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對敵之策

隨行的蘇德低聲解釋道:“將軍,真正襲擊我們部落的,是鮮卑軍的拓跋一族,而軻比能所率領的鮮卑軍,也和拓跋族有仇,無論是魏軍,還是鮮卑拓跋,都是我們共同的敵人,軻比能這個盟友,暫時還是

值得合作的。”

“我明白了,”哈彥骨思索半晌,忽然驚呼一聲,看向劉封,眼中充滿了熱切的光芒,大聲道,“仇恨終將泯滅,友誼萬古長青!”

燕王金句之中,哈彥骨最欣賞的就是這句話,多少年打打殺殺,他也有些厭倦了,這兩年在長安讀書識字,讓他的思想有了重大轉變。

“哈彥骨將軍如果真能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將來必爲大漠上的雄主,”劉封慨然一聲,認真說道,“等中原平定,本王當與將軍同入大漠,征服草原!”

“好,一言爲定!”哈彥骨聞言意氣風發,給劉封重新施禮,一旁的巴圖等人也都激動起來,摩拳擦掌,有些坐不住了。

“能夠與燕王殿下並肩作戰,是我們的榮幸!”蘇德自詡在匈奴軍中智計第一,但這兩年在長安,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無知,對劉封早已欽佩萬分。

“攘外必先安內!”劉封點點頭,對哈彥骨等人說道,“中原未定,後防不穩,我們不但沒有餘力出征塞外,糧草一應供給也跟不上,所以還需仰仗諸位,助我平定中原之後,再揮師北上。”

哈彥骨等人也知道中原的局勢,劉封所說不無道理,而且現在他只是求存階段,只要劉封能給他們提供糧草和土地生存下去,纔是最主要的,個個起身答應。“雲義,此次隨哈彥骨將軍等人領兵,你可要多加小心纔是,與諸位將軍和睦相處,不可有偏見。”劉封再看向新任命爲匈奴騎兵軍師的田茂,這傢伙是田豐之後,三十多歲纔出仕,但爲人沉穩老練,在長

安和哈彥骨等人也多有接觸,關係還不錯,是最合適的人選。

“謹遵殿下教諭!”田茂起身行禮,這次他被提拔爲護匈奴中郎將,匈奴軍司馬、軍師,對劉封充滿知遇之恩,想起自己的父親不被袁紹信任,心中的感激更甚。

“殿下儘管放心!”哈彥骨大笑着拍拍田茂的肩膀,“有田軍師和蘇德將軍兩位智囊,我們一定加緊訓練,服從軍令,絕不會再魯莽行事了。”“好,曹魏援軍已到河東境內,正往汾水趕來,應該會集結在絳縣一帶,”劉封起身來到掛在牆上的地圖跟前,指着汾水那一條線,將西河郡和河東郡隔離開來,“絳縣北接汾水,又與匈奴南部所處蒲子隔河

相望,此處的匈奴部想必不會坐視,哈彥骨將軍回到圜陽之後,加緊操練,注意蒲子匈奴兵馬,也要防備塞外拓跋鮮卑部,見機行事,若需相助,我自會派人前來送信。”

“是!”哈彥骨等人訓練兩年,如今終於能夠再次出戰,都等着大展拳腳,領了軍令之後馬上離去,不敢有絲毫耽擱。這些人走後,劉封將手指向幾個重點標記的地方,言道:“鄧艾死守平陶,連挫兩部魏兵馬,曹宇久攻雁門不下,不得不退兵回到晉陽,這是以退爲進,想讓鮮卑軍出關劫掠,便可趁機將其逐一擊破,又能

防備鄧艾偷襲,可謂萬全之計。”句扶點頭道:“不錯,曹宇這一招倒是穩妥,據哨馬來報,他已經將晉陽以北的大部分百姓遷徙到幷州以南,此乃堅壁清野之計也,開春之時,鮮卑軍就算入侵併州,也一無所得,若無糧草支撐,恐難在雁

門久居。”“魏軍如此做想,卻適得其反了!”徐陵卻一聲冷笑,言道:“曹宇之所以退兵,是以爲軻比能只爲劫掠資源,卻不知道軻比能一心進入雁門,是爲了報仇,幽州刺史任派刺客行刺軻比能,已經徹底惹惱了他

,也讓鮮卑各部大人甚爲震怒,誓報此仇。”

“軻比能恐會在開春之時出兵,若論用兵,其恐非曹魏諸將之敵,但只要能拖住曹宇大軍便可!”劉封點點頭,徐陵親自到過鮮卑大營,對鮮卑軍的軍情更爲熟悉,他需要的就是讓軻比能死死咬住曹宇。

