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兵強馬壯

孫權拂袖笑道:“子布不可亂說,吾與子瑜乃是神交,有生死不易之盟!我不負他,他定然也不會辜負了我!”

嘆了一口氣,又說道:“當年在柴桑,諸葛亮來我軍之時,孤便知此人之才,也曾想讓子瑜勸說其爲孤效力,但子瑜卻道:‘孔明已經爲劉備效力,以他的大義定不會易主,他不願意留下來爲我東吳效力,就像屬下也不會棄主公而去爲劉備效力一般!’

子瑜此言可表其心,又怎會去投靠劉備呢?孤與子瑜推心置腹,子瑜也是大義之人,不會作此令人不齒之事,軍師但放寬心。”

孫權說罷,又安慰尷尬的張昭:“子布也是爲我東吳着想,吾深知你心意,子布忠心,孤同樣信任!”

張昭這才連忙稱是,悻悻地離開了大殿。

孫權面帶微笑,看着張昭離去,心中卻在暗自冷笑,這次派往西川的使者中自會安排他的心腹,一旦諸葛瑾有什麼不對,他是不會手下留情的,像諸葛瑾這樣的核心人物,不能不提防!

******

東吳得到消息的時候,張飛已經統帥三萬精兵浩浩蕩蕩經過永安,往白帝城進發,劉封身爲副將,看到人如長龍,旌旗蔽日,蜿蜒行走在蜀道中的時候,才明白統帥千軍萬馬是何等威風。

三萬先鋒部隊,嘶鳴的戰馬,鏗鏘的鎧甲,耀眼的兵刃,都讓人慷慨激昂,熱血沸騰,怪不得古人都喜歡封侯拜將,馳騁疆場,這種讓人發自內心的舒暢,絕對是每一個血性男兒最爲期盼的。

從集結兵馬到出征,大約十天的時間,終於趕到巫峽境內,白帝城遙遙在望,矗立在江岸邊上,如同一個巨人看守着從荊州方向入川的門戶。

遠遠望去,白帝城就像一座高塔,正好將進出的道路截斷,劍閣是在兩座山的中間,而白帝城則橫亙在要道之上,長江從下方滾滾而過!

張飛和劉封到了城中,接管了防務之後,等待劉備大軍的到來,這一次蜀軍水陸並進,順江而下,大有一瀉千里,直入吳郡的勢頭,各部人馬日夜操練,沿途軍容整齊,殺聲震天。

休整半日,便有士兵報告水軍到來,從白帝城上看去,水軍浩浩蕩蕩的順江而下,雖然不像東吳倚重水軍,但諸葛亮的眼光的確夠長遠,早已經在巫峽一帶設立了一支水軍,僅有五萬人,由馮習和張南統帥訓練,他二人是荊州舊將,也曾統帥過荊州水軍。

江面上的白帆千層,船隊就像是一大片白雲緩緩飄來,集結到白帝城下的水域之中,拋錨下船,水軍的陣容竟不比步兵差,同樣的氣勢雄渾。

張飛每天親自督促訓練兵馬,劉封卻不懂練兵,讓荀方處理軍中公文,帶着鄧艾和趙博四處查看地形,鄧艾果然和史書上寫的那般,每到一處,都要觀察記載,描繪做成地形圖,這可的確是個好習慣。

三日之後,劉備統帥的中軍騎兵也隨後趕到,統兵的兩個將領一般英武,都是白馬白袍,氣勢非凡,一人桀驁不馴,正是馬超,另一個卻內斂了許多,但不用別人介紹,劉封也知道他就是三國名將趙子龍了。

趙雲雖然兩腮都長滿了鬍鬚,但滿臉英氣,棱角分明的臉龐,仍然能看到他當年英俊和瀟灑的縮影,這樣的人無論到了哪裡,都應該成爲焦點,但他卻總能讓人忽視他的存在,舉手投足間一切都是那麼自然和諧,好像境界和關羽差不多。

劉備見只有劉封一人出來迎接,問道:“怎麼不見你三叔?”

劉封無奈一笑:“三叔現在除了練兵就是練武,除了吃飯睡覺,沒人勸得動他。”

“哈哈哈!”馬超聞言仰天大笑道:“三將軍的脾氣比我還急啊,看來我也要抓緊了!”

趙雲也笑道:“三將軍就這脾氣,早知道這樣,我便讓他幾招了!”

半月前張飛在路過永安的時候和趙雲比武,以一招之差輸了,覺得很沒有面子,才和劉封先來了白帝城。

“誰要你讓了?”不知道張飛突然從哪裡滿頭大汗地出來了,正好聽見趙雲的話,便喊道:“不用你讓,我一定能打贏你!”

“好了三弟!”劉備也無奈地搖搖頭,笑着阻止他:“大軍剛剛到來,還是先安排駐紮休息吧!”看着大家都這麼和諧,他的心中還是很高興的!

