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第646章 回首往昔思窮途第30章 據守孤城戰未休第1章 一夢千年至荊州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319章 不可不防食人虎第141章 兩害相權取其輕第335章 一戰成名陌刀營第193章 飛熊悍卒敵膽寒第469章 幡然醒悟備戰事第381章 今夜已敗更來否第406章 終破雄關定大局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196章 緊追不捨怎應對第346章 潰軍降卒暫收留第227章 豈有餘力顧江東第295章 疑兵三處何爲主第329章 不防消息竟走漏第149章 大軍舉兵穿城過第534章 將軍百戰豈畏死第53章 又見烽煙起南國第6章 夜宿深山逢異人第506章 烈焰驚雷透煙塵第7章 脣槍舌劍爭大義第497章 敵知我方我不知第149章 援軍殺到近尾聲第563章 略吃小虧不服輸第153章 內亂漸生如危卵第412章 鐵槍寒光鎮四方第491章 鐵騎縱橫步卒殘第162章 山道密林遇敵襲第236章 遂有南渡吞吳意第370章 如何動作助盟友第483章 如何識破敵詭計第413章 再破南鄭追殘敵第456章 圍殲敵軍可漏網第611章 彼時怎可爲盟友第514章 其意已知難應對第41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440章 遭敵襲力保糧車第294章 攪動各方巧設計第586章 攻營伊始烈焰起第426章 坐論天下分緩急第454章 有何深意守堅城第226章 一錘定音判真僞第129章 無心暗子聞鉅變第324章 以何良策賺德陽第601章 或有變故突發生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500章 出營廝殺試敵鋒第334章 義之所在何惜身第428章 恰如弈棋佔先手第611章 彼時怎可爲盟友第245章 平戰戡亂養生息第149章 大軍舉兵穿城過第44章 白衣驚鴻子龍槍第281章 借刀殺人名結盟第376章 再臨堅城試鋒芒第459章 上陣仍需父子兵第402章 揮軍反擊墜冰河第568章 豈能回頭向城中第515章 大軍忽至意圖晦第235章 且棄歷陽存實力第256章 親顧家宅相就教第449章 抽調各部援當塗第434章 戰略已定鎮壽春第257章 東西並進事可成第20章 安置流民開屯田第312章 內政外交皆已備第198章 徵用民船做火船第450章 先行防守待時機第119章 反客爲主一念生第305章 意外感動復慚愧第238章 岌岌可危守堅城第197章 奉命討賊敢不從第501章 明日復來怎打發第430章 展閱密報思對比第35章 連環毒計套連環第222章 死中求活取敵城第229章 偃旗請降悲聲泣第562章 援軍已到何人率第345章 鐵騎突襲穿鑿過第196章 欲使上下一心乎第495章 豈能坐視觀成敗第5章 天生鬼才郭奉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