“現在唯一擔心的,便是魏軍會調集匈奴五部各自出兵相助,忻州的北部匈奴會夾擊鮮卑軍,我們要面對的恐怕是其他四部。”

徐陵言道:“南部匈奴其實不足爲慮,有哈彥骨三萬雄兵震懾,蒲子的兵力不敢輕易調動,可命其分一步人馬駐守中陽,以圜陽和中陽兩地爲線,阻斷蒲子進入西河郡的路線,此一路便無威脅。”“好,如此一來,匈奴便只剩下中、左、右三部,中部匈奴在大陵,與左部匈奴隔着文水,又有鄧艾佔領的平陶,”劉封在地圖上沿着文水畫了個三角形,言道:“大陵的匈奴兵若要出動,必定也是去攻平陶

,唯一對我們有威脅的便只有左右兩部兵馬了。”

句扶言道:“先前秦武言道,匈奴左賢王和右賢王雖爲兄弟,卻相互不和,正好可以利用。”

劉封點頭道:“不錯,劉豹和劉去卑都是於夫羅之子,可能爲匈奴王位在爭執,若能一舉除去這兩人,便可再暗中聯絡其他三部,以匈奴王之名叫其自相殘殺,方爲上計。”

“針對此二人,我倒有一計,”正討論之時,一直不曾說話的徐陵忽然笑了起來,眼睛裡精光閃爍,“只是需要尋找一位熟悉匈奴語言,又膽大心細之人方能勝任。”

“子瓊快講,”劉封大喜,腦海中早已出現一人,笑道,“人選現成的就有,先說說你的計策。”

徐陵言道:“此事還需借用哈彥骨他們,先派人到幷州散佈謠言,此事方能湊效。”“嗯,此事就交給子瓊來佈置,”劉封知道徐陵這是怕人多嘴雜,泄露了機密,雖然在場的都是可信之人,但這種事,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便不再細問,又道:“按照行程來算,魏軍一月之後便到汾水,我們也該佈置一下了。”

第1465章 代號刺客第1361章 人心渙散第434章 平定西河第2049章 不祥之兆第887章 南郡出兵第1661章 以夷制夷第1745章 前後夾擊第472章 尾隨追殺第659章 連環之威第152章 巡視江陵第1029章 出師無名第2122章 正邪難分第1077章 誇誇其談第998章 公泄私憤第677章 兩關四郡第846章 螻蟻之命第1613章 有去無回第1162章 進退兩難第322章 陣法威力第691章 功虧一簣第854章 喪心病狂第724章 金水橋變第1927章 喪子之痛第990章 名士失態第1914章 西出陽關第1044章 諸事俱備第1886章 陰山四傑第1641章 遭受重創第1945章 樓蘭秘寶第1954章 席間兇險第586章 興師問罪第912章 老驥伏櫪第216章 荊南兵動第1860章 遺臭萬年第751章 征伐之心第833章 夷王之死第703章 背後偷襲第901章 連動殺機第766章 皇宮危機第1980章 校場演武第2051章 天意難測第289章 長安發展第1120章 靜待良機第497章 紙上談兵第18章 兩虎相爭第2078章 刑房逼供第332章 心有不甘第1981章 田忌賽馬第1994章 主動獻計第673章 全軍覆沒第1840章 虎噬軍第1561章 進退有度第999章 老謀深算第1386章 與軍同樂第1986章 別無選擇第593章 經書誘惑第955章 逆襲之路第1984章 鋌而走險第379章 奇襲平陶第682章 苦肉計第1458章 江湖規矩第1137章 兵臨城下第864章 恬不知恥第1172章 白日做夢第687章 各執一詞第247章 射日神弓第1508章 四俊之名第2055章 人心渙散第61章 班師回朝第459章 巾幗女將第2077章 階下之囚第1757章 推波助瀾第1511章 管中窺豹第298章 真假諸葛第1323章 熔燒鐵鏈第457章 冰釋前嫌第1357章 陸家算計第1883章 重重設伏第385章 大敗魏軍第858章 畢摩出現第1835章 窮追不捨第1717章 水火無情第1195章 弩車之威第1538章 殺入腹地第462章 錦囊第1760章 全城混亂第552章 離間之計第2000章 大張旗鼓第1981章 田忌賽馬第530章 降軍表率第1703章 殺入賊營第1313章 遣使求和第853章 聖水妙用第1108章 初步試探第794章 暗中勢力第1405章 趁虛而入第1115章 中原戰事第1306章 一路向東第575章 太平谷第1700章 各懷心機