張飛哼了一聲,故意不去看趙雲,對馬超說道:“孟起,他們累了,我知道你可沒累,走,一起去練練!”

“好啊!”馬超一聽頓時也來了精神,回頭又對張苞說道:“好徒兒過來,看看你師父怎麼打敗你爹的!”

張飛一聽氣得鋼須倒立,黑臉冒出了油光,怒道:“孟起你休要誇口,今日一百合之內,將你打下馬來。”

“哈哈哈,我倒要領教領教。”馬超仰天一笑,帶着張苞先跟張飛進城去了!

劉備苦笑着搖頭,讓衆將進城休息,其餘兵馬都在城外安營紮寨,等待後軍一起會和,跟隨在趙雲身旁的就是趙統,沒有趙廣長的英俊,神色內斂,似乎不善言談,聽說槍法得了趙雲的真傳,一杆小銀槍舞起來連張飛都不敢大意,至少能在他手下走上十來個回合。

第二天一早,劉備傳令升帳,對衆將說道:“我大軍現在在白帝城駐紮,再往前便到了荊州境內,吳軍細作肯定早已得到消息,我們先休整幾日,等候東吳使者,先看看他們的誠意,然後再做決定!”

張飛不滿道:“大哥,想要讓東吳求和,先要把它打怕了才行,碧眼小兒不見棺材不落淚,恐怕不會主動求和的。”

劉封起身說道:“三叔,此事在成都我們就已經商定好了,東吳以張昭爲首都是守成之人,他們剛吃掉荊州,定然兵力不足,還要擔心曹兵攻打,若是兩面開戰,恐朝不保夕,聽聞父王親率七十萬大軍,肯定會遣使來求和的。”

趙雲點頭說道:“賢侄分析得有道理,但東吳也不乏能征善戰之士,我們還是做好兩手準備,先分兵壓迫猇亭,壓迫吳軍。”

劉備點頭道:“子龍之計可行,等吳班、張翼後軍到來之後,命張翼鎮守江北夷山,防備曹兵截斷後路,三天之後若還不見吳使者,便繼續行軍,佔領秭歸,威懾東吳。”

正在大家討議事的時候,卻見一個人踉踉蹌蹌地闖了進來,守衛都來不及阻攔,大呼道::“主公,大事不好了!”

第1862章 回馬槍第1178章 一點兩點第938章 國盛道強第468章 議事第809章 進退無路第965章 投其所好第418章 伏擊援軍第1526章 出城再戰第1991章 欺世盜名第1941章 釜底抽薪第229章 議取長沙第12章 曹軍出兵第1883章 重重設伏第1553章 兩軍對壘第305章 狼狽退兵第1173章 局外之人第463章 佈防第1152章 南北防線第340章 新野出兵第1214章 進退不得第1397章 剿滅海賊第1436章 巫神要求第1132章 敲山震虎第982章 出乎意料第630章 江東政變第669章 生死搏殺第128章 蠻軍壓境第1241章 萬民期待第1147章 自立爲王第2106章 不堪一擊第697章 擔當大任第1198章 全面出動第2112章 各不相讓第1933章 安末且渠第1255章 死於亂軍第1531章 入關行刑第864章 恬不知恥第1762章 一路追殺第342章 老將相逢第385章 大敗魏軍第519章 密授機宜第383章 經略西域第354章 虎父無犬子第1206章 再放長線第634章 各自算計第77章 兵器威力第1854章 將計就計第661章 佈陣之人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1005章 虛晃一槍第33章 鎮北將軍第805章 仙人指點第498章 二將爭功第409章 兩面受敵第1207章 一舉兩得第2012章 驚心動魄第1692章 先祖之光第505章 主動請纓第532章 家中消息第77章 兵器威力第957章 登基大典第308章 陷入絕地第1446章 谷中中伏第362章 破城之策第476章 鬥陣第1960章 爾虞我詐第1289章 巧舌如簧第401章 攔路堵截第1914章 西出陽關第1015章 見血祭旗第280章 半路埋伏第614章 一袋旱菸第1679章 大開殺戒第962章 傳國玉璽第79章 諸葛信任第1768章 重整旗鼓第2094章 偷樑換柱第719章 歸路被斷第243章 兵多將廣第776章 一劍除惡第1704章 攪亂東營第668章 刺客再現第1253章 從嚴治軍第931章 生財之道第220章 勸降第942章 五色神牛第1339章 山越異族第343章 連弩之威第2064章 新舊交替第1148章 計劃實現第980章 麒麟槍譜第1941章 釜底抽薪第1975章 殿前試探第1160章 慘死陣前第1964章 外敵來襲第229章 議取長沙第305章 狼狽退兵第1139章 輕取小沛第1382章 孤身奮戰第229章 議取長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